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山东 > 山东新闻

大旱时节的聊城乡村:面对旱情农民心态各不同

2011-01-19 07:37:00    作者:王兆锋   来源:大众网---大众日报  

过去由于末级渠系状况差,无法实现计量收费,农民都是按亩交费,大水漫灌,水资源浪费严重。如今在茌平试点区,末级渠系工程完善,执行计量收费、超用加价,渠系水利用系数从0.4提高到0.7,年可节水131.6万立方米,节约水费31.58万元。

  自去年9月份以来,聊城市一直没有有效降水。10月至12月,全市平均降水量仅为3.7mm,比历年同期57.1mm偏少93.5%,是有水文资料记载以来同期降水量最少的。目前,全市受旱农田面积为450.5万亩,受干旱影响,地下水位持续下降,4830口机电井出水量明显偏少,5条河道断流。

  1月15日至16日,记者走访大旱中的聊城乡村,了解旱情,探寻抗旱之道。

  挖20多厘米没见一点湿土

  在聊城市东昌府区斗虎屯镇的一处麦田里,记者踩上去软绵绵的,一走尘土飞扬,鞋上很快蒙上了一层土。小麦发蔫发白,麦叶尖发枯,有的成行发黄干枯。秦玉贵一铁锨挖下去,足有20多厘米深,没见一点湿土。他无奈地摇摇头,拔出一株麦苗,抖落干土,说:“你看,小麦的分蘖节、主根都在干土里,如果气温一回升,没有水,小麦上下不‘接气’,准死。”

  秦玉贵是东昌府区农业局技术站站长,对当前的旱情心忧如焚:“如果在封冻前浇一遍水,小麦的旱情不会如此严重。虽然我们提醒农民在封冻前浇水,而且河里有水,浇水很方便,但是许多农民存在侥幸心理,不听。现在天冷,旱也没法浇了。这样的教训不是第一次了。封冻前浇一遍水,水蓄在地下,即使冬天下大雪,对小麦也有益无害。”

  在东昌府区朱老庄镇新城海村的麦田里,小麦墨绿。记者扒开土层,三四厘米下面就是湿土。秦玉贵拔出一棵麦苗看,主根有10多厘米长,次生根白生生、水灵灵的。“这就是封冻前浇水的麦田,你看与不浇水的麦田差别有多大。持续的旱情对这样的小麦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秦玉贵说。

  该村的一块麦田很平整,踩上去发硬,小麦长势良好。秦玉贵说:“这是播种后用石磙压了,能减少水分的蒸发,也是抗旱的一招。现在有的播种机后面带的镇压器太轻了,用一只手就能掂起来,效果不用如石磙好。耕地时如果耕的深一些,也能有效保存水分从而减轻大旱造成的损害。而有的农机手为了省油,该耕20厘米深的,他耕不到10厘米深,留下了隐患。”

  旱情严重,但农民并不是十分着急。在朱老庄镇齐店村,村民刘汝明看着自家的4亩受旱的小麦,很轻松地说:“到农历2月浇浇水就缓过劲来了。减产没啥,家里也不指望这几亩小麦挣钱,外出打工,一月至少挣一千多元,赶一亩小麦收入了。”记者了解到,当前农民外出打工的多,持刘汝明这样心态的农民较普遍。

魏鹏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