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千古奇丐”武训 三个世纪的回响

2016-05-28 16:12:15 来源: 聊城新闻网 作者: 陈金路

武成君(右)和武成广在武训故宅内的武训塑像前合影。

82岁的武玉泉拿着武训当年用过的铜勺念起兴学歌。

记者 陈金路

武训先生,1838年12月5日(清道光十八年十月十九日)出生,1896年6月4日(光绪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三日)离世。

今年6月4日是武训逝世120周年。也许是一种巧合,今春,山东省艺术研究院院长张积强、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韩生带领各自的剧组,先后到冠县合作排演戏曲蛤蟆嗡《武训舍情》、创作淮剧《武训先生》。两部关于武训先生不同剧种的大戏,将在上海和聊城南北两地公演。4月13日,民国时期漫画家孙之俊最具代表性的连续漫画作品《武训先生画传》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展出。

一个横跨三个世纪的人物,为何至今让人久唱不衰?带着好奇,记者探访了武训故里——冠县柳林镇武庄。

◎奇人其事

乞讨办起三所义学

武训,在家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七,本无名,“训”是清廷嘉奖他行乞兴学时所赐,自号义学症,谥号义学正。山东省堂邑县(今冠县柳林镇)武庄人。

武训先生后人武成广介绍,武训从14岁至21岁,曾先后在馆陶薛店其远房姨丈家、馆陶艾寨李庠生家作长短工。其间受尽地主老财的欺凌和剥削,因不识字曾被地主用假账赖去三年工钱,反被诬为讹诈,遭痛打。自此,武训先生气得昏厥,“搭被蒙头,大睡三日”,终于悟出是吃了不识字的亏,找到了受剥削、被欺骗的直接原因。于是他立下了兴办义学,让普天下的穷孩子都上学读书的志愿。他在立志兴学歌中唱道:“离家三丈三,叩头拜苍天。誓志办义学,心比金石坚。”“抗活受人欺,不如讨饭随自己。别看我讨饭,早晚修个义学院。”

1859年,21岁的武训开始行乞集资,其足迹遍及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地。乞讨置学田,积极兴办义学。在武训50岁的时候,他觉得办学的条件成熟,于是,1888年,武训在堂邑县柳林镇东门外建起第一所义学,取名“崇贤义塾”。1890年,武训在馆陶县杨二庄(今属临清)兴办了第二所义学——育英堂义塾。1896年,武训又于临清御史巷办起第三所义学,取名“御史巷义塾”。武训创办的三所义学都是完全免费,他亲自跪请当地名儒任教,跪求贫寒人家送子上学。

武训离世后,后人对武训的义举评价越来越高,诸如中国近代群众办学的先驱者,享誉中外的贫民教育家、慈善家。武训行乞38年,建起三处义学,教育了无数穷家子弟,是中国历史上以乞丐身份被载入正史的唯一人,被誉为“千古奇丐”、“教育救国第一人”。

◎武训故里

故宅兴学处 犹有诵吟声

柳林镇西北2.5公里,就是享誉中外的平民教育家武训先生的老家武庄村。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协原副主席李铎将军题写的“永远的丰碑”,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题写的村碑“武训先生故里纪念碑”,蒋介石亲笔题写《武训先生传赞》等六通关于武训的石碑分列村东头两侧,大门上面“武训故里人民欢迎您”9个红色大字,让来访者倍感温馨,门柱正面刻有上海书法名家周志高题写的对联:“舍身办学比泰山还重,为国兴教与日月齐辉。”背面刻有著名教育艺术家李燕杰的撰联:“铁肩钢骨担教育大业,碧血丹心育时代精英。”

在武庄村西部,武训故宅就坐落在临街北面。“武庄,原名武家庄,原属东昌府堂邑县,后来堂邑撤县,武庄划归冠县,现属柳林镇辖区。武训先生是土生土长的武庄人,因在柳林镇有“崇贤义塾”,所以死后葬于义学东侧的学田里,也就是柳林镇驻地‘武训先生纪念馆’那个地方。”来到武训故宅,武训后人武成君向记者介绍起来。

在武训故宅前,陶行知、林森、蒋介石、张伯岺、于希宁、季羡林、廖静文等近现代社会名流题写的“艰苦培材”、“义闻千秋”、“教育界之先贤”、“武公故里碑林”等12通武训碑巍巍屹立,昭示着此地不同凡响。记者发现,武训故宅门口两侧的两通石碑,东侧一通碑显示“武训先生立志兴学处”,西侧则是季羡林题写的“千古奇人,高山仰止”的石碑。故宅内已没有房子,只有一处院落。故宅院内立有书画大师吴作人先生题写的“武训先生故居”纪念碑和武训先生半身汉白玉雕像。院门悬挂着“堪称丐圣”金字匾额。欧阳中石、沈鹏先后为“武训先生故居纪念馆”题写馆名,国学大师文怀沙题写“义学正武训先生故居”匾额。

