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财经] [生活] [体育] [ IT ] [娱乐] [社会]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大众电脑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小记者

大众网其他刊物 >>

山东青年报 齐鲁少年 山东青年        
   
大众网首页 -> 山东青年报 -> 青年报十五版


沈从文与张兆和:一生的眷恋


大众网-
山东青年报   2002-07-09 10:25:51 sdqnb20020709

  □阳光
    苏州一个名叫张吉友的富商,除了拥有万顷良田,热心于结交蔡
元培这样的教育界名流、投资教育事业,还因四个才貌双全的女儿而
尽人皆知。后来,这个大户人家的二女儿张允和嫁给了颇有建树的语
言学家周有光,三女儿张兆和则嫁给了赫赫有名的大作家沈从文。
  张允和与周有光:“当她的一只手被他抓住的时候,她就把心交
给了他。”
  坐落在上海吴淞口炮台湾的中国公学是按西方现代教育模式建立
起来的新式大学,当时的新启蒙运动主将胡适就是这所学校的校长,
而这时的女同学会主席正是张家的二女儿张允和。她容貌秀丽,在所
有女孩中显得出类拔萃。家里10个兄弟姐妹中,她虽然身材最为瘦小
却风趣好动。
  以后成为汉语拼音方案设计者之一、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研
究员的语文学权威周有光,1929年那年还是个英俊腼腆的青年。但他
早已心仪秀美的允和,所以常常找借口去看她,希望能够赢得她的芳
心。张允和却总是躲着这个痴情的男孩,她从东宿舍藏到西宿舍,还
吩咐管理员说她不在。
  周有光每一次出击都没有“得逞”,只能失望而归,张允和因此
在同学中间得了一个“温柔的防浪石堤”的绰号。
  原来张允和16岁时,暑假里到周有光家玩就认识了周有光,那时
他在大学里念书,而张允和正读初中三年级。之后这个男孩就总去找
她,后来,周有光的浪头冲破了张允和的石堤。
  他们一起到江边散步,开始了甜蜜的爱情长征。他们在石堤上坐
下来,两人都紧张得没有一句话。周有光拿出一本小书来,张允和看
了一眼,心想:这个人真坏啊,拿了一本莎士比亚的书,英文本的,
以为我不懂英文啊。
  书上面写着一句话:我要在你的一吻中来洗清我的罪恶。这是莎
士比亚的一句名言,是罗密欧对朱丽叶说的。尽管允和没有让有光达
到在一吻中消除“我的罪恶”的目的,但周有光给允和留下了很好的
印象。
  周有光在他的第一封情书里还是担忧地说:我很穷,怕不能给你
幸福。张允和马上回了一封十张纸的长信,所表达的只有一个意思,
那就是幸福是要自己去创造的。对于有光,更令他鼓舞的是允和的父
母思想开放,支持他们的自由恋爱。
  由于周有光在杭州教书三年,张允和从光华大学借读到杭州的之
江大学,与周有光也就靠得更近了。周末,他们相约在西湖的花前月
下,这对洋文呱呱叫的新式青年,身子保持着距离,心中充满了甜蜜,
却怎么也鼓不起手牵手并肩走的勇气。
  爱情就像一棵年轻的果树,5年的卿卿我我,花开花谢,也到了
该收获的时刻。
  1933年,两个满脑子新思想的年轻人终于举行了婚礼。婚礼新式
而简单,来的人却非常多。
  结婚一周年的那一天,允和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小平,接着
小平又有了妹妹,一家人的生活和和睦睦,平静安祥。
