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3
网络
燕燕
手机查看
阳春三月,沂水县诸葛镇秀峪村满山的杏花竞相开放,村内树绿、路平、街净、村美····展现在眼前是一幅活力、富足、宜居宜业的沂蒙美丽乡村画卷。
这两年,省派山东农业大学第一书记李发锋和村两委一起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团结带领党员群众连续奋斗,谱写党建、发展、服务“三篇文章”,奋力绘就乡村美、产业兴、乡风淳的美丽乡村新画卷,奏响乡村振兴奋进曲。
党建引领,扛牢政治责任旗
驻村伊始,秀峪村由于集体经济薄弱、收入较少,其村党支部比较涣散,战斗力不强。李发锋深刻认识到,党建兴则事业兴,党建强则发展强,他和村支部书记一起以创建有队伍、有活动、有阵地、有制度、有保障的“五有”党支部为契机,不断加强支部制度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他给党员干部授课五次,召开民主生活会三次。充分利用支部主题党日,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执行村党务村务“四议两公开”。召开村两委会议20余次,组织党员积极参入“寸草心”义务服务活动50余次;完成3名预备党员转正;“七一”前后,带领村“两委”成员、党员和村民代表,到罗庄区、沂南县、蒙阴县、平邑县山东蒙水集团等先进村、专业合作社、红色教育基地和企业走访、学习和考察,接受党性教育,重温入党誓词,牢记初心和使命,拓宽视野。
在此基础上,结合诸葛镇党委的要求扎实开展党员分类管理积分量化工作。将农村党员分为在职党员、在家党员、流动党员、预备党员、老年党员五类,党支部每月分类别从履行党员基本义务、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纪律约束3个方面对党员进行日常纪实,并将得分情况进行“公示码”上传和公示栏公示,实现“码上、栏上”双公示,通过公示让党员自我加压、比学赶帮超。鼓励党员立足岗位发挥作用,不断提升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同时坚持党建引领,构建“党建+合作社”“党建+服务模式”“党建+治安网格”等模式,多点发力促发展,为促进乡村振兴增添强大动力。
狠抓产业,走出富民强村路
秀峪村以林果种植为主,杏、桃、苹果等品种都不成规模,并且林果的品种老化,品质也较差,林果的价格上不去,村民的收益不算好。于是,李发锋对村里的果农逐一进行了走访座谈,并协调村两委在村里成立党支部领办“沂水县秀峪杏花沟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对果农的种植、管理以及销售进行全方位服务,加快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他邀请学校相关专家教授,开展4批70人次的技术指导授课;主动对接果品加工企业,争取合作社与企业建立水果供应事宜。李发锋还联系学校有关专家,把玉米和甘薯的新品种引到秀峪村,让村民种植。玉米成熟时,他又帮着村民寻找销售出路。仅用半天时间,秀峪村试种的约5000根糯玉米就被抢购一空。
“这次种玉米、卖玉米的经历,让我们改变了老观念,以前老担心农产品没有销路,砸在自己手里,却没想到只要农产品质量好、成规模,还能卖断货来!”秀峪村党支部书记武玉荣感慨道。
秀峪村沟多、谷深、林密,可谓是:十里秀峪纳百谷,千顷密林藏万宝。内有无数山泉滋养而成的旺泉溪水,无边山林与茂密果林相接,是标准的天然氧吧。自2015年起,诸葛镇党委政府就在秀峪村着手打造秀峪杏花谷观光旅游景区,已经连续举办六届杏花节。每年节间,漫山遍野杏花怒放,阡陌林间游人如织,一番阆苑美景“嘉年华”。守着现有的绿水青山如不把它变成金山银山岂不可惜,李发锋跟村两委经过研讨决定,尽力依托现有的旅游资源,盘活村内错落有致的北方民居,把村内沉睡的老房子“唤醒”,发展“山乡情趣”民宿,发展乡村旅游,把秀峪村建成游客寻找乡愁,体验文化的网红打卡地,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心系民生,办好惠及百姓事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民生利益无小事,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是我作为第一书记的工作目标。”这是李发锋书记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经常办的事。
