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融媒体矩阵
  • 山东手机报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抖音

  • 人民号

  • 全国党媒平台

  • 央视频

  • 百家号

  • 快手

  • 头条号

  • 哔哩哔哩

首页 >新闻 >时政新闻

万人到场“零垃圾”是怎样炼成的?杭州首创“无废亚运会”

2023

/ 10/05
来源:

总台环球资讯广播

作者:

手机查看

绿色,是杭州亚运会的办赛理念之一。而打造一届“无废亚运”,更是杭州亚运会的首创。

那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无废亚运”是怎样炼成的呢?

所谓“无废亚运”,是指在杭州亚运会筹办过程中全面贯彻“无废”理念,加强固体废物全生命周期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无废”并不是没有固体废物产生,也不意味着固体废物能够完全资源化利用,而是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强化固体废物的源头减量和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或焚烧量。

据杭州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曹建松介绍,以往的大型体育赛事往往会产生大量建筑垃圾、塑料垃圾和易腐垃圾等固体废物,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杭州亚运会把源头减量作为“无废亚运”创建的核心,尽可能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

绍兴柯桥羊山攀岩中心

为此,亚运场馆能改不建,只有12个新建场馆。

绍兴羊山的攀岩场馆是废矿山改造的;

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馆4000多张座椅选择翻新而不是更换,减少了4.6吨的塑料垃圾;

宁波亚帆中心开山填海产生的76万方石料,全部作为防波堤使用;

黄龙体育中心9000多吨建筑垃圾粉碎后全部用来制砖、铺路;

壁球场馆更是全部实现可拆卸……

怎样才能“全部实现可拆卸”?

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物业管理部经理扈广龙介绍:壁球场馆最大限度使用了杭博原有的设施设备和机房,并在建设材料上选用了可回收材料。“亚运结束后可以快速进行拆除,恢复原有的展厅功能,实现和亚运后状态经营的无缝衔接。“

10月4日,杭州亚运会壁球男子单打半决赛在杭州奥体中心国博壁球馆举行。

此外,亚运生活倡导简约低碳,推出了“云上亚运村”低碳账户,鼓励亚运村的居民通过光盘行动、垃圾分类、无塑购物等获取积分、兑换奖品,并做好废物回收利用。

在打造“无废亚运”的道路上,科技也发挥了很大作用。

亚运村市政保障中心主任孔阳透露,“云上亚运村”平台的亮点在管理端——管理端可通过运动员的抵离信息和赛事信息,精准推算出什么时候运动员到餐厅来用餐,以及有多少运动员来用餐。餐厅可根据这些时间、人数来准备食品,避免食品浪费。

运动员餐厅一角

此外,主媒体中心所在的杭州国际博览中心还建成了生活垃圾智能监管系统,为精准溯源和精细管理提供支撑。

本届赛事,社交媒体上处处可见大型场馆内观众退场后干干净净的看台的图片和视频,引发无数赞叹。这一方面体现了现场观众的环保意识,另一方面也源于组织者的引导。

亚运会开闭幕式指挥中心观众服务协调领域副主任廖蔚介绍:开幕式给观众准备了纸质的垃圾袋,方便垃圾分类和回收。开幕式演出现场,暖场导演以及观演的温馨提示都提醒现场观众文明观演,结束后要带走身边的垃圾。“开幕式结束观众退场后,坐席区就基本恢复如初了。”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后坐席区一景(图片来自网络)

在运动员村大受欢迎的工艺品“加油鸭”,同样是“无废亚运”的组成部分。

浙江省土布纺织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杭州市余杭区传梭博物馆馆长郑芬兰说,当初看到“毛竹之乡”百丈镇漫山遍野的笋壳只能当柴烧,她才起心动念要用这一材料制作工艺品,没想到和亚运结缘后“一鸭难求”。

“加油鸭”

郑芬兰说,“加油鸭”的胚用的是乐清黄杨木雕的碎料头。通过3D打印技术,把各种各样的碎料头拼在一起,就可以把胚做出来。而村里捡的笋壳,外表特别像鸭子的外衣,都是纯天然的。通过这样的工艺,就做成了各种各样的“加油鸭”。“无废概念加上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受到各代表团运动员的欢迎,这是我这次最大的收获。”

记者丨彭延媛

责编:

审核:刘美显

责编:刘美显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