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新闻 > 新闻专题 > 十六届五中全会 > 关注十一五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解读

2006-08-31 10:59:45
   
 


  解读一:深刻认识《建议》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新阶段 全球化视野 定性定量结合

  从“七五”计划开始,中央都提出五年计划《建议》,作为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的指导性文件。“十一五”规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规划,《建议》对于指导编制“十一五”规划进而推动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鲜明的时代特点
  对“十一五”规划时代背景和发展阶段,应从三个层次来认识。
  首先,从历史眼光看,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编制规划的基本前提。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由于不发达,中心任务就必须把发展作为主题,发展目标、发展方针的制定也不能超越而只能适应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其次,从实现“三步走”战略部署看,本世纪头二十年,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十一五”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承上启下的关键五年。
  第三,从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看,我国已经迈入人均
  GDP1000美元的发展阶段,面临的是一个“黄金发展期”、“矛盾凸现期”并存的时期。我们具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诸多有利条件和战略机遇,主要是面临消费结构升级、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市场化改革逐步深化、经济全球化等五大趋势。同时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储蓄率较高、基础设施比较完备、产业配套能力也较强。但在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资源、科技、人才、体制“四大瓶颈”,“三农”问题和西部发展“两大难题”,化解社会矛盾、应对国际竞争挑战难度也在加大。
  在上述大背景下,“十一五”规划是一个能够反映时代特点的崭新规划。与前几个五年计划相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是“十一五”规划是在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十一五”规划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提出未来五年阶段性的目标、战略任务和战略重点。
  二是“十一五”规划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十一五”规划充分体现这种发展理念和治国理念的升华,真正成为一个从规划理念、规划体系、规划目标、规划方法都能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的崭新规划。
  三是“十一五”规划是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但还不够完善的体制背景下编制的规划。规划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特征,可以说,“十一五”规划既是发展的规划,又是改革的规划。
  四是“十一五”规划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我国加入WTO过渡期即将结束背景下编制的规划。在开放度更大的背景下编制的“十一五”规划,是有全球化视野的规划,体现了全面开放条件下促进发展的要求。
  五是“十一五”规划是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背景下编制的规划。从“十五”中期开始,我国发展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上升期,同时,经济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不稳定不健康因素。近两年部分行业低水平盲目扩张带来的不良后果,在明年“十一五”开局之年可能会有所加剧。“十一五”既要保持一定经济增长速度,又要消化这种盲目扩张的后果。处理得当,可以使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转变在“倒逼”机制下取得突破。处理不当,就会丧失机遇。“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充分考虑到了这些情况。
  一条红线五个立足
  “十一五”总体规划纲要的基本定位,是引领未来五年我国发展的导航图,是描绘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十一五”规划指导思想是贯穿“一条红线”,明确“五个立足”。
  “一条红线”就是科学发展观。“十一五”期间,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抓好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坚持用科学发展的办法和深化改革的思路解决前进中问题。要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
  “五个立足”是规划的基本政策取向,回答靠什么增长、要什么样增长和怎样增长的问题。一是立足扩大消费需求推动发展。坚持把扩大国内需求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双轮驱动、内需与外需共同带动转变。二是立足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发展。坚持要把调整产业结构作为经济发展的主线,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和数量扩张带动,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和结构升级带动转变。三是立足节约使用资源推动发展。坚持把推动形成资源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作为经济增长的核心,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消耗数量,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转变。四是立足增强自主创新推动发展。坚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转变。五是立足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坚持把改革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不断增强经济自主增长的活力和更大程度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导向明确的发展目标
  在设置规划发展目标和确立具体指标中注意考虑了三个原则。
  一是导向明确。目标的选择,目标值的研究,有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五个突出”,就是突出人文的、社会的指标,突出城乡和区域协调的指标,突出结构和效益的指标,突出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指标,突出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的指标。
  二是目标有限。规划目标既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衔接,又体现五年目标的有限性和阶段性;既积极向上,鼓舞人心,给市场良好预期,给人民以希望,又实事求是,切实可行。
  三是尽力量化。把定性和定量结合起来,既提出描述未来发展前景定性的目标,也有一些数量化、能检查、可评估的指标。特别是需要政府履行职责的领域,能量化的尽可能量化,以合理安排政府掌握的公共资源,评价政府工作绩效。
  在规划目标的属性上,这次提出按照导向性、预期性和约束性三种不同属性来划分。导向性目标是政府希望的发展方向,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如产业结构调整,政府希望服务业比重提高,这只是一种政策导向。预期性指标是凝聚了人民意愿的国家战略意图,体现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是在导向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实现意愿的指标。如经济增长速度、失业率、国际收支、价格等。约束性指标是政府向人民作出的承诺,是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各部门提出的工作要求,是在导向性、预期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的政府意图指标,政府通过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和有效运用行政力量确保实现。

