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新闻>即时新闻

近两千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实现“两不愁”

2020

/ 05/15
来源:

法制日报

作者:

手机查看

  □ 本报记者 张维

  “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社会救助兜底脱贫是打赢这场硬仗的重要组成部分,越到最后越要绷紧兜底保障这根弦。”在近日民政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召开的社会救助兜底脱贫工作推进会上,民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唐承沛说。

  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底线制度安排和脱贫攻坚的最后一道防线,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民政部多次强调,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确保最困难的群体一户不漏、一人不落地脱贫,是各级民政部门服务支持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大局、推动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责任。

  记者近日从民政部获悉,截至2019年12月,全国共有185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其中已脱贫1693万人、未脱贫164万人,纳入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的贫困人口稳定实现吃穿“两不愁”。

  疫情来袭成加试题

  民政托底线救急难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冲击,也给社会救助兜底脱贫提出了一道“加试题”,唐承沛坦承,完成兜底保障任务比预想难度更大、任务更艰巨。

  “受疫情影响,一些贫困人口收入减少、生活成本增加,困难程度加深,需要加大兜底力度、提高补助水平,才能兜住底。部分低收入群体、贫困边缘户、脱贫不稳定户因疫情陷入贫困,极有可能成为兜底保障对象,加大了兜底保障压力。此外,疫情防控期间,入户走访、收入核查、民主评议等工作难以正常开展,主动发现、及时救助受到一定影响,增加了精准救助难度。“唐承沛说。

  但也正是这样艰难的时刻,才更考验出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究竟做得如何。

  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双山街道群乐社区居民黄文龙没有想到,在疫情防控期间,自己能很快拿到低保证和低保金。

  即便没有这次疫情,黄文龙的生活也不算宽裕,他的儿子才3岁,而妻子属智力二级残疾,全家人的生计全靠他一人打零工维持,而疫情更是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找不到什么活,大部分单位都是停工停产的状态,真没办法。”黄文龙说。无计可施的他只能天天待在家里,没有了经济来源,一家人的生活很快就陷入困境。

  好在社区工作人员在排查中发现了黄文龙家的情况,他们迅速与民政部门沟通、衔接,快速申报材料,简化工作程序,黄文龙成功申请到了低保救助。“这个月政府给我们发放了1382元的低保金,生活有着落了。”黄文龙言语中充满感激之情。

  据辽宁省鞍山市民政局介绍,疫情防控期间,部分困难群众“因疫而困、因疫而难、因疫而弱”与“因疫而需”的矛盾不断凸显,鞍山市民政局充分发挥社会救助“托底线、救急难”作用,精准推进多项措施,切实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解决部分群众面临的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

  下转第八版

  上接第一版

  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辽宁省鞍山市民政局是全国各地民政部门疫情防控期间有效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一个缩影。据了解,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兜底脱贫提出的“加试题”,各地民政部门创新方式、多措并举,落实落细相关社会救助政策,有效保障了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这种保障体现在了三个方面。首先是实现了符合条件人员应保尽保、应救尽救。据民政部统计,截至今年3月底,全国共有城乡低保对象4317万人、特困供养人员467万人,今年全国因疫情影响新纳入低保范围近100万人。一些疫情严重地区还为困难群众增发生活补助,湖北省对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体,按照城市每人不低于500元、农村每人不低于300元标准,一次性给予生活物资救助。各地及时启动实施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为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今年以来已向社会救助对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37.1亿元,惠及困难群众8168.9万人次,努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

  其次是实现了临时遇困人员凡困必帮、有难必救。一些地方对无法务工、交通管控等原因暂时滞留人员给予安置、救助和帮扶,保障渡过临时难关。例如,武汉市对滞留人员予以妥善安置,对住宿有困难的,提供庇护场所,安排到集中安置点并提供食宿等基本生活保障;对生活无着、确有困难的,发放临时性生活救助金。

  再次,实现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畅通求助渠道,中国政府网、民政部门户网站、中国民政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公布全国各地3725个社会救助服务热线电话,及时受理困难群众求助、投诉和政策咨询。简化救助程序,采用电话、视频等非接触的灵活方式开展调查,积极推行社会救助全流程线上办理,方便救助申请,缩短办理时限。

  而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社会救助兜底脱贫工作仍然是民政部门的重要工作。唐承沛提出如下要求:一是加强监测预警,全面摸排核查,确保底数清、对象准。要加强对未脱贫和易返贫致贫人口的监测预警,逐人逐户摸排核查,注意做好对建档立卡外低保对象、特困人员致贫风险排查。二是强化政策针对性,巩固兜底成果,精准实施兜底保障政策。要用足用好兜底保障政策,重点抓好重病、重残“单人保”政策的落实,继续采取就业成本扣减、低保渐退等帮扶措施,落实好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三是密切关注疫情影响,强化兜底保障。要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家庭做到应保尽保,及时将未参加失业保险且收入低于低保标准的农民工等失业人员纳入低保等救助范围。四是聚焦特殊群体,统筹做好民政领域兜底保障工作。要全面落实特殊群体救助福利政策,广泛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发挥好县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作用,确保兜底保障无死角、无遗漏。五是加大倾斜支持,补齐深度贫困地区兜底短板。按照中央“三个新增”要求,在项目、资金、人才培训等方面,继续加大对“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的倾斜支持力度。

  有效化解低保捆绑

  加快救助立法进程

  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倒计时,全国还有551万未脱贫人口,近200万已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存在返贫风险,近300万贫困边缘人口存在致贫风险,还有大量因新冠肺炎疫情致贫返贫的困难群众。“不少都需要通过兜底保障实现脱贫。必须统筹做好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工作,精准落实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政策。”民政部党组指出。

  2020年后,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历史性地得到解决,但相对贫困问题仍会长期存在,需要不断健全完善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民政部党组提出,要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加快构建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救助制度体系,逐步完善涵盖低保、特困、低收入家庭的多层次救助体系,有效化解“低保捆绑”“悬崖效应”,巩固提高脱贫攻坚成效质量。加快推进社会救助立法进程,推动社会救助体系更加优化、成熟和定型,实现兜底保障法治化、规范化,建立健全“两不愁三保障”兜底保障长效机制,使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更加密实牢靠。认真研究2020年后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探索建立健全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有效机制。健全养老、儿童、残疾人福利等各项民政帮扶政策,加强制度衔接,为“十四五”和更长时期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近日,民政部会同国务院扶贫办启动实施“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指导各地落实落细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政策,及时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纳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范围。健全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定期开展信息比对,掌握未脱贫人口、返贫风险较高的已脱贫人口和建档立卡边缘人口中尚未纳入社会救助的人员信息,组织地方民政部门开展摸排核查,逐户逐人掌握情况、落实政策。利用社会救助部门信息共享、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等,监测预警潜在救助对象,主动发现、主动救助。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