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记录滨州】1998年 全国第一个引黄生态灌区小开河为群众送去“幸福水”

2019-06-27 09:21:33 来源: 滨州日报/滨州网 作者:

  小开河引黄灌区地处山东省北部,黄河下游左岸,黄河三角洲腹地,南起黄河北岸的滨州市里则街道小开河村,北至无棣县德惠新河,全长91.5公里,纵贯滨城区、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惠民、阳信、沾化、无棣6县区。

  小开河灌区建设前,灌区可利用的水资源只有地表水。灌区多年平均降雨量只有584毫米,水资源严重匮乏导致灌区内植被稀疏、农作物低产、生态环境差、群众生活用水十分困难,30万人民祖祖辈辈一直喝着苦咸水。

  为了解决百姓的吃水问题,水利部门早在1988年就开始了小开河引黄灌区建设的前期工作。1992年的大旱更是推进了灌区建设的开展。1993年底,小开河引黄灌区正式开工建设,但是由于资金限制,施工进展缓慢。面对小开河建设巨大的资金缺口,1998年,地委、行署决定把多年筹集的准备用作重建办公楼的2000万元投到小开河建设和解决群众吃水问题上。当时地委领导说:“什么事情都可以等一等,但几十万群众缺水的事情一刻也不能等。”

  1998年11月28日,小开河引黄工程通水典礼举行,河水贯穿黄三角腹地,涉及滨州黄河北部地区42万人口,沿线淡水资源得到改善。沿途22个乡镇、400多个村庄的40余万亩土地得到灌溉。灌区内兴建了库容1000万立方米以上的平原水库4座,乡、镇、村修建的小型水库16座,累计存水可达6000余万立方米。《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将小开河作为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典型进行了专题报道,称赞这是一条德政之河、民生之河,一条通往人民心中的河。

  小开河工程通水20多年来,解决了我市北部地区历史性饮水问题,让几十万亩荒芜盐碱地变成了丰产田。小开河同时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加了各种动植物、微生物资源,灌区也成了具有鲜明黄河文化和生态特色的水利风景区,成为滨州一条美丽的生态带。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