  解读二:正确把握“十一五”时期面临的新形势
  关键词:新起点 严峻挑战 “瓶颈”制约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经济发展总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一个时期的经济运行结果,客观上总是下一个时期继续发展的起点。“十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我们站在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主要表现在:
  第一,物质基础的新起点。“十五”时期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国力显著增强。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13.69万亿元,按照汇率折算超过1.6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七位。特别是基础设施条件有了很大改善,能源交通建设得到加强。同时,国家外汇储备规模在“十五”期末可达到或超过8000亿美元。这些都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条件,依托这更加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今后时期我国必将获得更大的发展。
  第二,发展观念的新起点。“十五”期间我们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深化和升华,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第三,对外开放的新起点。“十五”时期我国对外开放跨上了一个新台阶。对外经济规模明显扩大。从2000年到2004年,外贸进出口总额从4743亿美元增加到1.1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从407亿美元增加到606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从1656亿美元增加到6099亿美元,目前外贸进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三位,外商直接投资和国家外汇储备居第二位。外贸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已经达到70%。我国的境外投资虽然总体规模还小,但呈现明显扩大态势。我国已经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正在顺利度过过渡期,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正在更大程度、更广范围、更深层次上对外开放。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一)“十一五”时期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既有诸多有利条件,也有不少制约因素;从总体上看是机遇大于挑战,有利于我国发展。
  有利条件主要是:(1)维护和平,促进发展,谋求合作,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当今时代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各大国从维护本国根本利益出发,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大国之间发生直接全面对抗的可能性不大,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有利于我们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2)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表现为市场、生产、投资、金融、科技等方面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和产业转移正在拓展和加速。特别是我国具有国内市场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政治社会长期稳定等优势,并且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结束后进一步开放投资领域和市场,我国与世界经济的互相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这些都有利于我们用好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更好地利用外部资金、技术、资源和全球市场,促进国内产业升级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3)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正在酝酿着新的突破,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新材料与先进制造技术、空间与海洋技术等不断取得新进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新科技革命,有利于我们发挥后发优势,推动我国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国际环境复杂多变,我国发展也面临不少制约因素和严峻挑战。首先,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世界还很不安宁。有的西方国家在经济、政治上对我国进行遏制的图谋没有改变。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方面占优势对我国的压力将长期存在。其次,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不断扩大,各国在更加重视与我国发展经贸关系的同时,一些国家同我们在经贸领域的矛盾也在增加。一些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的案件不断增加,直接影响我国一些产品出口。特别是近一个时期,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围绕人民币汇率、纺织品出口、知识产权、能源资源等方面的外部压力加大,今后这些方面的贸易摩擦还会继续出现。第三,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许多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长期依赖进口。近些年来石油等重要资源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这些都对我国经济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第四,“十一五”时期,世界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但是近年来油价持续攀升,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未来世界经济仍有可能发生较大波动,从而可能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二)综合分析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环境,“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保持快速健康发展有诸多有利条件。
  从需求方面看,国内需求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从21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这个阶段是工业化、信息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阶段,也是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并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的阶段。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建设的大规模展开,将使投资需求持续扩大;另一方面,随着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将推动住宅、汽车、电信、旅游、教育、医疗等消费持续扩大,消费需求的总量将不断增长。总之,国内市场巨大潜力的不断释放,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发动机。
  从供给方面看,劳动力、资本、技术装备等生产要素都具备支撑经济较快发展的条件。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成本较低,具有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随着人力资本不断增加和劳动力素质逐步提高,将为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准备条件。国民储蓄率一直保持很高水平。2004年底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达12.62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55万亿元,预计“十一五”期间国民储蓄率仍将保持35%以上。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外国投资者看好中国市场,外商投资仍会持续增加。经济发展的资金供给比较充裕。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我国科技、教育和工业已具有相当规模和基础,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也为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但也必须看到,我国未来发展也面临不少制约因素和困难。低水平重复建设还有可能反弹,通货膨胀压力仍然存在,一些行业生产能力过剩问题正在显现。特别是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产业结构等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制约“十一五”时期发展的重要因素。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长期性问题。首先是“三农”问题。我国农村人口仍占总人口近60%,农村人均耕地少,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农村还有2600万人尚未摆脱贫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于解决“三农”问题。城镇就业压力增大是另一个难题。现在每年城镇新增加劳动力和高校毕业生等需要就业人员约有1100万人,加上现有失业下岗人员共有2400万人左右,还有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要转移到城镇就业,而城镇每年能够增加的就业岗位尽很大努力也只有1000万个左右。今后随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上升,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将下降,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也将更为突出。同时,60岁以上老龄人口的比重已超过10%,今后还会继续增加,养老等社会保障的压力不断加大。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瓶颈”制约和深层次矛盾。主要是:(1)资源“瓶颈”。我国的耕地、淡水、森林、石油以及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长期积累的经济结构不合理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又使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明显低于世界先进水平,加之经济发展正处于重化工业加快发展的阶段,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费强度加大,导致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加剧。(2)科技“瓶颈”。我国原始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技术装备长期依赖进口,2003年集成电路芯片85%、石油化工装备80%、数控机床70%依靠进口。只有改变这种状况,我们才不会受制于人。(3)人才“瓶颈”。我国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尤其是高水平科技研发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短缺,已成为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严重制约。(4)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虽已初步建立,但还不完善。生产力发展仍然存在体制机制障碍。这是经济社会矛盾中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深层根源。同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触及深层次矛盾和利益关系调整,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兼顾各方面利益关系的任务更加艰巨和复杂。以上这些方面都要求我们在“十一五”时期必须采取正确的战略和对策,才能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有效化解制约因素。

  解读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关键词:新发展观 系统工程 有力保障

  《建议》提出“十一五”时期要“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这24个字实际上是对《建议》主要精神的集中概括。立足科学发展是对“十一五”时期发展方向的总体要求,着力自主创新是推动科学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完善体制机制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促进社会和谐既是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科学发展的环境条件。
  科学发展观是根本指导原则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关于要不要发展的问题,可以说已经得到解决,在此基础上,需要进一步解决怎样发展得更好的问题,而科学发展观系统地、高屋建瓴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的根本指导原则。“十一五”时期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就是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推动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当代中国所有问题的解决,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发展。小发展、大困难,大发展、小困难,不发展、更困难,就是这个道理。同时必须强调,作为硬道理的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这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关键。要坚持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以提高增长质量为中心,实现安全发展、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就是要坚持依靠改革促发展。要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深化企业、财税、金融等改革为重点,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领域的改革,形成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保障。要继续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最大限度地统一起来。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就是要丰富发展内涵。要全面把握发展内涵,拓宽发展内容,推动全面发展。把提高增长质量、合理分配增长成果与加快经济增长放到同等重要位置,在经济周期的上升期,尤其要抓好提高增长质量问题。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纳入发展的内涵,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良性互动。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就是要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经济体系和节约资源、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在需求结构上,实现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增长向消费与投资双轮驱动转变;在产业结构上,由过多依靠工业带动增长向三大产业共同带动转变;在投入要素上,由主要依靠资金和资源支撑增长向更多地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在资源使用上,由能源和自然资源的粗放使用向循环经济转变。要从改革体制机制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入手,采取综合措施,促使增长方式转变进入轨道。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就是要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全面增强综合竞争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就是要坚持协调发展。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促进城乡之间资源优化配置;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形成东中西不同区域之间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格局;着力解决社会发展滞后的突出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共同进步;坚持可持续发展,按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推动发展,促进经济布局、人口分布和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用宽广的世界眼光谋划国内发展,提高在全球范围内解决我国发展问题的能力。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要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依靠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求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同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走社会和谐、共同富裕之路。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系统工程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经过了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的过程,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落实也需要一个过程。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环境和任务看,必须加快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样才能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具有丰富、深刻、系统的内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必须从思想上、组织上、制度上、作风上形成更加有力的保障。
  第一,形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保障。广大党员干部首先要加强学习。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系统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指导意义。要正确把握时代的要求,深刻认识我国的国情,善于运用宽广的世界眼光来观察事物,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努力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正确处理关系全局的一些重大问题、重大关系。要兼顾当前和长远,既要重视当前的发展和眼前的利益,也要重视长远发展和长远利益,不能以牺牲长远发展为代价而急功近利,过分追求当前发展。要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局部要服从全局,全局要照顾局部,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特别是要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注重维护和服从国家的整体利益。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要妥善处理经济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充分认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就是保护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合理有效地行使政府职能,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总之,只有思想认识真正提高了、统一了,科学发展观才能成为各地区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形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组织保障。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真正使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人和事得到褒奖,违背科学发展观的人和事受到惩戒。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既要看经济增长的速度,也要看人文和社会指标;既要看城市面貌改变了多少,也要看农村的面貌改变了多少;既要看当前的发展态势,也要看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既要看“蛋糕”是否做大,也要看广大群众是否得到实惠,是否共同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衡量政绩,不是看表面文章做得如何,不是看花架子和形式主义的东西,而是看是否办实事、求实效,看是否能够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是否得到广大群众的赞成和拥护。
  第三,形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制度保障。要深化改革,加快形成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和制度。特别是要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推进投资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建立科学的经济社会综合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地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和付出的代价,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要建立健全政绩评价、考核和奖惩制度,人才选拔、任用和奖惩制度,将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绩导向、用人导向加以规范化、制度化。
  第四,形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作风保障。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无论想问题、作决策,都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出发,既要积极进取,又要量力而行,不能追求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能盲目攀比。要讲求实效,珍惜民力,不搞形式主义和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努力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牢记“两个务必”,保持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解读四: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目标体系
  关键词:以人为本 积极稳妥 提高效益 降低消耗

