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山东 | 体育 | 娱乐 | 女性 | 财经 | 幽默 | 评论 | 书画 | 博客 | 旅游 | 图片 | 论坛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商桥 | 打折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新闻专题>2008地震>最新消息
站内搜索:
抗震救灾见证新中国历史上众多“第一次”
2008-06-13 08:16:00 作者: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成都6月12日电题:十个“第一次”的背后

    “新华视点”记者 车玉明、徐扬、王洋

    5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四川省什邡市两棵树救助中心看望受灾群众。 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发生一个月来,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人们见证了新中国历史上众多的“第一次”。这些“第一次”的背后,是坚强不屈的意志,是血浓于水的情感,是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共和国前进的足音。

    第一次启动一级救灾响应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国家一级救灾响应于5月12日22时15分正式启动。此前,在地震发生不到2小时内,国家减灾委紧急启动了国家二级救灾应急响应。

    根据有关规定,一级响应启动后,民政部门直接向国务院报告灾害信息,灾害发生后24小时内下拨中央救灾应急资金,协调铁路、交通、民航等部门紧急调运救灾物资,组织开展全国性救灾捐赠活动,统一接收、管理、分配国际救灾捐赠款物等。

    在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全国各地的救援力量和救灾物资迅速向灾区集结,社会各界总动员,全面参与抗震救灾工作。

    国内外捐助款物第一次突破400亿元

    资料图片:5月24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四川汶川县映秀镇会晤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这是会晤后,温家宝总理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一同会见中外记者。 新华社记者 任勇摄

    截至11日12时,全国共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总计445.74亿元。也就是说,地震发生以来,平均每天有近15亿元的捐赠。这个数字已超过了有关部门统计的中国2006年、2007年捐款总额。

    在这次捐赠活动中,不仅仅是工商企业和企业家,各级政府、演艺体育明星、社会组织乃至国外政府都纷纷解囊。普通民众几乎全民参与。为规范捐助款物的使用,中央纪委、监察部、民政部、财政部、审计署联合发文,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发布通知,加强对救灾捐赠工作的监督检查。

    志愿者第一次大规模参与救灾

     6月7日,从浙江昆山开车过来的志愿者医生张承荣在他的帐篷诊所里为一位受伤士兵治疗。他自带药品、食物在映秀镇开了一个帐篷诊所为当地群众和驻扎官兵义诊。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从灾难发生的第一天开始,参与抗震救灾的志愿者就无所不在。20多万奔赴前线的救灾志愿者,系着黄丝带或绿丝带,与消防队员的红色、子弟兵的绿色、医护人员的白色一起,构成了这次抗震救灾现场的一个特殊场景。

    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各地参与救灾的志愿者超过1000万人。在救灾一线,志愿者们争分夺秒,风餐露宿,参与搜索救援、医疗救治、心理救助与辅导、救灾物资运送与分发、维护治安、清理现场、环保检测、募集捐赠、丰富灾区群众文化生活等灾区几乎所有类型的服务。这次大规模参与救灾,既是志愿者的集体亮相,更是对这个群体的检阅和考验。

    国外救援队第一次参与地震救援

    资料图片:5月17日,日本搜救人员将遇难者遗体抬出废墟。当日7时25分,日本救援人员历经16个小时的搜救,在四川青川县乔庄镇一处倒塌的六层楼房废墟中挖出两具遇难者遗体。 新华社记者 李涛摄

    自5月16日起,日本、俄罗斯、韩国、新加坡四国的救援队相继抵达四川灾区,并立即投入救援工作。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国际救援人员参与救灾的行动在震灾最前线展开。

    5月20日以来,来自俄罗斯、日本、意大利、德国、英国、法国、古巴7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11支救援队285名医务人员在四川成都、德阳、绵阳、广元等重灾区开展人道主义救援工作。

    境外搜救队及医疗队的人道主义救援,得到了中国领导人和全体中国人民的赞誉和尊重。

编辑: 王晓亮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