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新闻>即时新闻

电影人王小鲁:影院里相聚 亲切感无可替代

2020

/ 05/17
来源:

成都商报

作者:

手机查看

  最近,一篇《为什么我们需要重建电影院?》的文章被不少业内人士转发,引发大家共鸣,该文章作者是电影人王小鲁,王小鲁在文中提到了“重建电影院运动”。

  其实,有关“重建电影院运动”的话题,王小鲁在新书《电影意志》(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年12月版)中有过详细阐述。

  王小鲁是电影学博士,现供职于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出版的作品有《电影与时代病》《电影政治》。《电影意志》是王小鲁近年来发表于各大报刊专栏的影评文章精选集。从《庐山恋》《顽主》《流浪北京》,到《算命》《山楂树之恋》《不成问题的问题》,王小鲁以其一贯秉持的美学视野、锋芒毕露的用笔,梳理出一部1980年以来的中国电影备忘录。

  国务院近日下发通知,将采取预约等方式开放影剧院等娱乐休闲场所。 影城即将复工,被悬置的电影院精神终究会被观众激活,在电影院看大片的日子也不远了。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就“电影院精神”采访了王小鲁。

  电影院给观众

  相聚的亲切感、踏实感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在您的新书《电影意志》中您写了“重建电影院运动”,为什么把电影院的部分单独拿出来写?

  王小鲁:我专门来写“重建电影院运动”这个部分其实有历史的背景,上世纪90年代是中国院线电影的萧条期,很多电影院被改为商场,卖鞋卖衣服,那是电影人最为沮丧的十年。

  2002年实施的《电影管理条例》允许个人投资电影和经营电影院,这是巨大的改变。同年张艺谋《英雄》开启中国式大片,追求画面的奇观化和唯美,虽然这一点被批评,但它对于吸引人们进入电影院起到了作用,之后3D技术等一起将观众吸引到了电影院里来。从此电影院观影重新成为中国都市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最近您的一篇文章《为什么我们要重建电影院》被不少院线人士转,对于电影院您拥有什么样的情感?

  王小鲁:因为这17年来,电影院已经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几乎成为我们社交的、可以看到彼此的不多的公共场所中的一个。虽然我们仍然可以网络交流,但是很多时候仍然无法替代一个实体性空间内相聚的亲切、踏实感。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您如何理解电影院精神?

  王小鲁:电影院精神是我自创的一个概念。所谓电影院精神,也许是一种彼此的可见性,一种走出自闭世界的开放性和一种可贵的交流形态,电影院的共同经验对社会是一种整合与凝聚,映后交流带来共识与差异的磨合,这能激发思想的锻炼和认同感。这里提供自由的选择和非强制性的思想联系。同时,它也遵循快乐原则。

  当然这不是最终定义,我觉得电影院精神可以说得更为丰富。

  期待中国电影人

  有更恰当的现实感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停摆100多天,电影院终于很快就可以开放了。您觉得电影人应该拿什么让观众重返电影院?

  王小鲁:希望能获得更多的电影产品的选择项,看到更多好电影,希望这些影片能够真正触摸到观众们的精神世界,让观众获得更为人性化的娱乐,不要将一些观念上过于生硬的作品带给大众,那样观众不会买账。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这次疫情,无疑对电影工作者深有触动,比如我们应该生产什么题材的电影?比如观看电影的渠道和方式?比如如何在电影院安全愉悦地看电影?您对将来国产电影的期望又是什么?

  王小鲁:我期待中国电影人有更恰当的现实感,活在真实中,我并不是说要他们拍摄现实主义电影,而是希望他们将自己真实的内心感受重视起来。

  说实话,这种素质其实需要创作者本身的丰富性和主体性,是长期教育的结果,不是呼吁一下就可以达成的。

  我希望有更多新导演出现,希望他们带来表达上的开拓。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张世豪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