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山东 体育 娱乐 女性 购物 财经 幽默 评论 书画 博客 旅游 图片 论坛 房产 汽车 教育 健康 商桥 打折 十一运会官网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大众人物
站内搜索:
赵二湖:李雪健演活了我爹
2006-05-22 10:42:57 作者:逄春阶 大众网—大众日报



  电视连续剧《赵树理》正在央视一套播出,扮演赵树理父亲的演员,竟然是赵树理的二儿子赵二湖(左图),5月21日下午,记者电话采访了他。

  李雪健把我带到奇妙境界

  记者(以下简称记):赵老师,在电视剧《赵树理》中,赵树理的父亲赵和清演得非常到位,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让您演得活灵活现。
  赵二湖(以下简称赵):我不是演员,我从没演过戏。一想到突然间许多人围着你,灯光,镜头,话筒一齐对准你,你还要若无其事,还要进入角色,谈笑自若。我的天!怎么能自如得了呢?
  记:以前您是从事什么工作?
  赵:我原来在《山西文学》干编辑,后来到山西省作协创联部。他们让我演,就演了。我不会演,就是调动自己的真感情啊,演着演着就入戏了。
  记:但看上去您演得很熟练。
  赵:是李雪健带着我演,他很会带戏。当他化完装一出现,我的心竟然魔幻般地起了变化。他的扮相和气质、他的举重若轻的坦然———真的是改变了气氛和周围的环境,把我也带到了一个奇妙的境界。这不是一种理性的开导、安抚,而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错位。后来大家说,戏竟然演得还不错。到了后几场,高高低低的灯光,装着长杆的麦克风,迎面对准我的镜头和周围的人群都慢慢地淡漠了,消逝了,用演员们的行话说就是“淡出”了,只剩下戏,剩下赵树理,剩下我对父亲的回忆。
  我琢磨,为什么能演呢?还是个感情问题。比如清明节之前,下着小雨,到老人的坟地上去祭拜,虽然是对着土疙瘩,对着块石头,你也会哭,此情此景啊,何况是个大活人呢。李雪健一化装,我就把他当成我爹了。
  但我在剧中扮演的是我爷爷,这种梦幻般的感觉起于开拍前偶然和李雪健的一次玩笑,他在剧中扮演我的父亲,而我又扮演他的父亲,错综的关系,让我一时有点理不清头绪,于是边琢磨边和他念叨:你扮演我爹,我扮演我爷爷,也就是剧中的你爹……李雪健笑着说:“对呀,你演我爹,我演你爹,咱俩谁也不吃亏,扯平了!”
  记:您见过爷爷吗?
  赵:没有,我爷爷1943年就被日本鬼子杀了。那时我还没出生呢。所以对他的了解,完全是从父母那儿。
  记:农村场景是在你老家拍的吗?
  赵:对,是我们家的老院子,现在是赵树理故居,在尉迟村,我们老家人都叫尉迟村。北房是我爷爷过去住的,我和父亲就住西房。
  记:您对李雪健扮演的您父亲怎么评价?
  赵:我觉得用儿子的眼光看,那不能说是真的,父亲就是父亲嘛。但李雪健演出了我父亲的神,他演活了。他不做戏,演得很本分。他是你们山东人。他很了不起!功夫型的演员。

  李雪健唤起了我沉积多年的怀念

  记:我看到报道说在拍摄时,你不止一次流泪。
  赵:我虽然在剧中扮演的是赵树理的父亲,而演戏过程中始终激发、涌动的情感依然是儿子对父亲的思念。剧情中,赵树理离开我扮演的父亲参加革命去了,父亲把他送到了村口,而这一走,在真实的历史上就是八年哪。这期间,村里人传说他死了,奶奶给我姐姐挂了孝,而现实中的我还没有生出来。种种情景都集中在村口,赵树理转身而去,与父亲告别的一刹那,和我近在咫尺的李雪健的脸,不知不觉的化成了我脑海中思念多年的父亲。
  真实的我和父亲最后一次分别是在文革期间,我要去插队,他将要被送进高级法院。几个月后他就被迫害死在那里,那一别竟成了永诀。而剧中的一别也是赵树理和他父亲的最后一别。
  几年后,我爷爷便在日军的一次扫荡中被刺死了。两代人的遭遇,两个亲人的离去,又偏偏由我来演绎这历史的一幕,生离死别,集于一身,又怎能不为之情动呢?好像完全不是在演戏了,当我摆摆手,对就要离我而去的李雪健说:“去吧,这兵荒马乱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再能见上……”已是热泪盈眶了。那时我已经完全入了戏。男儿有泪不轻弹,人到此刻,却是不弹此泪不男儿了!
  记:您父亲去世时,您是多大?赵:我父亲是1970年去世的,我23岁。说实话,戏里戏外,只要和李雪健相见,我总是长久地看他,下意识地要从他身上捕捉父亲当年的影子,感受这难得的几十年后和父亲“重逢”,如梦如幻,恍恍惚惚,若即若离。
  有时候,我真想伸手去触摸一下他的脸……我多想这一切都不要结束,都是真的啊!

