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新闻 > 新闻专题 > 2006全国两会 > 代表之声

代表委员热议荣辱观: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

2006-08-31 10:49:22 SRC-447
   
 

    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瞿世镜委员对胡锦涛同志倡导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深表赞同和拥护。他说,作为一个社会科学的研究人员和教育工作者,深感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要让我们的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现在一些家长忽视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只讲竞争不讲合作,只顾自己不管别人,这是非常有害的。要让孩子们从小树立靠劳动对社会做贡献的观念,树立团结互助的观念,树立艰苦奋斗的观念,而不能见利忘义,不能损公肥私。希望大力宣传这些内容,并使“八个为荣、八个为耻”深入教育领域,建议写进中小学的教科书,运用图画等多种形式使之入耳入脑,使之深入人们的心灵。

    潘蓓蕾委员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是群众的强烈愿望,我们的经济水平已经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必须在注重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在追求经济效益之际,不能见利忘义,如果大家都以服务人民为荣,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和谐。文/记者 李予阳

    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

    3月4日,胡锦涛同志在看望政协委员时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并提出了“八个为荣、八个为耻”。这一重要论述在“两会”代表委员中产生了热烈反响,记者采访了几位聆听了总书记讲话的政协委员。

    江西省政协副主席刘运来委员说,“关于这个话题,胡锦涛同志讲了将近一个小时,说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十分重要,也说明胡锦涛同志对这个问题非常重视。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

    委员们普遍认为,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个为荣、八个为耻”,对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具有重要意义。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委员认为,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要让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生活得更有尊严,这也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八个为荣、八个为耻”可谓字字珠玑,为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企业就是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多交税,多就业,为国家和社会作出更大贡献。文/记者 苏琳

    弘扬中华民族的美德

    人大代表、福建新大陆科技集团董事长王晶说,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个为荣、八个为耻”,都是人生观中最根本的东西。热爱祖国是前提,是我们做任何事情的前提。我们公司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第一条就是讲爱国主义,一个不热爱自己祖国的人,怎么可能爱自己的企业呢?

    他说,“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要以团结互助为荣。团结互助本身就是一种美德,整个社会应该营造团结和谐的氛围。我们现在提倡东西部合作,福建是和宁夏结的对子,给宁夏提供了很多帮助。还有对‘三农’的关注,我们虽然是干企业的,也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我对员工们都是这么要求的。

    这些年来企业员工一直在对农村贫困孩子进行资助,这就是美德。”

    王晶接着说,“现在全社会都在提倡诚实守信,我觉得这是做人、办企业必须坚持的。从大的方面说,我们要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从个人方面讲,我们要信守自己的诺言。比如我们的企业,银行评定是AAA的企业,那么说明银行也认为这个企业是非常守信的,今后的发展包括融资都不会有障碍。所以,一个企业是否兴旺,并不在于企业的规模有多大,因为规模是逐步扩大的,现在不大,但只要企业根基好,能够诚实守信地发展,早晚会崛起的。”文/记者 许跃芝

  编辑: 赵永刚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