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印记(33)还原真实的“周家店闸”——元已有之,民国重修

2016-07-22 09:29:00来源:大众网作者:张燕

编者按: 

  聊城,地处鲁西平原,毗邻河南、河北,位于华东、华中、华北三大区域交界处。代表中国商业文明的京杭大运河和代表农业文明的黄河在这里交汇,礼乐兴邦的齐鲁文化和慷慨悲歌的燕赵文化在这里交融。 

  聊城历史悠久,人文繁盛,涌现出无数英雄豪杰。这些人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也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构筑起这座城市的文化品格。 

  聊城以“江北水城·运河古都”而著称。京杭大运河和徒骇河纵贯市区,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市湖泊东昌湖环抱古城,光岳楼、铁塔、山陕会馆、、傅斯年陈列馆、孔繁森纪念馆等闻名海内外的文物单位,似颗颗明珠闪烁于城中湖畔,形成了“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城水一体、交相辉映”的独特城市风貌。 

  生活在一座城市,要读懂她的内涵,了解她的故事。聊城,值得我们无限品读。大众网聊城站推出人文地理类新闻栏目——《聊城印记》,在往事中诉说聊城历史,在现实中描绘聊城发展,在历史、现在、未来的穿越交错之间,记录聊城,爱上聊城。 

  大众网聊城7月22日讯(见习记者 张燕)逛聊城段运河,有一处是必看的,那就是“周家店闸”。

  据说这处船闸,横跨在古运河上有七百余年了,由南闸、北闸和越河(也叫“月河”,因河道形似月亮,跨越闸坝而得名)三部分组成。据实地测量,南、北两处船闸相距仅66.20米,是聊城段运河沿线唯一一组“复闸”。

  “周家店闸”全貌。大众网记者 张燕/摄

  从元代至清朝的诸多史书中

  没有关于“周家店闸”有南、北二闸并存的文字记载

  谈起“周家店闸”,还要从1289年“会通河”的开凿说起。

  话说1272年,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北京后,考虑到再由“隋唐运河”向北京运送粮食会多走许多“冤枉路”,遂决定将这段运河截弯取直。而截弯取直后要重新开挖的运河,恰巧要经过聊城。

  于是乎,元政府在1289年就开通了泰安东平县到临清的运河河道。这段河道上接济宁境内的济州河,下通临清境内的卫河(也叫御河)。开凿完工后,元政府还给它取了一个特别洋气的名字叫“会通河”。

  “会通河”河道。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 陈清义/供图

  “它自阳谷县张秋镇入聊城境内,流经该县的阿城、七级两镇,而后通过李海务流入东昌府区,再由其境内的梁水镇流出进入临清,经过临清境内的魏湾镇、戴湾镇,最终出临清市区汇入卫河,全长共97.5公里。”

  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馆长陈清义,研究“会通河”有十多年的时间了。他不仅陆续出版了《聊城段运河文化研究》、《中国会馆》等书,还是《京杭运河(聊城段)沿线文物调查报告》的主要参与者之一。

  “会通河”河道。阳谷文化馆 李健/供图

  可这段运河在开凿之初因河道“岸狭水浅不任重载”,再加之所流经地区南北水流落差大,且少有水源补给,故行船极为不方便。为了克服这一困难,确保“会通河”漕运畅通无阻,元、明、清三代政府都不遗余力地对该段河道进行过疏浚,并在此基础上兴建了三十余处船闸。

  “周家店闸”属于兴建较早的那一批。这在《元史·河渠志一》中有记载:“周家店闸南至七级闸一十二里,大德四年正月二十一日兴工。八月二十日工毕,夫匠四百四十二,长一百尺,阔八十尺,两直身各长四十尺,两雁翅各斜长三十尺,高二丈,闸宽阔三丈。”

  “周家店闸”全貌。大众网记者 张燕/摄

  如果你稍微留心就能发现,在《元史·河渠志一》的这段文字记载中,没有明确的字眼表明,元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所兴建的“周家店闸”有南闸和北闸两处,也没有记载有关“月河”的只言片语。

  那现存的这处既有“南闸”和“北闸”,又有“越河”(月河)的“周家店闸”到底是什么时间建的呢,它又为何要建成如今这般模样呢?为了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记者可没少费了功夫儿,单单是船闸就去了不下五次。

  “周家店闸”之月河。大众网记者 张燕/摄

  但是在前四次的走访中,无论是曾对该闸进行过考古勘探的业内专家,还是村内的土著居民都告诉记者,现存的“周家店闸”只有“闸顶”最上面的三行条石和用于蓄水、行船的大闸门及它一旁的“月河”是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重修的,其余的部分皆为元、明、清三代的遗存物。

  可《元史·河渠志一》中,确实没有关于两个“船闸”和“月河”的记载啊?那有没有可能是明、清两代政府在后续对运河进行疏浚的过程中,又在“元闸”的基础上进行了重修,从而使得此处由一个船闸变成了两个,并新开了“月河”呢?

