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山东 体育 娱乐 女性 购物 财经 幽默 评论 书画 博客 旅游 图片 论坛 房产 汽车 教育 健康 商桥 打折 十一运会官网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中国山东>齐鲁文化>文化考古
站内搜索:
甲骨文百年大发现
2003-04-11 00:00:00 作者: 

  济南历城区大辛庄首次在殷墟之外发现了甲骨文!由本报和山东大学考古系主办、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协办的“重现商代济南”考古行动中这一重大考古发现,让人兴奋,也吸引我们再次把好奇的目光投向过去。梳理一下甲骨文发现、研究的脉络,其中蕴含着几代学者的心血和传奇,这也为神秘的甲骨文增添了浓郁的人文色彩。
  山东人王懿荣:
  一片甲骨惊天下
  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于殷,就是今天的安阳小屯一带,史称殷墟。商灭亡后,殷都成为废墟。甲骨文便被埋入地下3000多年,约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被河南小屯村民发现,搜挖甲骨为“龙骨”卖给药店。
  也正是这些“龙骨”,让一位山东人名声鹊起,是他从中发现了中国最早的文字,并开始搜集整理,他为我国研究殷墟甲骨文字开创之人。
  这位山东人叫王懿荣(1845—1900),他祖籍山东福山,出生于宦官世家,是光绪六年进士、翰林。他学识渊博,对金石、版本、书画都有很深的造诣,并酷爱文物,为搜求散失在民间的古物几乎花尽了俸禄,据说他为此把妻子的嫁妆都典当了。
  1899年的秋天,王懿荣得了疟疾病,用了许多药都不见轻。京城里一位深谙药性的老中医给他开了一剂药方,药方上一味名叫“龙骨”的中药吸引住了他。这味药为何叫“龙骨”?他想看个究竟,便留下了药渣。当然,他什么也没有看到,因为“龙骨”在药房里就已经捣碎了。于是王懿荣又让家人从药店里买回了没有捣碎的“龙骨”,再三研究。从此心上却打下了“龙骨”的深深印象。
  王懿荣是北京城有名的金石学家,加之他人品好,不少名流学士都愿意与他打交道。谁得了什么宝物,都想请他鉴定。一次,他的一位山东同乡范维卿从河南安阳搜了一些“龙骨”送给他。后来王懿荣把这些大大小小的龙骨对到一起,竟然拼成了两三块龟版!上面有刻画的道道,他猜测这是上古之人留下来的文字。
  王懿荣遍翻各种史料典籍,终于从中弄清上古之人是怎样占卜的。有关“龙骨”的悬念在他脑海中也更为清晰:毫无疑问,这就是先祖们占卜用的龟版!此后,他又从骨头片子上找到了商代几位国王的名字,对照《史记》,得到了初步的印证。
  确定“龙骨”为“殷商故物”后,王懿荣吩咐家人到北京各个大药房,专拣带字的“龙骨”买下,购得数千片。自此,他从骨头片上又认识了更多的字,读出了上古社会的许多秘密。于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发现了!
  这样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王懿荣开启了甲骨文神秘的大门,自此以后,殷墟甲骨文才从入药的“龙骨”,变成了珍贵的古代文化研究资料,避免了这一珍贵古代文物大量的人为毁灭。
  “堂堂堂堂,郭董罗王”
  甲骨文的研究学者很多。在研究方面做出较大贡献的,首推被学术界推崇的“甲骨四堂”,他们都是一些重量级的人物。著名学者陈子展教授曾写下“堂堂堂堂,郭董罗王”的名句概括他们,这一概括已为学界所广泛接受。郭董罗王,即郭沫若(鼎堂)、董作宾(彦堂)、罗振玉(雪堂)和王国维(观堂)。他们的字中都有一个堂字,这也许是历史惊人的巧合。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字鼎堂。四川乐山县人。1928年6月,在日本东京的书店,他拿到了王国维写作的《殷墟书契考释》,开始了他的甲骨文研究。郭沫若几乎访遍了日本所有的收藏者,掌握了大量的实物资料。
  1929年8月1日,他的《甲骨文字研究》正式完成。在这以前,他出版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中,就已经收录了他的《卜辞中之古代社会》一文。
  从此,郭沫若的甲骨文研究走上了巅峰时代。几经周折,他的另一部著作《卜辞通纂》也问世了。郭沫若从事甲骨文研究,主要是在日本十年流亡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前后。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起点高,方法新,因而一出手就高屋建瓴,超过了前人。1959年8月,郭沫若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甲骨文出土地————安阳殷墟。在其晚年,担任大型甲骨文汇编《甲骨文合集》的主编,使甲骨文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罗振玉(1866年8月8日—1940年5月14日)字叔蕴,号雪堂。浙江上虞人。罗振玉自幼研读古籍,对文物古董造诣很深。1902年罗振玉第一次在刘铁云家看到甲骨文字的墨拓本,认识了甲骨文字。
  1906年,他任学部参事官,不仅广为收集古物,也着手调查甲骨的真正出土地。他对甲骨学的重大贡献是最早探知了甲骨文的出土地,并考证其地为“武乙之都”;他将甲骨文中的人名与《史记·殷本记》中商王名相比较,发现其大部分相同;他在考释文字的基础上,注意了对整条甲骨文卜辞的通读;在考释文字上,他提出“由许书以上溯古金文,由古金文以上窥卜辞”的方法,对一词的考释,必求其形、声、义的符合。这些都给后来考释古文字者以启迪。
  董作宾(1895年3月20日—1963年11月25日)字彦堂。河南南阳人。1928年10月,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广州成立。董作宾被聘为通讯员,受命到安阳进行殷墟调查。回到北京,汇报了在安阳的考察情况,立即得到蔡元培院长的重视。几天后,董作宾再次来到安阳,中国文物考古史上首次对殷墟的科学发掘拉开了序幕!
  从1928年至1937年共科学发掘15次,董作宾参加了前7次和第9次发掘。奠定了我国田野考古学的基础,培养了一大批考古学专家。他1933年发表的《甲骨文断代研究例》,公认是一部中国甲骨文史上划时代的名著。他对甲骨学最大的贡献,是创立了甲骨断代学。董作宾重视对甲骨的描摹,他的甲骨书法,为世界许多名家所收藏。
  王国维(1877年12月2日—1927年5月3日)字静安,号观堂,是我国近代最著名的学者之一。1917年,王国维登上了甲骨学研究的高峰。他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一书,纠正了《史记》中记载的个别错误,证明了司马迁的《史记》的确是一部信史。这被誉为甲骨文发现19年来,第一篇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科学论文。郭沫若曾评价说:“卜辞的研究,要感谢王国维。是他,首先由卜辞中把殷代的先公先王剔发了出来……王国维的业绩,是新史学的开山。”他做学问的最大特点,不是就甲骨文字本身去研究,而是把古文字学与古代史一起研究,充分利用最新的甲骨材料,去对照历史。 
  斑驳的甲骨,古老的文字,记录着沧海桑田的变迁,充满神秘和传奇,给人震撼。而正是有了几代学人的探索,才让我们有机会穿越时空,了解先民的生活和中国古老的文化。他们所做的一切,不应被忘记。
  文/本报记者 温涛 本报记者 刘军
编辑: hanfeng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