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深读

性,怎么“早熟”了

青岛市儿童医院诊断,孩子只是乳房提前发育了,“医生说,孩子年龄太小,建议不做性激素检查,是不是性早熟还要进一步观察。”  济南儿童医院内分泌科的梁向荣医生从医十几年,而内科专门开设性早熟这一项的门诊也不过十余年,“放到全国也就二十年的历史”。

在青岛一家医院,家长带着不到一岁的孩子候诊。

  本报记者 杨宁 摄

  最近,经由“圣元奶粉门”爆出的“性早熟”一词犹如紧箍咒,牢牢地把不少中国家长的眉心箍成“川”字:他们发现,“性早熟”犹如一场洪水汹涌而来,一不小心,自己的孩子就可能成为“性早熟”中的一个。

  事实上,多年前“性早熟”就已迹象渐现,只是这一次的“奶粉门”将其瞬间高强度聚焦在公众眼前。当“性早熟”成为公共现象,如何才能打破这梦魇般的魔咒?

  焦虑的家长

  “没喝那个牌子?”她摇摇头,“真吓人啊!”

  8月14日,周六。济南儿童医院一楼大厅,带着孩子看病的家长来来往往。入口处多了一张蓝色的临时的公告牌,牌子上写着“本院开设内分泌科”,“性早熟”被排在诊治范围第二位,十分醒目。

  公告的落款时间为今年8月。“自从那件事(圣元奶粉门)后,医院每天都接到非常多的电话,都是家长询问自家孩子是不是也性早熟了,有时一天能接到几十个。有些家长很焦虑,根本不听劝,硬是要带孩子来看,医生说没事才放心。”济南儿童医院内分泌科的梁向荣医生如此描绘最近一段时间他所在的门诊部爆热的情况。

  继8月9日邹平县一名11个月大女婴性早熟被媒体报道后,山东省一些城市便陆续浮出性早熟的婴幼儿案例。据8月14日的一篇报道,济南市长清区一名四个月大女婴乳房和卵巢发育。孩子的母亲说,孩子三个月大时乳房就有些突起并且发硬,当时她以为孩子只是胖。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内分泌科两位专家言辞谨慎,“判断是不是性早熟要谨慎”。虽然医学上对于性早熟已有明确的界定:女孩8周岁以前乳房发育,10周岁以前有月经;男孩9周岁以前第二性征发育。但性早熟也有区别,分为真、假性早熟和部分性早熟。而假性性早熟则是性器官直接受刺激导致性发育提前。部分性早熟是乳房增大或者毛发生长等现象,不是真正的性功能发育。

  但很多性早熟是特发性的,“就是说你找不出具体原因”。内分泌科的医生们说,诊断一个性早熟患者需要较其他疾病更长的时间,“你得慢慢地问,从家族病史,到出生史,是不是母乳喂养,断奶后添加什么辅食,孩子的饮食习惯,是不是偏食挑食,家里有没有放避孕药,都得问,问得非常仔细。”如果能找出原因,比如疾病导致内分泌失常,或是截断外来激素源,不论真假性早熟,都能对症治疗。

  即使这样,也有找不出致病原因的。每个月从河北来医院打针取药的女孩瑞瑞已经坚持了5年的治疗。她从5岁开始乳房发育,到现在梁向荣还是找不出病因,只能定期检查她的身体状况。好在这5年来,用药物抑制性早熟发育的效果不错,虽然这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对于病情的描述,医生们有意用克制的词语。

  从济宁转来的一名6个月大女婴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性早熟。梁向荣说,目前只能判断孩子乳房增大,并没有出现其他症状,还要继续观察,“目前看只是‘单纯性乳房早发育’,建议观察。”

  “单纯性乳房早发育也算部分性早熟一种,但不用‘部分性早熟’一词,是不想让家长那么紧张,一听到‘性早熟’就受刺激。”梁向荣希望家长的心态能够放平稳一些,不要过于紧张。

  周六和周日是济南儿童医院内分泌科全天门诊的日子。这时,忙碌了一周的家长可以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跟医生多交流孩子的情况。梁向荣说,最近几个周末,来看性早熟的能从早排到傍晚。

  候诊的时间里,与孩子们的活泼好动相比,家长们大多不发一言地等待着。

  坐在长椅上,一名来自淄博的年轻母亲低声地跟周围的家长交流情况。她的孩子是早产,当时专门买的进口早产儿奶粉,现在要换奶粉,她都是托人买质量好的,“放心”。

  “没喝那个牌子?”她摇摇头,“真吓人啊!”

  坐在她身边的另一位母亲沉默许多。她轻轻摇晃着怀抱里的孩子,被问及是否来看性早熟,她把头转到一边,看了一眼襁褓里的孩子,一言不发。

  而更多家长被问及孩子是否来看性早熟时,恼怒地低喝道:“别烦我!”甚至起身走开。眉宇间写满焦躁与压力。

  他们的全部身心都放在身边的孩子上,不安地等待着医生的诊断。但不管结果如何,阴影已经笼罩在他们的头上。即使得到医生委婉的安抚或是“继续观察”的说法,也无法完全打消他们的焦虑。连医生也承认,食品安全,周围环境如洗涤剂、塑料、残留农药,电视画报视觉因素都可能是导致孩子性早熟的隐形凶手。

  问题出在哪儿?

  这一切仿佛一个外表光滑的鸡蛋,散发着一丝异样的气味,却找不到那个本该存在的缝隙。

  突然爆出的“奶粉门”事件仿佛提醒了家长一样,青岛市北区的张女士在一周前发现,自己6个月大的女儿甜甜的乳房有点鼓胀,“是不是性早熟了?”