  目标体系的基本特点
  《建议》根据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条件,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的发展目标,与以往相比较,具有鲜明特点。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要求。《建议》提出的主要目标中,涉及人民生活、群众利益、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最多,包括: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贫困人口明显减少;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有较大改善;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这些内容,都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这些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归根到底是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体现。
  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相衔接。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并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等目标。《建议》提出的“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总体要求是:“十一五”时期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性进展。其主要目标包括经济增长、资源环境、自主创新、社会发展、改革开放、人民生活和民主法制等方面,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并具有“十一五”时期的阶段性特征。
  定性要求与定量指标相结合。《建议》提出的主要发展目标多是定性描述,如“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等,同时也包含两个重要的定量指标,一个是“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一个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使人得到清晰的数量概念。这就较好地勾画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
  增长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结合。《建议》在提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目标时,加上了一个重要前提,即“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避免单纯追求速度的倾向。同时,目标中关于能源消耗、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规定,实际上也具有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含义。
  体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建议》在目标中突出了资源、环境方面的要求,明确提出“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耕地减少过多状况得到有效控制”。考虑到中央的《建议》与规划纲要的不同,《建议》一般只提出一些大的、关键性的目标要求,那么《建议》如此明确地阐述“十一五”时期能源、环境方面的目标要求,而且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充分说明对于资源、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这些目标的提出,既考虑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良好型社会的迫切需要,也考虑了现实条件。实现了这些目标,就可以说“十一五”时期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良好型社会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体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如何在目标中反映自主创新的要求,《建议》提出“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这里虽然没有在字面上出现“自主创新”,但实质上也反映了自主创新的要求,因为这里所说的企业,必然也是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当然,形成这样的优势企业,主要是靠市场机制,靠企业自身的努力。
  两个引人注目的量化指标
  《建议》提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和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两个目标,尤为引人注目。
  《建议》提出,“十一五”时期,要“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这一目标体现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按照国内生产总值10年翻一番测算,平均每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是7.2%。“十五”时期,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前四年年均增长速度达到8.7%,预计整个“十五”时期平均增长约8.8%。照此测算,实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目标,只需要“十一五”时期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5.6%即可。显然,以此作为未来五年的增长目标偏低,不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也缺乏鼓舞作用。从实际出发,《建议》提出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的新要求,主要测算依据是:据有关部门预测,2010年我国人口总量将达到约13.7亿,考虑到人口增长这一因素,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则“十一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要达到约7.4%。这是有可能的。
  这一目标是积极而稳妥的。一方面充分考虑21世纪头5年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高于预期的客观现实的情况下,这一目标比尚待完成的原有目标更高一些,也更加鼓舞人心。另一方面,考虑到“十一五”时期我国具有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市场空间、物质基础、体制保障和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但同时,如果与“十五”时期实际增长约8.8%的速度比,这一增长目标要低一些,与过去20多年平均增长约9.4%的速度相比更低,是留有余地的。
  这一目标不仅有量的要求,也有质的要求。为避免单纯追求速度的倾向,《建议》特别强调,要“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来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有了这个重要前提,就使经济增长的数量要求和质量要求结合起来,形成正确的速度目标导向,促进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建议》提出,“十一五”时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要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在仅有的两个数量指标中,就包括能源消耗指标,充分说明这一目标在“十一五”发展中的重要性。明确提出降低能源消耗的目标,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提出能源消耗五年降低20%左右的目标,确实会带来很大的压力。但是恰恰因为我国能源消耗偏高,降低能源消耗的潜力才大。如果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达到世界平均水平,那么在现有基础上不用再增加能源消耗,也可以实现经济总量翻番。
  降低能源消耗要依靠科技进步、优化结构和加强节能。要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促进节能降耗。要大力推广应用节约技术,重点加强高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工作,加快高耗能设备技术改造。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能源资源的综合利用和高效利用。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抑制高耗能行业的不合理扩张。要强化科学管理,严格节能制度,形成有利于节约的能源价格,建立健全能源节约激励和惩戒机制,减少能源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的损失和浪费。大力开展节能宣传,使能源资源节约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自觉行动。

  解读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键词:多予少取 反哺农业 改善生活 新型农民

  “三农”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稳定,就没有国民经济的稳定;没有农村的发展就没有国家真正的发展;没有农民的富足,就没有国家的持久繁荣。只有近8亿农民都加入到现代化建设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的全局,实现长期持续的发展;只有广大农村明显改变落后面貌,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建议》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工农互动的高度,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思路,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机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构建和谐社会的必备一环
  建设新农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装备条件较差,经营管理也较粗放。农业水利设施薄弱,抵御旱涝灾害的能力不强;许多农活还靠人力畜力,劳动强度大,劳动生产效率低;农业科技储备不足,推广机制不活,科技贡献率不高;农民经营理念陈旧,凭经验搞种养经营,不能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竞争力提高,制约了现代化农业建设的进程。加快建设新农村,发展农业生产力,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良土壤,兴修水利,推广良种良法,发展农业机械化,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既是现代农业建设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建设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必须挖掘农业内部的潜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增产增效、提质增效和节本增效;必须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二、三产业,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拓宽农民的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只有农田基本建设搞好了,土地产出率才能提高,才能生产出优质的农产品。只有农业装备水平上去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才能提高,农民才能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多形式、多层次的转移。只有农村道路交通、供水供电、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改善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产品和生产要素才能流动起来,农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才能及时卖出好价钱,生活需要的各种消费品才能保证供应,农村市场才能繁荣。只有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了,环境美化了,农民的整体素质才能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才能不断完善。
  建设新农村,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是建设新农村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几年来,针对城乡差距扩大、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各级财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农村教育文化卫生基础设施显著改善,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与城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首先建设和谐乡镇。这就是我们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改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条件,逐步改变目前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
  建设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个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如果农村经济没有大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没有大的提高,农村的面貌没有大的改变,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缺乏强有力的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会落空。因此,必须用新农村建设来统领“十一五”时期的农村工作,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道路,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公共财政,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努力消除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建立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让广大农民能够像市民一样拥有洁净方便的自来水、清洁的燃料、整洁的厨房、舒适方便的卫生条件和平坦的道路。
