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小记者 国际日报山东版

      您的位置: 大众网首页 -> 新闻1 -> IT新闻 

 

松下抛1200亿日元投资计划 在华投入风向突变
记者 陈志刚 北京报道
2004-01-19 16:04:13 21世纪经济报道

  1月9日,松下电器集团在发布其中期经营计划时,对外宣称,将投入1200亿日元合11.3亿美元,用于中国和日本公司的信息技术系统。

  而在过去三年间,松下为了提高日本业务部门的工作效率,已经在本土公司的IT方面投入了1200亿日元。

  1月15日,记者就该投资计划细节向松下中国某高层求证。他称,该计划直接由总公司操盘,还没有深入到具体资金如何在中日市场分配的程度;但他同时表示,松下公司对于中国市场的投资会呈上升趋势。

  此次投资就是松下集团新的三年计划内容之一。松下同时声称,此次将是它在中国单笔投资中的最大一笔。迄今,公司对华直接投资已经达到70亿元人民币。

  松下公司为自己打造的新三年目标称,公司预计在2007年3月截止的财年里,实现总销售额8.2兆日元,运营利润达到4100亿日元,运营利润率突破5%,公司2010年的远期目标是实现10%的运营利润率。而该公司目前的利润率约为2%。

  生产转移

  在这幅蓝图中,中国市场被定义为松下公司海外业绩成长的发动机。

  由于日本经济的持续疲软,松下公司已经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公司近期经营目标是,到2005年,把海外事业收入提高到公司总收益的60%,而来自中国市场的收入将占到公司海外总收入的1/3。也就是说,2005年,松下中国销售额预计比现在翻一番,达到1万亿日元(约合700亿元人民币)。

  2002年,松下全球销售额为4930亿人民币,海外市场的收入首次超过日本国内,其中,中国业务收入比重占海外市场总收入的11%,为285亿元。在此财年,松下约40%的营业利润来自亚洲和大洋洲地区,而来自于中国的销售额就占到这一地区的20%左右。

  在1月9日公布中期经营计划时,松下表示,公司将精简东南亚的73家生产和销售子公司,把较低端产品的生产转移到中国。同时,公司还将扩大新加坡和中国的DVD录像机工厂,使总生产能力增加到40万台/月。数码相机、DVD录像机和薄型电视是公司“V(Video)商品”的三根支柱。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松下移动某人士也表示,今年公司将在华推出更多型号的手机,目前80人左右的终端研发队伍也在不断扩充当中。他表示,这些研发力量将主要致力于W-CDMA领域,CDMA2000技术暂时不会涉及。“但这并不代表放弃(CDMA2000产品开发),因为公司的技术研究所从来都没有放弃对所有通信技术的基础性研究。”

  压缩研发费用

  某日本公司中国区高层称,与其他日本子公司相似,松下公司同样面临着压缩生产经营成本的巨大压力,因此将生产环节向中国转移以及机构改革的要求均十分强烈。

  据悉,松下有计划压缩公司的研发费用。计划到2006年,研发开支占营业额的比例将从目前的7%~8%降到7%以下。

  该人士认为,压缩的主要方法应该是,将研发中心向中国内地的转移以及扩充在华的研发机构,以减少日本本土投入的巨额人力成本。按照目前情况,日本和中国的人力成本相差10倍左右。

  伴随着对中国公司信息技术系统的大笔投资,松下还将把更多的生产和研发功能移植到中国市场来。而其实早在2001年,松下公司就投资600万美元在华成立了继日本、英国之后的第3个全球研发中心,松下研究开发(中国)有限公司(CMRD)。

  在松下公司长期发展战略中,有“两大使命”、“一个重点”的说法。“一个重点”即,把在中国的发展作为带动松下整个海外事业发展的重点。

  而松下显然不是唯一一家对中国市场敏感和行动起来的公司。去年底,NEC快速启动了2003年9月成立的“NEC中国研究院”,并计划将研发队伍在2005年增加到1000人;东芝也在此前发布的预亏公告中称,公司将增大在中国和菲律宾的产量,以削减日益沉重的生产经营成本,在杭州的技术开发队伍也正在扩张之中。

  日企投资风向转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赵经平研究员认为,从2002年开始,日本企业对华投资出现了很明显的一些转变。

  在此之前,日本企业在华投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华企业扮演的仅仅是“全球配套市场中转站”的角色,相关产品的最终市场定义仍旧在日本本土以及欧美市场等。

  而现在,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已经意识到中国市场对其生存和向上生长的主要动力,开始同时面向中国国内和其他海外市场,甚至专门针对中国市场开发产品。

  对外经济研究院亚非所徐长文所长告诉记者,2003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为8500亿美元,比2002年净增了2300亿,其中,中日贸易总额达1330多亿,最主要部分就来自于电子信息、汽车等产业的追加投资。

  赵经平说,从投资规模来看,日本企业在华单笔投资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整体投资规模也同样随之膨胀。而徐长文所长也指出,上个世纪末,日本企业对华单笔投资的平均规模为80多万美金,而现在单笔投资平均水平为200万-300多万美元。2003年12月9日,松下光在上海的等离子屏二期生产线的投资就高达8亿多元人民币。

  根据徐文长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1-6月份,日本企业对华总投资项目1498项,涉及金额共37.37亿美金,比去年同比增长40.5%;实际执行27亿美元,同比增长率为49.4%。

  “以前每家日本公司在华投资都相对分散,各项投资直接向总部相关事业部负责,在中国国内没有整合意识。”赵经平说,“而现在他们开始有计划地梳理在华业务,筹划建立地区性公司总部,协调区域内资产和运营。”

  据了解,日本公司一般由商品划分事业部,这样造成集团内部在华出现了很多重复投资、经营分散的现象,枉费了不少投资成本、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费用,也导致了市场缺乏灵活性。

  而现在,这种情况正在逐步改变。2002年,松下开始着手废除事业部制度。从2003年4月开始,松下中国公司正式担负起地域统括性公司职能,获得投资和直销权;

  而NEC也从2003年开始,对散落在中国各地的NEC中国、天津NEC、西安NEC和桂林NEC等具有独立法人的地方公司中的通信系统部分进行重组,并增设一个约100人的新部门,专门负责3G基础设施建设。2004年,NEC公司将把这些法人公司进行经营整合。

  富士通也在去年底整合了在华IT服务业务的“散兵游勇”,整合成一个子公司。

  而在这些制造业投资中,电子信息类的投资相对集中程度比较高。在我国的外资制造业中,电子信息类资本平均集中度约为20%,而日资在该行业的集中度超过30%。


 

 
 


 

 编辑:杨姝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 专刊推荐 :::

  人  物  大众周末
  大众书画  
丰  收
  都市女性
  现代教育
  资  讯
  城市信报
  大众娱乐
  速  读
  发  现
  青 未 了
  健    康
  财  富
  人文阅读

::: 新闻专题 :::

-

感受海尔“流程再造”

-

每周救助一户特困家庭

-

“三农”问题政策解读

-

鲁中新闻丝路文化之旅

-

大众网 总编在线

-

第五届国际果蔬博览会

-

魅力济南 大众网报道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