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青岛教育,让梦想走进现实

2018-07-02 09:37:00 来源: 青岛日报 作者: 王沐源

  先后承担12项国家级试点任务,简政放权等19项成果在全国推广,三度举办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成为唯一与教育部签署“一带一路”教育合作备忘录的城市

  青岛教育,让梦想走进现实

  教育是民生之基、国之根本。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视察时强调,切实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不断取得高质量发展新成就,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总书记指出,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做民生工作,首先要有为民情怀。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扭住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业、教育、收入、社保、医疗、养老、居住、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等问题,扎扎实实把民生工作做好。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多年来,青岛始终把教育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群众的教育获得感显著增强,市域内义务教育校际均衡水平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居于排名首位;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先后承担12项国家级试点任务,简政放权等19项成果在全国推广,成为山东省唯一一个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教育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走在全国前列,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三度落户青岛;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唯一与教育部签署“一带一路”教育合作备忘录的城市。

  “青岛教育”的品牌正在不断擦亮,“学有优教”已不再是梦想。

  优质教育,让城乡孩子共享

  蔡元培说,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教育,关系着每一个家庭的未来,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如何让每一个孩子享有更优质更公平的教育,如何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未来竞争力的人才,这是教育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高大上的信息化课堂、功能丰富的活动教室、人工草坪的足球场……这不是城区学校的“专属”,而是越来越多乡村学校的“标配”。“近些年,各级财政对农村教育投入非常大,学校设施设备更新升级非常快,我们的办学条件不比城里小学差。”58岁的冷增彬在胶州市洋河小学任教40年了,作为农村教育巨大发展变化的亲历者,他的语气中充满自豪感。

  胶州市洋河小学的变化,正是青岛大力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一个缩影。

  2017年,青岛将统筹推进市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纳入全市教育发展重点战略目标,明确提出实施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学校一体化建设、推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一体化发展、推进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一体化投入等十项举措,计划到2020年基本实现市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实现从县域均衡向市域均衡、从促进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从外延均衡向内涵均衡的新跨越。

  为推进“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的转变,青岛不断加大教育资源投入。“我们一家人可以说是眼瞅着这个学校一点点建起来的。”家住李沧区青山路的郑先生说起新建的青山路小学,掩不住喜悦。今年秋季学期,这所小学将正式启用,招收一年级新生,成为周边学龄儿童梦想开始的地方。近年来,青岛统筹考虑城镇化进程加快和二孩政策实施等因素,加大城乡居住区配套学校建设工作。自2012年以来,全市已新建、改扩建中小学800余所,今年将开工建设中小学30所纳入市办实事。

  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实现优质教育供给的前提。2017年,青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比例分别达到32%和21.1%,骨干教师交流比例达到32.3%。其中市南区校长交流轮岗比例更是达到72.5%,骨干教师交流比例达到92.1%。着力于教师强教,青岛制定新时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重点加强师德师风、乡村教师队伍、名师名校长队伍建设。为强化培训力度,今年1月1日起,青岛实施教师培训学分应用规定,培训学分与职称评聘、校长考评等挂钩。为健全教师培训体系,今年青岛全面推行教师个性化培训,通过第三方平台引进优质培训机构100个,为教师“量身定制”培训课程不少于200门。

  智慧互联,助力未来人才成长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深刻展示了世界发展的前景。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2015年5月,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在青岛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贺信中深刻阐释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教育信息化,是助推教育现代化的强大动力,也是通往“未来课堂”、培养未来创新人才的必经之路。在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上,胶州市洋河小学与青岛大学路小学的空中同步课堂连线,两地师生同上一堂课,实时进行交流与互动。同步课堂穿越了时间和空间,把校外名师资源“请进来”,为乡村学生打开了更广阔的天地。

  2015年11月,青岛市政府印发《青岛市“互联网+教育”行动计划(2016-2018年)》,近年来先后投入10亿多元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017年,全市幼儿园均实现光纤入园,并完成相关信息化设备配备工作;2018年,全市中小学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

  为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汇聚与共享,青岛于2016年建成教育数字资源开发中心,汇聚覆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中职教育的优质微课资源和优课资源;2018年,针对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对资源的不同需求,整合共享1000门优质网络课程及配套资源。同时,青岛扎实开展同步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建设,形成有效的优质资源共享机制。

  为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的优化与升级,青岛还试点并推广智能机器人、可穿戴设备、3D模拟、游戏化学习等教育创新手段融合于教育教学当中,支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学习方式;中小学均实施以3D打印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创新教育,提高“三创”教育实效性;全市所有中小学基本建成智慧校园,85%的中小学实现电子书包、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教学应用的实践探索,职业教育学校仿真实训室等智能化设施覆盖率达60%以上。青岛还实施农村薄弱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计划,从2016年到2018年,每年支持100所农村薄弱学校加强信息化建设及应用。

  如今,教育信息化助推构建的“智慧互联、优质均衡”的教育现代化格局正在形成,青岛正向着建成全国教育信息化示范区的目标不断迈进。

  面向世界,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

  “全球化”时代,各国教育者都在探索,如何更好地评估学生面向未来发展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以便他们适应快速变化的世界环境。青岛是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第一批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被定位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面向世界”是青岛与生俱来的开放传统,推进教育国际化,青岛一直在行动。

