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新泰102岁老人杨丽珍 一对针线簸箩做了80年伴

2014-08-18 11:07:00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陈文进
分享到:

杨立珍老人唯一的一张全家福是上世纪80年代拍的。隔辈亲似乎是每个家庭不变的“真理”,杨立珍家也是这样。杨立珍腿肚子抽筋的时候总会叫儿子帮她揉揉。杨立珍虽然选择独居,但还是盼望孩子们经常在她的身边。

  两个针线簸箩是年轻时的嫁妆,已经伴随了老人80多个春秋。

  杨立珍老人唯一的一张全家福是上世纪80年代拍的。

  隔辈亲似乎是每个家庭不变的“真理”,杨立珍家也是这样。

  杨立珍腿肚子抽筋的时候总会叫儿子帮她揉揉。

  杨立珍梳起头发来很仔细。

  杨立珍虽然选择独居,但还是盼望孩子们经常在她的身边。

  文/片 本报记者 陈文进         

  三五针线、几尺布垫,102岁的杨立珍每次拿起身边那一对柳编簸箩,总忍不住轻抚一下里面的几样东西。尽管视力模糊后她已不再像年轻时一样操持针线活,但这对伴随她80多年的簸箩,仍旧是她最珍爱的物件。

  1912年,杨立珍出生在沂源。到20多岁谈婚论嫁时,相中了从新泰龙廷镇土门村逃荒来的杜姓小伙子。在上世纪初的山东农村,娶媳妇对会不会干家务十分看重,而专门盛针、线、布料的簸箩几乎成了当时女性必备的嫁妆。杨立珍那对簸箩就是出嫁时带过来的。

  裁布缝衣,绣鞋纳底,正是靠着这对簸箩,杨立珍缝补家用,伺候家人,哪怕是上世纪60年代,全家要从沂源搬回丈夫老家土门村,她也没舍得扔掉。

  杨立珍的丈夫早年以帮别人弹棉花为生,后来又当了村里的石匠,为村里的逝者刻制墓碑。特殊的工作环境使丈夫年轻时就患上了矽肺病,70多岁就病逝了。杨立珍此后独居在老屋,她的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则住得离她很近,儿子杜增善一天至少到杨立珍这里来五趟,照料视力日渐模糊的老母亲。

  土门所在的龙廷镇是当地有名的“苹果之乡”,杜增善光2亩地的果园一年就能收入1万多块钱,加上每个月老人领的300多块钱高龄津贴,日子还算过得去。不过杨立珍年轻时过惯了苦日子,最看不惯浪费,平时吃饭简单,也很少吃零食。如今,杨立珍的重孙女每次上幼儿园之前都回来看她,老人这时就会从床头下拿出平时舍不得吃的点心、糖果,让重孙女高兴地去上学。

  尽管年纪过百,杨立珍老人的生活基本能自理,独自点炉子烧水也不在话下。老人虽饭量不大,但每天上午都要喝一壶老家产的“大叶茶”,每天晚上喝一盅白酒,这是年轻时就养成的习惯。老人还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坐在门口跟其他老人聊天,百岁高龄、四世同堂再加上儿女孝顺,在当地已然是一段佳话。

  百岁老人档案

  姓名:杨立珍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12年

  籍贯:沂源

  学历:没上过学

  后代:一儿两女,四世同堂

  最珍爱的物件:一对针线簸箩

  最开心的事:把好吃的给重孙女

  养生秘诀:多餐少食、不生气、生活有规律

【更多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106558000678/106597009】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刘宝才

责任编辑:王雅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