  李雪健和我父亲一样高尚

  记:我采访总策划张平时,他说剧本修改了多次。剧情虚构成分多吗?
  赵:这次创作人员下了大功夫。剧情基本上是真实的。当然也有虚构。我父亲活着时,经常说自己是农业方面的天才,而不是写作天才。他说应该调他到国家农业部去指导农业,他觉得写作不如搞农业重要。他一直在关注农业,有时到农村去,一呆就是一个月,帮农民打了几口井回来了,结果一个字也没写。有些人说他解放后没有几部大作品出来,等看完电视剧你就明白了。
  其实,我父亲的心思永远在农民那儿,在他看来,写作,最不费劲,描写的都是身边事儿,有何难的,那都是无心插柳。最难的是老百姓过日子啊!他牵挂着的是山沟沟里农民吃什么喝什么。
  记:电视剧《赵树理》主要突出了哪几方面?
  赵:简单说就是两方面。前半部分突出了他的文学创作,而后半部分突出了他的做人。或者说是两个高峰吧,做文上的高峰和做人上的高峰。李雪健把握得很好。
  李雪健老师告诉我,他没有把《赵树理》当成“戏”,他是怀着满腔热情接下这个活儿的。他也是农民的儿子,血管中流淌着农民的血液。赵树理做人的态度,文艺的主张,也是他多年来一直追求、实践的目标和方向。在整个拍摄过程中,他和我一样,也是游离在一种似我非我的状态中。
  现在,我经常回想起李雪健一头扎在人堆中找不到的情景。李雪健其实就站在围观的人群面前,但围观者依然伸长脖子向远看,问:“哪个是赵树理?”“哪个是李雪健?”
  记:真正的大艺术家就淹没在人群中,而孤芳自赏者,瞧不起老百姓的所谓大腕儿,其实没有大出息。
  赵:戏拍了一半,演员累病了好几个,李雪健也累倒了。被迫放缓了拍摄速度。我去看他,他眼圈塌陷下去很多,一脸疲惫,仍然坚持坐起来和我说话。我说从哪个方面我都该来看望您,感谢您。他笑着慢悠悠地说:“不,在剧中您是我的父亲,现实中赵树理是我敬佩的老师,从哪个方面讲,我也应该尊重您呀!”
  我想,李雪健能把赵树理演好,绝不仅仅在于他的演技,我从他身上感悟到了父亲身影重现的冲动;也绝不仅仅在于他像赵树理,而在于他的投入。人各有不同,但人的高尚的情感却是惊人的相似,互相沟通的。我感谢李雪健,固然因为他唤起了我沉积多年的怀念,让我重温了一次父子亲情,更因为通过他朴实、真诚的艺术再现,唤起了人们普遍的高尚情感和良知。

  ■相关链接

  赵树理简介

  赵树理(1906~1970)现当代作家。原名赵树礼,笔名野小、吴戴等。山西沁水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因家贫,少时即参加农业劳动。从小喜爱民间文学和地方戏曲。父亲赵和清是生产上的多面手,兼通易卜星象和医术,常带儿子参加农村自乐性团体“八音会”,这使赵树理熟悉农村生活,了解农民疾苦,而且多才多艺。1923年小学毕业后任农村小学教员。1925年考入长治山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受到“五四”新思潮的影响,接触新文学。后因参加学潮被开除。1929年被山西阎锡山当局逮捕入狱,次年获释。在此前后,卖过字画,当过江湖郎中、差役、录事,教过私塾,饱尝生活的艰辛。1936年任上党乡村师范语文教师。翌年参加山西抗日牺牲救国同盟会。抗日战争爆发后从事抗日宣传和民政工作。1939年起编辑《黄河日报》、《抗战生活》、《中国人》等报刊。1944年任华北新华书店编辑。1945年后编辑《新大众》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北京任《说说唱唱》、《曲艺》主编,并任中国文联常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主席等职。1957年后回山西长期深入农村生活。1965年回山西文联工作。“文化大革命”中遭残酷迫害致死。
  赵树理的创作活动始于上世纪20年代末。1930年首次发表了反映农民生活的短篇小说《铁牛的复职》。1943年发表成名作、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稍后的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被誉为“反映农村斗争的最杰出的作品,也是解放区文艺的代表之作”,为他赢得了更大的声誉。此后,又发表了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中篇小说《邪不压正》,短篇小说《地板》、《福贵》、《田寡妇看瓜》、《登记》等一系列有影响的作品。1954年后著有长篇小说《三里湾》,短篇小说《锻炼锻炼》、《套不住的手》、《实干家潘永福》等作品。另写有评书、鼓词、剧本、评论等。他的创作已结集为《赵树理文集》和《赵树理文集续编》出版。不少作品已被译为英、法,德、俄、日等20余种文字,产生了国际的影响,赵树理的创作以农村生活斗争和社会关系的变革为题材,塑造了一系列新型的农民形象。他的小说情节生动,故事性强,语言质朴风趣,善于通过人物自身的行动和语言来展现性格,具有新颖独创的大众风格,在小说艺术的民族化、群众化方面做出了贡献。

编辑: admin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