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山东 体育 娱乐 女性 购物 财经 幽默 评论 书画 博客 旅游 图片 论坛 房产 汽车 教育 健康 商桥 打折 十一运会官网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大众人物
站内搜索:
安南:曲终人散 "世界总统"十年路
2006-12-15 15:44:00 作者: 中国日报网站

    当地时间12月14日,潘基文宣誓就任,并对即将离任的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表达了敬意和感谢。2006年年底,68岁的安南终于可以卸下世界上最沉重的担子,告别风光背后的无限艰辛了。    

    过去十年中,安南伴随着联合国走过了政治生涯中的高峰与低谷。有人称他为“世界首席外交官”,也有人批评他是“世界最差管理者”,还有人将他封为“世界总统”、“世俗沙皇”。但也许《圣经·马修福音》中的一句话对他来说更贴切:“上帝保佑和平使者,因为他们应该被称之为上帝的孩子!”2003年2月,俄罗斯外长伊万诺夫将其刻在一个走钢丝的木雕小熊上,送给了兢兢业业、坚定不移地走了十年“钢丝”的安南。     

    ***正面肖像:世界首席外交官     

    ·非洲之子     

    安南1938年4月8日生于加纳的库马西市的一个非洲部落酋长之家,在美国和欧洲接受了良好的西式教育。1959年,他首次离家出国,获福特基金会的奖学金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的麦卡莱斯特学院学习,并取得经济学学士学位。还曾就读于日内瓦高等教育大学。33岁时进入美国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学习,获得管理学硕士学位。    

    1962年,安南进入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工作,其后一直在联合国总部、日内瓦办事处、日内瓦难民专员办事处、世界卫生组织等部门担任行政工作。1974年,他回到加纳,担任国家旅游局局长。1974年中东“十月战争”后,他担任了驻开罗的联合国紧急部队民事长官。80年代初,安南调回联合国总部。    

    虽然安南自此之后的人生都在纽约度过,但他从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非洲人,并总是以此称呼自己,记者发现他的发言永远不离“发展”和“非洲”两个字眼;他不断呼吁发达国家增加对非洲的援助,减免其债务负担;他在世纪之交组织千年首脑会议,制定《千年发展目标》;为了解决非洲发展的主要障碍艾滋病,他与美国大制药厂老板见面,请求他们降低药品价格。在历任秘书长中,他访问非洲的次数最多。给记者印象最深的是一张安南出访非洲的照片:他穿着普通的衬衣,与当地村民一样跪坐在泥地上,与他们打着手势交谈。一样的肤色,一样的面容。难怪他的朋友都称他“非洲之子”。     

    尽管有人认为,安南在任期间,非洲地区危机不断,刚果和苏丹达尔富尔就是最好的例证。但在非洲人尤其是家乡人眼里,安南是完美无缺、受人尊敬的。非洲人说,安南的离去使非洲失去了一个“好的倾听者”,“我们会想念他”。而近乎疯狂地对安南高呼“父亲!父亲!”的加纳人说,安南留下的联合国比10年前他接手时更强大。民意调查显示,如果安南参加2008年加纳大选,可以顺利闯进第二轮。加纳总统则热情地说:“我们等待你载誉归来。”     

    ·UN风云     

    1996年底,个性鲜明的埃及人布特罗斯·加利与美国的矛盾激化,美国人决定把这个“不听话”的秘书长踢出联合国,他们成功了。时任联合国负责维和事务的副秘书长安南走上了这个全球瞩目的位子,成为唯一一位从联合国秘书处成长起来的秘书长。    

    安南在工作作风上与他的几位前任不同,上任伊始就展现出远大抱负和充沛精力。1997年7月16日,上任6个月的安南向联合国大会提交了一份90多页的改革计划,他将这份改革方案称为“无声的革命”,目的是精简人员,减少流程,取消重复劳动以及改善联合国的形象。从建议打破雇员“铁饭碗”到去年提出安理会改革方案,安南成为公认的联合国历史上最富有改革精神的秘书长。    

    在任的十年中,“斡旋”是安南除“改革”之外的另一个关键词。坐在联合国会议厅最高的位子上,安南没有任何实际的政治权力,没有可管辖的领土,没有可调遣的军队,“斡旋”就成为工作的主旋律,无论是在中东伊拉克危机、巴以冲突中,还是在南亚克什米尔争端、阿富汗战争里,都可以见到安南的身影,尽管他往往因此而陷入国际政治的旋涡。2001年10月,联合国和安南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在卢旺达发生大规模人道主义灾难之后,对人的尊严的重视让安南提出了所谓的“科菲主义”,即为了人道主义的原因,联合国可以突破国家的界限。但安南的思想太超前了,国家利益仍是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第一考虑因素,他的“突破国家的界限”的理论首先在美国和俄罗斯这两个最重要的大国那里就行不通。俄罗斯的车臣问题从来不愿让外人置喙;喜欢对外干涉的美国也只会根据自己的战略目标采取行动,而不愿在联合国的领导下到处“惹麻烦”。     

