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期

小切口解决大问题

海报新闻 · 2023-01-27 17:20 · 原创报道 记者: 董昊骞 张海振 编辑: 孙翔

35岁的他打篮球时跟腱断裂了……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董昊骞 张海振 济南报道

  2023年春节假期期间,张刚走亲访友,行动自如。仅凭走路和活动的姿势判断,没人能看出他在几个月前因跟腱断裂接受过一场紧急手术。

  “虽然不是个大手术,但跟腱断裂没法活动的滋味,对于我这个体育迷来说,真是太难受了。”张刚说,他从德州到济南准备接受手术时,是坐着轮椅被人推着送进医院的,没想到术后仅一天,他就能自己拄拐下地行走,术后两天就办理了出院,“现在行走和简单的活动完全不受影响了,再过段时间又能去打篮球了!”

杨永良在患者跟腱断裂部位划线,为下一步手术做好标记

  以后还能打篮球吗

  运球、原地跳起、单手投篮……

  2022年8月中旬的一天,驰骋在篮球场的张刚以为,这次会和以往一样,凭借着这套连贯动作为队伍再得分数。但是就在落地的一瞬间,异样传来:左脚跟腱处仿佛被木棒狠狠击打了一下。他不得不停止动作,蹲在地上缓解疼痛。但很快,脚踝越来越肿,张刚被朋友搀扶到当地医院检查,结果显示:跟腱断裂,需要手术治疗。

  一向身强体健的张刚不禁有些害怕:“术后运动是否会受影响?能不能将跟腱修复到未受伤的程度?以后还能打篮球吗?”经当地医生推荐,2022年8月17日,他坐着轮椅被朋友送到了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急诊。

  “像你这种情况的患者,我们已经接诊了很多,大部分是中青年,没其他基础疾病,做个急诊手术很快就能恢复。”检查后,该院创伤急诊外科副主任医师杨永良将张刚的手术安排在了次日。

  18日13:49,35岁的张刚被推进了手术室。

通过术前B超,可以帮助医生降低术中血管神经受损的发生率

杨永良团队在为张刚进行跟腱缝合手术

  创新微创技术,小切口解决大问题

  经过麻醉等一系列术前准备工作后,14:40,杨永良开始在张刚的跟腱断裂部位划线、切皮。不一会儿,通过一个直径2厘米左右的小口,杨永良找到了张刚断裂跟腱的远近端。

  “我们是使用在跟腱断端近端经皮穿针,在远端经皮穿针并打结固定的方式。”杨永良说,由该院创新的这项微创缝合技术,使用了术前B超+改良Bunnell缝合的方式,比以往传统切开的手术方式切口更小、更加美观、患者康复也更快,“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且减少了住院费用。”

  事实的确如此。15:48,手术结束,16:00,张刚就被推出手术室。看着自己几乎看不出缝合口的左脚踝处,张刚不无感慨:“手术前很紧张,没想到全程没什么感觉,而且伤口基本看不出来。大夫说,这是使用了皮内缝合的技术,也不用再来拆线,就过两天换换药。以后如果没有其他问题,连换药都省了,过5周左右直接拆石膏就行。”

  术后仅两天,张刚就办理了出院。

  如今,张刚术后恢复已经5个月了。春节假期期间,他走亲访友,行动自如。“等再过一段时间我又可以打篮球了!”张刚说,作为一名体育迷,运动能力的恢复让他觉得生活再度回归正常。

  (注:为保护隐私,文中患者姓名为化名)

责编: 孙翔 审核: 丁厚勤
小切口解决大问题系列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