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新闻

蒜价跌破成本一亩地赔本千元 蒜农很受伤

2011-06-22 07:47:00    作者:   来源:济南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蒜价 大蒜加工 种蒜 金乡
[提要] 6月21日,在河南省中牟县的一个大蒜交易市场,一名蒜农在车边等待买家。金乡大蒜产业信息协会常务副会长杨桂华说,去年蒜价一高,蒜农盲目扩种,但没人去管理,也没人向蒜农预警。

  6月21日,在河南省中牟县的一个大蒜交易市场,一名蒜农在车边等待买家。 (新华社发)

  与去年的疯狂上涨不同,今年的大蒜行情是“跌”字当头。一个月前,大蒜贸易商是价格下跌的最大牺牲品,不少人因为在高价位大量囤蒜而血本无归。现在,随着新蒜集中上市,大蒜价格一泻千里,这一次叫苦的是蒜农。

  蒜价1.4元,成本1.7元

  6月11日,在“中国大蒜之乡”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最大的大蒜交易市场山禄国际大蒜物流园,装满新蒜的货车、三轮车早早排起了长龙,但前来收蒜的蒜商却稀稀拉拉,不少蒜农只能靠打扑克来打发时间。蒜农王伟说,去年这个时候,蒜农根本不用来市场上吆喝,早就有蒜商主动上门收蒜,没有削根的大蒜一斤都能卖到2元多。而现在,他在物流园蹲了两天,才在9日下午6点以1.4元的价格卖出了一车蒜。收蒜的人跟去年相比少三分之二还多。

  据央视《经济信息联播》报道,金乡大蒜的收购价比去年低了近一半,但因为蒜种、人工等费用的增加,蒜农的种植成本比去年涨了四成。王伟给记者算了笔账,光是种植环节,今年一亩的人工成本将近千元,加上播种、施肥、农膜等费用,一亩地的成本达到3000多元,折合到每斤干蒜上,成本为1.7元。为了赔得少点,王伟没敢雇人收蒜,但一亩地还是赔了一千元左右。

  但即使是跌破蒜农成本的低价,大多数蒜商依然没有出手。周生稳是金乡一家冷库公司的负责人,同时也是一名蒜商。他的公司有14栋冷库,储存量达到1.2万吨。去年这个时候,大蒜尽管没有完全晒干,蒜商收储积极性也很高,他的冷库早早就被预订完了,但今年,很少有人预订冷库,他自己现在也不敢再进货,身边收购大蒜的朋友也说,要做起码也要等行情稳定下来再说。外地来的几个客户也只是看,边看边等。

  在采访中,记者听到最多的就是蒜农对当前行情的无奈,以及蒜商对后市行情的异常谨慎。在众多蒜农、蒜商眼里,今年金乡大蒜行情已经初步确定,那些精明的游资早就撤出,剩下的就只是被套牢的蒜商和蒜农。现在,保本甚至是微亏已经成为蒜农的目标。

  利益受损最大还是蒜农

  去年大蒜价格暴涨,不少蒜农纷纷扩种,当地掀起了种蒜热潮。在周边县市承包了10亩地的王艳全原本认为,去年大蒜价格高,蒜种贵,不会有很多人扩种。不过,和他有同样想法的人太多了。除了金乡等传统产蒜区,周边县市没有种蒜经验的农民也改种大蒜。一位蒜商说,年初他开车经过金乡周边之前不种蒜的地区,看着一望无际的蒜田,心里就咯噔一下。今年国内几个主要产蒜区普遍增产,据业内人士介绍,仅金乡一县,大蒜收获面积就达到69.58万亩,比去年增加14.7万亩,增长26.78%,单产也同比增长了47.6%,创历史最高水平。目前供大于求,大蒜价格下跌成为必然。中国大蒜商会副会长、华光集团董事长李敬峰告诉记者,国外大蒜的进口量基本上是平稳的,每年以5%到10%的速度在增加,国内的销量也是以5%到10%的速度在增加;如果种植面积超过30%、50%,这就给市场带来很大的冲击。

  无人预警,供求信息不对称,很多蒜农种蒜都是被游资牵着走,头一年行情好就多种点,行情差来年就少种点,盲目扩种使得他们很难摆脱“增产不增收”的怪圈。金乡大蒜产业信息协会常务副会长杨桂华说,去年蒜价一高,蒜农盲目扩种,但没人去管理,也没人向蒜农预警。

  价格大起大落,出口企业、蒜商可以根据订单来决定收购多少,利益受损最大的,还是辛苦耕种了一年的蒜农。对金乡的大多数蒜农来说,2007年是最不堪回首的一年,那一年,前所未有的供大于求让大蒜价格一度跌到了几分钱。目前金乡大蒜增产已超过25%,已相当于2007年金乡的大蒜产量。因此,对行情会继续恶化的担忧并不少。会不会再次出现2007年的暴跌?李敬峰表示,不能排除这种情况。但更多的人则认为,由于需求量是相对稳定的,而且新蒜时间放长了再入库会发芽,那时储存商将不得不收购入库,也有助于价格回升。

  大蒜农业向大蒜工业的探索

  在金乡,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来源于大蒜,蒜价涨跌对蒜农收入的影响很大。但加入合作社种植有机大蒜的农民却不再为蒜价担心。西里村村民李志东告诉记者,“去年我们以每亩地3000元的价格将土地流转给了华光集团种植有机大蒜,集团再拿出盈利的50%分给种植户。此外,我们还可以在公司基地打工,每天再给40元,这样下来,一年收入就可以达到30000元。”而自己种植,好的年成每亩收入也不过3000元。即使今年蒜价波动厉害,但自己不会受到影响。金乡县大蒜栽植面积60多万亩,其中有机大蒜已达2万亩。李敬峰告诉记者,今年他们种植的有机大蒜已经基本被欧美韩日等国家的客户预订一空,“今年国际上的干蒜价格可以达到10元一斤。”“蒜价再高,一吨普通大蒜最高也就卖1.4万元,但若加工成黑蒜,在国际市场上可卖到42万元。”金乡县成功果蔬公司董事长王翠英说。据了解,目前金乡县拥有大蒜、蔬菜加工企业700多家,年加工能力50万吨以上,开发蒜片、蒜油等深加工产品40多个。专家认为,这些深加工企业如果释放加工产能,可以起到一定的托市作用。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生吉萍告诉记者,“我们出口的产品还是主要集中在保鲜大蒜和干燥大蒜。国际上鲜蒜低于1美元/公斤,而蒜油高于50美元/公斤,因此尽管我们是大蒜出口第一大国,但是从大蒜的附加值来看,远远低于位于后四位的墨西哥等国家,应该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金乡县县委书记张胜明表示,今年金乡将开始进行从大蒜农业到大蒜工业的转型。张胜明说,“扩大大蒜加工业,拉长产业链,让大蒜加工本身也起到蓄水池作用,当大蒜价格高的时候,加工企业就少收些,少加工一些,价格低的时候,可能就多收购多储存些,多加工些,这样加工业本身也调节大蒜的价格。在大蒜产量大的时候,不至于让大蒜价格那么低,能让蒜农有一个稳定的收入。”据《中国经济周刊》

高娜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