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山东新闻
本站搜索:

“济南模式”试解医患关系困境

2012-05-07 07:27:00    作者:潘庆照   来源:济南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医患关系 医患矛盾 责任制护理 患者满意度 试解
[提要] “患者刺医”、“问题氧事件”、“缝肛门事件”……近年来,医患关系失去了原来的纯净和温暖,变得越来越紧张,5月4日,本报《触摸“中国式”医患关系》展现了当下的医患关系横切面。而在全民问诊中国医患矛盾之时,济南市卫生系统给出了“自我诊疗模式”,或许能对破解医患关系困境给出参考。

本报记者 潘庆照

  儿童医院设立诸多服务评价渠道。

  行为规范细化到表情及诸多细节。

  重症监护室的行为规范更为严格。

  儿童医院实行责任制护理规范医务行为。(本报记者 潘庆照 摄)

  “患者刺医”、“问题氧事件”、“缝肛门事件”……近年来,医患关系失去了原来的纯净和温暖,变得越来越紧张,5月4日,本报《触摸“中国式”医患关系》展现了当下的医患关系横切面。

  而在全民问诊中国医患矛盾之时,济南市卫生系统给出了“自我诊疗模式”,或许能对破解医患关系困境给出参考。连日来,记者探访济南市医务工会及各大医院,以求找到答案。

  举措一

  服务评价权交给患者

  “曾临寒冬愁无日,东风化雨又逢春,平民没有贵重物,泪洒心声谢恩人。”

  这是肥城市民王昌涛写给济南市儿童医院的感谢信。3月初,王昌涛的孙子因患先天性心脏病住进了心血管外科,“经王辉主任及时治疗和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我孙子重新获得了第二次生命”。“谁说红包裹手术刀?谁说陌生就会冷漠?”王昌涛看到的是,查房、换药、量体温、打针、询问病情……各个流程都是标准化服务。

  医院纪委监察室主任张丽娟说,这是众多感谢信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封。众多的感谢信通过医院的医德医风监督投诉邮箱发来,监察室人员已习以为常。“投诉少多了”,儿童医院客户服务中心主任阎玺宇说,医院现在全年接到投诉平均在70起左右,其中绝大多数是反映输液排队时间长、住院难等,而这是医院医疗用房面积有限所致,是客观因素造成,医院正在寻求“突围”。

  儿童医院给自己戴了不少“紧箍”,念咒语的权力则交给了患者。在医院内,多处可见监察室设置的投诉电话和投诉邮箱提醒,病人病床前的《护理指导手册》尾页有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每个病人都有护士“包干”,“调查表一填,就知道每个护士具体的护理服务情况。”在院内的自助缴费查询机上,病人可对当天为其服务的医生、护士给出评价,具体的科室窗口前也有服务评价器。除此之外,医院客户服务中心还会对出院患者定期电话回访,“就是为了解决病人住院期间不敢说真话的问题,以得到一个更客观的测评结果,让患者变被动为主动。”

  5月5日,记者在儿童医院探访时,医院的医德医风巡查队同时也在行动,他们绕开医生、护士,直接接触患者及其家属听取意见,同时观察医护人员的行为是否合乎规范。张丽娟说,这些调查、测评数据会统一纳入医院的医德考评体系,最终给出排名并公布张贴。相关数据显示,近五年来,济南多家医院的患者满意度调查均在97%以上。

  举措二

  医疗行为奖惩要动真格

  对医德医风严格要求的远不止儿童医院一家,之前,济南众多医院都有自定的医疗行为规范和奖惩措施。但儿童医院对违反职工行为规范的处罚是最严的,这在整个济南医务行业众所周知。