  让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逐步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和基本保障。要从指导思想、发展战略、规划布局、政策制定、项目建设等各个方面,落实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都要切实向“三农”倾斜,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领域,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形成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伤事故缺乏保障等突出问题,努力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营造良好环境。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大国家财政对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投入力度,在农村建立大病、重病统筹机制。建立城乡衔接、公平统一的社会福利制度,探索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物质基础。总的要求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适应我国人口不断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大型商品粮基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其他主要农产品的供给。要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农产品多样化、优质化的需求,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形成总量平衡、品种多样、安全可靠和营养丰富的农产品生产格局。开发利用好南方草山草坡和丰富的秸秆资源,缓解牧区草场超载压力,推广集约饲养模式,强化动物疫病防治,加快发展农区和牧区畜牧业。保护和利用好渔业资源,推广健康养殖方式,积极发展远洋捕捞,大力发展水产业。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土地产出率。推广良种良法,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改善农业技术装备条件,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的优质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水平。要适应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建立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的节约型农业。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动力支撑。要坚持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进一步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性质,全面落实二轮土地承包政策,依法确权、确地到户,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在此基础上,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建立土地使用权依法流转的机制,有条件的地方可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要适应取消农业税的新形势,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加快推进以乡镇机构为主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稳固推进乡村债务化解工作。要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整体改革,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积极发展农村政策性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农业贷款难、农村贷款难的问题。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继续建设农产品集贸市场,重点培育农产品批发市场,稳固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鼓励采用现代流通方式,规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要加快推进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建立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探索采取多种办法,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就业、生活和社会保障等问题。要发展农村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着力培育农民自己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此外,还要进一步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对农户的多种服务功能,搞好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政治,保障广大农民的民主权利。
  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这是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增加投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明显改变农村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要把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切实落实好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两免一补”的政策。要结合发展农村远程教育、广播电视“村村通”等工作,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实施“金农工程”,努力缩小城乡“数字鸿沟”。要继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乡村道路建设,继续完善农村电网,在巩固人畜饮水成果基础上进一步解决饮水安全问题,积极发展农村沼气及其他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燃料和能源。要搞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导农民改水、改厕、改厨、改圈等,有条件的地方还可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增加农民收入,既要从“三农”本身考虑问题、寻找出路,更要跳出“三农”,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思考问题,研究对策。既要大力挖掘农业和农村内部的增收潜力,又要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增收途径。既要从当前出发采取尽快见效的具体增收措施,又要着眼于长远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要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扶贫开发方式。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基本素质,改善基本生产条件,开辟基本增收门路。对缺乏基本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要尽可能实行易地扶贫;对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要建立救助制度。
  着眼突出问题实现重点突破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以下几个方面,是重要切入点。
  培育新型农民。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较短,整体素质不高。有关资料表明,全国4.9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3%,而初中的仍占49%,小学及小学以下的占38%,其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7%。可见,依托产业发展对农民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同时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遵纪守法、提高修养、崇尚科学、移风易俗,使之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这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为迫切的要求。
  因为,没有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而没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国家的现代化。农民知识化进程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决定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正因为如此,温家宝总理明确指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素质,建设新农村,当然也不能没有新型农民。
  培育新型农民,要切实组织实施好各项新型农民培训工程。一是绿色证书工程。按照农业生产岗位规范要求,加大绿色证书培训力度,培养更多的农民技术骨干。二是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重点对农村优秀青年进行以科技为主的综合性培训,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三是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选拔能开展规模化生产和具有创业能力的优秀学员,通过政策引导、信息服务、创业资金扶持和技术支持,培植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经营的农业大户和农民企业家。四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阳光工程”,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前的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开发和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潜力,增进农民转产转业的信心和技能,提升在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由于耕地和水资源短缺,农田水利设施薄弱,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强。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尚有很大差距。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关键,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中心任务。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主要是增强“六个能力”,即增强耕地资源产出能力,增强农田水利保障能力,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农产品加工业转化能力,增强农业抗御灾害能力,增强农业发展综合配套服务能力。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走的是“高投入、高产出、高代价”的路子,虽然满足了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实现了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向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但也导致了对水土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今后,我国农业发展将继续面临日趋明显的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克服这一制约,必须加快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促进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实现产品优质化、布局区域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要加快调整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不断提高农产品优质化水平;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布局区域化水平;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水平;加快完善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建立符合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农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保护。农业支持保护是在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支持与保护农业的政策措施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第一,农业支持保护是市场经济下的一种政府行为,它是指政府作为主体,着眼于经济运行全局,运用政策手段对农业发展进行调控的一种方式;第二,农业支持保护是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它由不同层面、不同环节各种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所组成。农业支持保护的核心是投入支持,即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投入。通过投入支持,提高农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增加农业国内支持总量;要调整农业支持保护结构,重点加大对农业科技、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改进对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补贴方式,提高补贴效率;要加强对农产品出口的质量管理和出口企业的保护,努力扩大我国农产品出口。

