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新闻 >国内新闻

“林区三问”新答卷——“中国林都”伊春绿色转型发展实践

2022

/ 06/18
来源:

新华社

作者:

手机查看

  林区经济转型发展怎么样?林区生态保护怎么样?林场职工生活怎么样?

  2016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伊春市考察调研时提出了“林区三问”。

  6年多来,地处小兴安岭的“中国林都”伊春在绿色转型发展中牢记嘱托,为筑牢北疆生态屏障砥砺前行,一片绿岭青山见证了“林区三问”的新答卷。

  这是伊春市溪水国家森林公园内的红松(5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王松摄

  林区经济转型发展怎么样?林区不伐木,林下找出路

  这是伊春市五营国家森林公园内的自然景观(5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王松摄

  “你看,人参苗的叶片是椭圆形的,叶边是锯齿形的。”如果不是跟着老林区人、黑龙江伊春森工上甘岭林业局公司负责人王庆善在林下寻觅,记者或许无法发现,脚边一株不起眼的绿草,可能就是经由人工撒播种子的林下参。

  “撒播种子后,林下参就在林地中自然生长,生长过程跟野山参一样,市场价值还高。”在王庆善手机里的视频中,林场职工们正在用播种器种下人参种子。公司共种植了4000亩林下参,这是很多老林区人的新营生。

  在20世纪50年代,伊春开始成为新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木材提供地。

  “那时的伊春就是一座大型木材加工厂,我们喊着放山号子,踏着积雪,扛着斧头和锯,走进深山老林伐树。”68岁的林场退休职工刘养顺说。

  伊春森工上甘岭林业局公司溪水林场分公司退休职工刘养顺端着小西红柿准备招待游客(5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王松摄

  当地统计数据显示,在60余年的森林开发历史中,伊春为国家提供木材2.7亿立方米,这些木材连起来可以往返地月之间7次。

  然而,刘养顺和伙计们慢慢发现,由于长期砍伐,能伐的树越来越少、越来越细。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伊春林区陷入经济危机和资源危困,可采资源几近枯竭,莽莽林海面临“透支”风险。2013年,伊春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这是伊春森工上甘岭林业局公司溪水林场分公司退休职工刘养顺的农家乐外景(5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王松摄

  “不砍树,咋过活?”停伐后的林区人有过困惑。2014年,伊春市GDP同比下降9%,地方财政收入下降17.4%。

  “独木经济”一去不返的阵痛让林区人苦苦探寻着新的发展模式。

  “不要单打一,注重多元化。”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友好林业局万亩蓝莓产业园,为伊春产业发展把脉开出的“药方”。

  “绿水青山是伊春最大的财富,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是伊春最大的优势,这是林区人在探索中达成的共识。”伊春市委书记隋洪波说。

  就在伊春全面停伐的第二年,林业工人张桂侠开始尝试用以前烧火用的林下废弃物松明油子制作成精致木雕。近年来,松明油子已成为伊春林下经济产业链的一环,而它也有了新的名字——北沉香。

  这是伊春永达工艺品有限公司的北沉香工艺摆件(5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王松摄

  如今,已经是伊春永达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张桂侠将永达工艺打造成北沉香加工的佼佼者。2021年起,她又涉足生态旅游文创产业,开办研学体验基地。

  向森林要食物,向林下要空间,是如今的林区人找到的新的发展路径。

  这是伊春森工红星林业局公司红星林场分公司的一处湖羊养殖基地(5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王松摄

  在伊春森工红星林业局公司的一处湖羊养殖基地,伊春林茂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曹志和一边用铁锹拌草料,一边看着羊群悠闲进食。

  “我们林场职工集资入股130多万元成立了合作社。”曹志和说,湖羊养殖做起来后,一些过去闲置的厂房被改建成标准化羊舍,农作物秸秆通过回收再加工转化为粗饲料,这都是“一林独大”时想象不到的事。

  “林下种植进一步发展了特色农业,林下养殖实现了有机肥的循环利用。家门口的绿水青山,也成为经济转型发展的突破口。”伊春市农业农村局三级调研员刘大伟说。

  这是伊春森工红星林业局公司的中药材种植区(5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王松摄

  伊春正围绕“林”字做活“绿文章”,将产业链不断向上下游延伸。红松果林、食用菌、小浆果、湖羊等特色产业兴起,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碳汇交易等多种经济蓬勃发展。

  今年2月,黑龙江省首单2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500万元的森林经营碳汇项目交易在伊春森工翠峦林业局公司诞生。

  “通过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在守护好巍巍青山的同时,实现林区绿富同兴。”公司董事长郑在军说。

  林区生态保护怎么样?森林覆盖率达83.8%

  作家张抗抗曾在《红松擎天》一文中写道:“若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了红松,蓝天还能用什么来支撑呢?”

