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您的位置: 大众网主站->中国山东->山东新闻->山东新闻专题->新规划·新泉城->新泉城规划  

 

中疏:恢复历史风貌

来源: 大众网-齐鲁晚报    2004-11-30 16:59:39

  根据济南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十字方针”,中疏主要是指疏解主城区职能和压力,增加开敞空间,恢复泉城历史风貌。
  山泉湖河城统领全局
  济南是著名的泉城,山、泉、湖、河、城浑然一体,构成独特的城市景观,是江北少有的山水园林城市;济南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内涵与独特的自然景观相融合,构成独具特色的风貌带。按照新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中疏是今后泉城风貌带发展方向,即疏解主城区职能和压力,增加开敞空间,恢复泉城历史风貌。
  从规划范围来看,泉城特色风貌带地处主城区中部,南起千佛山一带山体,北部涵盖黄河及鹊、华等九山,东起历山路,西至顺河高架路,总面积约70平方公里。风貌带南山北水,古城位于千佛山与鹊华九山所形成的三角形构图中央,黄河、小清河横亘城区北部,泉水巧妙地穿插于城区中间,城市与自然环境天造地设、相亲相融,是济南历史景观和风俗文化积淀最丰厚的地区。
  基于对历史传统的尊重和借鉴,规划风貌带空间结构形成“一轴、两湖、三区、四泉、六河、九山”的布局形态。一轴指从千佛山经古城到黄河的历史传统风貌发展延续轴;
  两湖为大明湖和北部将开发的北湖。北湖也就是结合黄河滞洪区及小清河改造,开辟出约40公顷的新水面;
  三区是千佛山风景名胜区、泉城特色标志区和北湖市民文化区;
  四泉指与古城鼎足而立的趵突泉、五龙潭、黑虎泉、珍珠泉四大泉群;
  六河为黄河、小清河、东泺河、西泺河、护城河和曲水亭河;
  九山指构成“齐烟九点”的卧牛山、华山、鹊山、标山、凤凰山、北马鞍山、粟山、匡山和药山等九座山体。
  三大特色功能区呼之欲出
  风貌带功能布局自南向北形成千佛山风景名胜区、泉城特色标志区和北湖市民文化区三个特色功能区:
  千佛山风景名胜区位于风貌带南部,以千佛山为中心,东至燕子山西路,西至玉函路,南至旅游路,北至经十路,用地约5·6平方公里。千佛山是俯视泉城和风貌带全貌、远眺“齐烟九点”的制高点。按照规划,划定千佛山保护区及控制区,逐步拆除保护区内非园林景观建筑,统一协调控制区内建筑的风格、体量、色彩,严格保护风景名胜及生态环境,形成和谐的人文与自然景观。
  泉城特色标志区位于风貌带中部,东至历山路、西至顺河高架路、南至文化西路、北至胶济铁路,用地约9平方公里。规划以“泉水”为主题,以泉池园林景观区、地方传统历史街区和商业中心区为主体,融“山、泉、湖、河、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建成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生态良好、功能完善的城市中心标志区。
  大明湖景区及周边地区是泉城特色标志区的核心景区,城市设计构思是将大明湖由“园中湖”变为“城中湖”,强化大明湖对城市空间的开放景观作用,激活古城北部的历史文化景观。
  泉城广场及周边地区是泉城特色标志区的重要景观区,城市设计构思是加强泉城广场与“山、泉、湖、河、城”的有机联系,保持空间视野通透,形成良好建筑环境,融广场内外环境为一体,成为泉城特色风貌带的标志性景观。
  北湖市民文化区闪亮登场
  这是新规划中最大的一个靓点之一。北湖市民文化区位于风貌带北部,重点建设东泺河东路、北园大街、顺河高架路、二环北路围合地区,形成市民文化区,面积约3·9平方公里。规划结合滞洪区及小清河改造,开辟40公顷水面形成北湖,与大明湖遥相呼应。
  根据规划,新建的北湖以南以文化休闲、商业服务为主,北湖以北以政务办公为主。该功能区突出和完善了“山、泉、湖、河、城”的空间格局,将泉城特色风貌带功能及景观特色北延,形成新的城市功能空间,带动北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总之,泉城特色风貌带的规划建设和更新改造,将激发老城区其它片区的活力,按照“统一规划、连片开发、配套建设、综合整治”的要求,进行疏解提升,形成更适宜居住创业的人居环境。
 

 编辑: wyf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上一条: 东拓:新城+产业带
下一条: 南控:保护绿肺和泉脉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是大众报业集团主办的大型综合性新闻网站。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专刊推荐 :::

  人  物  大众周末
  大众书画  
丰  收
  都市女性
  现代教育
  资  讯
  城市信报
  大众娱乐
  速  读
  往  事
  青 未 了
  健    康
  法  鉴
  人文阅读

::: 新闻专题 :::

·山东省车界高峰论坛
·记者节庆典晚会
·中国—东盟两会一节专题
·中国网络媒体安徽行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
·山东与世界500企业峰会
·2004年东北亚经济论坛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