    安南建立在尊严基础上的外交思路为他招来了“天真、理想主义”的批评。为了避免伊拉克战争的爆发,安南在战前曾数次到巴格达斡旋,可招来的只是美国政府“对萨达姆太友善”的抱怨。不过,尽管没能阻止战争,安南还是赢得了世人的尊敬。    

    ·对垒美国     

    在美国人眼里,安南是他们扶上台的,他应该“知恩图报”。美国期待联合国按自己的意志运转,安南应该是为联合国服务的秘书,而非指挥联合国的将军。     

    但安南在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上并没有见风使舵,尤其是在伊拉克问题上。2002年伊战爆发前,安南对美国政府表示,绕过安理会采取单边行动不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未获联合国授权的战争是非法的。怒火中烧的布什总统抛出了一句让安南目瞪口呆的话:联合国无关紧要。“对于联合国和国际社会来说,这是悲哀的一天。”当布什抛开联合国最终发动伊战时,安南一脸无奈。    

    2004年9月,措辞谨慎的安南在英国广播公司记者的追问下终于说出,美国入侵伊拉克是“非法的。这明确表态震惊了世界,也惹怒了美国。    

    ·信任危机     

    2004年,一直被认为是“道德完人”的安南突然麻烦缠身,首先是爆出伊拉克“石油换食品”丑闻,有报道认为安南的儿子科乔·安南卷入伊拉克“石油换食品”交易。11月中旬,部分纪律糟糕的联合国维和人员在刚果(金)又传出了受贿和性虐待丑闻,引起轩然大波。    

    美国人的机会来了,他们列出了安南任职期间的“四宗罪”,以参议员科尔曼为首的美国部分政界人士要求安南辞职,布什更出面说,美国人对联合国的信任降到了历史最低点,安南陷入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但安南依然保持不卑不亢的态度,保持自己的信念。2004年12月8日,联合国大会出现了非同寻常的一幕:当安南秘书长结束关于联合国改革的讲话时,代表全体起立,报以长时间的鼓掌。它代表着一个共同的声音:支持秘书长的工作,反对美国对安南的指责。2005年3月,由美联储前主席沃尔克领导的独立调查委员会发表报告指出,安南在伊拉克“石油换食品”计划实施过程中没有任何腐败行为。     

    ·七访中国     

    安南在任期间非常重视协调联合国与中国的关系。1997年5月7日至11日,安南上任不久便来华进行他的中国“处子之旅”,此后,他又先后六次出访中国。     

    2004年1月,安南在中国农历新年之际发表电视录像讲话,祝愿中国人民春节快乐,并用中文对中国人民说“恭喜发财”。    

    2006年5月,安南在离任前最后一次访问中国。“大家好!”安南用不太熟练的中文在北大开始了他的演讲。在结束了与北大师生的座谈会后,他又赶往北京奥运会主会场——国家体育场的建设工地参观。安南说:“2008年,我也想来北京看奥运!”     

    ·最大遗憾    

    不过,安南在任期内也留下不少遗憾和未竟的心愿。2005年底,安南说出了任职期间的最大遗憾,就是没有阻止伊战爆发,如果时光倒流,他希望自己能够改写这一历史。    

    此外,联合国的大规模改革的成果也并不能令人满意,联合国的权利构架并没有实质改变,许多人认为他拿出的方案走得太远了。安南也不得不承认:“我的计划雄心勃勃,有人也许会说它过于雄心勃勃。”12月初,安南在离任之际重申对安理会改革的呼吁,他支持安理会增加10个席位。而美国只希望增加少数几个席位。    

    安南还希望在他任期内看到中东局势重新趋于平静。尽管即将在年底“交班”,但安南在前不久又赶赴中东地区进行外交斡旋,希望能够解决伊朗核问题和黎巴嫩问题的僵局。显然,错综复杂的中东问题不是安南这个即将卸任的联合国秘书长的一次出访就能解决的,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也许正是安南的个人魅力所在。    

    ***侧面剪影:细微之处见性情     

    ·亲民:最有魅力“老板”     

    “老板”是在联合国大楼工作的外交官对安南的称呼。现任联合国中国籍副秘书长陈健说: “秘书长和副秘书长应该是老板和高级雇员的关系。但安南比较强调民主作风,注重增加工作透明度。安南先生是我接触到的几任秘书长中最有人格魅力的一位。”     

    安南的民主作风在上台伊始就通过一件小事表现了出来,他交出了秘书长的专用电梯。这部电梯直通联合国大厦38楼,中间没有停顿,没有任何打搅。但安南寻求和他的职员建立联系,这样他就可以一大早就在电梯里和他们进行简短的闲聊。    

    跟随安南近10年的前首席发言人埃克哈德先生这样对记者评价安南:“我从来没有听到有员工在背后说他坏话,对于一个领导,这实在不容易。”     

