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财经] [生活] [体育] [ IT ] [娱乐] [社会]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大众电脑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小记者

大众网其他刊物 >>

山东青年报 齐鲁少年 山东青年        
   
大众网首页 -> 山东青年报 -> 青年报一版

42℃!省城气温创下了46年以来的最高!高温下,记者走近了坚守在 各自岗位上的几位青年人,同他们一起感受高温,感受工作的快乐和 艰辛。
聚焦高温下的“热点”


大众网-
山东青年报   2002-07-18 15:50:55 sdqnb20020718

  交警,热浪中认真把握每一分钟
  □本报记者 何亚宁
    42℃!省城迎来了46年来的最高气温。然而,作为省城形象代言
人的交警们却依然在暴晒中挥汗如雨地工作着。7月15日,记者采访
了一些在热浪中坚守工作岗位的交警。
  15:00,这几乎是地表温度最高的时间,大地被阳光晒得发亮,
远处的景物也变得模糊起来。在经十路的岗位上,记者见到了周鹏。
  周鹏所在的济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大队主要职责是重大活动
的“警卫”工作;同时,他们还担负着全市的机动车专项整治的重任。
“由于工作性质,可以说,我们直接代表着济南交警的形象!”正在
负责机动车专项整治的周鹏擦了擦下巴上的汗水,自豪地说。虽然汗
碱已经遮住了帽檐原本的颜色,虽然汗水已经浸湿了全身的制服。但
在这个只有24岁的小伙子黝黑的脸上,却丝毫看不到疲倦。
  记者把随身携带的温度计放在了周鹏所站的地方,不到10分钟,
红色的指针已经升至50度的极限。“热天为我们的执法工作带来了更
大的难度。许多违章者本身对我们的执法就有抵触情绪,再加上天热,
情绪比较烦躁;当我们纠正违章行为时,对我们往往不理解,甚至恶
语相向。酷暑打不倒我们,但社会的不理解令人难以接受!”
  15点07分,周鹏伸手拦住了一名骑摩托车不戴头盔的违章者。为
了不影响交通,他把违章者带到了路边,这也让他有机会躲避一下阳
光。检查完证件后,周鹏告诉这名违章者,根据规定,摩托车要暂扣。
这时,违章者开始求情,并一再重申其两证齐全,“罚点款算了,就
别扣车了。”“对不起,您不带头盔就无法消除安全隐患,为了保障
您的行车安全,根据规定,必须暂扣车辆。请您配合我们的工作,谢
谢。”虽然周鹏不停地进行解释,这名违章者却丝毫听不进去,说的
话也越来越难听,直至摩托车被拉走,才愤愤地离去。“这是常有的
事,都习惯了。虽然很理解他们的心情,但我们必须依照规章制度办
事,这也是为广大市民的安全着想。”他无奈地说。
  记者粗略地统计了一下,在一个半小时之内,周鹏和同事共检查
机动车100多辆,暂扣违章的摩托车20多辆。
  据济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大队副大队长李超介绍,虽然他们
采取了定期查体、提供各种冰镇饮料、改善伙食等措施,但由于工作
的特殊性,仍有很多人中暑。他希望广大市民能够理解他们的工作,
“这样,我们就无悔无憾了!”

  送水小伙“怕不热”
  □本报记者  杜启洪
    见到张志江时,他刚送完水从楼上下来,不停地用手抹着脸上的
汗水,湿透了的衣服紧紧地贴在身上,露在衣服外面的皮肤晒得黝黑
发亮,凝着点点汗珠。面对记者,他憨厚地笑笑:“没什么好说的。”
  张志江今年22岁,来自东平县。因家庭条件不好,读完初中他就
回家务农了。今年年底要结婚,需要一大笔钱,实在找不到好的挣钱
门路,张志江就跟着老乡来济南打工。试了好几样工作,不是干不了
就是干了拿不到钱,最后他买了辆二手自行车,给舜玉路上一个纯净
水供水站干起了送水的活。
  “这活其实不轻快。”小张说,每桶水40斤,按说扛上几层楼不
是什么难事。可最多的时候一天要送二十多桶,还要不停地到处跑,
就不是那么容易了。为了节省时间,一般都要带上3桶水,骑车跑十
几里路,然后再一桶一桶地扛上楼去,累得腿发颤。特别是大热天,
骑一趟车累得喘不过气来,遇到上坡路根本骑不上去,只能推着走。
到了之后还得赶快扛上楼去,经常要咬着牙一点点地往上蹭。
  张志江说,只要用户打电话来,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尽量地按约
定时间送去。就在前一天(7月14日)中午,小张到二七新村一个用
户家里去送水,没来得及吃饭,又热又饿,走到半路忽然两眼发黑。
“我知道自己坚持不住了,赶紧停下来,买个烧饼吃下去,又喝了半
瓶子水,才感觉好点。”等他把水送到用户家的时候,已经晚了约定
时间20分钟。不过那家人很体谅他,这么热的天来送水,没有责怪他
送晚了。“自己心里倒觉得不好意思。”张志江说。
  聊天的中间,小张拿起挂在自行车上的水瓶子喝了几口水。瓶子
是塑料的,小摊上常见的那种,看样子能装2斤水。他举着水瓶子说:
“大热天干活离不开这个。不过别看我送水,喝水也不容易。”送水
站里用一把电热壶烧水喝,夏天根本不够喝的,大多时候是装瓶子自
来水留着路上喝。“不过天热对我们来说不是坏事,用户喝水多,我
也能多挣点。”
  让他高兴的是,送水虽然累点,但能按月拿到工钱。每月200块
钱的工资,再加上一桶水5角钱的提成,张志江平均每月能挣四五百
块钱。除去吃住的费用,每个月能剩300多块钱。“从过年就在这里
干,到年底能挣三四千,够结婚用的了。”张志江说着说着情不自禁
地激动起来。