  然而不久后,抗日战争爆发了,张允和与周有光带着两个孩子开
始大逃亡的艰难岁月。6岁的女儿小禾不幸病死,儿子小平又被流弹
打中,差一点丧命。
  颠沛流离了十多年,先后搬家30次,一家人终于盼来了解放与和
平的年代。1952年,张允和受叶圣陶先生的推荐,从上海调到北京的
一家出版社工作。
  喜欢写作的张允和事无巨细都会向在上海的丈夫汇报,一次她在
信里坦白说她收到了一个相识了几十年的朋友的来信,来信说对方已
经爱了她19年。允和让丈夫猜他是谁,周有光在回信里一本正经地猜
了起来:是W君吧?是H君吧?那么一定是C君了。
  不料,这些夫妻间嬉戏的书信却在1953年的一场“三反五反”运
动里成为特务的证据,审查者说那些英文字母都是特务的代号。从未
蒙受过这种耻辱的张允和精神崩溃了,她为自己的坦白和忠诚付出了
沉重的代价,却也赢回了天长地久的恩爱。
  人世沧桑,岁月无情,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各种浩劫,那些折腾人
的和被折腾的都已经离去,惟独张允和与周有光还恩爱如初,幸福得
像一对初恋的情人。
  每年的结婚纪念日,孩子们都要来祝贺老两口的这份天伦之乐,
令许多年轻人也看得眼馋。张允和80岁的时候这样回忆她与周有光在
上海吴淞的第一次握手,她说,当她的一只手被他抓住的时候,她就
把心交给了他。从此以后,不管人生道路是崎岖还是平坦,她和他总
是在一起,她一生的命运紧紧地握在了他的手里。
  张兆和与沈从文:“木讷的沈从文万万没有想到在那些目睹他出
洋相的女学生中,就有以后成为他夫人的张兆和。”
  就在张允和与周有光喜结良缘后不久,她的妹妹张兆和也在名作
家沈从文的长时间进攻下举手投降,成为这个情书圣手的俘虏。
  沈从文来自风景秀美的湘西。玲珑剔透的山水孕育了他的才情,
人性美好的凤凰小城赋予他柔顺多情的个性。
  这位杰出的小说家和历史文物研究家一生共出版过三十多部短篇
小说集和六部中长篇小说,是少数几个拥有世界性声誉的现代中国作
家之一。
  青年时代的沈从文就因写过一些新潮的白话小说而在文坛小有名
气,由于诗人徐志摩的介绍,他被中国公学校长胡适聘为教师。然而
木讷的沈从文第一堂课就洋相百出,他万万没有想到在那些目睹他出
洋相的女学生中,就有以后成为他夫人的张兆和。
  18岁的张兆和在中国公学曾夺得女子全能第一名,她聪明可爱,
单纯任性。兆和身后有许多追求者,她把他们编成了“青蛙一号”、
“青蛙二号”、“青蛙三号”。二姐张允和取笑说沈从文大约只能排
为“癞蛤蟆第十三号”。自卑木讷的沈从文不敢当面向张兆和表白爱
情,他悄悄地给兆和写了第一封情书。
  老师的情书一封封寄了出去,点点滴滴滋润着对方的心。女学生
张兆和把它们一一编了号,却始终保持着沉默。
  后来学校里起了风言风语,说沈从文因追求不到张兆和要自杀。
张兆和情急之下,拿着沈从文的全部情书去找校长理论,那个校长就
是胡适。兆和把信拿给胡适看,说:老师老对我这样子。胡校长答:
他非常顽固地爱你。
  兆和马上回他一句:我很顽固地不爱他。胡适说:我也是安徽人,
我跟你爸爸说说,做个媒。兆和连忙说:不要去讲,这个老师好像不
应该这样。
  没有得到校长胡适的支持,张兆和只好听任沈老师继续对她进行
感情文字的狂轰滥炸。沈从文开始了他马拉松式的情书写作。
  1932年夏天,张兆和大学毕业回到了苏州的老家。沈从文带着巴
金建议他买的礼物——一大包西方文学名著敲响了张家的大门,二姐
允和出来招呼了这位不速之客。
  弄堂很窄,允和对站在太阳底下的沈从文说:你进来吧,有太阳。
沈从文不进来,允和就对他说三妹上图书馆去了,不在家,让他进来
