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新与成长

2019-09-30 09:28:00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李光红

李光红 济南大学教授 

  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间的宏观竞争加剧,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大力发展创新战略。近几年,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动力、资源要素条件等均发生重大变化,结构性矛盾凸显,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发展新动能、继续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保持中高速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中国企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左右着国家经济发展的话语权,企业的生产力水平、创新能力一定程度上表征着我国的科技水平,构建并优化企业创新性评价体系是我国顺利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对推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企业创新与成长研究背景

  中国企业尤其是创新型企业、新兴技术企业创造的巨大经济效益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市场中产生举足轻重的社会影响力,成为市场不可或缺的经济主体。中国的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需要数以万计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创新项目以及一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大云平移”时代,中国企业如何进行创新,如何应对成长历程中的环境动荡对其产生的影响, 如何设计企业的成长路径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当下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发达国家掀起了创新发展的狂潮

  1993年,英国率先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为了进一步落实国家科技发展战略,英国政府先后出台了《卓越与机遇——面向21世纪的科学与创新政策》、《21世纪科学与创新战略》、《高端逐鹿——英国政府科学与创新政策评论报告》和《创新国家》等白皮书,持续构建创新体系,不断增强国家创新力。

  美国在克林顿时期,通过出台《科学与国家利益》、《技术与国家利益》等重要报告,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将美国经济发展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进入21世纪后,美国政府通过出台《创新美国:在挑战和变革的世界中达到繁荣》、《迎击风暴——为了更辉煌的经济未来而激活并调动美国》、《美国竞争力计划——在创新中领导世界》等报告,提出要通过不断创新,增强美国的国际竞争力。2015年,美国制定了包括三大创新要素和三大战略举措的创新战略,希望通过三大战略进一步激活三大创新要素,以创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美国的军工企业大肆发展,全球最大的十大军工企业中,美国占7家,其中洛马、通用、雷神、波音收入均是百亿刀级;全球前百军工企业中,美国占一半。

  日本为了实现经济复苏,先后出台了《科学技术基本计划》、《第三期科技基本计划》、《创新25》等战略规划,确立了日本创新立国的基本方针,通过大力实施科技、制度、人才创新工程,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将日本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韩国为了应对种种危机,2013年初,首次提出了“创造经济”的创新发展思路,将科技与信息通信技术(ICT)广泛应用到各个产业领域上,促进各行各业的交叉融合,推动新产业发展,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实现更多劳动力更好的安置。

  (二)中国大力实施创新发展战略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明确指出,到2020年,将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本国人均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均进入世界前5位。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大型企业的创新骨干作用,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推进应用型技术研发机构市场化、企业化改革,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一系列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实施,持续强化了企业尤其是创新型企业、新兴技术企业的主体地位。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中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南海岛礁建设积极推进。如此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国家大力扶持新一代创新创业企业,新一代企业的发展左右着中国经济发展的话语权,我国企业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对企业进行评价、其成长路径何在等问题是本书的研究重点。

  (三)创新型企业是创新发展战略的主力军

  创新型企业建设是技术创新工程的一个重要部分,全国试点工作从2006年开始实施,截止2011年,已经有542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其专利发明9万多项,占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专利数量的62.7%;R&D经费支出3939.8亿元,占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相关支出的78.3%;利润总额1.4万亿元,占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34.8%。在资源投入方面创新型企业主要以研发创新为导向,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力争从创新力、国际竞争力和创新动力等方面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起模范带头作用。截止到2012年,全国确定五批创新型企业,达到了563家,标志着创新型企业建设在我国已初具规模。

  对于国家而言,创新型企业的建设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基础和关键所在。创新型企业将成为中国企业的主导,成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力量。创新型企业的绩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设计并应用科学的方法对创新型企业绩效进行评价,促进其绩效的提高对于整个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四)双创企业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中坚力量

