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新闻

自行车:两个轮子的生活态度

2011-07-16 07:37: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大众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每个周三的傍晚,泉城广场都会聚集多个骑行俱乐部的人,准备“夜骑”。 □杜文景 报道
骑行途中。□杜文景 报道
  ◆核心提示 曾几何时,“三大件”之一的自行车被抛到了不受人关注的角落。然而,随着当下低碳生活、健康生活等理念的深入人心,自行车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不同的是,它已经由最初的代步工具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生活态度。城市里有这么一群人,不分男女老少,都在用“骑行”诠释着自行车的健康、时尚。

  □本报记者 杜文景

    骑行的时尚快乐
  “骑行,痛并快乐”。宁攀对单车的迷恋远远超越了爱好而已。自行车是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他有着同样“思想”的人,不在少数。有人叫他们“骑行一族”或“骑行军”。在他们眼里,这样一辆酷炫的单车,这样一种简约的生活态度,正是运动健康与时尚潮流的完美结合。
  宁攀是一家国际知名品牌自行车店的职员,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某骑行俱乐部的负责人。几年前,他第一次接触“骑行”。“一开始看人家骑车子,感觉挺有意思的,也正好有个机会买了个2手车,车子不错,也很有热情,就开始骑了,后来骑得越来越多,就喜欢了。”
  “自行车是个人所能掌握的。现在的社会,能完全把握的东西越来越少,而自行车给我一种特别的自信。”宁攀只要说起自行车,总是滔滔不绝。将骑车和城市生活融合在一起,也正是宁攀一直追求的时尚定义。“简约的车身、各种自由的配色,都可以打造出不同的时尚感觉。‘骑士’的头盔、手套、服饰,把各种街头文化融合在一起,是最完美的时尚演绎。”
  同是“单车达人”的小杰今年高中毕业,马上要出国留学。19岁的他已经有4年的“骑龄”。他讲述了印象最深刻的一次骑行经历:“骑了近8个小时,只为和父亲打的一个赌。初衷是为了考验我的毅力,骑完以后虽然感觉很累,但内心很充实,有种成就感。从那以后父亲觉得我真正长大了。我也喜欢上了那种自由穿行,无拘无束的感觉。”
  骑行途中会很疲惫,但沿途的风土人情、风光美景将劳累一扫而光。骑行好比人生的旅程,不去想终点在哪里,应该放慢车速,去欣赏大自然;放开心中的枷锁,一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自在。“我不是在家,就是在车上,或者是在骑车的路上。”小杰调侃道。
    健康、低碳的单车
  除了宁攀、小杰这样的“骑行达人”,俱乐部里还有一部分特殊人群。放着“宝马、奔驰”高档轿车不开,却骑一辆山地自行车,穿梭在城市、乡间的路上……这些崇尚健康、低碳生活的“单车骑士”大多是有着固定职业的白领阶层,甚至还有“老板”级的人物。虽然他们的职业不同,却有着共同的爱好——单车骑行。
  7月13日,在某单车俱乐部的“黄河大坝”夜骑派对上,身为私企老板的邓宇华向记者介绍:“我爱骑单车,不仅是因为它低碳环保,还因为它能够亲近自然。更重要的是像我这样的人一工作起来根本没有时间运动,整天坐在办公室。自从加入了单车俱乐部,经常选择在周末或者傍晚出来骑一骑,既释放了工作压力,也锻炼了身体。”
  记者发现,当天参加活动的“骑士”中,有人是开着汽车搭载着自行车来的。他们称之为“4+2出行”。邓宇华告诉记者,“闲暇的时候把汽车开到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地方,然后再骑上几圈自行车,放松心情。这种出行方式越来越受到{“都市高压人群”的青睐。不少人的汽车后备箱里都会放上一辆折叠单车,只要条件允许,就抛下‘四个轮子’,骑上‘两个轮子’出行。”
  记者了解到,省城济南最早一批单车爱好者出现在2001年左右。随着人们健康、环保意识的增加,参与骑行的人数也越来越多,一些自行车销售店瞅准机会,发起成立自行车骑行俱乐部,一方面宣传“单车文化”,同时也为自己的产品增加销量。“骑车的人多了,买车的自然也就多了。”宁攀介绍说,目前一台入门级的品牌运动自行车价格都在1700-2000元左右,高端的单车都是万元以上,甚至一个车座就能达到1万元。省城济南目前成规模的骑行俱乐部不少于100家。“骑士”们经常定期举行活动,有短途也有长途,最远的,甚至凭着“两个轮子”抵达了西藏、青海等地。
    自行车文化之路尚需打通
  “目前许多城市中,自行车道被取消了。没取消的自行车道也都是被汽车所‘霸占’。”在山东省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忠科看来,中国逐步推动汽车文化,却把自行车概念淡化了。
  据了解,1986年的时候,北京有60%的人骑自行车,到近几年的统计,只剩下不到10%。“济南恐怕更少了,这样的缩减是我不愿意看到的。我们的城市对自行车也并不友好,经常发现不少道路竟然没有自行车行驶道,自行车和汽车混乱的行驶在一起,不仅容易造成事故,也妨碍了道路的通畅。”邓宇华无奈地摇摇头。
  据有关部门测算,一辆小汽车的行驶和停靠平均占地面积为48平方米,而一辆自行车占地只有3平方米。在土地资源如此紧张的情况下,推动自行车发展又被提了出来。“保有一定数量的自行车道,是对自行车的一种尊重,也是推动自行车行业向前发展的必要前提。”李忠科如是说。
  自行车无论对城市还是对骑车人本身而言都是“百利无一害”的选择。减轻了交通压力,减少了废气排放,而骑车的人也得到了身心的健康和快乐,何乐而不为呢?
  ◆相关链接
    骑自行车的好处
  自行车是克服心脏功能毛病的最佳工具之一。骑自行车时,腿部的运动压缩血管,把血液从血管末梢抽回心脏,强化了微血管组织。习惯性的单车运动,更能扩大心脏。否则血管愈来愈细,心脏愈来愈退化。单车运动能防止高血压。还能防止发胖、血管硬化,并使骨骼强健。单车运动,还能使身形更加匀称。单车运动能分泌一种让人精神愉快的荷尔蒙。单车运动能加速血液循环,使大脑摄入更多的氧气,脑筋更清楚。单车运动对膝关节和脊柱有好处。
    自行车的多种骑法
  ◆自由骑车法:即不限时间,不限速度,主要目的是放松肌肉、加深呼吸,从而达到缓解身心疲劳作用。
  ◆强度骑车法:一是规定每次的骑行速度,二是规定自己的脉搏强度来控制骑速。可有效地锻炼人的心血管系统。
  ◆间歇型骑车法:先慢骑几分钟,再快骑几分钟,循环几次,也可有效地锻炼人的心脏功能。
  ◆力量型骑车法:根据不同的条件用力去骑行,可有效地提高双腿的力量或耐力素质,还可预防大腿骨骼疾患的产生。
  ◆有氧型骑车法:以中速骑车,一般要骑30分钟左右,用此法锻炼时应注意加深呼吸,同时对心肺功能的提高也很有好处。
  ◆脚心骑车法:脚心部位接触自行车的脚踏板(脚心部位为涌泉穴,脚心蹬车可以起到按摩涌泉穴的作用)。
            (杜文景 整理)
陈凤祁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