奔跑,在路上——记全国优秀教师、淄博一中语文教研室主任刘可翔

2019-09-12 11:18:00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32年一线课堂教学打磨,27年班主任工作历练,从一名初上讲台的年轻教师,一步一步成长为集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省优秀教师、齐鲁最美教师提名奖、省年度教育创新人物提名奖、市年度教育创新人物、市优秀教师、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等众多荣誉称号于一身的名师,今年教师节,又更上一层,被教育部表彰为“全国优秀教师”。

  他,就是淄博一中语文教研室主任刘可翔。

  做学术精湛的专业人

  语文课上的刘可翔老师睿智而风趣,对学生的影响全面而深刻。他树立大语文观,引导学生坚持读书,让学生从经典书籍中汲取精神的滋养,积极鼓励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鼓励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加演讲比赛、成语大赛、唐诗宋词朗诵等活动,参与各种高品质的作文、语文素养大赛,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勇于创新的意识,为学生的美好未来奠基。2007年考入北京大学的王媛媛同学说“多么想再回一中校园,多么想再听一节刘老师那声情并茂、浸润着文学意蕴的语文课!”

  坚持教学研究,厚实业务内功,是刘可翔老师孜孜不倦的追求。担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重点课题 《图解策略提高教与学超越性和实效性的应用研究》的科研工作,撰写的“咏史散文、读史随笔”的两万多字的作文指导通过专家评审,2010年7月结题。担任实验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主编。主持淄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高中学生思辨性作文实践与探究》,2018年12月通过课题成果鉴定,并荣获淄博市第七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参与省级课题《高中语文经典文本“守正出新”教学策略实践与研究》,通过课题成果鉴定。参与淄博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中作文学困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研究与实验》,2017年12月通过课题成果鉴定,2018年荣获山东省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教学之余,刘可翔老师还笔耕不辍,先后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中国教育报》《上海教育》等报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随笔100余篇。

  做学生成长的贴心人

  做老师,就要做班主任;做班主任,就要做学生成长的贴心人。对刘可翔老师来说,这既是教育心态,也是教育追求,更是教育实践。

  作为学校班主任领域的“大满贯”,文科班、理科班、普通班、实验班、体育班、音乐班、美术班、音乐美术混合班的班主任,他都做过。自1992年连续担任班主任至今,他倡导班主任引领下的“学生自主管理”,将自己定位为学生成长的“助手”、“贴心人”,让学生“阳光自信,笑对挫折,敢于担当,智慧前行”。

  考入中国地质大学的孙铭燕同学在给学校发来的感谢信中写道:“刘老师,您任劳任怨,一心为学生,高三冲刺时期,您每天晚上都陪我们在教室上自习直至深夜。记得有一次高三考试,我因为作了充分的准备却考得不理想而心灰意冷,感觉前途渺茫,您发现了我的异常,及时找我谈话。您的一席话终于让我豁然开朗!印象最深的一句是‘天塌下来有别人顶着’!天塌下来都不怕,还有什么可怕的呢?从此,我记住了要保持乐观,笑对生活,要勇敢,要坚强!刘老师,您不仅教我们文化,更教我们做人,做堂堂正正的大写的人!”

  跟学生打交道,面对犯错误的学生,刘可翔老师认为犯错误是学生的权力,要让学生的每一次犯错都成为一个新的起点,成为改进提升的一个转折点,要想方设法让“坏事”变成好事。老师的职责不是一味地批评、挖苦、指责学生,让学生遭受雪上加霜的打击,而是适时地引导学生反思,纠正学生的错误,让学生在反思中不断成长。

  遇到一位有思想的班主任,学生真的很幸福。

  做社会效益的奉献人

  今年秋季开学前夕,刘可翔老师应邀到博山区实验小学,以《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专业成长》、《核心素养背景下的班主任角色意识培养》为题为全校教师进行专业能力培训。这是自2004年以来,他主讲报告、专题培训的第69场。

  作为山东省教学与管理专家库、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师培训专家、山东省高中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新未来教育研究院智库专家、全国“名师工作室发展联盟”成员、全国名师成长大讲堂讲师,他始终认为,只有智慧共享,才能共同进步。15年走来,从学校到全市,再到市外、省外的语文教学指导、班主任培训报告,加之做客山东教育电视台进行新课改政策解读、新高考考纲解读、高考备考系列指导、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解读等,他都精心准备精心设计,毫不保留的将自己的经验与心得“公之于众”,与数以十万计的教育同仁“分而食之”。

  “刘可翔老师对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的诗意呈现,特别是这种诗意呈现在更大范围的辐射与最大化,不仅体现了他专业敬业的精神,更体现了他无私博大的胸怀。”听过他报告的人无不交口称赞。

  刘可翔老师从大山深处走来,有着大山一样的坚韧,有着土地一样的质朴,有着故乡泉水一般澄澈的心灵。多少年如一日的钻研沉淀的是教育教学的智慧,迎来的是寂寞中的美丽和绽放。面对光环和荣誉,他说:“前行的路还很远,只有奔跑、不停的奔跑,才不负教育之真谛、高远之追求、美好之时光!”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孙华飞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