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山东 体育 娱乐 女性 购物 财经 幽默 评论 书画 博客 旅游 图片 论坛 房产 汽车 教育 健康 商桥 打折 十一运会官网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中国山东>省情概况>人文历史
站内搜索:
孔子为什么作"天揖之势"
2007-04-29 16:18:00 作者: 新华网山东频道


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会展示的孔子标准像(初稿)


孔子标准像未推出前大家比较认可的"吴道子版"孔子像


      郝桂尧  吕放

    孔子到底长得什么样?

    由首届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会引发的这个问题,一直让我们觉得好奇和牵挂。同时我们觉得这个问题也是一个"大众心理诉求"。很多人和我们一样,关心着这一问题。老百姓的心目中孔子应该是什么样?孔子像蕴涵了怎样的文化意味?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访了有关专家学者。

    林林总总的孔子像


孔子第七十七代嫡长孙孔德成绘制的孔子像

    在山东曲阜师范大学,我们找到了骆承烈教授,他著有《孔里论孔》等专著,以孔子和儒家思想的微观研究著称。40多年来,骆教授收藏的孔子像达二千四五百种,曾获得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记录证书,被认定为世界上"收藏孔子像最多的人"。

    古代中国既没有摄影术,也没有任何一个画家比照孔子本人作过画。

    骆承烈说,遍观中国古籍,记载孔子形象处不多。我国古代没有为生者画像的习惯,古代祭祀祖先时曾用"尸",即由后辈穿上死者生前的衣冠,坐于上方,模拟死者,代受祭祀。《孟子》记载,孔子死后,弟子怀念恩师,便推出貌似孔子的有若为"尸",代受弟子之拜,以寄托弟子们的哀思。曾子认为老师水平太高,任何人都不能模仿,便取消了这种做法。汉高祖刘邦十二年过鲁,用太牢祀孔子时,曾供上孔子的衣冠,司马迁到曲阜实地调查时,见到供奉孔子的"衣、冠、琴、车、书"。

    最早的孔子像应该是西汉景帝时蜀郡太守文翁在蜀修学宫时所刻,随孔子像诞生的,还有中国第一所官办学校"文翁石室";最早的孔子画像,应是东汉桓帝建孔子庙时所画。《后汉书》又记东汉灵帝光和六年(公元183年)"画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可惜以上画像均已不存在。

    今天人们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孔子像在距孔子故里不远的山东嘉祥。100多年以前,在嘉祥武氏祠堂汉画像石中,发现了两幅最早的两幅孔子像:一幅是"孔子与何馈",刻孔子击磬遇何馈丈人事;一幅是"孔子见老子",记孔子到洛邑向老子求教的故事。


山东嘉祥汉画像拓片《孔子见老子》

    我们曾见过《孔子见老子》的拓片。其真正的画像石长169厘米,高37厘米,现镶嵌于济宁市铁塔寺东院东屋南墙。孔子和老子都头戴斜顶高冠,略为躬身。老子在右,孔子在左。老子手中拄一根拐杖,孔子手里捧着一只雁,这是他送给老子的见面礼。他们的身后都有马车和侍者,可惜因画面过于抽象,难以辨清人物形象。

    此后,北朝梁元帝自画孔子像,还为之作赞,并亲自书写。郦道元《水经注》中记阙里孔子庙,"庙有夫子像,列二弟子执卷立侍",又记"夫子故宅"中有颜母、孔子及其夫人三像。

    唐宋以来,陆续在孔子故里塑或绘孔子像,均当作偶像崇拜。其中不乏历代著名画家所绘。如唐吴道子,宋李公麟、马远等。

    孔子后裔十分重视收藏孔子像,以对其先祖进行祭拜。据传孔子死后,其弟子子贡为了纪念老师,曾自雕孔子夫妇木像,埋于墓中,日后孔子后人取出(此像实为宋物)。北宋末年,衍圣公孔端友随宋高宗南下时,将此像带到南方,作为传家之宝,在家庙(衢州孔庙)专建一思鲁阁供奉,至今仍存。曲阜孔庙圣迹殿中的多种石刻孔子像,为孔氏家传宝物。孔府内珍藏一批明清时的孔子像,亦为稀世珍品。

 

   孔子到底长得什么样

    据说著名的词作家乔羽自认为长得像孔子。既然后人谁也没有见过孔子,


乔羽


孔子

孔子的形象从何而来?

