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山东 体育 娱乐 女性 购物 财经 幽默 评论 书画 博客 旅游 图片 论坛 房产 汽车 教育 健康 商桥 打折 十一运会官网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新闻专题>2008山东两会>委员专访
站内搜索:
赵琴波:文化竞争是竞争的最高境界
2008-01-24 15:35:00 作者:本网记者 大众网

    文化竞争是竞争的最高境界——专访华夏银行济南分行赵琴波行长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后五年,要立足把服务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重点发展、做大做强金融保险等“六大产业”。记者为此专访了列席省“两会”的华夏银行济南分行赵琴波行长,请他谈一谈华夏银行济南分行的十余年来的成功经验以及未来的发展思路。 
    记者:华夏银行济南分行“文化竞争”理念的先行者,华夏文明源远流长,齐鲁文化博大精深,华夏银行济南分行是如何将“华夏文化”、“齐鲁文化”、“企业文化”完美融合的?
    赵琴波行长:如何在迅猛发展的竞争时代中谋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与时俱新,并进而实现先时而进,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命题。在“后入世过渡期”,金融业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市场竞争已演变为战略竞争,而战略竞争的顶点就是文化竞争。与产品竞争、服务竞争、品牌竞争相比,文化竞争是竞争的最高境界,是最持久、最有力量的竞争。这也是华夏银行济南分行“文化竞争”、深入挖掘并建立华夏银行“企业文化”的主要动因之一。博大精深的齐鲁文化以“人”为本,以“仁”为核心,以“和”为贵,以“礼”为形式,以“天人合一”为目标,以“因时变革”为灵魂。它所蕴含的超越历史、超越民族、超越国家的思想文化精华,对当代中国乃至当代世界的发展进步仍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华夏银行的企业文化与齐鲁文化可谓息息相关,一脉相承。
    “华夏”的个性是是文化,其精髓来自于华夏文化、齐鲁文化,是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形成的、以“诚信恒久”为底蕴支撑的诚信文化。华夏银行行徽就是对华夏银行企业文化的一种高度概括和具体体现。它将“华夏”与“银行”,“文化”与“现代”融为一体,既展示了华夏银行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展示了华夏银行创建精品银行的新姿。华夏银行济南分行的企业文化与华夏银行企业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是在华夏银行企业文化基础上,结合济南分行发展的文化环境,总结济南分行的发展实践而形成的,既带有明显的“华夏特色”,也具有显著的“齐鲁特色”。
    记者:在“文化竞争”理念的指导下,华夏银行济南分行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赵琴波行长:正如我刚才所说,华夏的个性是文化,华夏银行其文化理念之精髓也来自于华夏文化、齐鲁文化,是融合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形成的、以‘诚信恒久’为底蕴支撑的诚信文化。具体来说,在首届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上,我行是作为惟一指定的金融服务商;在大型“金融知识巡展”上,我们将充满文化韵味的展台布局与富含科技含量的金融产品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也得到了一致认可;在第三届中国(济南)国际信息技术博览会上,华夏银行所作的信息应用展示亮点纷呈,展演出了现代金融信息技术的魅力。借助博大的文化内涵,强大的文化之力打造华夏银行独特的品牌之势,不仅提升了华夏银行的社会影响力,也使我们的员工们潜移默化受到教育。
    记者:在创新方面,各家银行纷纷结合新理念、新技术打造新产品,华夏银行在济南金融市场上做出了怎样的成绩?
    赵琴波行长:从我行入驻山东以来,山东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为我们加快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土壤。十余年来,济南分行坚持智慧经营,以创新促发展,将金融创新的春风惠至齐鲁大地,创造了济南金融市场的多项第一,比如说我行首家推出客户经理制;首家推出具有完备功能的“24小时自助服务”;首张以性别细分市场的华夏丽人卡;首家推出银行卡电话投注福利彩票业务、华夏卡铁路自助售票业务;首张实现公共交通支付功能的银行卡——华夏万通卡,已发卡近百万张;国内首张钛金信用卡融合本土智慧与国际经验,带给客户财务管理的超能力……不仅如此,购并聊城城市信用社成立聊城支行,开省内金融机构重组的先河,将新型金融服务延伸至相对边远的鲁西北;推出专为台商研发的四项新产品,受到台资企业的普遍欢迎。2007年末,在我们的产品推介会上,向客户推出了物流金融、现金新干线和创盈、慧盈系列理财产品。这些产品一方面富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同时又具有较强的个性化特点,客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组合配套使用。这些新产品是我行通过提升客户价值从而赢得客户信赖,而且使银行价值得到提升的积极努力。
    记者:企业文化的形成与企业所处的人文环境、所在的行业特点以及企业领导人的个人风格、员工素质都有着直接的关系,那么,请您谈一下,华夏银行济南分行企业文化的形成凝结了哪些因素?
