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山东 > 往事·发现

危险水域

2010-05-17 09:54:00    作者:   来源:  

2006年1月8日,在澳大利亚昆士兰省的约克角,一名7岁女孩在海边戏水时,突然发出了尖叫声,当她刚刚跑到父母面前时就昏倒在地,现场医护人员全力急救,但随即在送往医院后不治身亡。
箱型水母
蓝环章鱼
鸡心螺
    2006年1月8日,在澳大利亚昆士兰省的约克角,一名7岁女孩在海边戏水时,突然发出了尖叫声,当她刚刚跑到父母面前时就昏倒在地,现场医护人员全力急救,但随即在送往医院后不治身亡。

    这里是世界上最好的热带游乐园,但这片水域里却暗藏了致命杀机:漂亮的箱型水母、美丽的蓝环章鱼、潇洒的剑尾海蛇、恬静的鸡心螺以及微小的海绵等海洋生物,共同营造了一个毒害四伏的海上迷宫。

    □在昆士兰这个度假胜地绚丽多彩的水域里,那些看上去非常漂亮的海洋生物,可以轻而易举地杀死其他生物,其中箱型水母的毒性令人难以想象。

    箱型水母,又叫海黄蜂,主要生活在澳大利亚东北沿海一带,经常漂浮在昆士兰沿岸的浅海水域,箱型水母的名字来源于它的身体像一只箱子。

    在澳大利亚每年最热的7 个月中,箱型水母都会悄悄地沿着海岸线排开,有关部门不得不用网子将部分海域隔离起来。不过,在夏天,即使在网子边缘的浅水处趟水同样可能遇到危险。

    科学家们对箱型水母的认识只有短短40年的时间。研究发现,成年的箱型水母,身体有足球那么大,近乎透明,它的身上有60多条带状触手,最长的达到3米。箱型水母的每根触手上都密密麻麻排列着许多囊状物,上面有一根细小的充满毒素的“毒针”。它的最致命武器长在后面的触手上,排列成带状的触手上面布满微型的刺细胞。每个细胞都是一个可以爆炸的强大囊状物,里面含有毒素的线盘绕着随时准备发射。这些线一旦被激发,便会刺透猎物,倒着刺入被侵害者的身体。

    相对而言,箱型水母的身体本身是安全的。它非常结实,无论看起来还是摸起来,都像是用高科技手段生产的塑料。一个良好的神经网络产生了一种节律性的收缩,将水排到后面,推动身体前进。在身体的边缘上,有敏感的毛保持身体的平衡。

    箱型水母不是消极的漂流者,而是积极的捕猎者。当人们站在这片暗藏杀机的水里时,很可能遭遇到它们的突然袭击。

    箱型水母对人体或其他生物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当它的毒素注入人体,首先是破坏创伤口的组织,然后它会破坏人体或者其他生物的神经,最后达到心脏。它对心脏的危害是非常致命的,正常的人或者其他生物的心脏,是由上百万个心肌细胞组织成的,在生命过程中,它是有节律地一直运动着,然而这些毒素会破坏这些心肌细胞的运动节律,从而使这些心肌细胞不能一致性地进行有节律的运动,使心脏不能正常供血,在短期内就能死亡。

    2006年1月8日,在澳大利亚昆士兰的海域里,被某种海洋生物袭击的那名女孩不幸死亡,医生从她的胸部和腿部发现了海生动物的触手,化验证实,她很可能是被箱型水母蜇伤后中毒而死的。

    为什么只有在澳大利亚每年的夏季,箱型水母才会聚集到这里,成为这片水域里的危险杀手呢?

    箱型水母的生命形态比其他种类的水母复杂得多。成年箱型水母游动到澳大利亚附近的海湾中交配、产卵,大量幼虫附着生长在浅海水域的岩石上,不能随意活动。只有到了春季,也就是 9月份左右,它们才开始变态发育。每年12月份澳大利亚的雨季来临时,这些幼虫便成长为箱型水母,以每小时10公里的速度游到这片水域,摄取鱼虾或其他食物,有时还会主动攻击人类,因此在这片水域可以经常看见它们。