  修路工:汗水筑就新城路
  □本报记者  薛尧
    7月15日下午3时40分,济南市青年东路改造施工现场。济南市城
市建设工程公司机械分公司的一支道路修筑队正在这里紧张地忙碌着。
  烈日当空,脚下的柏油路面温度高达50℃,记者站在树荫里也已
大汗淋漓。正在马路两侧人行道上挖沟、铺设管道的修路工人们舞动
着铁锨、镢头,挥汗如雨,却没有要歇息的意思。
  在路东侧的工地上,一个青年身影出现在记者视线之中。他浑身
被太阳晒得黝黑,只穿了一件灰色短裤,头顶着一顶破草帽,正吃力
地将一截近一米长、足有100余斤的下水管道放到已挖好的地沟中。
汗水顺着他的臂膀流下来,留下条条痕迹。趁着他喝水的空当,记者
上前与他攀谈起来。
  他叫李田山,今年20岁,来自德州禹城。初中毕业后在家务农,
从去年开始到城里来打工。
  他说,在这段工地上工作已经有3个月了。每天早上6:00出工,
晚上7:30收工,近来天气太热,中午休息的时间延长到了两个半小
时。就这样,一天的工作也在10小时以上。我问他这样干能不能吃得
消,他憨憨地一笑说:“没事,前些日子刚回家收完麦子,在这儿跟
在田里干活差不多。”
  由于马路上实在太热,为了采访能继续下去,在征得工段负责人
同意之后,我跟随李田山来到了他的工棚之中。
  简易的工棚里阴暗潮湿、充满了汗臭味。可喜的是,棚顶上竟安
装了吊扇,砖头、木板拼装起来的床铺上,还放着几盒“藿香正气水”
。小李告诉我,那是昨天公司派人送来的。像这里的条件,在济南市
的施工工地中,还算是不错的。
  与小李说话期间,他在不停地喝着水。他说,在一天所做的事中,
除干活儿外,最重要的还有两件:一是喝水,二是睡觉。“在工地上,
5升装的一桶水不到半天就喝光了。

  公交司机受“烤”验
  □本报记者  孙金华
    近几天的持续高温,使济南人感受到了火炉“滚滚热浪”的巨大
威力。
  7月15日下午15:20,记者顶着近40℃的高温来到洪楼75路车始
发站,登上了即将出发的车,顿时一股热气扑面而来,滚烫的扶手、
滚烫的座位,就像进了火炉一样,那滋味真是不好受。因记者没有带
温度计,没法测量车内的准确温度,据司机师傅说,正午时分车内的
温度一般在50℃左右。
  车缓缓地开出来,来到第一站洪楼站,“哟,这么烫啊!哇,烤
死了!这天气太热了,还让人活吗!”陆续上车的乘客的咋呼声、抱
怨声不时地传入了记者的耳朵。
  由于天气太热,原本车水马龙的大街,也变得车少人稀了,所以
车行走起来还是比较顺畅,几乎是每隔2分钟到一站。“干我们这一
行的,最怕堵车,”司机师傅拿起毛巾擦了一下满脸的汗水告诉记者,
“开起来还能有点风,如遇堵车可就惨了,整个人就像被架在火炉子
上烤一样,那滋味……”司机摇摇头,没有继续说下去。此时,车已
经行驶到体育场这一站,时针已指向15:45,记者看到司机师傅的上
衣已经全部湿透,头顶上那台小小的电扇已经成了摆设,吹出来的风
还不如自来风凉爽,司机左边玻璃上挂着一块擦车布,但也挡不住外
面那火辣辣的阳光。“我们平均每天跑7趟车,每一趟来回跑下来,
大约需要一小时零20分钟,一趟车下来,整个人就像洗了桑拿一样,
浑身上下全湿透了,干我们这一行的,不用花钱洗桑拿了。”司机师
傅无可奈何地笑笑说。
  济南公交总公司二大队王队长告诉记者说:“公交人正接受高温
的‘烤’验,现在每天流的汗要比喝的水多。近几天来,持续的高温
把泉城的马路都烤软了,但公交人没有被“烤”趴下!”
  当记者离开车队走在马路上时,感到一股热浪从脚底直冲上来,
路面烫得让人不得不加紧步伐,路边的不锈钢护栏和街边的高层建筑
映射出无数个明晃晃的太阳,令人头晕目眩。

 

上一条:309个不达标单位被取消称号
下一条:高考过后谈高考

关闭窗口

请进>> 鲁 青 网 首 页

新闻概览

各报刊投稿信箱

大众论坛

 

 

 
报业集团 - 版 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webmaster@mail.dzdaily.com.c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