  解读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模仿与创新 核心技术买不来
  新型工业化 产业技术升级

  依靠自主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产业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在产业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往往有不同的实现方式,自主创新是产业技术能力发展到相当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当一个国家具备一定的产业技术基础和发展条件,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时,自主创新就成为进一步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的主要手段。《建议》提出,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产业和新兴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产业规模和经济实力显著增强,部分产业在总量上已居世界前列。从产业技术发展来看,一方面我国产业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薄弱,引进技术仍是我国产业技术进步的主要途径,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任务紧迫而艰巨;另一方面,通过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我国在部分产业领域已具备了一定的产业技术发展能力,特别是冶金、船舶等重点产业的自主创新在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中正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重要阶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我国产业技术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提升我国产业技术水平,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从产业发展阶段看,从模仿到创新是后发国家实施追赶的一条捷径,在模仿的基础上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才能够提升产业技术能力和水平。我国经济规模和制造业规模已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并且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积蓄了一定的发展实力,同时也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我国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滞后于产业发展要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引进技术的水平和步伐难以适应产业高速发展的需要,单纯靠引进技术已无法支撑我国产业的持续高速发展,必须转入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发展阶段,通过自主创新实现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的目的。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正在改变着世界经济利益格局,利益格局调整必然反映在国际产业分工的调整上。目前,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主要建立在引进技术和资源、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上。争取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有利地位,进一步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的发展要求,必然引起国际产业分工既得利益者的警觉,从而严重影响我国的技术引进,特别是高端技术的输入。这迫使我国必须加强培育自己的产业技术能力,围绕产业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系统整合国内外技术创新资源,加快提升我国的产业技术水平。
  从我国的基本国情看,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实现工业化进程中,无法照搬发达国家的经验,必须依靠自主创新解决产业发展中的诸多难题。一方面我国的资源禀赋决定了我们不可能走大量消耗资源、能源支撑工业化发展的路子,随着我国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资源、能源制约已成为产业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要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必须面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发展中未曾解决的一系列难题,这就决定了我国今后的产业发展必须走依靠自主创新推进产业技术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路,探索适合中国国情、整合国内外创新资源的产业技术进步的新途径;另一方面,我国丰富的科技人才资源为实现产业自主创新提供了重要条件,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我国的科技资源布局得到了进一步优化,社会科技力量逐步向企业和产业集中,企业的研发投入、研发人员和专利申请均占全社会的60%以上,初步具备了依靠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的条件,只要把握好机遇,选择好方向和重点,有可能在部分产业技术领域率先实现突破,使我国产业技术进步真正建立在自主创新基础之上,促进我国产业技术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
  从保障国家安全看,世界经济利益格局和相应的政治格局调整,使我国引进先进技术遇到多种困难和限制。一方面不仅涉及国防工业的关键技术难以引进,而且涉及主导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尖端技术也难以引进。实现我国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转变,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都将受到技术来源上的限制,迫使我们必须更多地依靠自己的力量推进产业技术进步。另一方面,国际经验表明,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中国的高速发展正日益引起世界各国以及各种政治势力的广泛关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建立我国独立的技术发展体系,只有依靠自主创新才能够从根本上摆脱产业技术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突破竞争对手的技术封锁,保障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从国际竞争趋势看,我国产业技术水平不高,知识产权积累有限,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一方面某些跨国公司利用其技术垄断地位索取高额技术转让费,进一步加强对我国相关企业的技术控制,迫使国内企业接受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产业分工。另一方面我国产业技术能力总体上偏弱,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占世界总量的比例小于GDP占世界总量的比例,主持或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活动还比较少,在国际竞争中,越来越多地受到发达国家技术壁垒、反倾销等措施的限制,只有依靠自主创新才能够积累起一批适合我国产业发展需要的知识产权,从而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
  从结构调整看,自主创新是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手段和中心环节。一方面我国产业结构中普遍存在产业集中度低、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实力弱的突出矛盾,由于缺乏有足够实力的大企业,使产业技术创新的主体缺失,因此,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首先必须通过技术能力的培养,造就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带动和促进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调整产业结构不能被动地接受和等待外来技术,必须加快培养内在的技术创新能力,自主把握结构调整的方向与进程,重视在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基础上实现再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我发展能力。重视利用高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增强先进技术的系统集成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利用好我国的后发优势和新的发展机遇,依靠自主创新,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产业发展道路。
  不同产业有不同的发展规律,其共同之处在于,以自主创新实现优化升级。
  充分发挥制造业的支撑作用
  制造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建议》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广泛应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形成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发挥制造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要在如下几个方面下足功夫。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我国在没有完成工业化的情况下,又面临信息化浪潮的挑战,我们必须在完成工业化的同时,发展适应信息化要求的工业化,将两大任务结合起来,利用信息化提升工业化的水平。信息化是以工业化为基础的,但当代的工业化是以信息化为主导的。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实质是用信息、知识带动与盘活物质资本,用新的资源重组旧的资源。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使企业真正成为制造业信息化的主要投资者、主要实施者和主要受益者。要制定政策、建立标准、整合资源、培育中介服务机构,组织对重大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试点示范等,为实现制造业的信息化提供良好的环境。要通过信息资源整合并重新塑造原有技术和产品的功能,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互动与融合。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通过服务业实现的,要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要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通信服务水平。
