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山东 > 往事·发现

赵鸿琳:朝鲜战场的“基层”英雄

2010-10-14 15:21: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赵鸿琳近照
向前线运送物资的汽车队穿过敌机炸弹封锁区
志愿军战士在阵地上修筑工事
    □本报记者 陈巨慧 本报通讯员 张良波

    如今已81岁高龄的赵鸿琳是山东淄川人,这位1948年就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老兵,在解放战争中曾参加过著名的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朝鲜战争爆发后,赵鸿琳又作为志愿军的一员入朝作战。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他多次立功,从一名普通的战士成长为排长,并在执行任务中负伤致残,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荣誉勋章。

    志气高昂  跑步跨江

    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赵鸿琳所在的第25军 74师从驻防地福建省出发,踏上了开赴朝鲜前线的征程。但由于美国军队在台湾海峡多次挑衅,部队又奉命返回福建沿海进行驻守,应对可能发生的战事。1952年10月,部队再次接到了入朝作战的命令。赵鸿琳与大部队一起从泉州出发,一路上乘汽车、坐轮船、换火车,几经辗转,日夜兼程,终于在 10月24 日到达鸭绿江边。

    10月25日下午,天空一片阴霾,但对于行军来说,这却是难得的好天气,因为这样可以使他们避开敌机的轰炸,有利于队伍顺利行进。为了不延误时机,74师立即召开誓师大会,全体官兵士气高昂,高唱着“雄赳赳,气昂昂”的《志愿军军歌》,以4列纵队,跑步跨过了鸭绿江。

    74师进入朝鲜参战时,敌我双方的战线已稳定在“三八线”附近,战势已经不像战争初期那么惨烈和艰苦。然而,危险随时可能降临,容不得有半点松懈和掉以轻心,时时有战斗,处处是战场,与敌作战仍须斗智斗勇。为避开“联合国军”的空中轰炸,赵鸿琳他们常常要夜间行军,只有瞅准一切时机强行军,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奔赴驻防目的地。

    然而,即使是夜间行军也不能放松对空袭的警惕。由于前方部队的装备给养大都靠从国内输送,汽车运输队便成为敌军夜间袭击的主要目标。为了减小损失,志愿军就靠土办法应对。每当遇到敌机来袭,行军的先头岗哨就依次向后行车队鸣枪报信,汽车运输队得到消息后,立即关灭车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敌机常常成为“无头苍蝇”,无功而返。这个办法虽土,却十分有效,不仅使敌军“竹篮打水一场空”,还常常搞得他们一头雾水,有些摸不着头脑,竟推测我军的汽车安装了先进的雷达装备。

    天亮后,敌机开始在空中盘旋搜寻,发出震耳的轰鸣。赵鸿琳他们就赶紧找个山坡或土坎隐蔽起来,每到这时他们才有功夫“忙里偷闲”,挑一挑脚板上的血泡。此时,经过一夜长途跋涉,面对满目疮痍的土地,面临随时降临的空袭,找一个安稳的地方睡上一觉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件极为奢侈的事。

    伐木筑桥  危机四伏

    赵鸿琳所在的74师直属队,实际上是师部的预备机动部队。根据战斗需要,他们担负着警卫、运输、修路、通讯等多种任务。而赵鸿琳所属的工兵三连,更多的是承担伐木、架桥、修路、构筑掩体工事等任务。作为工兵,最大的威胁和危险是敌机的轰炸,因此,修复被炸毁的道路和桥梁,也不得不在夜间进行。常常是敌人白天把架好的桥炸了,他们夜里再重新架设。在敌人的狂轰滥炸中,战士们以勇敢、坚韧和智慧,保证着前方运输道路的畅通。

    尽管不像在战争前线那样需要动刀动枪,但看似简单的修桥工作却危机四伏。赵鸿琳曾经在平壤以南一个叫平康的地方,修建过一座横跨河流的桥梁,这段经历让他记忆犹新。要修桥,首先需要木材。赵鸿琳他们每人拿着一把斧头,一根绳子,到附近的山上去伐木。然后,借着陡峭的山势和厚厚的积雪,把伐好的圆木从山上拖运到山下。伐木运木虽不复杂,但非常消耗体力,特别是把圆木拖至河边,既费力气又危险,一不小心就会被圆木砸伤,甚至牺牲生命。高强度的劳动之后,战士们往往又累又饿,赵鸿琳他们班的9个人,每顿饭都要吃两大桶高粱米饭,每名战士没有五碗六碗不解饿。而志愿军配发的大头皮靴,他们每人一个月要穿透三双。

    木料运回来了,但新的难题又出现了,在国内学过的、用过的架桥技术在这里根本派不上用场。赵鸿琳他们面前的那条河流,河床全是岩石。如何在石头河床上打下木头桥桩呢?这真是让战士们伤透了脑筋。功夫不负有心人,面对遍布河滩的碎石,战士们终于想出了以石头制服石头的办法:先用木栏把桥桩围住,再在木栏内填上石头,使桥桩牢牢地固定在碎石中,最后架上桥梁,铺设桥面。

    时值寒冬,河中满是冰凌,河水刺骨,战士们只能咬紧牙关坚持。有一天晚上,赵鸿琳带领全班战士往桥桩上扛送木头,铺架桥面,黑暗中他一脚踩进了两根圆木中间,一条腿生生地被挤在里面,动弹不得。幸亏李树常等战友们及时帮他将腿拔了出来,这才保住了右腿。