  著名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教授(M.E.Porter)提出,真正的竞争发生在企业之间,而非国家之间。就职于剑桥大学的经济学家修诺伦(Hugh.norn)也提出类似的观点,即一个国家的大型企业、集团的国际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国家的经济实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要有一大批具有持续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取得显著创新绩效的创新创业企业。当前,世界500强企业的技术创新、技术转化和R&D投入分别占整体企业的73%、64%和81%。截止2013年,我国共有95家企业跻身世界500强行列,占比19%;上榜企业总收入5.2万亿美元,占比17.5%。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大型企业正在向以科技创新为增值点的目标发展,不断强化自主创新力,科技成果转化率呈逐年提高的趋势。其中90%以上是中小型创新型创业企业,因此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中,中小型创新创业企业的创新力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五)建设成新兴技术企业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必经阶段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与国际环境变化的大趋势,中国企业既要加速工业化的升级,又要迎接信息化的挑战;既要继续市场化的进程,又要面临全球化的影响;既要不断完善自身管理,又要抵挡跨国企业的冲击。企业发展正处于顾客全球化、管理多样化和竞争国际化的多重形势中。然而我国大部分企业创新意识淡薄,创新活动参与少,创新人才匮乏,难以在创新体系中发挥优势。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外界的各种挑战,迫使中国企业亟需调整发展模式,以科技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创建并评价新兴技术企业,不仅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更是企业未来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

  二、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企业成长

  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能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驱动力,同时在创新的每个环节,都有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的不断投入,形成一个动态的整体,在经济循序渐进发展中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在资源枯竭的约束力、环境负效应的压力下,各企业为了在效益追逐和竞争中占据优势,不得不主动创新,寻求技术进步,因此新旧动能转换的根本落脚点在于创新驱动。

  企业新旧动能转换创新动力源

  (一)技术创新对新旧动能转换的影响

  技术进步对新旧动能转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外生制度一定时,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投入和技术进步。随着自然资源的减少和人口红利的消失,技术进步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交替过程,实际上就是依靠技术进步改造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在新旧动能此消彼长的过程中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近三十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入要素数量的增加驱动,实现经济总量的扩张;当前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突出,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明显。因此,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力度,攻克技术发展瓶颈和难关,再以新技术大力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新的增长动力,最终实现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提升。

  (二)服务创新对新旧动能转换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变得日益激烈和残酷,消费者需求逐渐向个性化、多样化转变。单纯的生产活动和传统的生产销售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在拉动市场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必须不断提高自主创新意识。服务创新是企业升级传统动能转换的动力源泉之一。尽管传统产能相对成熟且拥有较大市场份额,但企业要看到市场趋势,在产业发展过程和市场竞争中随时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并预测未来消费者需求的可能变化,只有这样才能抓住机遇,发现商机。比如海尔,不仅致力于产品创新,也高度重视家电服务创新,以至在上一个时代的30年中,海尔服务就是“好服务”的代名词。随着海尔集团进入互联网时代战略转型阶段,海尔服务也在加速向互联网靠拢,以诚信和专业为撬动支点,践行“企业平台化、用户个性化、员工创客化”探索,并通过创新智能互联服务、推出海尔服务APP等战略措施实现了家电服务模式上的全面领先。因此要充分释放企业创新潜力,打造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优势产品,主动顺应并占领市场,力求服务创新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三、企业成长路径优化设计

  (一)创新创业生态全力打造

  1、动能转换体制机制建立

  (1)加强对企业的金融支持

  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必须注重高新技术的发展并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的技术和产品,这一过程的实现必然需要大量的资金。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需要政府为企业建立相应的创新基金,并积极将基金应用到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中,提高创新资金的引导效益。2015年1月14日,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要建立国家新兴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其总规模达400亿元,利用这些基金对初创期、早中期的创新型企业进行重点投资。另外,企业要加强风投建设,促进市场各类资金的建立与发展,并引导基金积极向企业投资。该投资过程需要加强企业、担保机构以及金融机构三方的积极合作,企业所需的融资可以通过知识产权、固定资产、股权资产及其组合的质押方式为基础,从政府和金融机构处获得,使企业得到全社会的金融服务。

  (2)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随着社会和经济结构的快速发展,用于激励人才的方法效用正逐渐发生着变化。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较短的一次性激励人才措施比较缺乏效率,长期具有针对性的激励方式对人才的发展和企业的进步具有更加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持续创新的企业来说,进一步培养创新能力强的人才队伍和构建强有效的人才管理机制势在必行。为了促使企业创新能力的产生,经营管理者必须加强对长远利益的重视,提升知识和知识创造者的地位。