  广泛应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十一五”期间制造业仍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主要地位,但不能走传统的发展道路,否则制造业的规模扩大,意味着资源、能源、生态环境面临的压力就越大。必须走出一条节约、高效的发展道路。关键是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通过不断引进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方式,以及产品性能和质量,延长传统产业和产品的生命力。
  形成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要支持拥有知名品牌、先进技术和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对处于成长期、市场潜力大但国际竞争力尚不强的,要针对薄弱环节,支持研究开发,并通过健全技术标准等进行适度保护。要通过市场准入、环保标准、土地使用、技术标准等加强对外资进入的引导,保护国内知名品牌。要加强营销和市场开发,采取政策采购等措施扩大知名品牌的市场份额。
  振兴装备制造业
  装备制造业带动性强,波及面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他产业的发展,其技术水平决定着各产业竞争力的强弱,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整体科技水平,也是为国家安全提供重要保障的产业。高度发达的装备制造业,是实现工业化的必备条件,是衡量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决定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分工地位的关键因素。《建议》把振兴装备制造业放在重要位置,要求依托重点建设工程,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强化政策支持,提高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水平。振兴装备制造业要采取以下措施:要依托重点建设工程。就是在建设重点项目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批装备自主化的依托工程,组织项目业主和制造部门联合实施、共同推进。二要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要认真总结以往引进设备方面的经验教训,设备引进要与国内研发单位相结合,设备引进后要安排好消化吸收工作,使引进的技术设备成为自主创新的新起点。鼓励企业着眼于前沿研究,提高自主研发能力,不断增加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的比重。三要强化政策支持。调整重大技术装备的进出口政策。制定重大装备出口长期优惠贷款的相应措施,实行加速折旧政策,对重大技术装备中技术含量高、技术更新快的装备,实行快速折旧政策。
  发挥高新技术产业的先导作用
  高技术产业是先导性、战略性支柱产业。《建议》指出,高技术产业要加快从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延伸,按照产业集聚、规模发展和扩大国际合作的要求,大力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等产业,培育更多新的增长点。根据《建议》的要求,“十一五”期间,高技术产业要坚持体制创新与技术创新并举、坚持引进和自主发展并举、坚持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发展并举,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对经济社会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技术产业,超前部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升产业层次和国际分工地位,大幅度提高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我国由高技术产业大国向强国目标迈进。“十一五”期间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加快发展信息产业,增强核心竞争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国际分工地位,推动由信息产业大国向强国转变;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为基础的高技术服务业,优化服务业结构,提升我国服务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实施生物经济强国战略,加速现代生物产业发展,为抢占未来生物经济时代国际竞争制高点奠定坚实的技术和产业基础;大力推进高技术产业化,面向新材料、新能源领域实施新兴产业行动计划,加快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积极发展航空航天产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实施大企业和中小高技术企业创业工程,构筑以大企业为龙头,大中小企业战略合理分工协作的产业体系;加快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在传统产业的广泛应用,改变传统产业的生产和管理方式,加快传统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做大做强信息产业
  信息产业要按照《建议》的要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速核心产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打造国际级的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大力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下一步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中心任务。发展思路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优化产业环境,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进一步扩张产业规模,逐步延伸和完善产业链,提高产业的附加价值;建立和完善创新体系,努力增强创新能力,突破自主关键技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基础性核心产业,抢占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培育跨国型骨干企业和民族知名品牌,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加快推进产用互动,促进产业融合,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软件等核心基础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实施核心基础产业振兴、技术创新、资源整合、产业聚集和应用促发展等五大发展战略,做大做强信息产业。
  筑牢生物产业这个未来战略支柱
  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为基础的生物产业,是未来战略性支柱产业。《建议》指出,生物产业要充分发挥我国特有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面向健康、农业、环保、能源和材料等领域的重大需求,努力实现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研制的新突破。面向重大需求,优先发展生物技术产业六大领域。发展生物技术产业,必须结合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比较优势,有效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热点问题。一是围绕解决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有效缓解广大低收入阶层就医吃药难的问题。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大力发展新疫苗、生物工程药物、小分子药物、现代中药和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等。二是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为核心,加速水稻、小麦、棉花等重要优质农作物和高产、优质畜禽、水产良种繁育的产业化,发展生物农药等农用生物制剂产业等。三是发展生物制造业,利用可再生的生物质原料生产乙烯、乳酸等大宗原料化工品,缓解我国材料工业对石油等一次性矿物资源的过分依赖;大力推进高品质的重要酶制剂的工业生产和应用,全面提升食品工业、饲料工业、轻化工业等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四是发展生物能源,推动高产、高含油且环境适应性强的能源植物新品种培育和产业化,提高生物基燃料酒精规模生产的转化效率,加快生物柴油等生物质能源的发展,有效缓解化石能源日趋紧缺的矛盾。五是在生物环保领域,要大力发展生物技术处理城市污水、垃圾,加快生物技术对盐碱地等低质土地改良步伐,研究推广荒漠及石漠绿化植物新品种。六是在生物技术服务业领域,加快发展生物信息、远程医疗等服务业,大力发展合同研究(CRO),拓展生物技术产业链。
  没有强大的服务业就没有现代化
  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促进服务业全面发展。我国服务业中传统服务业的比重较大,现代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要积极发展需求潜力大的产业,要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高传统服务业,要发展竞争力强的大型服务企业集团。要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根本性措施是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一是要推进服务业的市场化。改变服务业部分行业垄断经营严重、市场准入限制过严和透明度低的状况,进一步打破垄断,放宽准入领域,规范准入条件,按市场主体资质和服务标准,建立公开透明、管理规范的市场准入制度。要优化服务业所有制结构,加快服务业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积极鼓励非国有经济在更广泛的领域参与服务业发展。完善服务业价格形成机制,规范服务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监管。二是要推进服务业的产业化。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企业与事业分开、营利性机构与非营利性机构分开的原则,加快推进适宜产业化经营领域的产业化进程。要尽快完成服务业中适宜产业化领域的“政府办”向“企业办”转变。各级政府要做好有关领域的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以外的领域要逐步实行产业化经营。营利性事业单位要改制为企业或实行企业化管理,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纳税,逐步减少直至取消政府投资和事业经费。挂靠政府部门的营利性机构要与原部门脱钩。非营利性机构也要引入竞争机制,面向市场提供服务。三是要推进服务业的社会化。学校、医院和企业、事业单位以及有条件的机关后勤服务设施都要面向社会开放。除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另有规定外,学校、医院和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党政机关营利性的后勤服务机构都应改制为独立法人企业。鼓励民间投资兴办面向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后勤服务。

