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问政德州 > 第三期 > 访谈新闻

德州在抢抓机遇承接产业转移,引资、引智、推进区域合作等方面有什么打算?如何推进?

2011-06-29 16:17:00     作者:    来源: 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高铁的开通,非常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将极大地推动沿线经济发展,最终形成全国重要的经济带。随着市场的密切交流,京沪高铁经济区域分工也将更加明显。为在区域分工中发挥更大作用,我们重点抓好引资、引智、区域合作三方面工作。
    吴翠云:高铁的开通,非常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将极大地推动沿线经济发展,最终形成全国重要的经济带。随着市场的密切交流,京沪高铁经济区域分工也将更加明显。为在区域分工中发挥更大作用,我们重点抓好引资、引智、区域合作三方面工作。
    第一,打造“引资洼地”。发展高铁经济绝不能仅局限于一条路,必须千方百计化“通道”为“枢纽”,提升硬环境,优化软环境,打造“引资洼地”,留住随高铁奔涌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一是狠抓园区建设。加快13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扩容升级,争取德州经济开发区和禹城高新区尽快晋升为国家级开发区;赋予重点园区一定综合经济管理权,支持“飞地”工业园、民营工业园建设,夯实承接转移基础。二是狠抓发展环境。简化政府行政审批程序、精简合并各种收费项目,为客商提供更为高效便捷的服务;强化财政税收、人才引进、产业培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吸引人流、物流、信息流向德州聚集,最大限度降低虹吸效应。三是狠抓招商推介。采取在主流媒体和京沪高铁动车播放宣传片、在高铁杂志投放广告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宣传德州、推介德州。
    第二,建造“聚智之城”。抓住高铁开通形成的人才“逆向流动”趋势,积极招才引智、引技。一是创新人才引进模式。降低人才进入门槛,大力吸引沿线城市优秀人才通过兼职、咨询、讲学、科研合作、技术投资等方式来德州创业发展或短期服务。二是出台更为优惠的政策。充分利用生活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为从外地转移到我市的中高级管理和技术人员提供租房、购房和高铁通勤费等方面的补贴。三是构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鼓励支持本地企业与高铁沿线大城市的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研发机构,鼓励有条件的省级开发区积极争取建立海外留学人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科技研发中心等高层次的人才载体、科技平台。四是建设人才培养基地。研究加强与沿线大中城市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设立分校或培训基地。
    第三,加强区域协调与合作。发展高铁经济绝不能仅局限于建“点”,更要连“线”、拓“面”。一方面,要共同打造高铁经济增长带,加强与其他省市的联系协调,争取将京沪高铁增长带纳入国家重要规划。另一方面,加速融入“两区、三圈”,重点推进济德一体化,更好地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加强与东部先进市地的协作,积极对接黄三角经济区和蓝色经济区;积极对接京津冀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使我市在更大范围内承接产业转移。
    我们真诚地欢迎广大网友和社会各界继续关注德州、关心支持德州,为德州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献计献策。
王长坤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