  (3)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需要在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制下进行。在发展迅速的市场环境中,如果没有保护知识产权的相应机制,企业的自主创新成果将轻易被对手模仿,不仅严重损害到企业的创新收益,而且还会降低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因此,作为监管市场主体的政府,必须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机制,以此作为保障企业自主创新效益以及提高企业创新性的重要手段。相应的,企业可以通过知识产权工作机构的建立,增加具有较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引进,有利于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对企业构建符合企业特点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4)建设“政产学研金”创新合作长效机制

  与外部环境相一致的是,企业的创新活动也需要多方的积极合作,利用政府、产业、高等院校的积极配合,才能达到发展创新的目的。在“政产学研金”合作机制中,政府发挥积极引导、加强支持力度、提高服务质量、提升监督和保障机制的作用。在优良的金融体制机制下,政府通过与高等院校及产业建立实验室、高新技术研究中心等以创新为主要发展目的的基地,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并为自主创新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利于创新合作机制的长期发展。

  (5)改革科技管理体制

  科技管理体制是科技活动的组织结构、管理体系和制度的总称。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联系紧密,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经济的发展也对科技管理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形式下,加深科技管理机制的变革,加大高新技术创新的管理机制、完善技术创新的评估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2、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优化

  (1)建立公平竞争、规范法治的市场环境

  在建立公平的市场环境方面,政府应该降低进入的市场准则,降低市场熔断水平,助力市场形成公平有效的相互竞争的环境。在法治方面,政府应该助力市场诚信体系的构建,加强企业产权的保护政策,建立标准统一的执法标准。在政府和市场合作方面,为了进一步促使企业的技术创新与进步,政府应该减少对政府的干预,加强对市场安全、交易环境、网络健康等方面体系的构建。

  (2)健全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调动民间资本的积极性

  资本市场是企业建立和发展所需资金的重要来源。资本市场的建立需要通过加大风险投资力度,提升中小型企业的信用担保程度,促使企业拓宽融资的通道。为了使资本市场更好的服务企业,需要加强资本市场的保护措施:在风险投资建立的同时,应该加强风险投资退出渠道的建设;在提升中小型企业的信用担保程度的同时,应该加大中小板企业规模的建设,加强中小型企业在证券交易市场的交易程度等;在税收方面,政府应该建立鼓励企业创新的税收政策,为健全资本市场和调动民间资本提供更大的积极性。

  (3)转变政府支持方式,提高公共财政的利用效率

  政府对创新型产业的发展起着坚实的后盾作用。为了促进企业创新及发展的便利化,需要政府简政放权并利用商事制度改革。政府应加强对小微型企业的减免税收的力度,减少对某个企业的直接资助水平,降低研究开发所得税,增强政府采购创新产品的实施政策,扩大政府对创新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加强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通过加强研发力度、提升创新水平等方式促进政府对创新型企业的公共服务效率。

  (4)打破条块分割,加强政策协调配套

  为了形成强有力的政策合力,需要政府、市场、企业相互配合,达成企业创新政策、金融财政政策、贸易政策等政策的相互结合。通过建立公开透明,积极有效的激励机制,增强所实施政策的效力,对资本市场的投资回报可形成预期,激发投资者的长期投资。在企业内部,实施的人才激励政策需要进一步落实,达到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的目的;企业内部还应实施加强产权保护的政策,促使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勇于向困难宣战,为企业营造开放包容、保障失败的企业文化。另一方面,企业应该打破内部部门的屏障,加强各部门的交流,促使各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提高全要素的生产率。

  (5)创业创新必然有风险,市场主体要防止盲目性

  企业创新的动力来源于企业的收益,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和企业中的创新者需要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树立风险和效益意识。防止市场主体单纯为了利益的目的而盲目的投入创业活动,增大创新活动的风险。

  (二)创新产业链优化设计

  1、强化双创基地建设

  (1)加强创新基地建设

  创新基地是资源要素集成、经济结构调整、经营体制创新、创新活动实施的重要平台,该平台是政府的政策和公共服务与企业创新资金及人才的有机集合体。该平台的建立对企业的创新与发展有重大意义:首先,创新基地的形成有利于企业制定清晰的创新目标,厘清创新方向,凝聚科学力量,保障企业实施创新战略研究的实施。其次,建设创新基地有利于政府为企业提供优良的创新政策和环境。最后,它还有利于行业优惠政策的实施,促使企业积极加大创新力度,激发企业持续创新的积极性。各行业应该加强对创新基地的建设,通过该平台的建设将所有的有效资源集中到一起,促使产学研合作机制的产生及创新式发展。

