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新闻 >国内新闻

山东海阳:“零碳”供暖

2021

/ 12/06
来源:

新华社

作者:

手机查看

  这个黄海之滨的小城,彻底告别燃煤取暖,一举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市民每平方米取暖价格比往年还便宜了1元。

  文丨张静编辑 顾佳贇

11月13日,海阳核电站厂区内的换热首站( 景毅/摄)

  入冬后,北方各城市的供暖如约而至。而山东省海阳市因为供暖方式的改变,近期引起社会关注。

  11月9日,海阳市建成区供暖全部改由核能提供,供暖面积450万平方米,惠及20万居民。这个黄海之滨的小城,彻底告别燃煤取暖,一举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市民每平方米取暖价格比往年还便宜了1元。

  海阳市委常委、副市长张金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核能供暖将大大改善大气环境和海洋生态环境,是真正的生态工程,也为我国北方清洁供暖提供了全新的“海阳方案”。

  落地海阳

  在海阳旅游度假区亚沙村小区,居民刁文平家里温度计显示室内温度为26℃,而当日气象部门所预报的海阳当地最低气温为个位数。

  “以前从没接触过核能供暖,还担心温度不稳定,用上了才发现比烧煤供暖温度还高,每天都在25℃以上。”刁文平说。

  事实上,海阳市民从2019年起,就开始享受核能供暖了。

  2018年,山东省政府发布《山东省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8-2022)》,积极推进核能取暖示范项目研究论证。

  2019年11月9日,被国家能源局命名为“国家能源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的“暖核一号”70万㎡供热项目正式投运。

  经过两个供暖季检验,居民用户满意度高,经济社会效益良好。

  2021年11月,“暖核一号”450万㎡供热项目投运,海阳核电一号机组取代了12台燃煤锅炉,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热电联产机组。该项目每个供暖季节节约原煤1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8万吨,相当于种植阔叶林1000公顷,同时将原本要排放到环境中的130万吉焦余热,提供给用户取暖。海阳市就此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

  核能供暖为何在海阳率先落地?这与山东省政府的力推及海阳当地的供暖基础建设密不可分。

  山东省能源局局长栾健透露,山东省将在“十四五”及未来一段时期,着力打造胶东半岛千万千瓦级核电基地,同步推进核能供暖等综合利用,力争到2030年,在运装机规模达到1300万千瓦以上,胶东半岛具备条件的地区全部实现核能供暖。

  海阳核能供热项目在商业上、技术上、经济上的探索,为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小型模块化供热堆、大型热电联产核电项目提供了借鉴。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余兵表示,要将核能供暖作为构建北方地区清洁高效、多元供暖体系的一种全新选择。

  经过3年试点,海阳实现了核能供暖全覆盖。如今,这一全新的取暖方式开始向周边扩展。2021年8月发布的《山东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积极推进海阳核电向烟台市区、青岛即墨等地跨区域供热。

  核能供暖很环保

  何为核能供暖?

  国家电投山东核电董事长吴放对核能供暖过程这样解释:主要是从核电机组二回路抽取蒸汽作为热源,通过厂内换热首站、厂外供热企业换热站进行多级换热,最后经市政供热管网将热量传递至最终用户。

  “整个过程中,只发生了蒸汽加热水和水加热水两个步骤,核电站与供暖用户间有多道回路进行隔离;每个回路间只有热量的传递,没有水的交换,更不会有任何放射性物质进入用户暖气管道的可能;热水也只在小区内封闭循环,与核电厂层层隔离,没有任何接触,十分安全。”吴放说。

  “自发热小火锅”下面是加热层,上面是食物层,经过物理隔绝,下面不可食用的导热材料仅发挥加热功能,不会与上面的食材接触。与此类似,核能供暖的用户接触到的也是层层隔离后、十分安全的热水,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海阳前期70万平方米核能供暖工程已经各方专家检测论证,结论是用户用水无任何放射性,与正常用水各类指标一致。

