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山东新闻
本站搜索:

青岛将再建3条新地铁 纵横90公里

2012-07-03 07:22:00     作者:    来源: 青岛早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规划 青岛地铁 地铁线路 地铁工程 青岛火车站
[提要] 地铁1号线长度59.3千米 起点:黄岛江山路站 终点:城阳东郭庄站 建设期限:2013-2017年 地铁4号线长度26.6千米 起点:人民会堂站 终点:沙子口站 建设期限:2014-2018年  地铁6号线一期长度12.4千米 起点:黄岛峨眉山路站 终点:黄岛黄河路站 建设期限:2015-2018年

  地铁1号线、4号线、6号线建设规划又向前推进了一步,现已闯过专家评估这一关。昨日,记者从青岛市地铁工程建设指挥部了解到,《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3年~2018年)(以下简称《规划》)通过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的专家组评估,这也预示着获国家最终批准更近了一步。据悉,《规划》中涉及地铁1号线、4号线、6号线等三条线,全长90余千米,至2018年底,我市将形成约150千米的地铁骨干网络。

  [发布] 三条线全长90余千米

  据悉,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近日在青岛市组织召开了 《规划》专家评估会,邀请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10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进行评估。

  记者了解到,《规划》是对未来5年我市城市轨道交通作出的规划,共涉及到三条地铁线路,其中地铁1号线长度59.3千米,起点为黄岛江山路站,终点是城阳东郭庄站,高架段长度为13.8千米,建设期限是2013-2017年。地铁4号线总长度为26.6千米,起点为人民会堂站至沙子口站,建设期限是2014-2018年。地铁6号线一期总长度为12.4千米,起点为黄岛峨眉山路站,终点是黄河路站,高架段长度为7千米,建设期限是2015-2018年。

  根据《规划》,我市将在已批地铁3号线、2号线一期工程的基础上,新建地铁1、4、6号线,全长90余千米,至2018年底,将形成约150千米里的地铁骨干网络,基本覆盖七区和主要对外交通枢纽。

  [要点] 两条地铁线要穿过黄岛

  《规划》中的三条地铁线中,两条都经过黄岛,其中地铁1号线起点为黄岛江山路站,终点是城阳东郭庄站,将连接黄岛与城阳,按照规划建设期限,明年就将开工建设,地铁1号线将串联起北岸新城和西海新区,充分保证了西海岸与北岸新城交通的畅达便捷,推动青岛整体发展。地铁6号线一期起点为黄岛峨眉山路站,终点是黄河路站,贯穿黄岛区。在本次专家评估会上,专家们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因此三条地铁线的具体线路和走向还需经国家最终审批后才能确定。

  专家组认为,为响应国家“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青岛市在实施国家已批地铁一期工程过程中,提前编制轨道交通后续工程建设规划,提出加快轨道交通建设步伐,是十分必要的。近期建设项目的实施对“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支持城市空间布局结构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新闻] 地铁2号线今年要开工

  据了解,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最迅速的国家。根据近期发布的《2011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度报告》显示,我国目前已经发展和规划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超过53个,全部规划线路超过400条,总里程超过14000千米。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已有14个城市拥有56条线路,总里程达1714千米。包括青岛在内另有15个城市的首条线路正在建设,在建路线达70条,总里程达2000千米左右。

  2009年8月13日,《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 (2009-2016年)》获得国家批准,涉及两条线路,分别是地铁3号线和2号线一期工程,长约54千米,总投资约300亿元。其中,青岛地铁一期3号线工程自青岛火车站至青岛火车北站,全长24.9千米,共设22个站点,总投资约130亿元,建设年限为2010年至2014年。2号线一期工程自西镇至金水路,线路规划长约29.6千米,总投资约162亿元,建设年度为2012至2016年。具体的线路走向已基本确定,但站点的位置还未最终确定。

  目前青岛首条地铁3号线正在加紧建设中,22个车站全面进入施工阶段,车辆、牵引、信号系统等项目已完成招标。与此同时,2号线可行性研究报告已完成评估,土地预审、文物保护、风貌保护和环评报告也获得国家相关部门的批复;初步设计编制已完成,相关技术方案基本确定,在国家发改委批复之后,争取今年内开工。(记者 吴帅 实习生 邢心彤)

  地铁1号线长度59.3千米 起点:黄岛江山路站 终点:城阳东郭庄站 建设期限:2013-2017年

  地铁4号线长度26.6千米 起点:人民会堂站 终点:沙子口站 建设期限:2014-2018年

  地铁6号线一期长度12.4千米 起点:黄岛峨眉山路站 终点:黄岛黄河路站 建设期限:2015-2018年

刘宝才

editor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