  (2)搭建众创空间平台

  2014年,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思想,在该思想下,利用机制市场化、企业服务专业化、融资途径资本化构建富有开放式、要素集成式、低成本等创新型服务平台,形成了顺应当前信息时代发展要求的众创空间平台。众创空间平台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集中力量,积极学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迅速的高新区、高等院校以及科研院所的创新式发展模式,保持好政府、企业、高等院校之间的密切联系,集成政府政策、高等院校创新思想、企业研发人员于一体的自主创新平台,实现信息时代下线上与线下高效率结合、创新平台发展与投资相结合,创新性思维与创业平台相结合,为创业者提供广阔的自主创新空间。

  (3)打造创新创业辅导基地

  打造创新创业辅导基地的目标,一是全面提升我国现有小企业创新创业辅导基地服务能力,二是进一步加强小企业创新创业辅导基地建设,三是加大培育创新创业辅导基地力度,抓典型样板示范基地。

  (4)培育科技孵化器

  科技孵化器是指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以培养该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为宗旨的服务于科技型创业的机构。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创业中心的建立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对区域型创新也带来了知识和技术支持。科技孵化器应该利用服务机制,为中小型创新企业提供基础的技术设施和物理发展空间,促进高校和科研院所成果的转化效率,降低企业初创者的风险成本,注重创新型企业与企业家的培养。科技孵化器的发展有助于完善国家的创新体系,促进区域创新体系的繁荣。

  2、组建公共研发机构

  (1)搭建共性技术研发平台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积极协调配合的研发平台,促进各方的优势互补,共同克服难关,形成由政府、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的领先平台,为中国企业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行业特点不同,选取科研实力较强的行业,搭建企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从行业发展的信息、政策以及资金资源方面,将行业汇集成为不同的层次,其中各层次包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金融界代表、技术方面的专家、领头行业典型等,通过各个层次的分析探索企业创新与成长的前沿问题。

  (2)共建联合技术研发中心

  相关部门应该充分利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优势,聚集具有创新性的人才、学科、技术等优势资源,推动创新产业的发展,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在政府、企业、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间形成有机整体,促使企业得到更多有效的创新建议,充分发挥高等人才在政策制定、创新目标规划、创新型人才培训中的作用。

  (3)鼓励企业参与政府科技计划项目

  企业是行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企业的创新活动和创新精神会影响到行业中的其它企业;另一方面,企业的创新思想会助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理念在整个行业内实施,间接地可以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政府的重点扶持项目。企业创新活动不仅依赖于外部的社会环境,也依赖于内部的企业环境,该环境下,鼓励创新与研究开发的社会价值评价体系以及宽容创新失败的社会氛围更有助于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另外,竞争环境的公正公平、知识产权保护的增加与交易成本的降低、支持相关产业的政策实施等对企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政府应该积极配合企业创新活动,积极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和资金支持力度,鼓励创新政策实施,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政策,促使企业低成本、高保障、高资源集聚的进行创新式发展。

  3、培育多元创新模式

  (1)“互联网+”的大众创业模式

  网络时代下,“互联网+”成为大众创业的主要模式之一。在这种模式下,企业作为创新的主导者和发起者,应通过互联网寻求大众参与创新。企业首先基于市场需求识别创新目标,然后将研发过程中的创新难题分解为模块化的创新需求,通过建立或借助有效的网络平台寻求大众的合作与参与。目前这种模式在高新技术产业与电子商务、新型现代服务业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自主创新主导的培育模式

  为了提高创新成果的转化效率,中国企业需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倡导的企业培育模式是指主要依靠自主技术创新,推动企业的创新式发展。这种培育模式主要适合于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密集型行业主要通过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实现技术上的改进,并发展成为新的创新型行业。技术密集型行业创新的本质特征是持续创新,本质特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创新型行业持续技术创新活动,坚持企业自身的技术改造创新产品的开发。二是创新型行业必须把技术开发置于核心地位,把技术开发、生产、销售一体化,实现开发成果的商业化、市场化,实现科技与经济的成功结合,形成开发、生产、销售互动机制并实现持续创新。技术创新型行业的培育模式应选择以自主创新主导模式,考虑其他模式的支持作用。

