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山东新闻

高唐20亿建成三级污水治理体系 城区收集率超90%

2013年06月22日 07:22作者:李 梦 王兆锋来源:大众日报

污水    三次“洗浴”后用于 农灌或工业回用  涂装车间产生的废水,经过深度处理后,回用于涂装车间冲洗工序和厂区绿化。”  高唐县的鱼丘湖、双海湖等水域良好的水质和生态环境,也印证了高唐水污染治理的成效。

  □于国新 报道  △摄影爱好者在双海湖拍摄翔鸟。

  近年来,高唐县把水污染防治作为环境治理的重点,政府和企业先后投资20亿元,建设了县污水处理厂一期、二期、污泥干化制肥、董姑桥湿地、泉林人工湿地等工程,并在重点企业建设污水深度处理和中水回用项目,形成三级治理体系,有效改善了辖区水环境质量,生态红利开始浮现。 
  □本报记者 李 梦 王兆锋  本报通讯员 朱桂林 刘 杰
◆污水    三次“洗浴”后用于 农灌或工业回用
  涂装车间产生的废水,经过深度处理后,回用于涂装车间冲洗工序和厂区绿化。时风农装产业园通过建设废水深度处理项目,使废水回用率达到50%,年可实现废水回用20万吨,节约各类费用50余万元。
  像时风一样,高唐县艺唐、锦博士等10多家用水大户,都建设了污水深度处理和中水回用工程,对生产污水进行第一次“洗澡”,洗澡后的中水部分得到再利用。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都在第一次“洗澡”中回用,全县企业每天中水用量达到7万吨,节约大量水资源。
  第二次“洗澡”主要地点在县污水处理厂和泉林污水处理厂,工业污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经过十几道程序,在此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第三次“洗澡”就在人工湿地。水网交错,河渚重叠,蒲草青青,水鸟飞鸣,占地1566亩的泉林人工湿地,俨然一处颇具天然野趣的湿地公园,吸引了众多市民游玩。高唐县污水处理厂和泉林集团污水处理厂排出的水,经过湿地内茭白、睡莲等几十种植物的“洗礼”,每年可有效削减化学需氧量1022吨,氨氮180吨。净化后的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Ⅴ类标准,用于农业灌溉、景观用水或工业回用。
  此外,高唐县还不断完善污水收集管网,城区污水管网达130公里,城区污水收集率超过90%,新建道路和改造道路管网全部实现了雨污分流,可有效避免汛期大量雨水涌入污水管道,不至于让污水处理厂超负荷运转。
◆污泥    干化制肥后成争抢的“香饽饽”
  全封闭的钢化玻璃车间内,地面上铺满厚厚的污泥,一辆身材小巧的“小车”在污泥中自动来回行驶,同时不停翻动着污泥,使污泥通过太阳照射尽快干透。这是6月17日记者在高唐县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干化制肥车间外看到的景象。
  县污水处理厂工作人员季义昌介绍,“小车”其实是翻泥机器人,这是今年3月刚刚投产运营的污泥干化制肥项目,引进德国工艺和设备,全自动化运行,首先对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进行检测剔除,然后依靠太阳能对污泥干化、杀菌、消毒,然后卖给肥料公司制有机肥。
  如何处置污水中分离出来的污泥,一度是让人头疼的事情。季义昌介绍,污泥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有机质等养分,是很好的有机肥。他曾经试验给院内蔬菜施用污泥肥,结出的冬瓜长到35斤重。但污泥含水量高达80%,储运使用都非常困难,若处置不当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厂里经常为处理污泥大费周折,每年要赔上十五六万元让一些农户和制肥企业运走。  干化制肥项目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这个项目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5个干化车间,每个车间内配一个翻泥机器人,车间内的风扇通过配电柜自动控制,随时调控车间内的风速、湿度等。记者在其中一个车间看到,污泥已经变成灰色泛白的均匀团块,看起来非常干。“处理后的污泥非常便于运输和利用。”季义昌说,现在的污泥不再是赔钱货,而成了肥料企业争抢的“香饽饽”。项目每天可生产干化污泥30吨,有效避免了二次污染,并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生态    绿色理念使10多个投资商项目被拒
  县环保局局长郭景涛介绍:“高唐县通过水污染综合治理体系建设,每年可减少开采地下水和引黄水4000万至5000万立方,水费按照每立方0.2元计算,年可节约资金800万至1000万元。通过全县36个浅层地下水监测点的监测,今年5月,全县平均浅层地下水水位比去年同期回升25厘米。”
  高唐县的鱼丘湖、双海湖等水域良好的水质和生态环境,也印证了高唐水污染治理的成效。高唐县摄影家协会主席于国新,热衷于拍摄各种鸟类,鱼丘湖、双海湖、董姑桥湿地等是他经常蹲守的拍摄点。碰到记者,他迫不及待打开相机,展示刚刚于董姑桥湿地拍到的图片:“叽叽喳喳都是鸟叫,人说话都听不见,都藏在芦苇丛里,好不容易才拍到这几张。”于国新说,经常在湖边和湿地蹲守,让他切实感受到了生态环境的改善:“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天,我在双海湖11次拍到白天鹅,最多的一次有近50只,以前一年也就看到一两次。”目前他的电脑里储存着在高唐拍到的赤麻鸭、丹顶鹤等20多种珍稀鸟类的倩影。
  投巨资治污的背后,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上海一位客商想在高唐投资建设玉米淀粉加工项目,一期投资1亿元,但因为该项目会造成水质和大气污染,被婉拒。该县抬高工业项目准入门槛,近期已将不符合环保标准的10多个项目拒之门外。
  生态正在成为高唐最具吸引力的名片。圣联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生料堇青石蜂窝陶瓷,该产品用于飞机、轮船、汽车等尾气的排放处理,是国家重点科技攻关绿色环保项目。项目对生产地的水质、空气要求非常严格,项目负责人在外地考察多时,当看到高唐水质和空气质量检测数据后,欣然将项目放在高唐。打破了水瓶颈的制约,企业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泉林150万吨秸秆综合利用、时风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投资过50亿元的重大项目,都进展顺利。
◆书记点评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共赢
聊城市委常委、 高唐县委书记 刘春华
  高唐属资源性缺水地区,随着用水量的增加,水已经成为高唐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高唐投巨资治理污水,收获了生态红利,为企业拓展了发展空间,更重要的是在全社会树立起“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从而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对于地方党委政府来说,经济与环保齐抓,发展与生态共赢,才能更好地践行科学发展,才是对人民群众的高度负责。从我们的实践看,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共赢的道路,是切实可行的。解决环境问题,需要转变发展方式,需要提高项目准入门槛,招商选资;需要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同呼吸,共奋斗,共同维护我们的碧水蓝天。

原标题:20亿资金投下去 生态红利浮上来

责任编辑:王雨萌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