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山东新闻

发挥“后十艺节效应”三大工程助力文化青岛跨越

2013年11月13日 06:49作者:薄克国来源:大众日报

公共文化成“样本”  11月6日,青岛市获批成为文化部、财政部命名的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之一。如今,青岛市“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交织而成的“15分钟文化圈”更加惠民,文化青岛建设亮点闪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再迈新台阶。

奇迹的背后
  刚刚闭幕的十艺节上,青岛成绩斐然——舞剧《红高粱》获文华大奖,实现了青岛文艺精品创作的历史性突破,体现了青岛文艺团体转企改制后的最新成果;话剧《向前,向前》获“文华奖”优秀剧目奖等多个奖项,创造了新的奇迹;舞蹈《田野的嫚儿》、广场舞《豪情鞭鼓俏秧歌》、小品《新房之夜》、《将心比心》4部作品荣获“群星奖”,作品类奖项总数居全国同类城市之首。
  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彰显了“文化青岛”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11月7日,两个剧目的出品人——青岛市歌舞剧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港、青岛市话剧院院长王克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其中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扶持。
  今年4、5月份,青岛相继出台《关于实施三大跨越工程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繁荣发展的意见》和《青岛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若干政策》、《青岛市文艺精品项目扶持奖励管理办法》、《青岛市文化人才培养和引进计划》,提出实施文化创意产业跨越工程、公共文化服务和文艺精品创作跨越工程、文化人才培养和引进三大跨越工程,细化各项文化发展政策,助推文化强市建设。根据《青岛市文艺精品项目扶持奖励管理办法》,青岛市在政策、财税、投融资等多方面给予扶持和奖励,其中对国家专项文艺类精品工程作品给予最高100万元的奖励。
  青岛市文广新局局长王纪刚表示:“‘三大跨越工程’的出台,从着手调研到政策出台,前后经历了一年的时间,有的放矢,具有可操作性。出台的三个政策性文件正好赶上了十艺节的创作期,青岛市当时为冲击十艺节奖所创排的作品,像是两部舞剧《东厢记》《红高粱》,两部话剧《那年夏天,爱上这片海》《向前,向前》,以及京剧《齐王田横》等舞台剧目均受惠于此,不仅全国范围内征集剧本,还邀请到了业界顶尖团队加盟。”
公共文化成“样本”
  11月6日,青岛市获批成为文化部、财政部命名的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之一。
  2011年5月,青岛被文化部、财政部命名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并以此为契机,在“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则的指导下,全面统筹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努力实现城乡公共文化事业的均衡发展,推动岛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
  如今,青岛市“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交织而成的“15分钟文化圈”更加惠民,文化青岛建设亮点闪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再迈新台阶。市政府投资30多亿元新建、改扩建的青岛大剧院、青岛音乐厅、人民会堂、李沧剧院等一大批重点文化设施和文化广场、演出场馆,改变了之前南北城区文化设施布局不均衡的旧格局。
  11月7日,记者在李沧剧院看到,青岛杂技团的演员们正在为几天后的演出努力排练着。剧院经理赵波认为,李沧剧院的建成,结束了李沧区没有大型演出场所的历史,为打造北部演艺中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透露,下一步,他们还将探索市场化的路子,把更多更好的惠民演出送到群众身边。
  同时,各个区市的市民文化中心规划建设也如火如荼,即将成为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新引擎。在基层,全市1073处村(社区)文化活动室都实行“标配”,功能齐全的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培训室、文体活动室、电影放映室等一应俱全,新型农村社区文化中心全部达到200平方米以上,最大的城阳区后田社区文化中心达8600平方米。
  硬件设施的完备为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提供了一个大展拳脚的新天地。目前青岛市共有47处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向社会开放,其中包括21处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26处公共图书馆、群众艺术馆和文化馆。去年一年,青岛市歌舞剧院等9个专业艺术院团深入广大农村和社区为广大群众演出532场次,区市两级每年送戏下基层3000多场次,放映农村公益电影7万多场,全市8000多支群众文化队伍常年活跃在基层。
发挥“后十艺节效应”
  十艺节结束后,发挥“后十艺节效应”,青岛市各演出剧院将保持文化活动的常态化,一些精品剧目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将继续走到基层,让城乡群众共享文化。
  “青岛现在还是艺术家诞生的摇篮,并不是艺术家发展的平台。”11月8日,王纪刚接受采访时表示,青岛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至今仍活跃在国内国际舞台上,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留在青岛的人才不多。为此,青岛通过完善人才培养和引进政策,优化文化人才发展环境,利用青岛宜居城市的优势,打造暑期的文化名人聚集期。
  王纪刚说:“名字暂定为青岛暑期文化艺术季,计划在明年7月至9月,邀请国内各类艺术家齐聚青岛,包括开讲座、举办艺术沙龙等形式。这些艺术家讲什么、谈什么,每年都要印成小册子对外公布,真正地形成暑期艺术高地。”
  今年以来,已引进欧阳中石领衔创办的“首青弘文书苑”等高层次艺术项目,较好地集聚了文化发展的人才资源。青岛将继续实施文化名家引进培养计划,不断壮大高层次文化人才队伍。力争到2015年,引进培养文化名家、文化领军人才、文化拔尖人才和基层文化人才1000名。

  原标题:“三大工程”助力文化青岛跨越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大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初审编辑:余梁
责任编辑:王晓亮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