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山东 | 体育 | 娱乐 | 女性 | 财经 | 幽默 | 评论 | 书画 | 博客 | 连载 | 图片 | 论坛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商桥 | 打折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新闻专题>2008春节专题>春晚
站内搜索:
春晚舞台的语言太单调
2008-02-13 08:56:00 作者: 来源:长江商报

  本报评论员 肖畅

  据央视市场研究调查显示, 84.3%的受访者认为200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办得好;而春晚总导演陈临于2月7日公布了2008央视春晚的收视率:96%。

  当然,有了这些数字,足以证明一出节目平平稳稳的成功,作为“电视年夜饭”,做到这一步已算功德无量。而且,年年听到春晚工作人员有关“绞尽脑汁”的思想报告,真的会以为春晚已经做到极致了。可是,当我们每年都看着熟悉的面孔,听着一律北方口音的小品,年复一年,我们确实很难再一如既往坐在电视前跟着瞎热闹。

  也许团体操式的舞蹈聊可震撼一下眼球,如同年饭桌上无人动筷的“样子菜”;也许走马观花的歌曲、戏曲也可震撼一下听觉,如同过年就需要一些鞭炮声助助兴致。但最让期待的语言类节目,偏偏都玩着老掉牙的语言幽默,着实让人失望。其实,那些抖出来的“包袱”,可能还不如你生活中的一两句幽默话更逗人发笑;而那些一律北方发音的地方普通话,更是逼着你去欣赏异乡风土的幽默感,语言的共鸣又能有多少?

  就以春晚的“台柱”赵本山来说,他的小品,的确有着东北风土中最真实的幽默感。当然,赵本山也是位优秀的演员,在他多年的“调教”下,全国各地人民也开始懂得欣赏东北话的幽默。不过,这样的欣赏,着实不能归于语言乃至文化的欣赏之列。在语言的距离面前,赵氏幽默也好,其他人的幽默也好,最终无非是借着一些方言的口感外加肢体幽默,最终给出的是插科打诨式的逗乐。这样的逗乐,怎能让你二十年如一日的哈哈大笑?

  事实上,每年春晚,所谓的“南派小品”曾被很多人期待。2006年央视春晚推出的汉味小品《招聘》、湖南大兵的相声、川味十足的小品《粑耳朵》等等,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可惜,按有关工作人员给出的解释,“南派小品”每年都难得拿出好的作品,年年都面临一个个被“拿掉”的命运。作品好不好,如果是一种观众普遍公认的评判结果,自然就得认了这个命运;但如果是按春晚导演及工作人员的评判标准,就很难保证这标准最终本地化或者北方化了。

  在这样的语境下,语言文化的强势最后无非是被媒介的强势给取代。春晚给观众打造了一种语言文化的样本,而非依观众之诉求,不断吸收多元因素来改造春晚舞台的语言文化。没有更多语言因素、文化因素的灌溉,观众最后养成了“学着去欣赏”的习惯,而真正属于自己生活的幽默感,往往成了一些上不了台面的东西,聊以自娱自乐罢了。或者说,春晚精心设计出的语言文化形式,让观众们渐渐忘掉了文化来自生活的本质,而学会了坐在电视机前老老实实做一个文化消费者,而不再是一个欣赏者。

  前几年,人们学会了“忽悠”;2007年,人们学会不断喊着东北腔的“你太有才了”;2008春晚,主持人甚至主动提醒你哪一句话有可能成为今年的流行用语。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比这些更幽默、更有生命力的方言文化。但是,在春晚面前,或者大而化之,在媒介的语言喜好面前,这些语言太孤单,太“不上台面”,它们注定只能在生活中自生自灭。

编辑: 余梁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