  解读七: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
  关键词:区域功能定位 区域协调互动机制
  城市群整体竞争力 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形成
  区域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建议》提出,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这标志着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全面形成。
  《建议》对各区域“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其特点是:第一,战略布局更加完整。《建议》在过去的沿海与内地、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基础上,首次把东中西和东北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完整地阐明了四大区域的战略布局,充分体现了“全国一盘棋”、各地区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的一贯思想。第二,发展定位更加准确。《建议》针对各地发展条件和潜力,对不同区域提出了不同的定位要求。西部地区要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东北地区要在改革开放中实现振兴,中部地区要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东部地区要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三,发展重点更加清晰。针对西部地区资源丰富,而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滞后、产业发展不足的突出问题,要求西部地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针对东北地区发展现代农业条件较好,装备制造业有较好基础,而结构调整和改革开放任务艰巨的情况,要求东北地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振兴装备制造业;针对中部地区区位优势明显,资源组合条件较好,而基础设施和市场体系发育不足的情况,要求中部地区抓好粮食主产区建设,发展有比较优势的能源和制造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立现代市场体系。第四,政策导向更加明确。《建议》强调国家区域政策将继续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国家继续在经济政策、资金投入、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同时,也强调东部地区发展是支持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
  《建议》要求,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这是《建议》的一个新亮点,是基于我国国情的现实选择,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
  明确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就是在东中西和东北地区这一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布局的基础上,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对下一个层面的不同区域进行主体功能区划,逐步形成不同区域主体功能清晰、发展导向明确、开发秩序规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区域发展格局。优化开发区域是指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要着力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化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提升参与全球竞争的层次,成为带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区域。重点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较好的区域,要充实基础设施,增强吸纳资金、技术、产业转移和人口集聚的能力,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增强区域辐射作用,逐步成为支撑今后我国经济发展和聚集人口的重要载体。限制开发区域是指生态环境脆弱、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的区域,如退耕还林还草地区、天然林保护地区、草原“三化”地区、重要水源保护地区、重要湿地、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等。要实行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方针,加强生态环境整治等工程性措施,因地制宜地发展本地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引导人口自愿平稳有序转移到重点开发区域和优化开发区域,缓解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状况。禁止开发区域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要依据法律法规实行强制性保护,严禁不符合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
  健全“四个机制”
  《建议》指出,要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扶持机制。这“四个机制”是实现区域协调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今后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中需要着力加强的具体工作。
  市场机制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区域发展不均衡是自然的、历史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区域发展不均衡,在相当程度上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的结果。市场机制具有使要素价格和要素收益均等化的作用,当发达地区的水、土地、劳动、能源、环境及其他资源价格上涨、收益下降时,资金必然流向那些要素价格较低的欠发达地区,从而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我国由于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突出表现在要素价格还没有充分反映其稀缺程度,特别是发达地区由于有财力对土地费用等要素价格进行补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资金在区域间的自由流动。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区域协调发展,首先必须打破地区封锁,加快建立全国统一市场,实现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和产业转移,不能再靠行政命令调拨资源、靠计划安排项目来实现。
  合作机制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合作机制是在区域之间,由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机制。各区域的自然禀赋不同,发展条件不同,各有各的比较优势,发展多种形式的区域合作,有利于实现区域间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中西部地区具有资源优势,东部地区具有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东部地区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与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促进东部地区那些主要依靠中西部资源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既可以避免资源大跨度大规模调动,降低全社会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整体经济效率,也可以带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要探索建立制度化区域合作机制,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区域合作。要加强统筹协调,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方面加强协作,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要充分发挥政府和中介机构的作用,建立区域合作的服务体系,鼓励区域合作方式创新。
  互助机制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补充。互助机制就是先富帮后富,这是我们国家的好传统,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早在“七五”时期,中央就提出东部地区在发展中要主动考虑如何帮助中部和西部的发展。从这些年的实践看,区域间的互助已经取得良好成效。健全互助机制,就是要在总结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发扬先富帮后富的优良传统,鼓励发达地区采取多种方式帮扶欠发达地区。要继续做好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对口支援,特别要做好对边疆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要继续鼓励社会各界捐资捐物,改善贫困地区和受灾地区人民的生活,改善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等公共服务条件。要拓展支援领域,在继续搞好资金援助、项目援助的基础上,加大技术援助和人才援助的力度,放大辐射和带动作用,将外生援助转化为内生机制。
  扶持机制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这是对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的要求。不同区域的现有发展水平不同和主体功能定位不同,仅仅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区域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区域间人民享有的生活水平差距大的问题可能在相当长时期得不到解决。只有在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和互助机制基础上,加大政府的调节力度,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公平,保障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保护好重要生态功能区,使我们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空间不断得到改善;也才能更好地履行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责,使各地区人民享有大体相当的公共服务水平,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公平的起点。公共服务是有别于市场提供的针对私人付费服务而言的服务,是由政府提供的、免费或部分免费的服务。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政府财力所决定的公共服务的质和量也有不同。我国现阶段的公共服务,至少应该包括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公共安全、公益文化、最低生活保障、扶贫等。公共服务的特点是广覆盖、均等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政府要公平地分配公共服务,逐步缩小城乡、地区间公共服务的差距,提高公共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逐步保障居住在不同区域的人民都享有大体相当的公共服务。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基本途径就是财政转移支付。当一个地区的财力不足以保障本地居民享有与全国大体相当的公共服务水平时,中央和省级政府就应该加大对这一地区的财政支持。
  把握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三个原则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必经的历史阶段。“十五”以来,我国城镇化取得重要进展,但在城镇化加快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建议》提出,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稳步推进城镇化”。为此,要把握好三个原则。
  第一,城镇化的速度要适度。人多地少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推进城镇化必须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严格控制土地占用,不能以大量占用土地为代价推进城镇化。另一方面,要加快农村人口城镇化的进程。要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将符合条件的进城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对因城市建设导致承包地被征用而失去保障的农村人口,也要切实保障其合法权益,对有劳动能力但因素质差而一时难以就业的,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对有就业能力但一时未就业的,要提供失业保障;对不具备劳动能力的,要提供最低生活保障。
  第二,城镇化的布局要合理。一是要优化整合现有已经形成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三大城市群。明确城市群内各城镇的主体功能定位,加强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保护绿色空间,消除低水平盲目竞争,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二是要通过统筹规划,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合理分布的新城市群。要加快可能形成新城市群地区的工业化进程,承接产业转移,逐步成为支撑全国经济增长的新的经济密集区和人口密集区。三是人口分散、资源条件较差的区域要重点发展现有城市、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
  第三,城镇化的主体形态要明确。城镇化是各类规模的城市发育成长的过程,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脱离一定区域,以及区域的产业支撑、就业支撑、资源环境支撑,片面地强调发展哪一类形态的城镇都是不可取的。因此,确定优先发展的城市规模,应该根据不同区域的情况,适宜城市群发展的区域就要发展城市群,其他区域的城市形态,也要从实际出发,既不是笼统地重点发展小城镇,也不是笼统地重点发展大城市,而是根据经济发展规模、就业潜力和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宜大则大、宜中则中、宜小则小。
  城市群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
  《建议》首次提出了城市群的概念并明确要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要继续发挥对内地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区内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有条件的区域,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通过统筹规划,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合理分布的新城市群”。这是对党的十六大关于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新发展,是针对近年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作出的新总结,是根据城镇化发展客观规律进行的新概括。
  城市群的形成是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自然反映,现已成为发达国家城市化的主体形态。这种城市化形态,由于有现代化的交通网络连接,不会降低大城市的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由于是多中心的,可以防止单个城市过度扩张带来的“城市病”;由于城镇之间又是相对集中的,又可以避免分散型城市化带来的土地浪费和物流成本上升。城市群以外的其他城市和众多的小城镇,作为特色产业中心或一定区域的公共服务中心,则点状分布在其他区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独特功能。日本的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城市群,集中了全国65%的人口和70%的国内生产总值。美国67%的经济总量集中在大纽约区、大洛杉矶和五大湖区三大城市群地区。城市群地区,既是创造就业和人口居住的密集区,也是支撑经济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区。
  我国是在经济体制很不完善的情况下推进城镇化的,因而形成了主要按行政区、而不是按经济区推进城镇化的模式。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县(市)、乡(镇)四级行政区都从本辖区出发提高自身的城镇化水平;无论是大中小城市,还是小城镇,都要以己为中心拉大城镇布局框架、扩大占地规模,增加人口规模。这种城镇化模式,将会带来许多难解的问题,潜伏着很大隐患。比如,目前全国660个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缺水,100多个严重缺水。若缺水城市都无限度地推进城镇化,今后我们势必或者为这些缺水城市跨区域调水,或者像现在治理煤炭塌陷区一样,为缺水城市因超采地下水导致的地面沉降付出更多的治理成本。
  我国是在人口众多、耕地资源十分有限以及资源禀赋与区位禀赋错位的国情下推进城镇化的。在这种空间结构急剧变化的关键时期,科学的城镇化空间导向极为重要,正确了,效率高、收益大;错误了,代价高、损失大。无论是防止分散型城镇化带来土地浪费等问题,还是防止单个城市规模过大带来“城市病”问题,都要积极稳妥促进城市群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建议》提出,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这是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环渤海区域发展乃至全国发展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一步棋。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三个区域是条件较好、可以率先发展的区域。过去20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发展走在了环渤海的前面,但开始面临土地短缺、能源缺乏和环境容量不足等问题。因此,在继续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同时,要把推进环渤海地区的发展放到重要位置,加快环渤海经济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形成,使之成为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之后又一个支撑全国发展的经济密集区域。
  相对而言,作为我国三大经济区域之一的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之所以不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两大区域,原因之一是缺乏像上海浦东、广东深圳那样的带动区域经济形成、辐射整个区域的核心增长极。天津滨海新区具有联系环渤海南北各方的枢纽功能,依托“三北”广阔腹地,与周边地区的互补性强,特别是背靠京津两大科研和人才优势突出的直辖市,综合优势明显。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建设,提升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功能,有利于把天津建成我国北方特别是环渤海区域的重要经济中心、国际港口和现代化大都市,有利于加强京津冀之间的产业分工和合理布局,有利于形成以京津冀为中心、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为两翼的环渤海区域经济,有利于促进北方地区的东中西互动和协调发展。
  而且,近年来,我国与东北亚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已经成为新形势下对外开放的一大亮点。适应这一形势,必须在环渤海区域构筑像上海浦东、广东深圳那样的扩大对外开放的桥头堡。滨海新区处于环渤海经济区域的中心位置,面向东北亚,是欧亚大陆桥最近的起点,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经贸关系密切,还是蒙古、哈萨克斯坦等邻近内陆国家的出海口。推动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可以推动环渤海区域提高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开创北方地区扩大开放的新局面。