  在打赢蓝天保卫战、助力碳达峰的大背景下,核能供暖走出了一条绿色供暖之路。

  目前中国煤炭消耗中,电力行业占用大约一半,然后是钢铁水泥这样的重工业,第三个重点领域就是每年冬季的供暖。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乃彦曾经指出,目前,我国采暖方面燃料使用仍以煤炭为主,每年煤炭消耗已超过5亿吨,由此产生严重的空气污染,寻找替代燃煤的新型清洁能源刻不容缓。

  近些年,各地针对环保减排需求已经采取了一些有力措施,比如淘汰了小规模燃煤锅炉,只留下规模效率高的锅炉,部分地区以天然气替代煤炭,这些举措虽然没有完全解决碳排放问题,但有效改善了空气质量。此外,包括青岛在内很多城市使用热电厂产生的余热来供暖,提高了热电厂使用燃煤的能源效率。

  但是,寻找新的绿色热源,仍是北方所有热力公司最为关切的问题。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10部门2017年联合印发《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规划明确提出,加强清洁供暖科技创新,研究探索核能供暖,推动现役核电机组向周边供暖,安全发展低温泳池堆供暖示范。

  核能供暖有多环保?数字可以说明问题:一座200MW热功率的核能供热站,相比煤电,一年可减排烟尘3600吨、减排二氧化碳46万吨、减排二氧化硫4000吨,减排氮氧化物1200吨、减排灰渣3.6万吨;相比天然气,一年可减排二氧化碳20万吨、减排氮氧化物800吨。

  更重要的是,使用核能供热后既确保了节能减排,减少环境污染,又能保证用户家中温度持续稳定,不再因环保指标、锅炉设备检修等各种问题影响供热。

11月13日,海阳城区金阳海岸花园小区居民家中的实测温度( 景毅/摄)

  可持续可推广

  核能供暖,核电项目投资建造成本和运维成本直接决定其是否可持续、可推广。

  能源供给层面看,中国工程院院士于俊崇曾认为:“中国有一定铀的储量,核能供暖一部分可以通过国内铀的开采获取,另一途径可以从国际市场上购买,联合国原子能机构估算过,现在国际上铀储量按现在核电发展速度可用100年,核能供热原料方面是没问题的。”

  核能供暖项目一次性建设投资确实比较大,但后期运行成本远低于燃煤锅炉。

  王乃彦分析,核能供热每年核燃料的运输量约为煤量的十万分之一,且使用寿命可达60至80年,是燃煤锅炉的3至4倍。

  从实施效果来看,海阳核能供暖基本实现“居民用暖价格不增加、政府财政负担不增长、热力公司利益不受损、核电企业经营作贡献、生态环保效益大提升”等多重效果。

  2019年,海阳市海源能源有限公司将原有65吨级锅炉房拆除,改建为核能供暖在热力公司的换热首站。虽然付出了改造成本,但后期运维成本大大降低。

  “以往冬季供暖,特别是遇到极寒天气时,脱硫装置、锅炉等设备的故障率就会明显升高。因为要抢修故障设备,工作人员加班几乎是常态,时常要工作至深夜十一二点,不仅加重生产成本,也影响用户体验。”海阳市海源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新说,使用核能供热后,不再使用原来的锅炉及环保设备,以前需要9人一组三班倒的锅炉房,变成了“无人值守”的换热站,只需要进行常规巡视即可。

  如此一来,节省了电费、维修保养费、环保支出及人力成本,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以一个供热季为例,海源能源在环保、用电、人工等方面的成本节省可达300万元。相关统计数据还显示,海阳核电供热项目实施以后,海源能源全厂热效率由36.69%提升为39.94%。

  在胶东经济圈一体化推动下,跨区域核能供暖或将率先在山东实现。

  目前,单台核电机组供热3000万平方米的科研工程正在推进,计划于2022年开工,2023年投产,项目可覆盖方圆130公里,可达烟台、青岛主城区。

  早在2020年供暖季,青岛住建部门有关负责人曾就核能供暖问题专门到海阳调研。对青岛、烟台、威海这些城市来说,能否尽快实现核能供暖,不仅取决于核能热源的建设,更取决于城市的整体供暖规划。“跨区域供暖涉及市政规划、管网铺设、热企衔接、费用核算等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虽然不是技术性难题,但可能比攻克技术难题还要耗费功夫。”海阳供暖及管网企业的一些人士表示。

责任编辑:刘美显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