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深读

国史修订重启

  被誉为五千年“ 国史” 的“ 二十四史” 及《 清史 稿》,新中国成立后整理出版点校本,是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古籍整理出版项目,但由于当时政治、经济、学术等客观条件的制约,点校本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和缺憾。

    被誉为五千年“ 国史” 的“ 二十四史” 及《 清史 稿》,新中国成立后整理出版点校本,是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古籍整理出版项目,但由于当时政治、经济、学术等客观条件的制约,点校本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和缺憾。

    2005年,中华书局着手点校本“二十四史”和《清史稿》的修订准备工作,今年7月,第四次修纂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预计2015年全部完成。为什么要重启国史大修?大修国史修什么?中华书局总编辑,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徐俊对此做了解释。

    ■为何重修?存有缺憾,阅读不便

    记者:历次校刻,重点都是什么地方?

    徐俊:重点是文字校订和勘误,也有些是出于某种政治需要,如清朝的殿本前后两次校刻,就对少数民族的称谓进行较多改动。

    记者:最近一次整理是什么时候?

    徐俊: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央指示下,中华书局组织实施“二十四史”的整理,形成第一部有完整标点校勘的点校本“二十四史”和《清史稿》,“第一次将全套正史从古董书架上请了下来,成为人人可读的现代整理本”。整理工作从1958年到1978年,经历了20年。

    记者:点校本出齐刚过去三十年,如今为什么又要修订?

    徐俊:这主要由于受当时政治、学术等客观条件的制约,点校本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和缺憾,给读者利用带来不便。

    ■存有哪些缺憾?二十四史,体例不一

    记者:能否详细解释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的不足和缺憾在哪里?

    徐俊:1956年,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郑振铎在《人民日报》撰文,提出要整理出版“面貌全新、校勘精良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版二十四史”。1958年,毛泽东指示吴晗、范文澜组织标点“前四史”(《史记》、 《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

    由于时间比较紧,导致“前四史”的整理方式、体例都不一样。最后只有《史记》赶在1959

    1967年那个时段,要求在点校工作中突出政治,认为“凡是美化帝王将相、宣扬封建道德、污蔑劳动人民的语句,不应用感叹号”,如《明史》里这样的一段话:帝(崇祯)出宫,登煤山,望烽火彻天,叹息曰:“苦我民耳!”当时认为“苦我民耳”是骗人的鬼话,决不能用感叹号,要改用句号。

    国庆前夕出版。1966 年,“文革”爆发,整理工作停滞。

    1967年5月,中央文革小组成员戚本禹要求中华书局继续点校“二十四史”,但由于政治干扰严重,随着戚本禹的垮台,点校班子自然解体。1971 年,“二十四史”点校重新上马。《清史稿》的点校,虽然1958年就提出了,但真正开始是1971年“二十四史”点校恢复后的事情。1977年底《清史稿》和《宋史》相继付型,次年初出版,点校工作完成。

    记者:其他各史也存在体例不统一的问题吗?

    徐俊:也有,整理工作历时20年,前后三个时段工作方式、校勘标准都略有差异。

    ■为何存有缺憾?政治风气影响标点符号

    记者:“文革”期间,当时的政治风气对点校工作是否有影响?

    徐俊:这在当时是很难避免的,当时学术界提倡“批判继承”和“古为今用”,具体到点校工作,要求尽量简洁,因此学者们做的很多校勘、考证工作并没有能够在校勘记中充分体现。

    记者:政治风气给内容方面带来什么影响?

    徐俊:政治对点校工作影响最大的时期,是1967年的短暂恢复阶段。那个时段,要求在点校工作中突出政治,强调连标点符号也要讲阶级斗争,认为“凡是美化帝王将相、宣扬封建道德、污蔑劳动人民的语句,不应用感叹号”,如《明史》里这样的一段话:帝(崇祯)出宫,登煤山,望烽火彻天,叹息曰:“苦我民耳!”当时认为“苦我民耳”是骗人的鬼话,决不能用感叹号,要改用句号。

    记者:这些都是时代观念的局限。

    徐俊:是的,不仅是标点,在分段提行的问题上也讲阶级斗争观点,按照体例应该按年月来划分的,但由于要突出农民战争和农民起义,当时就要求遇到农民起义就提行,如涉及陈胜、吴广、黄巢等人的内容都进行分段提行。

    记者:这次修订与三十年前比较,社会和学术环境有什么变化?

    徐俊:因时代变迁,学术风气变化很明显,如现在的学术考评重论文、论著,轻典籍整理,对包括修订工程在内的古籍整理工作,都有不利的一面,导致参与者难以全身心投入到修订工作上。

    记者:现在的研究有哪些有利条件?

    徐俊:30年来,在文献研究的深入、善本和大量海外古本的利用、出土的文献、简牍,以及检索技术的进步,都对修史有益。


魏鹏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