    ·简单:最会穿衣男性     

    身高1米75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站着的时候总是腰板挺直。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即便是在劳累、忧伤或处在危险境地,安南总是仪表端正、一丝不苟,因此熟悉他的人常戏称他为“世俗教皇”。美国著名男性杂志《绅士》(Esquire)将他评为“全世界最会穿衣服的男性”之一,理由是他穿着讲究简单的搭配方式,不追随流行风尚却独具风格,不但高雅大方,还给人一股存在感和力量。     

    ·勇气:美军炸弹旁打电话    

    据安南的助手透露,每当遇到危险的状况时,安南都会变得愈发冷静。他会讲一些笑话缓解气氛,他的声音也会变得更加从容淡定。    

    1999年,安南来到战火纷飞的科索沃进行斡旋,当时美军的炸弹就在不远处炸响,但安南一直在一座楼房的阳台上平静地用手机跟几个重要国家的领导人通话,时间长达两个小时,他的唯一保护措施只是一件联合国普通维和人员的防弹衣。    

    ·浪漫:“我的夫人和伴侣”     

    安南和夫人娜内·拉格尔格伦都曾经有过不完美的婚姻。娜内出身于瑞典法律世家,金发碧眼身材高挑的她被人称为“白雪公主”。1983年娜内被举荐到纽约联合国总部工作,结识了科菲·安南。一次她随安南在东帝汶访问时,一位男子冲向安南,大声哭了起来,向他叙述当地正在发生的悲剧。已经订了机票准备启程的安南不顾误机,与这位男子聊了一个多小时。安南的善良从此打动了娜内,“白雪公主”主动向“黑马王子”抛出绣球。1994年,两人终成眷属,两年后安南就任联合国秘书长,娜内辞去联合国任职,当了职业画家。夫妇俩都是舞迷,在联合国大楼的众多场合中,珠联璧合的“黑白配”总是众人目光的焦点。     

    对安南来说,娜内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支柱。没有她在幕后的帮助,他几乎无法忍受持续的政治压力和全球生活的劳累。他常常喜欢将她称为“我的夫人和伴侣”。2006年5月20日,安南夫妇在中国的黄山兴致勃勃地锁上连心锁,他们对爱情的祝福定格在了摄影记者的镜头中。     

    ·愤怒:“你是个过度发育的学生!”     

    大喊大叫也不是安南的个性。埃克哈德曾说:“你从来不会听到安南提高嗓门说话,他最强烈的言辞是‘哦,老天爷’。”正如他的妻子所说的那样,他不相信大喊大叫会给人带来什么好处,至多产生消极的影响而已。多年来,安南被认为是一个非常镇静的人,一个几乎从不会提高嗓音的人,一个从来不会发怒或者失去耐心的人,人们最多能从他连续不断的搓手和眼睛猛烈的颤动中,感觉到他内心的焦虑。    

    2005年12月21日,温和的安南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罕见地发了火。英国《泰晤士报》一名记者问及安南儿子科乔在加纳“进口奔驰车时利用父亲政治地位避税”一事,安南当场指责该记者“厚脸皮”,并说:“这些年来你都像个过度发育的学生,令你的同事和同行羞耻,请你当一个称职的记者,不要再胡作非为。”     

    ·未来:回家发起绿色革命     

    2004年10月11日,安南在北京回答清华学生提问时就曾说出了自己退休后的打算——当个农民。他幽默地说:“我打算回加纳,建一个小农场,与那些进行农业劳动的人们一起劳作。当然不是整天呆在地头上。我要发起一次绿色革命,以支持农业发展。”    

    ***余音绕梁:秘书长必须“脸皮厚”     

    “我说话比较轻柔,所以很多人会忽视其实我是一个坚强、坚定的人。”——安南这样解读自己的克制性格。     

    “他们需要有厚脸皮,他们需要有幽默感,他们应该从内心和外表都能笑得出来,如果需要,也可以笑笑自己。他们应该努力听取这个组织内部和外部的人士的意见,能够和世界各国的领导人有效合作,我想有这些素质也就够了。”——安南2006年1月给继任者提出了忠告。     

    “国际足联有207个成员;而我们只有191个会员国。”——2006年6月世界杯开赛前夕,安南发表专文《我们多么羡慕世界杯》。    

    “这不是自助餐,不是一个供你们挑来选去的菜单。”——安南2006年8月28日赴中东落实黎以停火,称联合国安理会1701号决议是“固定菜单”,希望黎以双方整体落实。    

    “人权和法规对于全球的安全与繁荣是最重要的,如果美国保持自己的初衷,这一体制就能保持,当美国偏离了其最初的理想和目标,美国的那些海外盟友们自然就会感到困惑和麻烦。”——安南今年12月11日在美国密苏里州发表告别演讲。专家认为,严厉的措辞使安南成为联合国历史上首位以强烈批判美国政策为自己任期划下句号的联合国秘书长。     

    “为什么不呢?”——安南的人生格言表现了他以极大的坦诚对待新生事物的性格。(麦麦/环球周末工作室)

编辑: 肖辉杰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