  青岛市儿童医院诊断,孩子只是乳房提前发育了,“医生说,孩子年龄太小,建议不做性激素检查,是不是性早熟还要进一步观察。”张女士说。

  这张年轻母亲的脸孔上满是迷茫。不管最后是不是性早熟,孩子的乳房怎么就提早发育了呢?“孩子还这么小,又没有其他病,平常就吃点奶粉、米糊和蛋黄,你说她怎么就这样呢?”

  甜甜4个月大时,奶水不足的张女士给甜甜增加了辅食,一般是将鸡蛋黄蒸熟碾碎成泥和在米糊里。张女士精挑细选,最后选取了一家知名品牌的奶粉和米粉,跟大多数家长逻辑相似,“大品牌感觉能让人放心。”担心市面上普通的鸡蛋不够好,张女士还专门去大超市买那种注明生产日期、标注为“山鸡蛋”的高价鸡蛋。

  “我平时喂孩子也挺注意的。”面对医生的模糊诊断,张女士有点手足无措。她换了更贵的进口奶粉,三四百块钱一桶的,然后去问医生这样行不行,或者医生给孩子推荐个什么牌子的奶粉,“医生说不方便推荐奶粉,建议自己选择。可我真不知道该给孩子吃什么。”

  找不到孩子乳房提前发育的原因令张女士心烦意乱,这一切仿佛一个外表光滑的鸡蛋,散发着一丝异样的气味,却找不到那个本该存在的缝隙。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李堂教授表示,性早熟的孩子近年来呈现翻番的增加。虽然对这块没有专门的数据统计或文献资料,但从门诊接诊量看,性早熟的孩子这几年数量在成倍的增长,现在是十年前的十倍。“十年前我一年才接诊七八个性早熟的孩子,现在我一周看一天门诊,这一天就接诊七八个这样的孩子,今天看了十几个。”

  济南儿童医院内分泌科的梁向荣医生从医十几年,而内科专门开设性早熟这一项的门诊也不过十余年,“放到全国也就二十年的历史”。以前家长没有这方面专门的需要,因为女孩性早熟的比例高,都是混在妇科看。“现在家长都重视起来了,对孩子的成长发育特别上心。”

  “现在的女孩初潮比十年前平均提前了3个月,以前都是13岁左右才来,现在有的孩子十一二岁就来了。这主要是这些年社会进步比较快,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了,营养对孩子发育很重要。等以后发展稳定了,应该就不会出现明显的初潮提前。”梁医生说。

  除了社会快速发展导致新生代儿童发育普遍提前,医生们一致认为,造成性早熟近年来数量大增的原因有很大程度是来源于外界环境、食品选择和信息刺激等方面。洗涤剂和塑料含有的双酚A、蔬菜里的残留农药,这些都可能会有类雌激素的作用,影响荷尔蒙分泌,导致孩子假性性早熟。

  而食品选择上,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进补以增强免疫力,吃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但脂肪过度也可能催生性早熟。营养品,比如花粉、蜂王浆或者是毛鸡蛋,含有大量激素类物质。同时不少食物中添加剂多,如反季节蔬菜水果和水产畜牧养殖环节中因饲料混入激素,通过食物摄入引发性早熟的各种激素物质都是导致性早熟的重要原因。

  甚至根据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一项科学研究显示,夜间睡觉不关灯也会影响脑内腺体,促使性早熟。

  济南的李先生夫妻俩是高级知识分子,从小特别注意孩子的膳食营养和安全。“买菜都去大超市买‘有机蔬果’,买来的蔬菜、水果先放在水里泡两个小时再吃,也不吃什么保健品。”但女儿的乳房还是出乎意料地悄悄发育了,夫妻俩很困惑,这样严密的保护下,是哪来的激素逃过了重重筛网窜进了小女儿的体内?

  他们感到了某种无力和无奈。

  “奶粉门”了犹未了

  轰轰烈烈的“奶粉门”落幕了,而影响深远的“早熟门”却还在继续。

  短短十几天,以湖北武汉为风暴眼的一场“奶粉门”风暴迅速刮遍九州。

  8月15日,卫生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并于次日在官网公布《儿童性早熟与牛奶雌激素相关问答》,表示武汉三女婴只是“单纯乳房早发育”,是常见临床病例而非真性性早熟,2岁前儿童存在“微小青春期”。并根据42份送检的奶粉样品,得出圣元奶粉所含雌激素含量正常,女婴乳房发育与奶粉无关。

  事情到此告一段落。广大民众在神经紧绷中接受了一次性早熟知识科普,诸如“微小青春期”之类的专业名词也因此为公众认识。

  但卫生部作为权威部门,以专业态度做出的问答并不能安抚人们的情绪。

  8月18日,南方都市报《追问“微小青春期”》一文对“微小青春期”这个此次事件中由卫生部首提、部分网友调侃为“国情特色词”做出解释追问。这个在国外相关文献中也甚少被提及的词其实并无严格的定义和范围界定,缺乏参照值和临床报告案例。

  而同一天《中国青年报》登出专栏作家方舟子《“性早熟”恐慌》,“无论如何,它描述的现象(微小青春期,编者注)是存在的。”并且从统计的角度分析圣元奶粉与此次“早熟门”事件的非必然联系:

  方舟子称,因为有糟糕记录在前,人们指责起国产奶粉又一次深陷“早熟门”便理直气壮,以为理所当然,“宁可信其有”。

  没有奶粉,还可能有其他。轰轰烈烈的“奶粉门”能落幕,而影响深远的“早熟门”却还在继续。

  事实就是,一面经历着自然存在的“微小青春期”,一面还要被各种外来激素所刺激,谁来拯救那些“被早熟”的孩子?

  文/本报记者廖雯颖崇真


魏鹏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