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新闻>即时新闻

红土地上焕新颜 苏区振兴再蓄力

2020

/ 05/13
来源:

南方日报

作者:

手机查看

  5月9日,梅州市政府与景田(深圳)食品饮料集团有限公司在广州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景田集团拟在梅州市五华县郭田镇投资建设五华百岁山矿泉水生产基地,计划投资5亿元,预计年产量5亿至8亿瓶,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3亿至5亿元。

  该项目是省委、省政府支持梅州老区苏区振兴发展的重要项目之一。

  去年5月10日,全省推动老区苏区振兴发展工作现场会在梅州市大埔县召开,研究部署推动全省老区苏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振兴发展。会议为梅州苏区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极大地鼓舞了梅州苏区上下的士气。

  一年来,梅州多条高速建成通车,首条高铁梅汕客专开通运营、大埔电厂一期、220千伏帅乡变电站等12项输变电工程、西气东输三线工程梅州段等建成投产……一大批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交通、水利、能源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或加速推进。

  牢记嘱托,乘势而上。梅州把苏区精神化为接续奋斗的动力与实际行动,结合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把握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等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不断找到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后劲所在,逐步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

  ●南方日报记者 汪思婷 张柳青 通讯员 廖伟华

  抓落实

  吃透一套政策

  最大限度释放红利

  “在世界客都长寿梅州,百岁山下,梅江河畔,喝百岁山矿泉水……”5月9日,景田(深圳)食品饮料集团将在梅州投资建设百岁山矿泉水生产基地,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在梅州人的朋友圈刷屏。

  梅州是广东唯一全域属原中央苏区范围的地级市,地处广东省北部生态发展区,依托优越生态资源,梅州正加快构建“5311”绿色产业体系,全力打造“世界长寿之都”。

  “五华百岁山矿泉水项目的落地,是省委、省政府支持梅州苏区振兴发展的生动实践,将为梅州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梅州市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吴特宏说。

  景田(深圳)食品饮料集团旗下“景田”“百岁山”等品牌享誉国内外。此次景田(深圳)食品饮料集团有限公司与梅州的合作,既是景田(深圳)食品饮料集团情系苏区、关爱梅州、看好梅州青山绿水发展前景的结果,也是全面落实全省推动老区苏区振兴发展工作现场会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充分发挥梅州市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努力探索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路径的具体实践。

  据了解,接下来,双方还将继续合作开发梅州市优质水资源,提升梅州饮用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擦亮“寿乡”品牌,有力推动梅州苏区振兴发展。

  去年5月11日,《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动我省革命老区和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正式出台。梅州随即研深悟透,起草《梅州市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动我省革命老区和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意见〉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字斟句酌、数易其稿。8月1日,《方案》经中共梅州市委七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抓落实才是真本事。梅州深刻意识到,任何好政策,如果得不到落实,就成了一纸空文。因此,《方案》出台以来,梅州抓重点、破难点、创亮点,在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全面推进梅州老区苏区振兴发展各项工作。

  “就梅州在疫情期间复工复产的情况而言,针对省里相关扶持政策,获得一批利率优惠、审批优先的贷款,有效缓解了梅州重点项目融资难的瓶颈问题。”吴特宏说。

  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梅州提前批专项债获批发行41.2亿元,2020年第一批专项债获审核通过项目27个,已下达专项债规模14.9亿元;11个项目纳入省发改委第一批应急专项贷款授信支持项目清单,获商业银行贷款授信40.79亿元;储备“新基建”项目20个,向省申报“补短板”项目119个,总投资180亿元,有力地拉动今年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5%,增速居全省第2位。

  以重大项目为例,梅州抓落实的劲头同样十足。梅龙高铁、瑞梅铁路和大潮、东环、华陆、丰华等高速公路及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梅州(五华)抽水蓄能电站、粤东天然气主干管网梅州段等一批重大项目全面提速,确保各项目标整改任务按时保质完成。

  这得益于梅州实行项目化工作法,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列出可以享受或者争取到的优惠、扶持政策清单,积极进行有效对接,着力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方面,形成精准的项目库,并以扎实的工作将每一项政策都转化为一个个可实施的项目、一笔笔看得见的资金、一件件能完成的民生实事。

