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山东 > 山东新闻

董国勋:城镇非从业居民将纳入基本养老保险

2011-02-15 08:10:00    作者:刘爽   来源:齐鲁晚报  

董国勋:目前,我省已将城镇职工全部纳入了基本养老保险,城镇非从业居民尚未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姜大明省长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逐步把城镇非从业居民纳入基本养老保险。

  本次两会,就业、职工工资、社会保险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问题成为焦点。今年我省在这些方面有哪些利好消息?职工工资能增长多少?保障体系将怎样进一步完善?记者14日就此采访了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董国勋。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董国勋

  月最低工资标准近期上调

  齐鲁晚报:从2006年至2010年,我省已经先后三次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2011年初的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也提出今年继续上调工资标准的意见。

  姜大明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要建立健全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企业工资监控和工资保证金等制度。请介绍一下“十二五”期间我省在健全完善职工工资方面有何具体举措。另外,百姓十分关注企业最低工资的调整问题,我省下一步是否有继续调整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的计划?

  董国勋:“十二五”期间,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加大力度提高低收入劳动者工资水平,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主要措施有:大力推进集体合同制度。为有力地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深入开展,根据我省实际,尽快修订出台《山东省企业集体合同条例》;将促进职工工资增长纳入政府责任目标;加大《山东省企业工资支付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落实力度,进一步规范企业收入分配秩序等等。

  “十一五”期间,我省三次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最高档增长

  73.6%。

  我省现行的最低工资标准是2010年5月1日起执行的,三个档次的月最低工资标准为:920元、760元、60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9.6元、7.8元、6.5元。

  今年我们测算拟订了2011年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的方案,并经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

  调整后的月最低工资标准分别为:1100元、950元、800元,平均增幅约26%;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11.5元、9.8元、8.7元,将于近期发布执行。

  我省今年将研究养老保险新政方案

  齐鲁晚报:目前我省医保有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但是除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新农合之外,我省尚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许多几十年前通过“农转非”政策落户到城市、干了大半辈子临时工的老人,面临棘手的养老问题。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1年将研究提出城镇非从业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办法。这一目标有无具体实现的时间?

  董国勋:目前,我省已将城镇职工全部纳入了基本养老保险,城镇非从业居民尚未纳入基本养老保险。

  关于建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解决城镇非从业居民养老保险问题,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

  姜大明省长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逐步把城镇非从业居民纳入基本养老保险。

  目前,国家正在研究该项工作的方案,总体思路是:在制度模式上,包括筹资方式、财政负担原则等,主要参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办法;在待遇标准上,原则上按不低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标准确定。

  我省将根据国家的有关要求,继续做好调研摸底和分析测算工作,待国家部署启动后,立即研究制定我省的实施方案,报经省政府同意后,尽快组织实施。

  今年劳动力缺口80多万

  齐鲁晚报:姜大明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作为办好民生实事的重要内容之一,您能否简要介绍一下2011年全省的就业形势。

  董国勋:从城镇就业方面看,2011年我省城镇劳动年龄人口仍处在高峰期,城镇需就业的劳动力总量达196.6万人,比2010年增加2.8万人。

  按照我省GDP每增加1个百分点,带动就业6.5万人,年经济增长保持在10%左右,能提供65万就业机会,公益性岗位开发、落实积极就业政策等能提供近12万就业机会,综合考虑其他有利因素及转方式调结构、贸易壁垒、人民币升值所产生新的失业等不利因素,2011年可提供城镇就业岗位预计在80万人左右,加上预计自然减员30万人左右,全年能够提供110万就业岗位。

  若按“十一五”期间我省经济平均增长13%比例计算,我省就业岗位还会有所增加,但劳动力供求缺口仍有80多万人。

  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看,目前,山东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从事非农产业或外出6个月以上)共计2047万人,约占全省农村劳动力一半以上。

  如果现在按照工业化初期阶段的一产就业15.9%的比重计算,山东农业劳动力人数从事一产的应为630万人左右,转移出农业富余劳动力应为3300多万人,而实际转移人数只有2047万人,还有1250万人需要转移。按现在的农村劳动力增速,到2020年,至少要再转移出1500万人,转移任务繁重。

  缺工现象向我省西部蔓延

  齐鲁晚报:当前,“招工难”问题成了每年春节后舆论比较关注的话题,能否介绍一下我省在这方面的情况以及原因。

  董国勋:据我们对全省企业用工现状调查了解,我省出现一定程度的招工难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企业缺工已成为我省东、西部及沿海地区的普遍现象。预计用工缺口将达到20万人以上,企业招工更加困难,缺工现象逐渐向内地蔓延。

  二是企业用工缺口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服务型行业。

  三是劳动力结构不合理,高技能人才匮乏,形成“求职难”和“招工难”的两难格局。

  造成企业缺工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沿海地区的薪酬待遇仅在千元左右缺乏吸引力,不少农民工向内地转移就业。

  二是“新生代农民工”自我发展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但同时也存在工作浮躁,对企业待遇、环境要求更加苛刻等,造成企业员工流失现象严重。

  三是企业工资待遇低,用工环境差,管理不规范等原因依旧是构成“招工难”以及员工流失的主要因素。

  四是劳动者技能素质和企业岗位需求不相匹配的结构性问题。

  但从总的看,我省还将长期面临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就业难仍是必须高度重视解决的重大问题。今年我省要在实施“就业优先”发展战略中,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

  我们破解“招工难”的主要措施有:改善用工环境,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改进企业用工行为等。

王云峰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