  解读八: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关键词:循环经济 节约型增长方式
  生态环境保护 环保投融资体制

  节约资源是一项基本国策
  《建议》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这是党中央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可持续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一)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目前我国人均淡水资源量为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于联合国确定的1700立方米用水紧张线。人均耕地只有1.41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有6个省市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规定的0.8亩的警戒线。人均森林面积为1.9亩,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5。人均森林蓄积量为9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蓄积量的1/8。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铜和铝土矿等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储量,分别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1%、4.5%、42%、18%和7.3%。我国重要资源短缺已对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制约。
  (二)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原材料和水资源消耗大大高于世界先进水平;钢铁、有色、电力、化工等8个高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平均高40%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5%-25%;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木材综合利用率约60%,而发达国家一般都在80%以上。生产、建设、流通、消费各领域浪费资源的现象相当严重,如一些地方不顾资源条件,盲目上高耗能、高耗水项目;城市建设不切实际,贪大求
  洋,大搞“形象工程”;汽车消费追求豪华型、大排量;住房消费追求大面积、高标准;产品过度包装,大量使用一次性消费品等。资源的高消耗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践证明,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不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节约型社会,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承受,新型工业化难以实现。
  (三)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障。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我们面临诸多制约因素,惟有资源约束是硬性的,这是未来发展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从国内需求看,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资源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大;同时,我国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又加大了国内资源需求。从国外资源看,随着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发展中国家发展加快,为我们利用国外资源特别是能源带来很大的难度。过多地进口资源,将使我国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面临更大的风险,还会带来一系列经济、政治、外交方面的问题,影响我国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从国内资源供给能力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资源供给存在相当大的困难。有效缓解我国资源约束矛盾,必须强化节约资源的措施,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既是实现《建议》提出的“十一五”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障。
  为切实建设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议》提出的总体要求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一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要把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作为编制各类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节约优先要体现在制定和实施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投资管理以及价格、财政、税收和金融改革中,并认真加以实施。二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明确重点、扎实推进。大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减少资源消耗;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促进废弃物再利用和资源化;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或避免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产业园区和若干城市开展循环经济试点,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逐步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三要加快资源节约技术进步。加快开发和推广应用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大以节约降耗为主要内容的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力度,突破资源节约技术瓶颈。四要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市场化改革,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供求关系的价格形成机制。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节水产品、节能环保型汽车、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五要健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强制淘汰高消耗、重污染的落后技术、工艺和设备,实行重点行业新项目、重点产品和新建建筑市场准入制度。加大执法监督检查力度,坚决制止破坏和浪费资源的行为。六要强化节约意识。在全社会倡导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使节约资源变成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逐步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大超过环境容量,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环境形势不容乐观。要认真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从源头防治污染和生态破坏,切实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努力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尽快改善重点流域、区域和城市环境质量,基本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一要把饮水安全和重点流域、重大工程水污染防治作为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采取严格措施保护饮用水源,加大三河三湖、三峡库区、长江中下游、黄河中上游、南水北调水源地和沿线水污染防治力度。二要抓好重点城市环境治理,加快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三要有效治理二氧化硫污染,新建燃煤电厂必须配套脱硫设施,加快现有电厂二氧化硫治理,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四要积极防治农村环境污染,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农膜,加大规模化养殖场污染治理力度,推广农村沼气和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五要加快危险废物处理设施建设,有效控制危险化学品、医疗废物对环境的危害。自然生态要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的方针,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为重点,强化对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要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水土流失治理、湿地保护和荒漠石漠化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
  构建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建议》提出,要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这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关键所在,是“十一五”应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
  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努力构建节约型的增长方式、节约型的产业结构、节约型的城镇化模式、节约型的交通运输体系和节约型的消费模式。
  构建节约型的增长方式。一要坚持把扩大国内需求作为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调整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实现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增长向消费和投资、内需和外需共同拉动增长转变;二要加快结构调整,促进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经济增长向工业、服务业和农业共同带动经济增长转变;三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实现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增长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增长转变;四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利用方式由“资源-产品-废物”的线性模式向“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转变,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转变。
  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造成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要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特别是要加快发展并做大做强信息产业,加速信息化进程;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升级;依法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推进企业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大力发展集约化农业,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产品结构;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优质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根据资源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确定不同区域发展方向、功能定位,促进区域产业合理布局。
  构建节约型的城镇化模式。城镇化发展必须充分考虑自然资源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统筹规划,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重要资源,避免走浪费资源的“摊大饼”式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提高单位住宅面积密度,改进建筑结构,增加可使用空间。大力发展节能建筑,推广应用新型建筑材料,发展城市集中供热,有条件的要发展分户式供热。城市规划要考虑水资源开采与补给的平衡以及供水与排水系统对节水的有效性;加快中水回用设施建设,住宅小区配套雨水收集与处理系统,推行分质供水。建立规范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因地制宜实施垃圾资源化利用。
  构建节约型的交通运输体系。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建立便捷、通畅、节能、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强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协调,强化交通运输管理,抑制私人机动交通工具对城市交通资源的过度使用,提高交通运输系统效率。加大机动车燃油标准实施力度,大力开发节能环保型汽车,加快发展煤炭液化、醇类、生物质燃料等替代能源。
  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模式。要用节约型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要在全社会树立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特别是在住房、汽车、公用设施、社会服务和居民消费等领域大力倡导节约风尚。随着消费结构升级,高档家电、住房、汽车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要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节水产品、节能环保型汽车,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要把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垃圾分类回收、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逐步变成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逐步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
  构建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必须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必须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长期坚持和实施节约优先的方针;必须健全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加大执法监督检查力度;必须完善促进资源节约的价格和财税政策,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必须加快技术创新,突破大幅度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的技术瓶颈;必须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资源节约宣传,提高全民节约意识,树立节约型的消费观念,形成节约型的消费模式;努力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健全环境监管体制
  加强环境监管,严格环境执法,是“十一五”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应下大力解决的问题。健全环境监管体制是加强环境监管、严格环境执法的前提和基础。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分级负责的环境监管体制,对保护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现行环境管理体制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难以为强化环境监管提供有力的体制保障。
  一是难以有效解决跨界环境问题。目前,跨省界重大环境事故与纠纷频繁发生,但国家监管体系不健全,中央对跨省界重大环境问题直接监管能力弱。地方政府的环保责任只限于本行政区域,由于管理分割,缺乏解决跨界环境问题的能力,需要由上一级政府协调解决,但目前体制、机制上又缺乏相应考虑。
  二是难以从根本上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对环境执法的干预。一些地方政府往往只强调和关注GDP的增长,环保部门执法监督工作受到不正当干预的情况越来越突出。虽然环境保护干部管理体制从“块块管理”改为“以地方为主的双重管理”后,不当的行政干预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但仍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是不利于落实环境保护责任。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缺乏有力的监督制约机制,国家对落实地方政府环保责任缺乏监察能力;同样,上一级地方政府对下一级地方政府也缺乏责任监管机制,环境监管责任没有真正落在各级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身上,特别是对基层的环境监管尤为困难。
  四是难以有效履行环保监管职能。突出表现在环境监管机构不健全,基层执法条件差,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没有保障,基层环保部门难以集中精力开展环境执法工作。
  现行环境监管体制存在诸多问题,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新形势的需要。为提高环境保护综合协调能力,加大环境执法监管力度,保证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和环保目标任务的实现,亟须对现行环境监管体制进行调整和完善,逐步建立健全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环境监管体制。
  健全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环境监管体制,一是强化“国家监察”。加大国家对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执行环保法律法规情况的监察力度;强化中央政府协调解决跨省界环境问题的能力,督促检查突出的环境问题。应采取强化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环境监察机构建设、完善国家环境保护区域督查派出机构等措施。二是加强“地方监管”。地方政府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组织落实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任务;负责监督下一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环保工作落实情况,查处重点单位环境违法行为。应采取加强地方环保管理机构、地方参照国家模式在市(地)辖区内设置环境督查派出机构等措施。三是明确“单位负责”。各类法人和其他组织负责解决自身的环境问题,承担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
  加快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
  《建议》明确提出:建立社会化、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运用经济手段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这是加大环境保护力度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
  目前,我国污染治理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据对全国500个城市的调查,2004年40%的城市没有污水集中处理设施,30%的城市没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95%的火电装机没有配套烟气脱硫设施。二是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效率低下。据调查,2004年,约1/3的污水处理厂不能正常运转。企业污染治理设施约有1/3正常运行,1/3开开停停,1/3处于停运状态。
  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污染治理社会化、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尚未建立,投入严重不足。长期以来,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主要由政府投资,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主要由排污企业投资,社会、公众投资污染治理设施建设的体制和机制尚未形成。二是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体制改革滞后。目前,我国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运营单位大多是事业单位,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的质量和效果与投资者、运行管理者的经济利益分离,效率低下。三是污染治理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加快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有利于拓宽污染治理筹资渠道,加快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有利于降低污染治理成本,提高污染治理投资效率;有利于提高和稳定污染物达标排放,降低污染排放负荷;有利于提高污染治理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促进环境服务业加快发展。
  加快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的对策措施主要有:建立社会化、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一要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各级政府财政预算中应安排一定的污染治理资金,以补助方式投资建设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以吸引金融机构、社会、公众投资。建立稳定规范的财政资金渠道,支持城镇污水收集系统和垃圾收运设施的建设。二要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借鉴BOT、TOT等融资模式,鼓励各类所有制经济积极参与污染治理设施投资和运营;支持有条件、具备专业化经营管理的环保企业发行债券、股票上市等;也可以借助体育彩票、福利彩票等融资方式,广泛募集社会资金投资建设污染治理设施。
  完善污染治理收费机制。根据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全面开征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费,逐步提高收费标准,使其能够补偿运营成本和合理的投资回报。污水、垃圾处理收费要专项用于处理设施运营、维护和项目建设,确保现有处理设施高效、稳定运行,充分发挥其投资效益和环境效益。
  建立污染治理市场化运营机制。深化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特许经营。现有从事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运营的事业单位,要在清产核资、明晰产权的基础上,按《公司法》改制成独立的企业法人。将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推向市场,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择投资主体和经营单位,明确投资者和经营者的责、权、利。工业企业要把排污者与治污者适当分离,按照排污者付费、治污者收费的原则建立经济关系,使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效率与经营者的利益挂钩,提高设施运行效率。
  培育专业化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营服务体系。积极培育具有系统设计、设备成套、工程施工、调试运行和维护管理一条龙服务的总承包公司,培养一批守信用、懂技术、会管理的专业化污染治理服务企业,实行污染治理社会化服务。研究制定污染治理专业化服务企业准入标准和污染治理设施设计、招投标、施工、调试、运行维护等技术规范,加强监管。打破地方保护、行业垄断,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依法保护污染治理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未完待续)

  编辑: 李辉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