    □美丽的蓝环章鱼拥有最毒的毒素之一,而这些毒素却有神秘的来源;并不好斗的剑尾海蛇同样极为致命,可它们都是人类研究解毒剂时不可多得的物种。

    科学家们在这片海域还发现,其他有毒海洋生物也拥有与箱型水母类似的武器。

    既美丽又致命的蓝环章鱼,尽管它的头部比人的大拇指还要小一点,但是只需咬一口就足以使人毙命。

    当蓝环章鱼攻击一只蟹时,它刺穿蟹的硬壳,并开始向蟹的体内注射有毒的唾液。在蟹的身体里,有毒分子迅速扩散。毒素破坏着蟹的生命系统,每一个有毒分子都在寻找蟹的神经细胞之间相连接的地方,在那里,它们会拦截指挥肢体运动的特定化学物质去传递信息,神经联系由此被破坏,整个蟹的神经系统瘫痪了,虽然它还活着,却已经无力反抗,任由蓝环章鱼摆布。

    人一旦被蓝环章鱼咬伤,蓝环章鱼的毒素会侵害所有受人脑支配的肌肉,比如人的手臂和腿部的肌肉,被攻击的人虽然神志清醒,却不能交流,不能呼吸。如果不做人工呼吸的话,他们会渐渐窒息。

    蓝环章鱼的毒性可以由自身的颜色显示出来,它的皮肤含有颜色细胞,可以随意改变颜色,通过收缩或者伸展,改变不同颜色细胞的大小,蓝环章鱼的整个模样就会随之改变。因此当蓝环章鱼在不同环境中移动时,它可以使用与环境颜色相同的保护色。如果受到威胁,它们身上的蓝色环就会闪烁,因此被称作蓝环章鱼。这些蓝环上的细胞密布着反射光形成的灿烂而有颜色的水晶。蓝环章鱼利用这些独一无二的环对其他生物发出警告,自己拥有致命武器。

    然而,奇怪的是,剧毒的章鱼毒素却有着神秘的来源。

    章鱼的毒素不是由其自身分泌的,而是由存在于唾液腺中的病毒粒子引起的,病毒粒子在自然界中是不能独立存活的,它寄生在章鱼的唾液腺里,当章鱼攻击其他生物时,病毒粒子进入到生物体内发挥它的毒性作用。

    另一种剧毒生物侵害人体神经系统的过程与蓝环章鱼类似,这便是海毒蛇。

    一个人被剧毒的海毒蛇咬伤后,在接下来的30 分钟内,毒素有足够的时间在他身体里扩散——这些毒素锁定不同的目标,攻击那些与肌肉相连的神经细胞,破坏这些神经细胞并且阻断大脑信息的传递,被侵害者的肚子开始肿胀,四肢无力,面临着瘫痪的危险。

    人类与海毒蛇毒素的斗争历史是相当漫长的,即使是到了今天,仍然没有绝对把握彻底解除已经侵入人体的海毒蛇剧毒。

    但是无论是遭受了海毒蛇还是陆地毒蛇的袭击,急救方法都是基本相同的。被毒蛇咬伤以后,我们一定要镇静,不要惊慌,因为惊慌容易引起毒液向身体的周身扩散,我们首先要找到一些绳子之类的东西捆扎在伤口的近心端。比如我们被毒蛇咬了小臂,应该用绳子扎在大臂上面防止毒素回流到心脏;如果身边有清水、泉水或者一些肥皂水,要赶快涂抹伤口及其表面、周围,清除身体表面的毒液;如果有毒牙残留在身体里面,要迅速地把毒牙拔出来,用手来挤压伤口排出毒液,用嘴吸的话,吸完毒液就要迅速把它吐掉,排完以后要漱口。

    地球上大概有50多种海毒蛇,大多数可以在澳大利亚海域找到。海毒蛇是陆地蛇经过上百万年进化而来的,虽然它们也需要呼吸空气,却已经将身体进化得十分适应海洋生活:它们的鼻孔中有瓣膜,可以在潜水的时候闭合;它们的皮肤使海水中的氧气直接进入血液,增长了呼吸的间隔时间;它们扁平的身体以及像船桨一样的尾巴,提高了游泳能力。因此,海毒蛇可以在水下呆一个小时左右而不必浮出水面。像陆地毒蛇一样,澳大利亚海毒蛇同样具有剧毒,对科学家来说,它们是研究更有效的解毒剂非常理想的目标。