    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秘书长王大千说:"孔子从成为圣人的那天起,人们为了表达对他的敬仰,开始神话孔子,以区别于普通人。故后世孔子画像被简括为七露:唇露齿,眼露睛,鼻露孔,耳露窿,其丑无比。在很多关于孔子的绘画中,可以看到许多比较夸张的形象,比如眉毛垂到肩上、有的牙齿特别长。"


    骆承烈教授研究过此方面的大量史籍。《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长九尺六寸,俗谓长人而异之。"《论语.述而》记载:孔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这句话成为人们心目中孔子的标准形象。


    记载说明,孔子身高1.9米左右,魁梧健壮,威严中显出仁德,严厉中露出慈祥。由于他身体素质好,故周游列国连日奔波仍神采奕奕,陈蔡绝粮时"从者病,莫能兴",而孔子却"讲诵弦歌不衰"。《史记》记孔子周游列国"适郑,与弟子相失"后,弟子子贡向郑人说起他"其颡似舜,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腰)以下不及禹三寸。"《孔子家语》记其"河目而隆准",于是,后世将孔子周身形象集中加以神话,便出现"四十九表"之说。


    我们多次去过曲阜的孔庙,拜见孔子的圣迹。大成殿内,供有一个两米多高的孔子塑像,非常威严。在大成殿后有一个重要的地方就是圣迹殿。这里保留有明代万历年间刻制的《圣迹图》,120幅,形象地反映了孔子一生的行迹,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连环画,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宋代马远绘制的孔子像


    从这些已经模糊的连环画上看,孔子的相貌并不俊美,头凹脸阔,豁牙露鼻。 关于孔子的相貌问题,2004年网上有一场热烈的讨论。当时孔子研究院借孔子诞辰2555年之机,搞了一个孔子铜像揭幕仪式,并宣称孔子是一个相貌堂堂的美男子。

    关于孔子的相貌,《史记》里说,孔子生下来额头上有包,所以取名孔丘。

    我在明代学者张岱的《夜航船》里见过对孔子相貌的详细描写,有以上几句话,那里更多地说"仲尼生而具四十九表:反首,洼面,月角,日准,河目,海口,牛唇,昌颜,均赜,辅喉,骈齿……"可见孔子的相貌并不好看,但是这并不妨碍他的儒雅气质和风度,"眉有十二彩,目有二十四理,立如凤峙,坐如龙墩,……胸有文曰'制作定世符',身长九尺六寸,腰六十围。"可以这么说,在中国历史上还没有这么一个人,虽然长得不好看,但他已经成为中国人的精神符号,成为中国男人最高大伟岸的代表。


    更有民间传说,孔子是父亲与一个年龄相差几十岁的女子结婚所生,身世不合俗理,长相怪异,生存上又遇上种种窘境,但孔子仍是"大哉孔子"。

   孔子像反映了"孔子观"


    骆承烈说,关于孔子的相貌,史书记载甚少,今天人们见到的孔子形象,均系后世想象而来。而想象的依据,却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地位之人的孔子观。


    汉、唐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被奉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汉画像石中的孔子


曲阜孔庙大成殿内的孔子像

更像是一位学者,吴道子绘的"孔子行教像"是一位身穿宽衣博带、面貌温文尔雅的老夫子。即使顾恺之绘的"孔子为鲁司寇像"中,孔子着官服、戴官帽,一幅官员气派,体现了孔子较高的政治地位,但也是面容和蔼,一副"为政以德"之态。自宋元以后,孔子相继被謚为"至圣文宣王"、"大成至圣文宣王",其服饰便由公侯制进到帝王制。


    曲阜孔庙大成殿内的孔子像就头戴十二冕旒,身着十二章服,凛然独立,像前之木主上也写上"大成至圣先师之位"。这是一种帝化和神化孔子的形象。


    国外一些孔子像的绘制,也可以看出问题。美国芝加哥的孔子像系模仿西安碑林中的孔子像,但是面部略长,酷似西方人。日本人绘制的孔子像从形象到服饰,也多与日本人相似。


     历史上有多种多样的孔子。主要有:皇家孔子。历代帝王都把儒家思想当作统治人民的工具,给孔子塑像和画像穿上帝王冠服,令人望而生畏。儒家孔子。历代儒家及大量读书人,把儒家典籍奉为经典,把孔子奉为"万世师表",尊其为儒家宗师,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塑造孔子,是一个儒教教主。布衣孔子。孔子在民间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教书先生形象。他学问高,修养好,是一位为人师表的长者。


    另外还有官家孔子、仇家孔子和海外孔子等。各种孔子观,反映到孔子像的制作上,就出现了琳琅满目的情况。

   山东为什么推出标准孔子像


    首届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会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大打"孔子牌"。主办者在海内外开展了征集孔子标准像活动。在"孔子像标准设计方案"中,主办方对征集的孔子像提出了一些要求:尊重历史依据、约定俗成印象,准确体现其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及中国传统文化形象代表身份,形神俱佳;其神态要求以唐代吴道子的孔子像为样本;在形象上,服饰、姿势以孔子行教图为依据;年龄掌握在60岁至70


孔子标准像(初稿)


吴道子绘制的孔子像

岁之间,面部表情"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国学大师任继愈说:"山东应该理直气壮地制定孔子标准像,山东的标准就是世界的标准"。