    决战送弹  光荣负伤

    1953年7月23日,是赵鸿琳终生难忘的日子,这天,他因在战斗中负伤而被迫离开前线,这一天是《朝鲜停战协定》签字前的第四天。以美国为首的由16个国家的军队组成的“联合国军”,企图为停战谈判捞取更多的筹码,中朝部队展开了对敌人的最后一次反击战。

    那是发生在注字洞南山的一场战斗。赵鸿琳所在的排奉命向前沿阵地运送弹药。当时天阴沉沉、雾蒙蒙的,炮火硝烟和雾气弥漫在一起,笼罩着整个战场。仗打得很凶,头上不断有炮弹飞鸣,地上不时有炮弹爆炸,可赵鸿琳心里根本没有“害怕”二字,战友们都想着跑在前头,完成任务,多消灭敌人,他也一样。运送弹药的路途虽然不算很远,但有山沟、有山坡,十分崎岖坎坷,中间还要穿过一条公路,战士们几乎是一路来回奔跑着把弹药送上去。

    赵鸿琳背起一箱弹药,又在肩上扛了一箱,奋力向前沿阵地跑去。当他越过山沟,正在穿过公路时,一颗炮弹忽然向他飞过来,在不远处爆炸开来,赵鸿琳被巨大的气浪掀打在地。尘土落定之后,他一心只想着迅速爬起继续往前跑,可当他一抬身子,这才感觉右腿怎么也拖不动了,原来弹片打穿了他的右腿。当时赵鸿琳不知道自己的伤情有多严重,他只想赶紧打开急救包包扎一下好继续前进,但他发现自己已经站不起来了。后来,一位战友经过,为他进行紧急包扎后,把他背到一个山包后边,随后赵鸿琳被抬上担架送往战地医院。

    7月27 日,赵鸿琳在病床上听到了停战协定签字的消息,激动不已。经过在战地医院的手术后,赵鸿琳先被转运至阳德,不久便被转送回祖国继续接受康复治疗。半年后,赵鸿琳的腿伤痊愈,带着这块永远无法消除却让他感到无上光荣的疤痕,他又回到了战友们中间。

    转眼近六十年过去了,当年朝鲜战场的硝烟,至今仍令赵鸿琳难以忘却,战友们英勇顽强、同甘共苦的情形时常浮现在眼前。作为一个已是耄耋之年的老兵,他深深地怀念那段血与火的光荣岁月,深深地怀念长眠在异国他乡永远年轻的战友,深深地祝福伟大祖国永远和平安定。

    (本栏目与山东省档案局合作)
 
    链接:志愿军后勤补给线
    □ 陈巨慧  李婕 整理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运用人力、物力及各种技术手段,保障作战需要、部队生活和军队建设方面的后勤工作,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1950年7月 13日,中央军事委员会根据朝鲜战局的发展,确定以第 13兵团为主组成东北边防军。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东北军区后勤部组建三个后勤分部(共约7000人),部署三条通往战区的纵向兵站线,突击前运作战物资,补充、修理技术装备,组建了有 4.5 万张床位的医院和由3万多人组成的民工担架队。10月 23日,东北军区后勤部组成前方后勤指挥所入朝,统一组织战区后勤工作。

    1950年10月-1951年6月,志愿军协同朝鲜人民军实施战略反攻,“ 联合国军”为阻断志愿军的运输供应,对朝鲜北部实施全面封锁破坏,使志愿军后勤人员、车辆、物资和设施遭受严重损失,供需矛盾非常突出。志愿军后勤采取一系列应急措施:后勤分部增至4 个,人员增至 2.8万余人:及时调整兵站线部署,通过兵站线的延伸对部队实施跟进保障;把主要工作转入夜间进行,以减少美机空袭所造成的损失;突击抢运弹药,前送大批炒面,实行重点供应;从国内动员大批民工支援前线。这些措施使供需矛盾有所缓解。

    7月开始,朝鲜北方发生特大洪水,美军趁机集中其主要空军力量对志愿军后方实施“绞杀战”。志愿军陆续增加铁道运输部队、抢修部队和护路高炮部队,总人数达5万余人;后勤战线对物资严密组织疏散并加强伪装,有计划地构筑地下、半地下仓库和掩体,把人员、物资、车辆转入防护设施内;组织抢修,部队对铁路、公路随炸随修,在铁路受阻地段,组织运输部队和装卸部队进行倒运、接运;加强高炮部队的对空防御和群众性的对空射击活动。与此同时,后勤还改变原来的供应体制,实行分区供应与建制供应相结合,并建设与此相适应的兵站运输网。至1952年6月,志愿军挫败了美军的“绞杀战”,并在反“绞杀战”斗争中建成“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为保证持久作战打下了基础。

    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作战前,志愿军后勤储存了作战所需弹药和两个半月的主副食品;在43天的上甘岭战役中,及时供应各种物资 1.6万多吨。在1953年反登陆作战准备中,囤积弹药12.3万多吨、粮食24.8万多吨,可供全军食用8个半月,为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提供了充分的物资保证。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后勤共接运从中国运往前线的物资260多万吨,补充枪械 48万多支(挺)、火炮 1.3 万多门、汽车 2.1 万多辆,救治伤员 38 万多人次、病员 45 万多人次,修复枪支7.5万多支(挺)、火炮 1.4 万多门次,新建公路2500多公里,加修公路8100多公里,新建仓库1.5万多个(座),病房 6900多幢,简易营房 7万多座,汽车运输 204.4万多台次、3.27亿多吨公里、480多万吨运量,铁路运输 38.5万多车、800多万吨运量。后勤部队共涌现出功臣 4.8万余人,集体立功单位766个。
 
王琳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Baidu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