  抓成效

  系列重大项目加速推进

  发展条件逐步改善

  4月16日上午,备受关注的梅龙高铁控制性工程梅兴亭隧道项目正式动工,标志着梅龙高铁按下“加速键”。

  中铁十二局承建梅龙铁路项目经理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施工建设,克服雨天施工带来的不利影响,完成隧道安全风险评估、试验室顺利通过验收、拌和站建设完成,具备生产条件。

  高铁一响,黄金万两。梅龙高铁去年12月15日正式动工,该工程总投资166亿元,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建设工期为4年,全长95.6公里。该线路建成后,梅州到达广州的时间将从原来的6小时缩短到1.5小时。

  “项目衔接梅汕、赣深两大高铁后,将进一步满足粤东地区对外沟通华中、华北地区的客运需求,形成对外沟通华中、华北地区的快速客运铁路通道,对加快振兴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中铁十二局承建梅龙铁路项目经理部相关负责人说。

  以交通打底,让发展提速。在这背后,是梅州用好用活中央苏区政策,培育发展特色产业,为老区苏区振兴发展,注入了蓬勃的红色力量而结出的硕果。

  一年来,在梅州上下共同努力、大力呼吁、积极争取下,一系列惠及梅州等老区苏区的各项扶持政策不断得以落实,在投入规模做“加法”,给予革命老区转移支付和原中央苏区财力补助,设立老区苏区发展专项奖补资金等;在市县支出负担做“减法”,免除9项基本公共服务共同财政事权项目市县出资,重大项目资本金、医疗卫生重点建设项目资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由省全额负担等。

  打铁还需自身硬,无须扬鞭自奋蹄。一年来,一大批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交通、水利、能源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或加速推进,济广高速兴宁至五华段、平远至兴宁段、梅平高速等建成通车,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居粤东西北前列;大埔电厂一期、220千伏帅乡变电站等12项输变电工程、西气东输三线工程梅州段等建成投产。

  与此同时,梅龙高铁、瑞梅铁路和大潮、东环、华陆等高速公路及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梅州(五华)抽水蓄能电站、粤东天然气主干管网梅州段等一批重大项目全面提速。以实实在在成果检验贯彻落实成效,一年来,梅州全市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发展条件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是不完整的。

  沐浴政策东风,曾经贫困的村子变得环境优美、生态宜居;依托红色旅游资源,梅县区水美村、蕉岭县东岭村、梅江区北联村等大批红色村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这些都是革命老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生动案例,见证着苏区人民行程万里,不忘来路;饮水思源,不忘初心。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省推动老区苏区振兴发展工作现场会的推动下,去年11月29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广东省促进革命老区发展条例》。“这对于老区苏区来说是一种无形的资产,推动革命老区发展工作走上法治化轨道,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吴特宏表示。

  抓机遇

  聚焦“三个重大”

  积极谋划“一基地两集群”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给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危与机并存。深受红色文化滋养的梅州人民齐心勠力,充分发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的苏区精神,组织最强力量,采取最有力措施,执行最严格要求,举全市之力谋取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胜利”。

  按照“一年一变化、三年见成效、五年大提升”的关键节点,今年是实现苏区振兴的关键之年。2012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时间节点为2020年。今年,国家将为出台新一轮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若干意见做准备。

  面对关键之年及新的机遇期,当有关键之举。

  “新一轮实施意见对于梅州来说,是重要的发展机遇。”吴特宏说,今年以来,梅州市委、市政府从“三个重大”出发,积极对接中央和省的相关平台,主动出击,紧抓新的机遇期。“三个重大”具体而言就是积极对接重大政策,主动谋划重大项目,争取国家级的重大平台。