    2006年6月13日,孔子标准像雕塑(初稿) 正式向海内外推出了。此次推出的孔子标准像雕塑初稿,是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委托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牵头组成的创作小组,胡希佳教授主创的。孔子标准像雕塑正式定稿后,将于今年孔子诞辰2557周年的祭孔大典上向世界推出。


    我们采访了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胡希佳教授,他说:孔子作为2500多年前的人物,始创了儒学,周游列国还创办了教育等等,人们对他充满了好奇和疑问。正是因为这些种种的原因和疑惑。所以孔子在人们心中是多样的。那孔子到底是什么样?历史记载、传说、造像都无法统一认识。但不管怎样,孔子在人们心中也有一个约定成俗样子。我觉得这就是我们定位要表现的那个孔子形象。


    胡希佳说:"奔着能够塑造一个贴近大众理想化、心理诉求的孔子形象这个目标,这已经是我第三次作孔子像了。第一次是20多年前,虽然当时有些想法,但对孔子的认识和理解有很多不足。第二次是3年前,当时做的是孔子讲学的坐姿,非常凝重端庄。今年在孔子基金会发起组织征集孔子'标准像'的背景下第三次做孔子像。既然是以唐代吴道子孔子像为样本,那么我们给他定位就是那个慈祥温和有思想涵养的长者形象。要表现这一形象我们是从四点入手的,一是尊重历史,正面表现,通过史料了解孔子那个时代的人和他们的生活习性、礼仪。二是分析古人对孔子的记载和描述。不做表面文章,我们主要是从突出孔子'仁'和'礼'这一思想核心出发的。三就是借鉴前人对孔子的描绘,寻找和表现众人心目中约定成俗的孔子形象,第四就是吸收中国传统雕塑造像的方法,结合现代人的审美,避陋俗,扬精气。把一个朴实厚重,且具有思想的孔子形象展现在大家面前。"


    前一段时间,当山东宣布征集孔子标准像时,绝大多数人表示赞同,但是也有人说这是"文化暴力"、"文化垄断"。我们对这种说法不能认可。我们发现,中国人心里需要一个统一的孔子形象,而且这个形象从《论语》10个字的描述开始就初步形成,一直到吴道子的《至圣先师图》,再延伸到最近山东推出的孔子标准像,它们反映的都是大部分中国人心里的孔子形象。


    目前,这一孔子标准像初稿已经被安放在山东曲阜尼山的"夫子洞"口。尼山是孔子出生的地方,山下有一个山洞,传说孔子就生在这个洞里。山洞不大,有十几平方米,洞口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三个大字:"夫子洞"。

   孔子为什么作"天揖之势"

    我们在济南国际会展中心的孔子标准像初稿前照了一 张像。并模仿孔子,双手交叉,放在胸前,一副恭谦的样子。但是我们并不知道这里面的含意。

    当我们向骆承烈教授请教这一问题时,他说:孔子为士,列为贵族。双手相叉,为士相见礼,表示虔诚恭谦之意。孔子挎剑,剑在当时是士以上阶层必须佩带之物,也显示其贵族身份。

    在全国很多地方的文庙里,我们都见过这样的孔子像,据说像姿取的是唐代画圣吴道子绘的《至圣先师图》,恭身而立,双手前伸上举,作"天揖之势",生动地再现了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夫子彬彬有礼,尊师重教而平易近人的圣洁丰姿。

    西藏有一个叫叶星生的收藏家,收藏了大量唐卡,也就是布轴画,其中有一幅唐卡是《孔子圣王像》,作于明代。

    我曾见过这幅唐卡,并对它进行过详细描述。该唐卡高约80厘米,宽约50厘米。画中的孔子戴着藏王松赞干布的帽子,穿着藏王式的衣服,盘腿而坐,脸色祥和。他的周围有32个略小的人物


佩剑的孔子像

与图案,对神灵、生命、信仰、箭矛以及各种圣物的创造者,逐一给予祝愿和祈祷。他与内地拱手肃立的大成至圣先师不同,藏式孔圣人双手持物。不过叶星生只考证出右手拿的是 九宫八卦图,而左手拿的是什么还有待考证。

    据说,文史专家文怀沙见到山东推出的孔子标准像初稿后,提了一个小建议:他觉得孔子像如果再活泼一些更好。

    "因为,孔子是一位会微笑的圣人,这是有根有据的,《论语》上说'夫子莞尔',孔子会微笑,孔子会说笑话,孔子有幽默感,他教育弟子是因材施教,而不是板着面孔,不像我小时候在私塾里遇到的老先生,拿着藤条,学生读书不好就打手掌心。孔子是很亲切的一个人,人们在他的面前,应该如坐春风。孔子像应该给人这样的和谐感觉。"

    看来,从《论语》里对孔子的简短描述,到吴道子的《至圣先师图》,再到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会推出的孔子标准像初稿,我们关心的不仅仅是孔子的相貌,孔子的神态,更关心的是自己民族的精神之源。( 新华网山东频道7月3日电)

编辑: 侯海花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