  4月27日,儿童医院刚对一名与患儿家长发生“矛盾”的医生作出扣发当月奖金的处罚并公示。在旁人看来,引发此事的医患“矛盾”是算不上矛盾的,但医院的处罚照样严格执行。4月下旬,一名因包皮过长引发炎症的儿童随父母入院就诊,按照医务人员行为规范要求,同时也是出于对患儿负责,医生要求查看病患部位后再给予治疗意见。由于病患部位一碰就疼,患儿家长心疼孩子就坚决拒绝医生查看,要求直接开药方治疗。就此,“矛盾”就产生了,医生被投诉了。“产生了‘矛盾’,医生肯定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即便医生并无过错,但在“矛盾”面前他们被要求有化解处理的能力,为此,儿童医院甚至设立了“委屈奖”:医生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甚至还保持笑脸相迎的,将奖励200元钱作为安慰。阎玺宇说,掌握沟通技巧对儿童医院的医护人员来说更为重要,因为他们的患者是儿童,“孩子不会说话或说不明白,只会哭,孩子一哭家长就急了,打你骂你是经常的”。“奖惩委员会”几乎是济南市各大医院均设有的部门,以前,各医院的“奖惩委员会”开展工作是以本医院的行为规范要求为依据,2011年10月,济南市医务工会开始汇总编发全行业统一的《济南市卫生系统职工行为规范手册》,意在规范管理全行业的医疗行为。同时,15个专业委员会将对其督导执行,采取明察和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奖惩也将动真格。

  举措三

  治病有了“标准流程图”

  “《行为规范手册》经过了一个汇总、讨论、修改、再讨论、再修改的过程”,济南市医务工会主席张晶卉介绍,目前,一个医院平均有400多个工种,每个工种有若干流程及规范,经过汇总后,《济南市卫生系统职工行为规范手册》形成了800多个流程规范和500多个标准化制度。目前,济南市医务工会要求局直各单位医务人员人手一册,下半年延伸至各县(市)区医务工会,覆盖3万多医务人员。

  据了解,针对某个病种,《行为规范手册》制定出医院内医务人员必须遵循的诊疗模式,病人从入院到出院都依照这个模式接受检查和治疗,使病种有了“标准流程图”,探索“同病同治”的有效途径。在有关儿科护理行为规范中记者看到,其分为50个大类、70多个流程和近40个标准化操作办法。规范甚至细化到医务人员的表情:“精神饱满,仪态端庄,步态轻盈敏捷”。

  根据各自实际,各医院的规范要求甚至比这个更细、更严格。济南第三人民医院工会主席杨海亭介绍,第三人民医院要求各科室窗口与患者“手递手”,“因为患者就诊本来就很着急,有一个细节耽误了就会带来不便。”

  据了解,《行为规范手册》的细化程度能保证其“至少四五年不过时”,下一步医务工会将以现场观摩会和督导巡查的形式“抓落实”,“提职工素质,建美丽泉城”,在医患关系备受关注的今天,济南医务行业有自己的应对和模式。

  举措四

  “练好内功”提升医疗水平

  时下的医务行业出现了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从事医疗业务20多年的张晶卉心知肚明。她认为,目前医患关系紧张是受医疗体制及诸多因素影响的,而医院往往成为最后的矛盾爆发点。

  “不管外部因素怎么样,要的是练好内功,不管过去怎么样,要的是做好现在”,张晶卉说,医务工会编发《行为规范手册》“不要面子要里子”,不在于发文、汇编、讨论学习等“纸上谈兵”,要的就是落实,用标准化服务达到患者满意的服务,再深化到感动服务。杨海亭也认为,医院破解医患矛盾最关键的是“治好病”,一直以来,济南各医院开展的单项技术比武从未停过,“一点通”抢救技术、气管插管、心肺复苏……在2011年的全国急救技能大赛上,济南医务行业获得了第一名。“患者来医院就是为治好病,这个做好了,医患矛盾就少了一个最大的诱因。”“医卡通”省出患者2/3的跑腿时间让医患更充分沟通,“一对一陪护”把护士还给病人,“绿色通道”先救人后付费,“急重症一体管理”保障医务质量……济南医务系统用“实打实”的医疗服务赢得了患者的认可。

刘宝才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