  目前,梅州正筹划及推动建成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和综合保税区,全力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和足球特区。按照资源优势和发展现状,梅州积极谋划“一基地两集群”,即发展铜箔基地,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生物制药产业集群,形成规模效应,推动技术创新,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路通财通。针对区位、基础设施薄弱等发展短板,梅州也在谋划一批重大项目。推进大埔至潮州港疏港铁路、梅州至汕尾城际铁路、梅州至厦门高铁等项目,争取纳入国家或省相关规划,推动在建高速路如期建成通车,确保新谋划的高速路尽快落地建设,形成“五龙入梅江,县县通高速”的交通路网。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面对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支持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重大历史机遇。与广州、深圳地缘相近、人文相亲的苏区梅州,既瞄准“湾区所需、所向”,又立足梅州生态发展区的功能定位,发挥“梅州所长、所能”,找准梅州与大湾区建设的契合点,实现协同发展。

  梅江区、五华县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配送中心;兴宁市、蕉岭县打造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景田集团矿泉水项目落户五华郭田镇……梅州抢抓机遇,主动对接融入“双区”建设,一批批重大项目的谋划和落地,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打造湾区“最美后花园”“大农场”,让革命之红转变为发展之红。

  ■对话

  梅州市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吴特宏:

  抢抓机遇,提升苏区振兴发展“造血”能力

  广东省推动老区苏区振兴发展工作现场会至今已有一年,一年来,梅州市委、市政府善抓历史机遇,一系列惠及梅州等老区苏区的各项扶持政策不断得以落实,全市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发展条件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近期,国家正在编制特殊类型地区发展规划和新时代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于梅州来说,是新的重大机遇,该如何把握机遇,实现梅州苏区振兴发展?南方日报记者专访了梅州市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吴特宏。

  南方日报:广东省推动老区苏区振兴发展工作现场会在大埔举行,距今刚好一周年,您觉得这场会议给梅州带来了哪些影响?

  吴特宏:回顾去年全省推动老区苏区振兴发展工作现场会,本人依然非常兴奋、振奋,这是一场站位和规格非常高的会议,是令人鼓舞、催人奋进的会议,对全省老区苏区特别是梅州苏区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

  会后,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动我省革命老区和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政策含金量高,支持力度空前,这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老区苏区的关心支持和对老区苏区人民的深情厚爱。

  一年来,在省发改委、财政厅等省直有关部门具体指导下,在省老促会、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大力呼吁、积极争取下,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参照执行西部地区,给予革命老区转移支付和原中央苏区财力补助,重大项目资本金、医疗卫生重点建设项目资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由省全额负担,免除基本公共服务共同财政事权项目市县出资,省财政设立老区苏区发展专项奖补资金等一系列惠及梅州等老区苏区的各项扶持政策不断得以落实。

  中央和省对老区苏区振兴发展的扶持政策,是梅州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引爆点”,为推动梅州等老区苏区高质量振兴发展,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注入了不竭动力。

  南方日报:今年是推动老区苏区振兴发展的关键之年,梅州将如何抢抓机遇,谋划新发展?

  吴特宏:近期,国家正在编制特殊类型地区发展规划和新时代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多项政策措施惠及梅州,梅州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面对新时期的机遇和挑战,梅州站在更高的起点谋划,围绕出台重大政策和配套政策,谋划重大项目和争取重大平台这“三个重大”举措,争取发展红利最大化。

  苏区振兴发展,不能仅仅依靠中央和省里的帮扶,我们还要提升造血功能。围绕重大项目的谋划和引进,梅州近期重点推进“一基地两集群”产业发展。

  “一基地”指的是建成重要的铜箔基地,以嘉元科技、超华科技为龙头企业,打造全国重要铜箔生产基地。“两集群”分别指的是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生物制药产业集群。

  梅州有很好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础,但比较散乱,需要谋划产业集群,不断加强产业链条,让产业集群在链条上拉长,在深度上延伸,形成规模效应。产业规模有了基础会促进技术创新,从而引导人才集聚,形成良性循环。

  梅州生态环境好,适宜中医药种植,同时梅州自古有使用中医药的传统,建设以中医药为主的生物制药产业集群,依托资源符合梅州的发展实际,属于“不会走”的产业,发展大有可为。通过种植、加工、研发、销售、康养、旅游观光等多产融合,促进生物制药产业集聚,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载体。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