  (3)管理创新主导的培育模式

  管理创新主导的培育模式是一种以管理创新为主的培育模式,它突出了管理在企业创新中的主导地位。行业要以创新求发展就要对原有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改进和改革,创新是实现管理在思想、手段、方法以及人才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是创新资源的有机组合,重新确定新的管理体系,决策者利用管理创新将资源进行合理分配。管理创新培育模式是劳动密集型创新产业的主要培育模式,是其他培育模式的支撑,劳动密集型行业创新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生产要素中人的因素对企业经济的重要作用。通过管理创新来实现行业中劳动者能力和水平的重大改善和提高,行业经济效益持续增长的企业。管理创新主导模式认为行业想要持续发展,应该依据客观规律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态势,进行管理创新,来建立新的管理体系以实现管理要素更加合理地组合运行,取得更高的效率。决策者对资源的分配往往倾向于管理创新,并努力营造相对稳定的组织环境,为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等营造合适的管理体系。

  (4)战略创新主导的培育模式

  战略创新主导的培育模式是行业以战略创新为主的培育模式,主要适合于资金密集型行业。行业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并在激烈的竞争中以创新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进行战略创新,即对行业进行识别、监视环境变化,创造性地组织资源,以达到获取竞争优势。战略创新培育模式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应变性和风险性等特点,战略创新可以改变行业的竞争地位。资金密集型行业是指行业的资金密集程度与单位产品产量或产值的投资成正比,与单位投资额所需的劳动力成反比,资金密集型行业单位产品所需投资多、技术装备程度较高。这类型行业中的企业有较多的资金,必然应重点关注投资效益,注重企业的战略选择和创新。由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可知,对资金密集型行业而言,通过对资本追加投入对行业产出的影响远远大于对技术、劳动力的追加投入,行业应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弄清有利于行业发展的机会和存在的威胁,以及行业自身的竞争优势和劣势,进行战略创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5)知识创新主导的培育模式

  知识创新主导的模式可以帮助企业形成知识密集型行业,知识密集型行业主要的活动是知识的加工、创新、传播,对传入企业的知识资本和知识型员工进行匹配,生产创新的知识性产品和服务,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保证企业能够继续追求持续创新发展。知识密集型行业的业务模式是知识业务持续优化组合的结果,主要包括成本领先模式和差异化模式两种类型。知识密集型行业的创新培育模式主要选择知识创新主导模式,再考虑其他模式的支持作用,知识密集型行业通过知识创新活动促进自身的不断发展。知识创新型企业的目的是追求企业自身的创意与理想,本质是在创新的本质上,根据事先设定好的目标,制定连续创新的小目标,使企业处于连续创新的过程中。在知识创新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知识创新以一种指导企业创新活动的行为和生存方式而存在,在这种模式下,所有的员工都可能成为知识的创造者。知识密集型行业内企业的培育模式是由知识型企业的领导者、被领导者和情境因素互动作用的产物,主要包括价值导向、愿景驱动、战略牵引、伦理约束、沟通制胜、激励创新等要素。

  (三)创新能力全面提升

  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制定系统创新战略,打造全面协同创新模式

  企业在谋求长远发展的进程中,需要明确制定一套系统、全面的创新战略,打造全面协同创新模式。所谓系统创新战略,是指企业创新要考虑全员创新、全要素创新及全时空创新的有机结合。全员创新是指企业的全体员工及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都参与到企业创新发展中,例如员工、顾客、股东和关联方等在各自的领域进行变革,提升生产链的效率。全要素创新是指企业各创新要素的创新,包括技术、管理、文化及制度等方面,其中技术创新是全要素创新的关键和重点。全时空创新是指各时段、各地域等进行同步同纬度的立体创新模式。

  (2)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坚持以企业为创新主体

  企业的发展必须有明确的发展目标,企业最重要、最紧迫的战略目标是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发展的关键也要依靠于创新,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获取发展潜能和增强自身竞争能力的关键。企业应当依靠自主创新来提升自身的研发能力,保证科研开发与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迅速掌握国内外先进研究成果与技术,并最终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过程中,企业要注重自身自主能力的强化,坚持企业自身是创新活动的决策制定和实施主体、创新活动主体以及受益主体,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实力,增强企业的科技创新实力与独立性。