  “周家店闸”全貌。大众网记者 张燕/摄

  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查阅了《东昌府志》(三本:一本是明万历28年的,一本是乾隆42年的,一本是嘉庆13年的)、《聊城县志》(两本:一本是康熙2年的,一本是宣统2年的)、《聊城县乡土志》(光绪34年)、《山东运河图说》(清1644——1911年)、《山东运河备览》以及从市文化局借来的《山东通志》九本史志,但这九本史书中无一例外对“周家店闸”的记载全部为一座,并不存在“南闸”和“北闸”两处相对而立的情况。

  “周家店闸”在明代就有“月河”

  现存“月河”系民国二十五年重挖

  但是关于“周家店闸”之“月河”,倒是有其中两本书中提到了。一本是明万历28年的《东昌府志》,其载“闸座凡四,周家店闸,元大德四年(1300)建。李海务闸,元贞二年(1296)建。通济、永通二闸,俱明永乐十六年(1418)建。闸下月河一道。”

  另一本是成书于乾隆四十年(1775)的《山东运河备览》,其载:“周家店闸,元大德四年建,国朝雍正六年修金门,宽一丈九尺六寸、高一丈九尺二寸[居济一得]。周家店距七级闸十二里……月河长六十五丈。闸官一员,闸夫二十八名,明万历八年革李海务闸官以周家店闸官兼管。”

  “周家店闸”之月河。大众网记者 张燕/摄

  虽然这两本书中都没有记载,“周家店闸”之“月河”的具体挖凿年代,但它至少在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就已经存在了,且到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还有。但当时的“月河”应该不是现在的样子,因为在记者走访的过程中,周家店村内三位已有80多岁高龄的老人(分别是罗会斌86岁、苗景生85岁、苗洪晋83岁)都曾对记者提及过现在的“月河”。

  据他们口述,周家店现存的“月河”是民国二十五年山东省政府在疏浚聊城段运河时重新挖凿的,在它旧址的附近还曾有一座“三官庙”(天官、地官和水官,具体修建年代不详),后因重开“月河”碍事,就将该庙给拆掉了。“庙前还曾有一棵歪脖老槐树,枝叶长得非常旺盛,树干上挂着一口大铁钟,在大炼钢铁时被人清走了。”

  至于曾存在于明、清两代的“周家店闸”之“月河”,为什么会在民国二十五年之前的一段时间内消失了,这其实很好理解。因为在清咸丰五年(1855),黄河在今河南开封兰考县“铜瓦厢”发生了决口,改道到了聊城,把“会通河”河道给冲毁了。

  在“会通河”被冲毁后,经咸丰政府疏浚还曾艰难地“运行”了45年。但后来因其确实难走,又加之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发生了“八国联军”侵华事件,清政府再也无暇顾及运河,遂改征“漕粮”为“现银”。到了第二年(也就是1901年),光绪政府干脆正式下令停止了漕运。

  “周家店闸”之月河。大众网记者 张燕/摄

  漕运被终止后,“会通河”就废弃了,当然其河道因无人疏浚管理也就出现了淤积。“周家店闸”之“月河”极有可能就是在这期间,被黄河的泥沙给淤积平了。在民国二十五年和上世纪50年代初期,山东省政府为重新利用“会通河”进行省内运输,又两度对其进行了疏浚。

  现存的“周家店闸”之“月河”,就是省政府在第一次疏浚运河时被重新开出来的。它位于“周家店闸”向西约60米处,远远看上去像是运河的一个支流,自南闸之外(南闸以南)从主河道分出,然后向西、再向北转东,最后在北闸以外(北闸北部)并入主河。

  但这里的“月河”不能通船,仅用来控制水流。在“月河”之上,跨河建有四个桥梁式涵洞,涵洞下设水孔,各孔上都装有木板孔门,可用绳索绞起,以控制水流。如今,虽然孔门在抗日战争时期就被烧掉了,但四个月亮门涵洞还在,如若走近还能依稀辨识出“月河涵洞”四个大字。

  “周家店闸”之“月河”涵洞。大众网记者 张燕/摄

  这四个大字的题写者,是时任山东省建设厅长的张鸿烈(1886——1962年,祖籍河南)。这张鸿烈可不是等闲之辈,他不仅是同盟会的成员,还是早年河南大学创校的领军人物。话说,“周家店闸”能得到他的亲笔题字,可见在当时诸船闸中地位之重要。

  如今,沿着“月河”走上一圈,你还能发现,在靠近“月河涵洞”的两侧河岸上和刚由“南闸”南分出的“月河”河道上,共有三小片用青砖和条石垒砌的河道护坡。经过河水的数年冲击,护坡上的青砖和条石现已残缺不全,但其一旁可通往河岸的石头台阶却依然可拾级而上。

  “周家店闸”之“月河”护坡。大众网记者 张燕/摄

  “这三个护坡都是用来防止水流太急冲毁河岸的,船只来了通过它一旁的石头台阶,可将货物卸到岸上的空地内。”聊城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文化旅游局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玉厚解释说,再早之前他曾在凤凰街道办事处做了十多年的文化站长,对这里的一切再熟悉不过了。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乐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