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山东 > 往事·发现

二连恐龙发掘报告——奇妙的发现

2010-05-17 14:27: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大众日报  

80多年前,美国人为了寻找人类的起源来到中亚及二连一带,却意外地发现了大量的恐龙化石,并引起世界的轰动。几十年后中国人在二连的发现则更为奇妙,甚至让人不可思议,倍感神奇。更重要的是,在已发现的恐龙化石中,有不少属种都与鸟类有着很近的亲缘关系。
始祖鸟还原图
似鸟恐龙还原图
中华龙鸟化石
    80多年前,美国人为了寻找人类的起源来到中亚及二连一带,却意外地发现了大量的恐龙化石,并引起世界的轰动。几十年后中国人在二连的发现则更为奇妙,甚至让人不可思议,倍感神奇。更重要的是,在已发现的恐龙化石中,有不少属种都与鸟类有着很近的亲缘关系。

    □关于鸟类的起源问题,曾经长期困扰着世人,但现在已有大量证据表明,千奇百怪的庞大鸟类家族,共有一万多种,如果追根溯源,它们都起源一种小型的猎食性恐龙。

    提到恐龙向鸟的演化,可能马上有人联想到会飞的翼龙,认为它们就是最终演化成鸟类的恐龙。

    虽然翼龙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都是爬行动物,而且名字还都有一个“龙”字,但它们却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爬行动物。翼龙根本不是恐龙,虽然它们能像鸟一样在天上飞,但翼龙与鸟类并没有祖裔关系。

    赫胥黎,英国的自然科学家,达尔文进化论的支持者之一。早在19世纪,他就提出了所有鸟都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假设,而且他认为这种演化早在1.5亿年以前就开始了。

    赫胥黎的假设,遭到了世界著名学者赫尔曼的反对。赫尔曼认为,鸟类都有叉骨或锁骨。赫尔曼发现,比恐龙早的爬行动物有锁骨,恐龙却没有。他认为恐龙的锁骨是在演化过程中消失了。而根据当时的多洛氏不可逆法则,动物已退化或消失的器官,不可能再演化回来。所以恐龙也不可能再演化出锁骨来,那么它们显然不会演化成有锁骨的鸟类。不过,现在赫尔曼的反对意见已经不成立,因为后来人们发现恐龙有锁骨,只是赫尔曼没有发现而已。而且,他所依据的多洛氏不可逆法则也有问题,后来有证据证明,动物在演化中消失的器官,还可以再演化回来。

    当然,赫胥黎的假设也得到了许多古生物学家的支持。

    1975年,美国古生物学家罗伯特·巴克也大胆地宣布:有证据显示恐龙从未灭绝,如今仍有一个类群活着,这个类群我们称之为鸟。

    1996年和1999年,中国地质博物馆的季强和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陈丕基等专家,分别报道了中华龙鸟化石的发现,并把它和鸟的起源以及羽毛的起源联系到了一起。中华龙鸟化石是世界上首次发现的带羽毛的恐龙化石,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但一些学者认为,这些羽毛状结构物与鸟类的羽毛没有关系,它们是由一种胶原纤维形成的。

    1999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教授在辽西发现了一块小型驰龙化石。徐星等专家给它取名叫中国鸟龙。中国鸟龙的发现与研究,证明了这些生活在1.2亿年前的似鸟恐龙已经长有羽毛,并肯定了此前发现的中华龙鸟化石上,保存的毛状结构就是原始羽毛。

    1999年,徐星、汪筱林和吴肖春等专家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公布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他们认为:“有证据表明,鸟类很可能起源于一种形态上非常接近于驰龙的小型兽脚类恐龙。”随后,徐星又在2000年和2003年,分别发现了赵氏小盗龙化石和顾氏小盗龙化石。小盗龙也属于驰龙类,它们的个体非常小,体长只有50厘米,是目前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小恐龙。过去发现的所有似鸟的恐龙,都比最早的鸟类始祖鸟要大,但是小盗龙却比始祖鸟要小。这一发现令人振奋!向鸟演化的恐龙,在演化过程中,体形会逐渐变小的观点,很快被学术界所接受。

    由这第一只鸟开始,再经过一亿多年的演化,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庞大鸟类家族。这就是说,从物种演化的角度来看,恐龙并没有灭绝,而是演化成了另一种形态的动物——鸟。

    但是,即便如此,仍然有人对恐龙演化成鸟的假说持有异议。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时代的错位。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鸟类化石,产于德国索伦霍芬,它是生活在侏罗纪晚期、距今大约 1.5亿年左右的始祖鸟。而目前发现的有可能向鸟演化的恐龙,却都是生活在比始祖鸟晚数千万年的白垩纪。

    从理论上讲,最早演化成鸟的恐龙肯定比最原始的鸟类始祖鸟出现得要早,只是它们的化石可能还没有被发现。

    □1999年 8月,内蒙古龙昊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恐龙考察队正在进行新一轮恐龙发掘调查。他们又来到二连盆地的恐龙化石埋藏区,在这里找到了一具恐龙的化石,很快又发掘到了另外一具恐龙的化石。专家们发现,这两具恐龙化石与以前发现过的化石都不一样,他们隐隐地预感到,这可能是一次极具价值的新发现。

    经专家研究,这两具恐龙化石处在同一地层,生活在距今大约8000万年的白垩纪晚期。这两具恐龙化石都是新属种,同属于镰刀龙,但它们各自又有着不同的特征。

    先发现的那条恐龙,是杂食性的中小型恐龙,专家把它命名为“杨氏内蒙古龙”。

    杨氏内蒙古龙体长2米,臀高不超过 1米。它长着狭长的脑袋、尖细的牙齿、超长的脖颈、带钩的爪子和相对较短的尾巴。它具有明显的镰刀龙特征,但又与已发现的镰刀龙不完全相同。它是目前已知脖颈最长的镰刀龙,至少有14个颈椎,脖颈大约有 0.7米,几乎占了它体长的一半。而此前发现的镰刀龙化石的脖颈都要短一些。