    赵琴波行长:说的没错,企业竞争如高手对垒,外在表现是产品,但最终决定胜负的,是内力。企业文化已经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重要因素。面对新的竞争需要,华夏银行在经营理念、发展方式、业务领域,尤其是企业文化方面不断进行新的提炼、新的拓展、新的升华,努力营造核心文化,构建核心竞争力,使我们葆有旺盛、鲜活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综观济南分行企业文化的形成,我个人认为,主要源于三个方面:一是齐鲁文化的熏陶,非常鲜明地打上了齐鲁文化的烙印。“以人为本”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观、文化观在管理思想上的现代翻版;严于自律,积极提高个人素质,在“独善其身”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个人参与集体事务,为华夏银行事业的发展努力奉献,实现“兼济天下”的人生理想;“和则兴”的内涵在济南分行也得到了积极贯彻。分行大力营造并形成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使一个优秀的个体集合成优秀的团队,为分行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效保证。二是领导班子管理思想的升华。在特定的发展背景下,在艰难的创业与发展历程中,分行领导班子审时度势,始终坚持以创建精品银行的理想凝聚人心,营造团结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全行持续地学习、吸纳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提升我行的创新能力,这也是我行事业发展的灵魂;不断强化党的领导核心作用,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将员工个人和银行的价值实现高度统一到创建精品银行这一目标上来,这是我行事业发展的巨大助推力。三是广大干部员工的事业追求。济南分行成立之初,就是凭借着广大干部员工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把创业的激情有效地转化为工作的干劲和创造力,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把理想变成现实。可以说,群众的力量、智慧和精神是华夏银行济南分行建设之本、发展之魂。在创业发展的过程中,济南分行逐渐形成了为事业勇于牺牲和奉献的企业文化,广大干部员工把华夏银行的事业作为自己的事业,积极投身于创建精品银行的事业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价值。
    记者:华夏银行明确提出要“跳出银行办银行”,提高银行资源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契合度,对这一思想您如何看待?
    赵琴波行长:华夏银行一直在积极探索依托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通过“文化公关”构建富有内涵的银行形象,“创新产品+精品艺术”以我们的创新产品和高雅的艺术演出活动回报给我们支持的社会各界和客户,就是对“跳出银行办银行”的一种积极的尝试。。2004年末,我行相继推出了“一个班”和“一台戏”,“一个班”就是分行与北京大学联合举办新华夏高峰论坛——EMBA课程班,首期开班就得到了省市政府及我行优质客户的支持,带来的中国政府与政治、企业战略管理等方面的全新思维。“一台戏”就是分行举办由中国歌舞团主演的华夏银行之夜“秘境之旅”歌舞晚会,使观众享受到高层次艺术盛宴。以“文化公关”的全新方式营销重点客户,在济南尚属首创。
    从2004年开始,一年一台大戏成为华夏银行济南分行庆答谢客户活动的内容之一,常变常新,追求高层次高品位,2006年东方歌舞团带来“蔚蓝色的浪漫”,2007年12月16日的“中国帕格尼尼之星小提琴音乐会”,邀请到在国际顶级的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得金奖的吕思清、黄滨、宁峰奉上美妙绝伦的音乐,这在国内还是首次。人们在欣赏着这些代表最高品质的艺术盛宴之时,对华夏银行“客户立行”、“文化竞争”的理念增加更具体和亲切的感知。良好的社会声誉、客户的信赖以及各界的关注和信任,有效地转化成了企业品牌价值和银行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华夏银行济南分行致力于构建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和谐关系,在发展的基础上追求与社会的和谐,在和谐中实现了自身高质量的发展。个人认为,这也是对“跳出银行办银行”的最好诠释。
    记者:回首华夏银行济南分行在齐鲁大地的十余年的进取,华夏人取得了累累硕果。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华夏银行济南分行有何积极展望?
