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新闻 >国内新闻

“游戏防沉迷名存实亡”上热搜 层层加码的守护为何漏洞百出?

2021

/ 02/23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孙华飞

手机查看

  “春节假期我玩了7天游戏。”“26岁小伙连续玩游戏8个小时脑梗了。”“孩子天天缠着我买游戏皮肤和道具。”……

  2月23日,话题#游戏防沉迷名存实亡#登上微博热搜榜。同一天,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要求中小学准备手机统一保管装置。从2017年国内游戏平台开始打造“成长守护平台”,到2018年实行强制实名注册的准入机制,再到2020年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通过,加入了网络保护专章,对未成年人的游戏防沉迷进行了具体规定。虽然对未成年人防沉迷的守护不断层层加码,但从现实效果看,依然是漏洞百出,甚至被媒体称是名存实亡。

  未成年网民规模大占比高

  手机应用中游戏大行其道

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年龄结构。图片来源:CNNIC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其中19岁及以下网民占比16.6%,约1.64亿人,10岁以下网民占比3.1%。在网上的手机应用商店中,每4款APP,就有一款是游戏类APP。截至2020年12月,我国应用市场上游戏类APP达88.7万款,占全部APP数量的25.7%。CNNIC数据显示,我国网络游戏用户超5亿,即每2个网民中就有1人玩网络游戏。而在约1.64亿19岁及以下网民中,有多少未成年游戏用户,难以想象。

  以腾讯游戏防沉迷系统去年12月份发布的“成绩单”看,平均每天有351万疑似未成年账户触发人脸识别,1049万未成年账号因登录时长超1.5小时被系统"踢"下线。可见,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依旧任重道远。

  黑色产业链应运而生

  破解游戏限制很容易

  在防沉迷系统的严防死守下,未成年玩家会如何破解?

  在网络交易平台上,游戏账号租借及出售的商品琳琅满目,十几块钱就能租来他人的账号,甚至直接买到成人的身份证号,用于注册游戏账号。在一些QQ群还存在售卖身份证信息的渠道,30元就能买到10套完整的身份信息,包含身份证号、年龄、姓名、家庭住址等。甚至一些图库中,也能搜索到完整的身份证照片。

  卖家服务也“很到位”,孩子在购买一个成年人游戏账号的同时,对方会搭售“免费帮刷脸十次”。在游戏时,一旦支付环节拉起人脸,孩子迅速通知另一端的成年人卖家,账号在不同设备秒速切换,一张成年人的脸通过了系统的验证。甚至有不法分子以“20元帮你解除防沉迷时长限制”为由,骗取微信账号及支付密码。

  跟孩子斗智斗勇的持久战

  “未保”仍需全社会共建

  新一代年轻人自出生伊始就面临着一个无所不在的网络世界,游戏在这个时代也早已成为大众产物。只是靠实名认证无法彻底阻拦未成年人以一个虚假的成年人身份出现在游戏中,大规模推行人脸识别,只为在管住了“老实”的实名认证未成年人后,揪出那些披着“成年人账号”的未成年人。

  人脸识别几乎已经是能够用在反沉迷系统中成本最高、水平最精尖的技术,这套系统上线后,每天有数百万用户“被弹人脸”,一旦身份验证不通过,就会被纳入防沉迷监管,限制登录时长和充值。据腾讯的官方统计数据显示,通过人脸核验发现小孩子的比例达到85%以上。

  但高识别精确度系统依旧无法杜绝未成年人以成年人身份通过人脸识别。凭着家庭内部成员对电子产品的掌控熟练度,家长的脸总是太容易被孩子蒙骗过去。“网课需要刷脸”“妈,自拍一下!”“姥爷,过来眨个眼。”不经意间,防火墙再一次被冲破了。

  未成年人保护生态的建设不仅需要企业、社会出工出力,家长的引导也尤为重要。新一代未成年人拥有更加独立的自我意识,家长需要倾听孩子的想法,帮助孩子把握好尺度。在政府进一步加强行业管理的前提下,家长也应当加强监护和引导,引导未成年人健康、绿色参与网络游。

  帮助孩子正确认识游戏也不是单个家庭能完美实现的教育方式,学校、媒体、国家机构等社会力量都应该在自己的角色中发挥更有价值的帮助,才能从各个方面,让孩子建立正确的金钱观、游戏观。

  复杂的综合型社会问题

  父母陪伴或是解决之道

  防止孩子在游戏上走入沉迷,并不是简单地让孩子与手机等移动设备完全绝缘。实名认证,人脸识别,要想改变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问题,还需要家长监督。尤其现在,很多家长因为工作的原因,忽略了对孩子的管束,甚至有些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调皮哭闹,通过手机游戏来转移孩子注意力,结果,解决了一个问题,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缺少父母的陪伴,手机就成了孩子最好的“玩伴”,游戏也成为孩子们获取关注、实现自我价值感的方式。在游戏中,孩子们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人、能因为在游戏里的表现而得到称赞和关注。

  腾讯在退费流程中有一项“关怀问卷”的设置,数据显示,大部分父母和孩子缺少共同的兴趣爱好,只有30%的家庭中,父母和孩子会一起花时间看看电视。更让人惊讶的是,17%产生退费的小孩,在学校中曾经被同龄人或成年人霸凌。缺乏陪伴的小孩会形成一些不良习惯。比如:晚睡、厌学、说脏话、顶撞长辈。在退费的孩子里,大部分孩子都会有一到三项特征吻合,有的甚至全命中。

  父母及长辈应该多花点时间与孩子相处,帮助小孩建立合理的时间分配,生活丰富了,孩子用于游戏的时间自然也就被压缩了。

  (大众网·海报新闻编辑 孙华飞 综合中新网、南风窗、中青网、观察者网等)

责任编辑:张明月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