    要想研制相应的解毒剂,人类必须首先详细了解各种海毒蛇的毒素。因为每种海毒蛇的毒素都有独特的化学成分,这就导致对于某种毒素有效的解毒剂也许对另一种毒素毫无效果。

    海毒蛇虽然有着致命的毒素,却并不好斗,通常不会主动袭击人类。但海毒蛇的毒素具有惊人的杀伤力,它们精确有力地攻击其他生物,只需一二毫升就足以致人于死地。科学家通过海毒蛇的鳞片图案、头部和身体对它们进行着仔细辨别,然后采集不同的毒素,再将它们放回大海。

    □澳大利亚东北沿海的大堡礁有着地球上物种最丰富的生态系统,却同时暗藏着致命威胁,包括鸡心螺、微小的海绵在内的众多有毒生物,共同织造了毒素的迷宫。

    鸡心螺,外壳上的漂亮图案使它们很容易被辨认出来。然而,如果贸然将它们捡起来却是致命的,据统计每年大约有70多人死于捡拾鸡心螺。

    一只鸡心螺的毒素足以杀死 10个人,但是人类至今还没有发现相应的有效解毒剂。鸡心螺毒素通常都是针对小鱼的,由于人类和鱼有着相似的神经系统,这使人类同样易于受到鸡心螺的侵害。

    乍看上去,鸡心螺并不具备主动的攻击能力,且它们只有在晚上才会出来活动。鸡心螺总是静静地等待猎物出现,它把身体埋伏在沙子里,仅将长长的鼻子暴露在外面。这样不但能够获取氧气,还可以监视猎物的动静。

    鸡心螺具有灵活的“皮下注射器”,连接着体内一个装有毒素的囊,可以在几秒钟之内,迅速将毒素注射到猎物体内。

    为了破解鸡心螺毒素的秘密,科学家研究了遭到鸡心螺袭击之后,处于昏迷状态的小鱼。

    鱼在被攻击之前,依靠生物神经系统控制着自己的身体。鸡心螺将针刺刺入鱼的身体后,只用不到1秒的时间就阻止了鱼的挣扎,紧接着,毒素展开了第一轮攻击,迅速进入控制鱼类神经信号的化学闸门,使闸门处于长时间的开放状态,毒素不断侵入鱼的体内。由于鸡心螺毒素的作用,鱼的肌肉开始痉挛。就在鱼设法重新控制自己的行动之前,鸡心螺的又一次攻击开始了,毒素攻击着鱼的神经和肌肉之间的接点,阻止了肌肉接受指令,当痉挛变得越来越微弱时,鱼彻底瘫痪了。

    像鸡心螺这样的有毒生物如此精确地攻击猎物的神经系统,给科学家们带来了很大启发。

    专家介绍说,像这种鸡心螺以及一系列的海洋有毒生物,由于它们长期生存在一种特定的海洋生态环境里边,长期的进化过程使它们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理功能,有的就体现在这种毒素上。实际上,这些毒素都具有许多特殊生理活性的物质,这些生理活性物质有时候会对人类产生重大的作用,鸡心螺这种海洋典型的有毒生物所产生的生理活性物质,就是人类开发新的药物治疗重大疾病的一些重要的来源,所以对人类今后的药物开发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在大堡礁这个被毒素控制的未知世界里,还有一种很不起眼的剧毒海洋生物,它就是微小的海绵。

    据统计,地球上大约有15000种海绵,其中三分之一生活在澳大利亚海域。

    一个海绵是由众多单细胞组织形成的集合体,带毛的细胞产生了摄食的水流,而其他细胞产生了一种对于海绵生存很重要的稀有化学物质,其中包括剧毒的化学合成物。更让科学家们惊奇的是,海绵可以产生一种化学物质的40种不同变种。

    对这片危险海域的研究显示,每一种海洋生物都蕴藏着某种化学物质和惊人的秘密。也许在未来,人类不必再消极地躲避来自这些海洋生物的威胁和侵害,而是主动寻找他们体内的致命物质,破解并分享其中的奥秘,使它们开始真正造福人类。(中央电视台10套《探索·发现》栏目供本报专稿)
王静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Baidu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