    赵琴波行长:回顾十余年的成长历程,我行始终坚持将自身的发展置于山东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因地制宜,积极融入地方经济发展主流,抢抓机遇,坚持与山东和谐社会建设、经济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在齐鲁大地这片沃土上励精图治、锐意进取,以高效快捷的金融服务赢得客户的赞誉。
    当前,分行正处在加速发展和纵深突破的关键时期,能否抓住机遇、抢占先机,适时调整战略战术,赢得竞争的主动权,关系到分行发展全局和竞争中的整体地位。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提高以实现产品更新换代为目的的金融创新能力;二是要提高以实现依法稳健经营为目的的科学管理能力;三是要创造以实现员工价值认同感为目的的优秀企业文化。归纳起来,就是要通过多方努力,达到“产品”、“管理”及“文化”三个因素和谐统一和有效提升的目的,从而全面提高核心竞争力,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汲取动力,永葆发展活力。
    分行将着力于实现三大转型:一是服务市场化。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市场化理念,加快实现分行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由传统银行向现代商业银行的转型;通过市场化运作,积极拓展发展空间;通过市场化手段,大力提升银行经营管理水平。二是经营国际化。按照国际通行准则,进一步改革完善分行运作机制;通过各种方式,引入国外资本、技术和经验;通过“走出去”和战略性的合作,积极拓展境外市场和业务;通过国内外的资源流动,实现各种资源配置的国际化。三是管理信息化。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实现银行业服务的革命性变革,并作为整个业务流程、管理模式和组织体系的强力支撑,努力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全天候、多种类的银行服务需求,以最低的成本向社会提供最优质的金融服务。 

   【延伸阅读】

    华夏银行及华夏银行济南分行情况
    华夏银行成立于1992年10月,是一家国有控股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行设在北京,注册资本42亿元人民币。2003年9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国内第五家上市银行。华夏银行跻身于中国企业500强、世界1000家银行之列,是“中国上市公司金融地产行业10家最具竞争力企业”之一,“中国最具有影响力的财富企业”之一。
    近几年,华夏银行的资产、利润和业务增长较快,已在中国31个中心城市设立分支行,拥有285家营业网点,重点在经济发达、金融资源丰富的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和中西部经济中心城市发展业务。华夏银行坚持稳健经营的理念,坚持质量、效益、速度、结构协调发展,资产质量良好,盈利能力不断提升,投资价值得到境外投资者的认同。2005年10月,华夏银行与德意志银行建立全面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合作范围包括技术支持、信用卡业务、国际结算业务和贸易融资、本外币资金业务、银团贷款、国内结算业务、不良资产处置、网上银行和电子商务、现金管理、资金产品代销、基金相关业务、零售银行等领域展开合作,在推进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中迈出关键步伐。截至2007年9月末,华夏银行资产总额达5296.19亿元,前三季度实现利润总额26.76亿元,同比增长39.96%。
    华夏银行济南分行成立于1996年12月,是总行在山东设立的一家省级区域性管辖分行,目前已在济南、烟台、聊城建立了24家营业网点和20家24小时自助银行服务,依托实体网点与电子网络,业务辐射到全省各地,完成了“立足济南,辐射全省”的省级区域服务管理布局。
济南分行以创建特色银行、精品银行为目标,坚持依法合规经营,积极实践“以人为本,客户立行,智慧经营,标准管理,亲情服务,文化竞争”的办行理念,实现了各项业务的稳健快速发展,已成长为一家颇具特色的商业银行。在华夏银行系统31家分支行中排名第四。
成立10多年来,济南分行始终坚持将自身的发展置于山东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以根植齐鲁大地,服务社会民生为己任。因地制宜,积极融入地方经济发展主流,抢抓机遇,以高效快捷的金融服务赢得客户的赞誉。累计运用银行信用6000多亿元,连续多次获得“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建设。
    济南分行秉承“一切为了客户”的服务理念,已逐步形成以名牌客户战略为龙头、以中小型客户为主体、以本外币一体化整体营销为核心、以营业网点和电子网络服务为支持的市场营销和服务体系。已与全省2万多家客户建立了合作关系,集中力量支持了电力、交通、钢铁、能源、电子、通讯和纺织等1500多家大中型企业、优质上市公司,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发展个人客户200余万户,可为个人客户提供储蓄、银行卡、代理、消费信贷等60多项个人金融产品和服务,充分满足了客户全方位、个性化的金融需求。
    近年来,济南分行积极进行结构调整,发展速度和质量明显提升,2006年分行一般性存款日均比2003年翻了一番多,近三年实现利润年均增长达到76%,在山东的市场份额逐年提高。至2007年末,分行资产总额较成立之初增长300多倍,当年实现利润总额超过5亿元。
    秉承“弘扬龙的精神,造福炎黄子孙”的社会理念,济南分行在支持齐鲁经济发展的同时,还重点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回馈社会,银行形象和美誉度得到不断提升。济南分行设立了“山东大学奖学基金”等多项奖励基金,并多次捐助社会慈善义演;成为泉城唯一一家全面设置“希望工程”捐款箱的金融机构,获“希望工程贡献奖”;连续五年被评为省直“文明机关”、“文明单位”。1家支行获国家级“青年文明号”、1家支行获总行级“青年文明号”、15家支行获省级“青年文明号”;烟台、聊城支行被山东银监局评为“良好银行”,聊城支行还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60余名干部员工先后获“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总行优秀共产党员”、“青年技术岗位能手”等称号。
    展望未来,济南分行将继续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24字办行理念”,坚持走质量、效益、速度、结构相协调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与山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呼吸、共命运,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山东金融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编辑: 余梁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