  (3)建设产学研创新合作长效机制,多层次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企业创新活动的实施,需要市场中相关技术及要素的相互配合。在创新活动中,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但是缺乏创新思想的企业是难以达到技术创新目的的。企业需要加深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创新要素的配合,从而在市场中达到有优势的竞争地位。根据“产学研”政策的实施,企业、高等院校以及科研院所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合作各方的良心互动,提高全要素的生产率。企业必须加强产学研的合作力度,并以企业的技术创新为合作重点,积极引导全社会的创新要素向产学研合作体系集聚,促进产学研有机联盟在创新领域的快速发展,以及在战略层面形成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为产业关键技术突破、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提供支撑。产学研合作涉及政府、企业、高等院校及研究院所之间的相互合作,合作范围包括经济、科技以及社会等诸多领域。产学研的合作各方应加强工作合力建设,在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管理观念及体制创新、有效合作机制的探讨等方面加大力度,形成坚固的工作凝聚力。

  (4)塑造知名品牌,突出企业优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现在企业间的竞争主要是指品牌之间的竞争,而不是之前的产品和价格竞争,因此,在现如今的国际市场上,哪个品牌的实力强,谁就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据此企业应该加大优势品牌的建设,助力企业形成利己的品牌优势。品牌代表企业的形象,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效率,好的品牌需要企业持久的积累和宣传,同时还与产品质量和企业技术能力密切相关。可靠的质量是品牌塑造的关键,广告只能使产品在短时间内出名,要想经得住市场长期的考验,需要对产品质量进行持之以恒的管理和维护,企业及其产品才能最终被消费者所认可。

  2、搭建资金人才保障体系

  (1)资金

  资金投入是企业创新发展的物质基础,如果资金得不到及时的筹集、合理的配置与利用,企业就不能发挥资金的推动作用,企业的创新发展就会受到阻碍。为了使企业的持续创新发展成为可能,必须有坚实的资金支持,企业应当开辟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建立合理的资金配置机制,选择高效的资金投入方式。

  (2)人才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即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人力资源,即知识及知识型人才在经济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企业应该加大培育和引进企业创新所需要的人才的力度,组建一支具有卓越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团队,加强人才激励机制的建设,为企业的持续创新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后盾。

  3、优化创新成果转化机制

  (1)强化市场导向意识

  市场需求是企业运行发展的基础,企业在进行创新活动前期,应先通过各种市场调研了解并分析市场需求,再制定相应的创新方案。创新成果转化为产品方面时,需要不断提升市场意识,为创新成果转化率的提升提供基础,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在产学研战略联盟中,应该凸显企业的主体地位,强化市场意识,充分利用产学研方的设备、人才、知识,提升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创新资源优化配置,不断提升创新成果的转化率。企业可以通过购买、合作等形式,与高校、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利、技术资源,不断转化科研成果,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提高企业新产品产值的比重,增强核心竞争力。

  (2)充分利用外部平台

  在创新成果的转化过程中,涉及复杂的社会系统。这个复杂的系统包括不断流动的信息、形态各异的知识类型、各类资金的流动等动态的信息,因此需要借助外部平台,促进创新成果的顺利转化。企业在利用外部平台创新的同时,应该注重信息、知识、人才以及技术方面的结合,加强创新成果转换平台建设。对于仅靠企业自身力量难以转化为产品或服务的科研成果来说,更加需要外部平台的帮助,提高企业创新成果的整体转化水平。

  (3)努力争取科技金融支持

  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对技术水平的要求越高,企业自身所需承担的风险就越大。对于大部分的企业来说,为了保证企业自身的收益水平,企业创新过程中,将选择承担部分风险而不是全部的风险。为了缓解市场中这一消极的局面,充分激发企业的活力,应该加大对市场中金融的重视力度,通过金融的功能加快创新成果的转化效率。因此,企业应该加强与政府的沟通,积极争取金融机构的扶持,充分利用金融推动创新产品转化的优势,进一步为创新成果的转化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4、营造浓厚创新氛围环境