  目前,青岛市中小学校与国外缔结友好学校近300个,人员互访交流频繁,校际交流形式从单一的校园参观、座谈交流扩展到文化体验、课堂体验、家庭寄宿、网络课堂等深层次互动。普通高中共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近20个,重点引进国外较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国外课程和师资力量,培养国际化人才,助推教育改革。在青岛九中,英语、日语、韩语、西班牙语、德语、法语、阿拉伯语等7门外语供学生选择,该校先后与日本、加拿大、美国合作举办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初步建成了英语必修课、6个语种的第二外语选修课程、中西方文化选修课、加拿大BC省高中核心课程、美国高中荣誉课程、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纽博分校学分课程等多元化大外语课程体系。

  在职教领域,中外职业教育“3+4”衔接、国外专业课程包引进、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等多类型合作模式,推动了职业教育标准、模式与国际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衔接,培养了一批国际化技能人才。早在1991年,青岛市教育局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合作在平度职教中心开展中德职教“双元制”项目,20多年来建立起电工、汽修等50余个实训车间和华德汽车维修培训中心等10个实训基地。2014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德国教研部批准,中德(青岛)职教合作示范基地启动运行,鼓励和支持首批10个项目工作站与德国相关机构就质量管理体系、专业师资、通用职业资格证书等项目开展交流与合作。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黄岛区职业教育中心与德国焊接学会(DVS)开展合作,共同建立国际焊接指导教师、国际焊工培训基地,培养取得国际焊工指导教师30多人,为中车四方、威奥轨道等企业培训国际焊工1800多人。

  在驻青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不断深入。自1995年起,青岛科技大学与德国帕德博恩大学联合成立“青岛科技大学中德科技学院”,纳入中德两国政府间合作项目。2017年,两校牵头签署合作协议,共建中国青岛高校联盟与德国北威州高校联盟中德合作中心,推动合作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发展。此外,青岛科技大学与泰国宋卡王子大学、橡胶谷集团在泰国共建“中泰橡胶学院”,是山东省高校首个在境外设立的办学机构,为探索“高校+企业+政府”走出去提供了“青岛范例”。

  2017年,市政府与教育部签署《开展“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国际合作备忘录》,全面加强与教育部的合作。今年5月20日,由山东大学、青岛大学等10所国内高校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共同倡议建设的全球首个“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大学联盟成立。5月22日,中国海洋大学代表团访问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两校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此外,海大还积极拓展与东盟国家海洋和水产学科优势科教机构的合作,先后与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等东盟国家10余所科教机构建立合作。

  青岛教育,正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向着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迈进。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王沐源)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王乐双

推荐阅读
  • 山东200名教师将赴喀什开展“组团式”教育援疆

    QQ截图20180702084626.png

    日前,21名山东管理岗援疆教师在喀什进行对接培训,这标志着我省正式启动国家“万名教师支教计划”。山东省援疆指挥部干部人才组副组长崔升平介绍,根据教育部等4部委要求,我省积极组织开展“万名教师支教计划”。[详细]

    07-02 08-07大众日报
  • 半年完成百亿投资!济南市中13个市级重点项目全开工

    QQ截图20180702084407.png

    今年年初,济南市市中区项目拆迁建设在十六里河街道万科南北康B6地块建设现场设擂台赛并正式启动。自此,市中区对标全市“四个中心”建设,持续抓大项目、抓好项目、抓特色项目,将项目建设作为“弯道超车”的机遇,用“项目为王”助力品质市中建设。[详细]

    07-02 08-07齐鲁壹点
  • 山东试点量刑新规一年半,万余罪犯自愿如实供述罪行

    20180421091302_7401.jpg

    山东自2016年11月正式开展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截至今年5月底,济南、青岛两地共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审结案件9618件、10222人。案件起诉至法院后,市中区法院通过法律援助中心指定了辩护人,向徐某解释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及可能导致的法律后果,徐某表示愿意认罪认罚。[详细]

    07-02 08-07齐鲁壹点
  • 山东首聘150名旅游饭店义务监督员 助力饭店业服务质量提升

    1429082000441.jpg

    为助力山东精品旅游发展,建立完善社会监督机制,提升旅游饭店业服务质量,6月25日,由省旅游发展委主办、省旅游饭店协会承办的山东省旅游饭店服务质量社会化监督活动启动仪式及培训班在济南举行。[详细]

    07-02 08-07大众日报
  • 青岛推进“工业上楼” 发展“都市型工业”新业态

    随着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缺,为让存量土地实现倍增效益,青岛市在城阳区率先推进“工业上楼”,发展“都市型工业”新业态。青岛首个高层工业楼宇项目联东U谷·夏庄智造园于近日开工建设,占地600多亩,将建设多个高层工业楼宇产业园。[详细]

    07-02 09-07新华社
  • 济南地下设施顶面绿化低于0.3米 不算绿地面积

    (二)地下设施顶板低于室外地坪1米以上,且绿化覆土厚度1.0米以上不足1.5米的,按80%折算绿地面积;(四)地下设施顶板低于室外地坪0.3米以上不足0.6米,且绿化覆土厚度0.3米以上的,按40%折算绿地面积;[详细]

    07-02 09-07齐鲁晚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