    专家把后发现的恐龙化石命名为“美掌二连龙”。它体长2米,头部高度为 1.88 米,臀高 1.1米,它的尾巴比杨氏内蒙古龙要长。将两条恐龙化石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它们虽生活在同一时代,但杨氏内蒙古龙要比美掌二连龙更为原始。

    传统上我们把恐龙分成两大类,一类是蜥臂目,另一类是鸟臂目。后来人们发现了一类非常奇特的恐龙,它长得既不像典型的蜥臂龙,也不像典型的鸟臂龙,从它的牙齿以及嘴的构造来看,像一种很温顺的吃植物的动物,但它的爪子却非常尖利,像镰刀一样,因此得名镰刀龙。由于镰刀龙长得太奇特了,所以人们对它的系统位置一直争论不休,有人建议把它归入第三类恐龙。

    镰刀龙种类发现很少,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共发现了大约16种。除了北美地区发现3种、蒙古国发现4 种以外,其他都发现于中国的云南、甘肃、广东、辽宁和内蒙古,而内蒙古的二连就占有两种。

    □那么,杨氏内蒙古龙和美掌二连龙的发现与研究,能提供哪些恐龙向鸟演化的信息呢?

    通过研究,专家们发现,镰刀龙实际上跟鸟类有着很近的亲缘关系。

    它们之所以奇特,是因为大多数与鸟有亲缘关系的似鸟恐龙,都是肉食性动物,而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远的恐龙大都是吃植物的。但是,尽管杨氏内蒙古龙和美掌二连龙都有吃植物的特征,但它们仍然有着向鸟演化的似鸟特征。它们已经有了原始的翅膀,翅膀的运动方式已经开始接近鸟类。

    这两具恐龙化石的发现,增加了世界上已知镰刀龙的属种,丰富了白垩纪恐龙的种群。它们不仅为恐龙分类学提供了新的资料,还丰富了恐龙向鸟演化的信息。因此,它们被公认为是具有世界意义的重要科学成果之一。

    杨氏内蒙古龙和美掌二连龙的重大发现,引起了很多媒体的极大兴趣。2004年,中央电视台为了报道杨氏内蒙古龙和美掌二连龙,派摄制组来到二连。然而当时发掘工作已经结束,只有用“再现”的方法拍摄。为真实起见,摄制组让工作人员去寻找与镰刀龙比较匹配的骨骼化石。

    □这时奇妙的事情出现了,工作人员无意中找到了一块非常奇特的恐龙骨骼化石,这让参加拍摄的专家感到吃惊。

    巧合的是,这里正是 1959年中国和苏联联合考察时挖掘过的地方。当时苏联专家用推土机推去表层土壤,以便挖掘化石。哪知道这里的恐龙化石埋藏比较浅,不少恐龙化石因此被破坏。而这块恐龙大骨骼化石,正好在当时推土机推过的两道痕迹之间,大约 1.5米宽的空地上,这才幸免于难。徐星教授与谭琳工程师,对获取的这些恐龙化石,进行了仔细研究。

    研究后发现,这的确又是一个恐龙新属种,而且是蜥臂目蜥脚类恐龙中很特殊的新属种。它是一个蜥脚类恐龙的"侏儒"。可是即便如此,它仍然有9 米长,臀高达到 1.75米,头部高度将近3米,体重也有两吨。蜥脚类恐龙以身材高大而著称,大部分恐龙体长都有十几米,体重达几十吨,甚至上百吨。所以新发现的这条恐龙,只能算是蜥脚类恐龙中的侏儒。

    因为这具恐龙化石出土的地点位于二连盆地的苏尼特草原,所以专家把它命名为"苏尼特龙"。随后,徐星教授与谭琳工程师,在《中国地质》杂志英文版上联合发表论文,公布了他们对苏尼特龙的研究成果。这一成果又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

    2005年的夏天,日本 NHK 电视台摄制组来到二连。在拍摄中,他们希望拍摄徐星和谭琳在野外发现苏尼特龙化石的过程。同样,当时苏尼特龙的发掘工作已结束,因此他们也只能找一块与苏尼特龙差不多大的恐龙骨骼化石模拟拍摄。随后,摄制组跟随徐星教授和谭琳工程师来到了干涸的河床边。

    为了形象地再现苏尼特龙的发现过程,徐星和谭琳一边用小刷子慢慢刷去覆盖在化石上的松软岩土,一边交谈着。随着化石的逐渐暴露,他们很快注意到,暴露出来的股骨化石的关节面,显然和苏尼特龙所属的蜥脚类恐龙不同,而是更加接近兽脚类恐龙。经验丰富的徐星马上意识到,这又是一个恐龙新属种,而且很有可能是一个重量级的新发现。 这使在场的人员兴奋不已!

    拍摄工作结束后,考察队立即开始了全面发掘,模拟现场即刻变成了实际的发掘现场。

    考察队员们夜以继日地发掘寻找,一直工作了好几个月,最后把这条恐龙60% 以上的化石挖掘了出来。这次发掘出来的恐龙化石又给人们带来了一连串新的信息,有的让人惊讶不已,有的使人迷惑不解。它被人们称为恐龙中的异类,在世界上引起了巨大轰动……(中央电视台10套《探索·发 现》栏目供本报专稿)
王静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Baidu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