  (1)开展职工创新活动,营造创新氛围

  企业应当积极组织职工深入开展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为重点,以推动技术创新为主题的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围绕培育创新精神,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创新活动和科普活动,评选“创新能手”、“创新示范岗”,举办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展和创新事迹报告会等,大力培养、选拔、表彰和宣传创新人才,激发职工的创新热情,促进“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良好风尚在企业的形成。企业工会应当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和思想带动工作,教育引导职工认识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明确目标任务,以实际行动推进企业创新发展。

  (2)宽容失败,鼓励竞争

  企业要着重塑造两种企业文化:一种是宽容失败的文化。创新过程中充满了未知的探索活动,不免会发生失败或失误,对于企业而言,创新失败的保障力度是企业创新动力的关键影响因素。通过创新保障的实施,企业的创新人员可以得到有效的保障,并减轻创新活动中的消极观念,使创新型人才能够有勇气重新面对挫折并最终取得成功。另一种则是竞争合作的文化。竞争与合作是企业创新发展必不可少的阶段。缺乏竞争,企业的创新效率会受到制约,连续创新发展将失去向心力;缺乏合作,企业的创新将步履维艰,运行机制僵化不前。只有保证企业能够在竞争中有效的合作,在合作中实现公平竞争,才能调动企业创新积极性,保持企业持续创新发展。总之,企业创新时应该在保证宽容失败的前提下,建立合作与竞争并存的企业文化。

  (3)全力营造创新创业文化

  全力营造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创业和敬业精神以及团队精神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第一,改变原有单纯追求利润的保守思想;第二,在企业内部建立包容性文化,使这种文化可以在创新活动中鼓励冒险、激励成功案例、宽容对待失败。自主创新存在一定的风险,要允许失败和失误的发生,而且要有相应的保证措施。第三,要打造企业的特有品牌,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产品的品牌分为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和地域品牌,这些品牌的建立能够加强企业市场规则的建立及有效实施,做到“诚实守信、规则规范,平等合作、有序竞争”。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云峰

推荐阅读
  • 以高水平开放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山东全面开放构建新格局

    1528328502942.jpg

    70年来,山东以高水平开放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新中国成立70年来,山东对外经贸作为连接省内经济和世界经济的纽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外贸总额从1978年的8.7亿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2923.9亿美元;农产品出口连续20年位居全国首位;累计实际使用...[详细]

    09-30 08-09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 跟随《大众日报》,回看70年前山东如何庆祝新中国成立

    186109_496528.jpg

    据1949年10月3日的《大众日报》一版刊发《济南市昨日空前盛举二十万人集会大游行庆祝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庄严示威保卫世界和平》一文,描述当时的盛况。综合资料记载,当时1949年10月2日早晨,济南市响起了震天的锣鼓声,群众自发组织的秧歌队、高跷队涌向大街小巷;机...[详细]

    09-30 08-09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开门搞教育,群众来评判

    1.jpg

    开门搞教育,群众来评判。高密市在开展主题教育中实施“万名干部进网格”行动,醴泉街道16名党员干部沉入网格,把小区整治得焕然一新。得知这一情况,包帮干部融入朱德峰家庭生活之中,切身了解其智力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并带着相关材料,多次到民政、残联、卫计等部门沟...[详细]

    09-30 08-09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 向“人民楷模”朱彦夫致敬 像英雄模范那样坚守那样奋斗

    W020140321558604240191.jpg

    向“人民楷模”朱彦夫致敬。“我们要以朱彦夫爷爷为榜样,以不畏艰难、奋发向上的精神和毅力为将来建设祖国做好准备,刻苦学习,掌握本领。9月21日,淄博市委作出《关于开展向“人民楷模”朱彦夫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在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向朱彦夫同志学习的活...[详细]

    09-30 08-09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 山东美术馆馆长张望:全国美展渐成中青年画家角力场

    张望称,有浓厚的文化底蕴、深厚的美术群体作为支撑,全国美展中国画展区的落地,自然吸引了省内外业界人士的关注,艺术家参展热情空前高涨。张望认为,年轻创作者能够创新思维、功底不俗,确实令人欣慰,随着他们逐渐崭露头角,全国美展越来越成为中青年艺术家角力的战场。[详细]

    09-30 07-09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 点亮九州 祝福祖国!“向祖国表白”灯光秀在济南点亮

    北京市八达岭长城如巨龙腾飞。人民网“向祖国表白”公益灯光秀在济南市点亮。唐安冰摄(人民视觉)[详细]

    09-30 08-09人民日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