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山东 体育 娱乐 女性 购物 财经 幽默 评论 书画 博客 旅游 图片 论坛 房产 汽车 教育 健康 商桥 打折 十一运会官网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中国山东>齐鲁文化>文化考古
站内搜索:
曲终人不见 金石留古音
2003-01-02 12:00:00 作者: 

·汉庄汉墓乐器坑的发现是一个意外的惊喜。
·乐器坑出土的140余件乐器,组成了一个奇特的“王室乐队”。

音乐工作者调试出土的石磬音质

    洛庄汉墓乐器坑的发现是一个意外的惊喜。因为在此之前中国考古史上还从未见过单僻一坑陪葬乐器的先例。2000年5月,14号坑范围刚被清理出来时,斟酌再三,我们在其中部打了一个探眼,采集上来的土样中有彩绘木痕,难道又是一坑木俑?此前我们已发掘过4座同等规模的木俑坑,再挖也只能是增加数量而已,关键是木俑坑清理难度相当大,大家都有些为难情绪。但以考古工作的要求讲,必须做完每一丝遗迹现象——继续下做。7月份,去除顶梁木痕后,坑中部显露出铜器一角,虽然暂不知是何物,但大家的情绪还是高涨了起来。当发现的第一片遗迹被证实是瑟时,大家兴奋了,而十几天后第一件编钟的重见天日,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狂喜”的滋味,那是难以言传的美妙感觉!(图:汉墓中石磬、编钟散布原图。)
    全坑乐器共140余件,大体分三区有序排放,组成一个奇特的“王室乐队”。
    《吕氏春秋·古乐篇》说:上古朱襄氏时,气候多风而阳气蓄积,以至农作物不能结果实。有一个叫士达的人就发明了瑟,用以调和阴阳,安定百姓。另外,《诗经·小雅·甫田》载“琴瑟击鼓,以御田祖”,正与上合。张衡《西京赋》有“白虎鼓瑟,苍龙吹箫”之说。这次洛庄汉墓乐器坑共出土7面瑟,当初都是首南尾北一字排开摆放于一木架上,后来架子东北角倒塌,致使场面稍显凌乱。7面瑟皆长方形,面作拱形,首尾两端髹黑漆而余皆素面。从保存稍好的1、3、4号瑟看,瑟体似由整木做成,长短各不相同,最短的95厘米,最长的却有145厘米,而宽度却都在40厘米左右。有三架瑟上有镏金铜瑟枘(瑟尾系弦用),枘帽饰有风格不一的涡状花纹,其中两瑟为4枘而另一为3枘,其他瑟似乎也有木枘存在过。有两面瑟的瑟首各发现六6铜轸;5号瑟上有5枚骨轸,另外一枚似是与之配套的骨轸,却发现在坑之南端,其他瑟似乎都有木轸存在过。大部分铜瑟枘、轸上都保留有丝弦遗存,由之不仅可以复原当时的瑟弦,还可以进一步研究当时瑟的系弦方法。还有,在3号瑟上我们观察到有隐约的3条尾岳和1条首岳,形制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瑟很相近。非常有趣的是,我们在坑中部还发现了3枚铜制的用于调弦的瑟钥,有镂空的花纹,做工精致。
    在几面瑟旁出土有“吕大行印”封泥,“大行”是当时主管典仪、外交的官职,考虑到七面瑟无论在形体大小还是在轸、枘的质地、形态、装饰风格上都有较大差异,我们设想其中部分瑟可能是来自于不同的诸侯国或地区的馈赠进贡品。这与编磬上刻有不同地区的铭文有着相同意义。
    鼓是人类较早发明的乐器。《尚书》载,帝舜的乐官夔可以用麋鹿之皮蒙成土鼓,模仿山林溪谷中的声音,和石磬一起演奏,动人的音乐可引林中百兽相率而来,频频踏舞。1980年,考古工作者曾在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现鄂鱼皮所作之“灵鼍之鼓”,其年代约在42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晚期,可见上面的古史传说也并非空穴来风。在瑟架南侧,我们清理出了7面木鼓遗痕,其中建鼓1面,悬鼓2面,扁鼓4面。悬鼓不大,鼓腔上各有3枚铜环用以悬定鼓身,木架已朽烂。最有意思的是,建鼓与扁鼓有一种奇特的组合方式,可拆可合,设计巧妙而独特,有些像今天“架子鼓”的样式,只是在当时可能最主要是出自便于携带运输的原因。建鼓是用木架固定的大鼓,鼓架已塌朽,鼓形扁圆体,外侧有漆饰。从残存鼓皮看,鼓面应遍髹红漆,鼓皮系用3排交错骨楔钉合,可以想见当日此鼓之豪华。(图:出土的军乐器。)
    在鼓架东侧,还有一架青铜乐器。它们由錞于、钲、铃组成,通高47厘米的錞于与9厘米高的铎形成了鲜明对比,为什么会有这么悬殊的组合呢?这个组合又有何意义呢?下面一说或可成立:这是一组“军乐器”,它与其旁边便于拆分的建鼓组合,可能都并非主要用于宫廷音乐会,而主要是在作战或田猎时用的。洛庄汉墓中成组军乐器的出土并非没有缘由:墓主人吕台在被封为吕王前曾作过将军,有过血战沙场的经历。此次出土的这组鼓和錞于等联系密切,很有可能就是吕台作战所用实物。
    在编钟和第一组编磬之间,也即是当初探铲打到的地方,果真是一组彩绘木俑残痕,其中较为完整者有20多件,木俑形体较其它俑坑的稍大一些,都已腐朽,只留彩绘痕迹。可辨认体形有跽坐者,似在演奏乐器。战国时《韩非子》记民谚有“长袖善舞”者,而这些形态各异、衣着色彩丰富的木俑中正有长袖飘然轻舞飞扬者。从汉代出土大量乐舞百戏陶俑来说,这些木俑极有可能正是一组“百戏”群俑,只是规格规模更高更大,是一支“王室戏乐团”。遥想当年,上层贵族们在宴享,这些乐器在演奏着美妙的乐章,钟鼓悠扬,琴瑟和鸣,既有主奏旋律,又有配音烘托,还有倩影翩翩的舞蹈,宫廷音乐会正处在高潮之中……
    “曲终人不见,金石留古音。”往事已越千年,功名为尘土,只有不朽的艺术成就存留下来。对洛庄汉墓出土乐器的深入研究,将为我们开启一扇通往这个神奇世界的大门,圆我们一个古老的梦。 (图:军乐器表面上精美如苍鹰的图案。)



摄影/侯贺良 曹玉山 编辑/李平

编辑: wangfujing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