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山东新闻
本站搜索:

一周经济评论:7.6%释放出怎样的信号

2012-07-16 03:48:0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7.6%,我国二季度GDP同比增长创下三年来新低,并拖累上半年增速下滑至7.8%,也距2012年7.5%的经济增长目标近在咫尺。通常我国实际经济增速都大大超过目标值,很可能,今年是实际经济增速与目标值最为接近的一年。
  □ 盛 刚

  7.6%,我国二季度GDP同比增长创下三年来新低,并拖累上半年增速下滑至7.8%,也距2012年7.5%的经济增长目标近在咫尺。通常我国实际经济增速都大大超过目标值,很可能,今年是实际经济增速与目标值最为接近的一年。
  其实,二季度GDP增长回落破8%并无悬念,关键是回落多少。显然,7.6%还是一个可以接受的数据,因为市场反应并不悲观。上周五收盘的上证指数微涨0.02%,香港涨0.35%,日本涨0.05%。隔夜欧美股市更是大幅上涨。7月5日中国央行意外降息后,全球股市几乎一直在下跌,人们曾担心中国GDP增长率会更低,最终结果似乎并不太坏,中国经济硬着陆风险降低,再加上对更多政策放松措施出台和经济将要企稳的期待,市场反弹当在情理之中。
  不敢断言利空已经出尽,但见底的可能性正在大增。当然,见底也不能说反转很快就会到来,可形势将进一步变坏好像离得更远。一些企稳信号已经出现。首先,虽然GDP增速同比在继续回落,但环比已从上个月1.6%上升到1.8%;其次,PPI虽仍是负增长,不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连续回落13个月后,也首次反弹;再次,虽然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比5月份略低,但银行新增贷款却从5月份的人民币7930亿元猛增至9190亿元。此外,外贸顺差、商品房销售面积回暖以及外汇占款正增长也都带有经济复苏的迹象。
  很难说今后就不会出现反复,但更大的可能是三季度起经济的回升。毕竟大背景是明朗的,积极财政和稳健货币政策已开始见效,投资仍在发力,政策的持续宽松也在进行中。也许下半年,不但要担心经济下行,还要避免因担心经济下行宏观政策出现过度反应。通常经济有自身的运行周期,但政策调整的滞后与过头却经常发生。考虑到政策的迟滞效应,必须对政策可能出现“超调”以及层层加码有所警惕。因为,政策过分宽松可能带来的后遗症不得不防。
  平心而论,7.6%的增长不低。和欧美发达国家的低迷比是这样,就是在金砖国家,二季度印度的经济增长率在5%左右,巴西在1.2%左右,中国的数据也是鹤立鸡群。但事实上,中国经济增速每每落到8%以下就让人担心。而这种担心又不完全是杞人忧天。概因增长模式存在较大问题。一方面,偏重的产业结构对资源资本的依赖性强,而对就业的拉动力弱,另一方面,持续高速增长的GDP掩盖了对财富的大量浪费。收入分配格局失衡,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也都存在。若经济增速的下降有转方式调结构的实质进展相对应,速度下来也没啥,问题是,在现行体制下,由于改革滞后,经济增速下滑暴露出来的问题远比能解决的问题要多,就业、收入等最基本的民生问题变得严重起来,期待中的结构调整却未必能如期到来。因此,允许经济增速下降是有前提的,要看增长是否能够满足就业需求以及日渐增长的消费需求,能否以速度下降换来效率提升、结构优化和和带来社会公平,形成对中长期稳定发展的支撑。这是改革的任务。
  稳增长是当务之急。外需不振,内需也不振,当下稳增长的关键还在于稳投资,又以政府推动的投资最易上手和见效,只要“上项目、批贷款、启投资”的老路可行,这条路上一定会人满为患,车水马龙。但必须指出,依赖财政刺激、货币宽松、投资拉动,短期有效,却无法提供可持续的增长动力。而投资驱动的惯性与改革惰性的双重作用也会对转方式和调结构形成反制。这正是强调下半年要防止政策“超调”的重要理由。持续稳定的增长,有赖于改革深化,破除妨碍经济发展的制度约束,以强大的市场力量激发生产和需求,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因此,必须立足于改革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着眼转型和结构调整重启中国经济增速,这样的经济增长可能会慢些,但更持久也更扎实。
解西伟

editor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