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嘉坤:花甲之年新梦想

2014-04-16 07:53来源:大众日报
分享到:

刘嘉坤在查看“九丰一号”金银花。1997年,43岁的刘嘉坤自费到北京大学学习,归来后,他成立九间棚农业科技园有限公司、平邑县九间棚专业合作社,决心做强平邑金银花产业。“九丰一号”是刘嘉坤与中科院博士徐常青合作、历时13年选育成功的金银花新品种。

  1990年,本报头版刊发刘嘉坤事迹。

  刘嘉坤在查看“九丰一号”金银花。

  □ 本报记者 王洪涛

  4月4日一早,记者来到素有“梨乡”之称的平邑县地方镇龙顶山上的九间棚村,汽车沿着有“24个弯”的山路盘旋而上,一路花开烂漫,暗香浮动,白的似雪,粉的如霞,游人错落其中,仿若进入仙境。
  车到山顶,几辆推土机、挖掘机正在作业,一条五六米宽的盘山公路从眼前铺展开去,隐入山间。九间棚村党委书记刘嘉坤说,今年要再修12.8公里的盘山路,“以后游客到九间棚,开车就能看遍全景区”。
  九间棚村人对路有着特殊的感情。“要不修路,俺的东西卖给谁。”86岁的老党员刘德香和儿子开了家农家乐,一天收入二三百块钱。说起修路,刘德香翘起了大拇指,“这全靠嘉坤带的好头。” 
  30年前,刘嘉坤当上村支书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路。对于人均年收入不足百元的贫困村来说,修路是件天大的难事。“当时嘉坤带头干,最难的他干。一次放炮,一家梨树被炸了,嘉坤被这家人摁在地上,一顿乱捶。第二天,他跟没事儿人一样,接着干。”刘德香说。
  就这样,原本5年的工期,九间棚人硬是用5个月的时间完成了。6米宽、3500米长、有24个拐弯的盘山公路,成了九间棚村第一条公路。后来,刘嘉坤带领大伙儿凿出了30多公里的路,开辟了穿山越岭的旅游环线,建起了停车场、星级厕所。
  九间棚十年十旱。村民吃水问题早解决了,但刘嘉坤抓住水的问题不放——发展乡村旅游哪能没有水。这几年,他带领村民们先后建设了天鹅湖水库、天池水库、天潭水库、天湖水库等水库,不但解决了本村村民吃水、果树浇水问题,还解决了相邻十多个村的用水难题。
  在山间,在路边,在村头,梨树、桃树、苹果树随处可见,花开千朵,随风摇曳。用九间棚村党委副书记廉士东的话说,“鼻子眼里都种上果树了。”虽然人均不足三分地,可九间棚真正成了花果山。曾经的小山村变成了秀美景区;曾经农民人均年收入不足百元,如今1.32万元,高出临沂市农民人均年收入3成多。
  “几年内,我要把九间棚建设成全国5A级景区。”今年60岁的刘嘉坤有了新梦想,那就是带领村民建设美丽乡村。 
  在村民眼中,刘嘉坤是个好带头人,也是个“有学问的人”。
  1997年,43岁的刘嘉坤自费到北京大学学习,归来后,他成立九间棚农业科技园有限公司、平邑县九间棚专业合作社,决心做强平邑金银花产业。
  “九丰一号”是刘嘉坤与中科院博士徐常青合作、历时13年选育成功的金银花新品种。目前,“九丰一号”已在全国推广种植10万亩。今年2月28日,哈药集团又和九间棚专业合作社签订协议,建设3万亩基地。
  形势喜人,刘嘉坤也有“幸福的烦恼”:市场扩大,劳动力短缺,年轻人不愿干,只剩下老人了。九间棚专业合作社现种植6000亩“九丰一号”,还有2万多亩亟待开发。开发乡村旅游,也急需旅游人才加盟,“要真是我们需要的人才,我这个总经理立马让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大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原标题:刘嘉坤:花甲之年新梦想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刘宝才

责任编辑:王雨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