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山东频道>山东新闻
首页>山东频道>山东新闻

济南泺口黄河坝区有五块治黄德政碑,镌刻黄河沧桑

2019

11/11
来源:

齐鲁壹点

作者:

手机查看

泺口治黄德政碑位于济南黄河泺口险工62号坝附近的背河淤背区内,五块老旧碑刻高度在2米以上、宽度近1米,自北向南排成一列,分别是“绩著平成”、“三省感恩”、“己饥己溺”、“廉明勤果”四字格颜体大字,还有一通是“寿张、濮阳、郓城、范县、阳谷、东平、汶上、东阿”八县绅民记录林修竹(1925年出任山东黄河河务局局长兼山东运河工程局总办)领导堵复李升屯、黄花寺事迹的德政碑颂。

这些石碑立于1922-1927年间,五通碑中,“三省感恩”是旌表首任山东河务局局长劳之常的,其余都是旌表林修竹的治黄德政碑刻。

劳之常(1873-1948)字逊五,滨州阳信人,1917年3月被山东省省长张怀芝任命为三游河务总局总办,即山东黄河首任河务局局长。碑中记述“民国六年,本省官绅推举综司山东河务,是时黄河为患益烈,修治维艰,而款绌言,由难措置。公勉膺艰巨,夙夜筹维,垫借经费,扶持大局,坚修石坝,巩固河防,每值大汛,临工履勘,餐风露宿,胼胝含辛,冒雨经波,危险弗顾”。自1917年3月到1922年6月,劳之常履职山东河务共六个年头。据文献记载,劳之常在任期间亲自查勘山东三游河工,向北洋政府汇报山东堤埝“埝身卑薄,埽坝朽坏,溃决堪虞”,提出整顿办法十二条。其中,注意加强河道测绘,两岸多植树护堤,改工程短期维护为长期维护,废除秸埽坝多建石坝,雇佣河工时改短差为长差等提议,即使在今天看来都是黄河治理良策。只是当时军阀混战、民生凋敝,不可能实现黄河长治久安。劳之常曾著《治黄管见》一书,提出了“裁弯取直,束水攻沙”的治河主张。1920年初,他亲自督修滨州黄河北岸白龙湾险工,1921年7月,与山东省长田中玉堵复黄河利津宫家坝等处决口,并上下奔走筹集赈灾,安抚鲁北地区流离失所灾民,还结合黄河堤防“创修德临东武汽车道路,以利交通,请部给与专车运粮,以济灾民”。因在任期间颇有建树,后升任北洋交通部代部长。

林修竹(1884-1948),字茂泉,山东掖县人,1925年3月至1927年5月任山东黄河河务局局长。在任期间,重视防汛基础工作,多次实地勘察山东黄河上、中、下游。据史料记载,林修竹上任之初就颁布训令“督饬沿河各县沿堤种树”,颁布民埝及官堤种树办法共八条“沿河各县及河工各营均厉行河岸种树,认真保护,年计种柳树20余万”。黄河大堤种柳树,汛期抢险修做埽工时可做就地取材,是最佳抢险秸料,还可绿化大堤,防沙固土,一举多得。1925年初,林修竹要求沿河各县每里设置窝铺一处,设民夫20人常川驻工协助防守,并令民夫每里堆积30立方米土牛,以备不时。当年山东沿河两岸堆积土牛1700个,且要求永为定制。资料显示,他未雨绸缪,在泺口设临时石料局,当时,石料奇缺的惠民一处险工抢险遭遇万分紧急,幸得来自泺口的一船石料及时送达,化险为夷。林修竹上任伊始的1925年,尽管他夙夜在公、兢兢业业,但主汛期黄河依然险情不断,原因就是旧中国积贫积弱,河防太过脆弱。碑文“陕境万锦滩水势猥涨,警报纷来,直隶濮阳李升屯民堰告决,急湍箭下,鲁境上游濮、范、寿、郓诸邑滨河之地殆二百里官堤以内田庐村落沦胥”,“公方住节蒲台、利津之际,督工抢护,闻警传来,上驶届于杨工飞檄郓城、寿张、阳谷三县知事,率所征民夫三四万与总总灾黎露堤上,身当激浪,肉搏狂涛”。据传当时林修竹自利津赶赴李升屯抢险,在东平湖乘船遭遇激流,险些遇险送命。1925年8月,山东李升屯、黄花寺两处同时决口,时值战乱,“岱宗以南战云弥漫,入告枢廷乞援临省皆苦,缓不济急”。林修竹多方奔走,在筹措资金无果情形下,最后经省政府批准,“反求诸己为自保之计”,将寿张、濮阳、郓城、范县、阳谷、东平、汶上、东阿八县本年税赋60万元用做堵口经费。1926年2月,林修竹亲任堵口工程总办,以舍我其谁的胆识下令“李、黄”工程同时开工,率八县绅民昼夜不停施工进占。他不支领任何薪水,连续数日昼夜在大堤现场指挥。在李升屯合拢旋即冲溃情况下,林修竹又力排万难,协调调度八县民工、物料和技佐工匠“百折无挠,宵昼不离,寐餐几缀”,“两月之间李黄皆合”,终于在春汛前竣工。开工前测算的两处堵口经费最少需要大洋500万,加上当时当地战乱匪患频发,政府掣肘,身边缺少办事干将和管理人才,能够在这么短时间一举堵复两处决口,堪称奇迹。当时,当地八县百姓感念其不惜舍身救民于水火的大义,敬佩其身体力行、务实高效的河官作风,于1926年左右在李升屯黄花寺泺口等地为林修竹立碑十余块。据报载,2009年梁山黄河河务局开展黄河下游标准化堤防施工建设时,在黄花寺附近黄河滩区内曾意外发现一块用作井口石的林修竹德政碑,碑文一样,尺寸比泺口的小一号。

黄河水利委员会档案馆现存一张早年间泺口山东河务局后院德政碑的照片,可以说明五通德政碑的出处。照片上有座长廊,正面是前后并立20根廊柱,14通两米多的石碑一字并排,都有碑座,看不见碑帽。左边第二通是“绩著平成”,左边第四通“廉明勤果”,右边第二通是“己饥己溺”,还能看见“力挽狂澜”、“万民戴德”石碑。根据石碑尺寸推算,廊亭长度至少近30米,加上底座高度要5米以上。廊亭左侧是左右对称的两个六角亭,亭内各有1通碑,西边六角亭里就是那块“三省感恩”。

关于德政碑的流失。自天桥黄河泺口险工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完成淤背区全线贯通起,济南、天桥两级河务部门便开始按照黄委会“三口规划”要求,对泺口险工实施绿化美化,打造黄河公园和风景区,5块石碑就是那时从附近沿黄村被征集回来。据济南修防处治黄老人们讲,修防处后面的石碑当时远不止十几块,算上民国之前的应该在二三十块,流失主要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国之初,济南沿黄地区多盐碱涝洼地,党和政府、治黄业务部门重视引黄灌溉、改造盐碱地。就是在这一时期,很多石碑被当地群众用作修造排水干渠上的简易桥桥板或修造排水涵洞盖板,而那些泺口治黄德政碑应该就散落在距离那时的泺口坝南街6号、方圆半径5-10公里以内的某些地方。

(郝国柱)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明月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