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山东新闻

专家考证得出结论 淄博为中国职业教育发源地

2005-11-03 20:40:04    作者:   来源:  

  大众网济南11月3日讯(记者曹亮 通讯员 路荣平 报道)山东淄博是中国职业教育的发源地,管子是中国职业教育的奠基人。这是淄博职业学院齐文化研究所的专家经过一年多的研究考证得出的结论。
   
  2004年8月,为探询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淄博职业学院提出了“中国古代职业教育起源”的研究课题,专门成立了齐文化研究所,重点研究“中国古代职业教育思想形成于何时、何地”、“形成这一思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一思想包括哪些主要内容”等。

  一年多来,学院组织骨干力量,查阅上千种资料,反复考证,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新石器时代,中国产生了原始技术教育;夏商周三代,中国产生了满足贵族从政需要的素质技术教育;西周以前,中国没有出现职业教育,也谈不上职业教育思想的产生。较为全面、系统而深刻的职业教育思想初步形成于春秋前中期的齐国,它是管仲为创立霸业而推行的“四民分业定居”社会改革的直接产物。桓、管时期齐国职业教育的目标、理念、方式、内容、管理模式及其功能,共同构成了内涵丰富、特点鲜明的古代职业教育思想体系。其中的精华成分对今天的职业教育依然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11月2日,淄博职业学院举行了“齐国职业教育”研讨会。与会专家认为,在中国历史上,建都于临淄(今属山东省淄博市)的齐国是中国职业教育思想的发源地,管子是中国职业教育的奠基人。研究表明,齐国时期,手工业和商业发达,是管子职业教育思想的社会基础;富国强兵、称霸诸侯,以及崇尚发展生产力是管子职业教育思想产生的动力;齐文化中变革创新的主流思想是管子职业教育思想产生的文化根基;“三其国而五其鄙”的社会行政管理机构的确立,是四民分业职业教育制度化的强有力保障;《管子》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和人才观是管子职业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齐国科学技术的空前繁荣是管子职业教育思想成效的见证;稷下学宫的职业教育是管子职业教育思想的传承和发扬。

  近年来,淄博市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全市高等职业院校已发展到12所,在校生近10万人之众,远超出全市普通本科在校大学生人数。成立于2002年的淄博职业学院,是由山东省政府批准、淄博市政府主办、面向社会培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学院以建设全国一流职业学院为目标,深化改革,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校生已达到15000余人,整体办学实力跃居全省前列。

  据悉,淄博职业学院将就中国职业教育的起源和演变开展进一步研究,为当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曲涛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Baidu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