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山东新闻

除夕放假:普惠国民何必借力“隐性福利”

2013年12月16日 06:35作者:高晓雷来源:大众日报

在中国老百姓心中,传统的“过年”就是除夕,合家团圆吃年夜饭贴春联,除夕和春节不可分割,是亿万中国人的“第一传统节日”。也有观点认为,除夕不放假,可以促使大家自觉将带薪年休假放到除夕上来,客观上倒逼“带薪休假”的落实。

  作者:卢鹏

  □ 本报记者 高晓雷

  近日,国务院公布了2014年节假日放假方案。明年的放假安排中,国务院对法定节假日作了调整:除夕被排除在法定假日外。这一条款立即引发各方强烈关注和讨论。
  在中国老百姓心中,传统的“过年”就是除夕,合家团圆吃年夜饭贴春联,除夕和春节不可分割,是亿万中国人的“第一传统节日”。将除夕排除在法定节假日外的做法,多少显得有些“不近人情”,有违绝大多数民众放假的情感需求和中国的传统。
  早在2007年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规定,为弘扬民族传统节日,增设清明、端午、中秋作为法定节假日,并同时决定春节长假改从除夕开始,引发一片叫好声。据当年一份全国范围内“网调”显示,该办法得到了超过85%的民众支持或认可。
  没成想,时隔六年之后,相关部门却突然毫无征兆地更改法定节假日,将中国最重要的除夕传统节日拿掉,让不少人有些无所适从。
  综合各方给出的解释后发现,原来,普遍都把“除夕不放假”解读成了一种“隐性福利”。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假日制度改革课题组负责人蔡继明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取消除夕假,或许因为即使不把除夕作为法定节假日,一些单位在除夕当天至少也会放半天假,名义上是7天的假期,但不少人能享受到7.5天或者8天的假期。”也即是说,“遵循惯例”一般都会放假,从实质上讲,也就是“多放了一天假”,这简直是变相增加了国民福利。
  记者认为,不论从弘扬传统文化还是遵从国民传统习惯来说,除夕休假是民众本来就应该得到的,即是说,这本应该作为“普惠福利”之内的,不能指望一个“遵循惯例”去实现,更不能指望企业的“善心”来补充。在中国当前的劳企关系背景下,劳动者往往相对“弱势”,倘若用工单位就是较真儿不放假,员工也只能干着急。
  即便是用工单位自动放假或员工主动请假,使得大多数群体确实享受到了“多一天假”的福利。但总有一些必须在岗加班的群体,比如城市清洁工、公交司机、工地守夜人等等,他们既要保证正常在岗,又得不到加倍工资,对这部分岗位来说,新的放假方案就相对显得不够公平。
  同时,“除夕不放假”容易造成指向的只是个别群体,比如公务员群体。方案出台当天,就有不少网友戏称“除夕电话打爆假日办”,面对舆情民意的压力,部分单位和部门的除夕自主调假就显得“进退两难”。
  也有观点认为,除夕不放假,可以促使大家自觉将带薪年休假放到除夕上来,客观上倒逼“带薪休假”的落实。在我国带薪年休假制度落实步履维艰、几成“一纸空文”的背景下,靠员工自己争取带薪休假,短时期看,笔者对这一期望并不怎么看好。
  因此,在当前落实“带薪休假”难度较大、延长春节假期现实性甚微的背景下,与其让方案制度在“遵循惯例”中变相成“隐性福利”,不如去掉遮遮掩掩的虚伪,直接变成光明正大的福利;与其因职业或行业的不同导致方案的“选择性执行”,不如一刀切宣布除夕法定放假。

  原标题:除夕放假:普惠国民何必借力“隐性福利”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大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初审编辑:余梁
责任编辑:王晓亮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