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line2.gif (11170 bytes)
  农业信息化,路还有多远  
  2002-12-29 05:45:45
http://www.dzwww.com/xinwen/shandongxinwen/zbrb/200212290291.htm 

  就像长了“千里眼” 
  只要接上“上网就像打电话一样简单”的信息机,农民在家中就可以收看农业信息、市场行情,并且可以发布供求信息。今年初,聊城市农村信息网络“村村通”工程信息平台已正式建成。这在全省还是第一家。
  这个平台是聊城市农业局与北京光彩农业信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建立的,主要特点是用户使用简单:只需一台接收信息机和一条普通电话线路,就能联通信息化“最后一公里”。
  临清市新华办事处三里铺村农民杨家聪是“村村通”的首批注册用户之一。他打开信息机,轻摁按钮,很快就从网上调出几个城市的西葫芦价格。他说:有了信息机,俺就像长了“千里眼”。
  截至11月底,聊城“村村通”用户已达500多户。这些农户通过信息机可接收粮油经济作物、林果、蔬菜、园艺绿化、生产资料、畜禽、饲料、水产以及农业行情、行情分析、农业气象、农业新闻、法规政策等14大类、88小类的农业信息。
  这些信息由设在北京的总站发布,信息的来源有四个途径:从互联网收集的信息,有关部门提供的信息,有关专家提供的信息,用户咨询经专家解答的信息。同时,农户如果想发布供求信息,或者请专家解答疑问,可通过电话语音传送到聊城市的信息平台,由工作人员整理后,通过网络传入北京总站,再由总站向各用户或指定用户发布。
  直面农业信息化 
  然而,对聊城大多数农民来说,农业信息化还是一个新鲜的面孔。
  按照有关专家的解释,农业信息化就是让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在科学数据指导下进行。农业信息技术包括农业信息网络、农业数据库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等诸多领域。
  在国内,目前已经开发成功的多媒体小麦管理系统、饲料配方专家系统等已在农业领域得到大量应用。据统计,实施电脑示范工程的21个示范区增加粮食产量20亿公斤,新增产值23亿元,有400多万农户受益。
  专家指出,农业信息化是21世纪我国农业的出路,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多种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综合集成应用,将成为我们面向21世纪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还要再迈几道坎
  农业信息化是整个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难度最大的部分,必须因地制宜,找准突破口,扎扎实实推进。
  从聊城市的农业信息网络化建设进程看,目前实现“村村通”的用户仅500多户,种植大户上网者寥寥无几。该市计划用3至5年时间让“村村通”信息覆盖全市6500多个行政村,但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该市农业部门有关人士进一步指出,制约农业信息网络发展的难题既有技术层面的,也有运行模式、体制层面的。如在解决了信息传输“最后一公里”问题后,还面临着信息资源持续开发和网站赢利模式难题。当前,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开发尚处于分散无序、部门分割、信息资源封闭、不能共享等状态。网站及信息平台的支撑需要投入,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需要探索市场运作模式。又如,对农民来说也不仅仅是个技术培训问题,还有个观念转变问题,引导他们按市场化要求逐步接受有偿服务,这也是个艰难的过程。
  本报记者 齐军 本报通讯员 吕磊

大众网-大众日报  


上一条:就业压力改变大学生们“考试观”
下一条:张高丽:借南水北调构筑山东水网

关闭窗口     

鲁中在线山东新闻由大众网www.dzwww.com)供稿,
未经大众网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