“武训故里武庄作为历史文化名村,影片《武训传》曾在这里拍摄,何思源、张謇、孙瑜、赵丹、李士钊、江青等名人都曾造访过这里。”武训后人武成广说,武训故里武庄曾涌现出了武克信、武茂林、武金栋等一大批武训式兴学助教者。

◎武训祖茔

座座墓碑讲述兴学事

“武母之墓”位于武庄村西南0.5公里处,是武训先生的父亲武宗禹、母亲崔氏合葬之墓。光绪二十年(1894年),三县父老敬仰武训先生兴学培才的义举、慕敬武母茹苦教子的懿范,遂立懿行碑,刻以“山高水长”四字。现墓前立有著名学者、书法家蒋维崧题写的“武母之墓”碑。著名作家陈炳熙撰写的墓联:“悲憾亲心,书拒穷人读;坚强子志,学为天下兴。”附近还有武训先生的祖父母、兄长及后世子孙墓。

“武氏先茔”是武训先生的始祖武刚之墓,位于武庄村北偏西1公里处。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闻名遐迩的古墓葬。墓高3米,周长28米。光绪二十年(1894年),四方善士仰武训先生乞食兴学的懿行,在武训先生祖茔公立碑碣。墓前现立有李苦禅大师之子、书画家李燕先生题写的“武氏先茔”碑。著名作家、书画家马萧萧先生为“武氏先茔”题写的墓联:“悠悠岁月六百年,脉隆凤岭钟灵秀;莽莽江山九万里,族衍运滨育俊贤。”

在柳林镇驻地“武训先生纪念馆”内,“百米碑廊”共有石碑26座,石碑上是蒋介石、张学良、冯玉祥、杨虎城、于右任、季羡林、赵健民等近现代和当代一些名人赞扬武训行乞办义学精神的题词。碑廊两侧分别是“高歌台”(又称“嘤鸣台”)和“武训魂”亭。武训墓位于纪念堂的后面,由一座正方形的水泥台和一个扣在地面的半球状水泥建筑物构成,墓前有碑,碑文由全国人大财经委原副主任徐运北题写。

◎前代后人

第三代继承人已82岁

近代著名平民教育家、慈善家武训先生一生乞讨为兴学,留下了千古美谈。那么,武训的祖上和后人究竟怎样?采访时,武成广向记者出示了一份武氏族谱以及“武氏世系与武训先生后裔”资料。

武成广说,武训先生始祖武成,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自山西省汶水县逼鱼赵村迁至山东省堂邑县近古寨。传至八世祖武刚复移居堂邑县武家庄(今冠县柳林镇武庄)。

从族谱和资料上看出,武家从一世祖武成到十八世祖武训的父亲武宗禹、叔叔武宗吉记载得一清二楚。武宗禹膝下有武谦、武让、武训3个儿子,另有4个女儿,武训在家排行最小。武训大哥武谦有一子武克信;五哥武让(武让姊妹排行第五)有一子,后来出家为僧。武克信有三子武儒林、武芳林、武书林。因为武训终生未娶,所以,武芳林隔代过继给武训,武书林过继给五哥武让做孙子。

“武训大哥武谦的二孙子武芳林过继给了武训,也就是说,武训的正宗后人就是武芳林一支延伸下来的。”武成广说,武训先生第一代继承人武芳林,生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病逝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年仅22岁。武芳林幼时曾在武训创办的第一处义学——柳林崇贤义塾读书,长大后在学堂任职员,继续服务于武训义学第一处。不幸因贫病折磨而英年早逝。武芳林膝下一子武金兴是武训的第二代继承人,生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1982年病逝,享年76岁。

武金兴膝下有一子武玉泉和四女。1951年,以江青为首的“武训历史调查团”到武庄调查时,武金兴曾怒斥江青等人,并义正词严地说:“俺老爷爷(武训先生)若是有什么过错,我就担着!”

武玉泉为武训第三代继承人,现年82岁的武玉泉育有三子武成君、武成臣、武成广和一女武成云。武成广现为冠县清水中学一名教师。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长髯飘逸的武玉泉老人还拿起当年武训乞讨时用的铜瓢唱起兴学歌:“扛活教人欺,不如讨饭随自己;别看我讨饭,早晚修个义学院。”

武成广的大哥武成君表示,作为武训的第四代和第五代后人,他们一直为千余人的武庄恢复武训小学而奔走;同时,希望能在武训故宅上建“武训故居纪念展厅”,让年年来参观的游客有个好去处。“武训一生乞讨兴学,现在武训老家千余人的大村没有学校有点不可思议,恢复武训小学不但是弘扬武训精神的需要,也是村里的实际需求。”年迈的武玉泉说。(聊城新闻网)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system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