等。沈从文听完说了声“我走吧”,回头就走了。
  沈从文回到了旅馆,一个人躺在床上胡思乱想,满脑子尽是张兆
和的音容笑貌。
  三妹回来后,允和把她骂了一顿:你假装用功,明明晓得他今天
要来。兆和说:我就是用功,哪晓得他这个时候来啊。允和让妹妹大
大方方地把老师请到家里来,兆和终于鼓起勇气请了沈从文。
  心潮澎湃的沈从文回到青岛后,立即给二姐允和写信,托她询问
张父对婚事的态度。他在信里写道:如爸爸同意,就早点让我知道,
让我这个乡下人喝杯甜酒吧。张兆和的父亲开明地答:儿女婚事,他
们自理。
  带着这份喜悦,两姐妹便一同去了邮局,给沈从文发电报。允和
拟好的电报是:山东青岛大学沈从文允。很简单。兆和的则是:沈从
文乡下人喝杯甜酒吧。这也许是中国最早的白话文电报了,但邮局没
有收,而收下了允和的。
  与沈从文订婚之后,张兆和为了和心爱的人靠得更紧,只身来到
青岛,在青岛大学图书馆工作。专心于写作的沈从文在生活上一塌糊
涂,一次洗衣服时,兆和发现了一张揉碎了的当票。原来沈从文把兆
和的一只戒指当了,却忘了取回。
  1933年9月9日,沈从文与张兆和在当时的北平中央公园宣布结婚,
但并没有举行任何仪式。新居是北平西城达子营的一个小院子,这个
媒是允和做的,所以沈从文一看见二姐允和就叫她“媒婆”。
  新婚不久,因母亲病危,沈从文回故乡凤凰探望。他在船舱里给
远在北平的张兆和写信说:我离开北平时还计划每天用半个日子写信,
用半个日子写文章,谁知到了这小船上却只想为你写信,别的事全不
能做。
  不幸的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历次政治运动都没有放过沈从
文。一次又一次来势汹涌的打击,使忧郁过度的沈从文陷入了病态的
迷狂状态,他不断念叨着“回湘西去,我要回湘西去”,张兆和无言
地面对此情此景,眼泪禁不住滚滚而下。后来,在妻子悉心的照料和
药物治疗下,沈从文渐渐恢复了健康。
  这些难忘的经历使他的心灵产生了对苦难的免疫力,使他和妻子
坚强地度过了艰辛清贫的岁月。
  1988年5月10日,饱经沧桑的沈从文安祥地离开了人世,把无限
的眷恋留给了白发苍苍的妻子,就如同留给了人间无限柔美的湘西。

  沈从文(1902~1988年),原名沈岳焕,苗、汉血统,出生于湖南
凤凰县。1924年,在《晨报》副刊上发表了他的处女作《一封未曾付
邮的信》。
  沈从文以小说创作为主,散文创作为辅,一生结集六十多种,是
创作数量甚为可观的现代作家之一。
  1926年至1928年,是其创作的起步阶段,主要作品集有《鸭子》、
《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合集》等,三四十年代是其创作成熟、丰收的阶
段,其代表作有中篇小说《边城》、长篇小说《长河》、散文集《湘
行散记》,先后写于这个时期。
  沈从文首先把创作看成是自我意识的自由表现,在小说中真实地
写自己自由的历史感受。
  其次,对人性的讴歌与表现,也是沈从文创作中一贯的审美理想,
并且他把表现人性看成美的极致,把它作为文学表现的终极目的贯穿
在他的文学创作中。

 

上一条:
下一条:爱 不能轻许第二次

关闭窗口

请进>> 鲁 青 网 首 页

新闻概览

各报刊投稿信箱

大众论坛

 

 

 
报业集团 - 版 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webmaster@mail.dzdaily.com.c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