驻村一年多来,通过跟村民谈心交心,李发锋书记把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记了满满一本子,然后他把“问题清单”变成“服务清单”,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搭建联系群众的“连心桥”,实现服务群众的“零距离”。
“李书记接地气、是个实干家。”秀峪村村民王升田翘着大拇指心怀感激的说,“自从他到我们村担任第一书记后,彻底解决了我们村行路难得问题。”
秀峪村落东西长1公里有余,地处一道山梁之上,相对落差70多米,自东向西两条道路能进出,其中,由于村庄建设年代久远,民居错落,加上道路狭窄,一到农忙时节,农用车辆一多村里的道路无法通行。李发锋跟村两委一起经过多次的商讨论证,决定在村西修建一座“便民桥”,解决村民行路难得难题。他跟村两委一起多方协调资金,在诸葛镇政府的支持下投资40万元于去年8月份在村西建起了一座便民桥。在施工过程中,秀峪村的村民非常关心,老年人拿着板凳坐在那里看着施工现场一天一天的变化,密切关注着工程进度。现场施工人员说:给村庄修路搭桥是惠及子孙后代的大事,做这样的工程要凭良心,一点差错也不能有。村里老人说:共产党和上级派来的第一书记为秀峪村建桥,要感谢共产党为秀峪老少爷们干的好事,后人也不能忘了。
秀峪村群山环绕、谷深林密,以前,村民种植的中药材以及香椿甜杏等农产品老是滞销,自去年驻村以来,李发锋结合村里的产业发展情况,充分利用自己单位等线下资源和微信、电商等线上平台拓宽销售渠道,现以帮助群众销售甜糯玉米5000多斤,各种中药材2000多斤,村民喜笑颜开。
为改善种植条件,李发锋根据村里实际情况的需要,多方协调资金在秀峪村新修建生态蓄水池7个、森林防火道1080米,争取水土保持项目种植黄栌、连翘等各1万株用于村内绿化;争取水利移民资金31万元用于道路边坡加固和绿化。安装太阳能路灯100余盏,实施桥梁修建、河道清理、美化绿化等工程6项。使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提升。
科学规划,绘就乡村振兴图
为了要使村庄持久的发展,使村庄发展有不竭的动力,李发锋按照红色、古色、绿色、蓝色“四色”赋能思路,为秀峪村的乡村振兴绘就了一幅“气象新、面貌美、活力足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一,“红色”赋能,让乡村添活力。首先强化党建引领,加强村党支部的核心堡垒作用,通过党员积分量化管理激发党员的积极主动性,在乡村振兴路上各方面都起到带头作用。其次弘扬红色精神,把1942年8月沂北、工委行署在秀峪村正式成立的红色底蕴,搞好沂北工委行署的复建整修工作,推出红色旅游体验活动。
二,“古色”赋能,让乡村留住乡愁。秀峪村被誉为临沂最美古村落,有“三朝古村落,百年杏花林”之美誉。从2015年开始镇政府和秀峪村就着手打造秀峪杏花谷观光旅游景区,还成功举办了六届杏花节。坚持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主线,深挖和整理村史,建立乡愁纪念馆;利用河流、古树和杏花等特色资源,全方位提升旅游资源;将村内错落有致的村居,建设山乡情趣民宿。努力把秀峪村建成游客寻找乡愁、体验文化的网红打卡地。
三,“绿色”赋能,让乡村魅力绽放。在乡村建设中,紧紧围绕村民的生产生活实际,坚持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因地制宜进行布景、规划和建设,建设“推窗见绿、出门入园”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美丽乡村。
四,“蓝色”赋能,让乡村更加和美。经过一年多的驻村和与村民在村庄建设中的摸爬滚打,李发锋深深认识到,美丽乡村建设只有紧紧依靠农民,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村民中开展环境卫生、勤劳致富、移风易俗、孝善爱亲、诚信感恩“五星评创”活动,发布“红黑榜”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相结合,建立积分兑换奖励机制,激活农村治理的“神经末梢”,人心向善、见贤思齐,激发村风民风持续向善向好,让乡村和谐有序的局面持续巩固。(崔玉鹏)
【广告】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广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陈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