  全世界的红松60%在中国,中国的红松半数以上在小兴安岭。作为“红松故乡”,伊春生态好不好,红松种植面积是一把尺。

  在黑龙江伊春森工集团上甘岭林业局公司的一处红松嫁接育苗基地,游客扫码查看嫁接红松简介(5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王松摄

  如何突破常规育苗方法,以科技创新助力兴林护绿?在伊春森工上甘岭林业局公司轻基质容器罐生产车间,新鲜出炉的轻基质容器罐被整齐码放,罐中富含滋养红松幼苗生长的养分。

  从2021年末到现在,这里已经生产330万个轻基质容器罐,红松幼苗成活率可达95%以上。“用轻基质容器罐育苗可以突破传统的造林方式,实现三季造林,红松林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修复。”公司生态建设部副部长王立新说。

  2007年12月2日,保护珍稀树种的专业性联合会组织——伊春保护红松联合会在伊春成立并发起“认领红松”的公益活动。截至2021年末,共有4.24万人次认领红松37.72万株。

  如今,伊春森林覆盖率已达83.8%。10年来,当地新增红松果材兼用林7.78万公顷,新增红松纯林0.61万公顷。

  从伐木到看林护林、认养树木,越来越多的林区人明白,有了绿水青山,不愁金山银山。有了厚实的生态底子,生态优势才能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

  近年来,伊春市坚决不上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和高耗能的项目。伊春还在所辖县市区主要责任指标考核中增加了“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负向约束指标,党政负责人离任时如果生态环境账不合格将被问责。

  为切实扛牢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政治责任,2021年12月,伊春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决定,将每年5月23日设立为“伊春生态日”。

  过去5年间,伊春初步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54万平方公里,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达到23个,4个自然保护区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单一到系统,从一域到全局,伊春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不断完善。

  林场职工生活怎么样?小兴安岭里的小康之家

  2013年伊春停伐后,数万名林场职工面临转岗,很多人琢磨着新出路,方桂茹就是其中之一。

  在多番尝试后,方桂茹把目光投向生态旅游。2017年5月,方桂茹拿出10余年来种植木耳攒下的10多万元积蓄,将自家住房装修成民宿。

  民宿还没开,质疑声就钻进了耳朵:“这么偏远,交通不便,能有人来吗?”

  当地“三供三治”基础设施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等民生工程,宽了她的心。这几年,林场修了柏油路、安了彩灯、栽了树,游客也逐渐增多了。

  “靠着林下种植我攒下了积蓄,又靠这些积蓄开办了民宿,我真切感受到了好生态带来的福利。”方桂茹说,身为一名党员,她将不折不扣地守护好这片绿水青山,让生态红利润泽林场的职工群众。

  在地方扶持和个人努力下,更多的“方桂茹们”参与到林场的产业项目与合作社中,依靠好生态吃上“绿色饭”,一个个小康之家在林海里安居乐业。

  在伊春森工翠峦林业局公司的一处木耳种植基地,23栋木耳大棚层层叠叠,翠峦林业局公司昆仑气林场分公司经理刘兆文正在大棚中察看木耳长势。

  “大棚里的近40万袋木耳,在6到8月间可以采摘五六茬,利润近40万元。我们通过组建合作社,带动职工增收。”刘兆文说。

  就在刘养顺工作过的溪水林场,随着一个个产业项目开花结果,林场职工创业致富的热情也高涨了起来。

  工会主席张茂林带头发展无公害棚室香瓜绿色种植;林区森林防火员贾存革带头种植黑木耳棚室挂袋立体栽培;刘养顺带头开办养顺农家院,如今林场里近30家农家乐和民宿经营得有声有色……林区人的好日子,就在小兴安岭的林海中一撇一捺地书写着。

  初夏时节,伊春永达工艺研学体验基地。一群青少年“研学客”在向导老师的引领和介绍下,走入一片原始红松林探秘。

  循着他们仰望的方向,一列列笔直的红松,像是守望祖国北疆的战士一般,支撑起一座老资源型城市守护绿水青山的新梦想——

  就在红松林下,是勤劳奋斗着的林区人,他们用双肩扛起了时代的重托,用双脚丈量着深爱的土地。在他们的故事里,“林区三问”的新答卷正在接续书写。

  文字记者:刘伟、陈聪、孙晓宇

  视频记者:王松

  海报设计:潘红宇

  新媒体编辑:王晶晶

责编:

审核:孙翔

责编:孙翔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